舒适护理在70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5-12-26陈永慧
舒适护理在70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陈永慧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淮安223300 )
摘要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病患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病患70例,依照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常规组与舒适组,每组均为35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常规化的护理措施,对舒适组病患实行舒适护理。结果: 舒适组病患的护理成效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病患实行舒适护理,能够获取到较好的成效,病患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血管内科;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
为了探究在心血管内科病患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成效,文章选取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此科病患70例,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70例心血管内科病患。在70例病患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范围为38~77岁,平均年龄(50.21±1.31)岁。依照随机方式将70例病患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舒适组,每组均为35例。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方式
对常规组病患实行一般性护理,如生命体征观察、体位护理、环境护理等。
1.2.2 舒适组护理方式
(一)严密观察。对病患的主诉掌握了解,如果发现其身体上存在胸闷、心悸的状况,则需及时将具体情况上报给专科医师,并采取基本的防治措施,如吸氧、硝酸甘油口含治疗等。另外,还需对病患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对心血管内科病患治疗药物的用量、作用等状况准确掌握,以此避免因误用药物而带来严重后果。
(二)饮食舒适护理。依照病患身体实际状况,对其采取辨证施食护理[1]。指导病患规律饮食,养成优良的进食习惯。严禁因暴饮暴食而出现损伤脾胃的状况。另外,在日常饮食护理中,还需注重食物搭配的合理多样性,确保病患在休养中能够吸收丰富营养,维持身体平衡。对甜食食用做限制处理,告知病患不可饮用茶、咖啡。尽可能的多食用一些VC、粗纤维较多蔬果及桂圆、红枣等物。
(三)疼痛舒适护理。较为剧烈的疼痛可能会致使病患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状况。在疼痛出现时,病患应尽快卧床休养,含服硝酸甘油。在2~3分钟后,询问病患疼痛缓解状况。另外,由于早期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疼痛较为相似,如果病患存在着较为持续性的胸膛状况,则可能为心肌缺血。所以,如果病患出现持续性的剧烈疼痛,则需及时将具体状况报告给相关医师。
(四)环境、心理舒适护理。在病患入院后,需确保其病房的整洁、安静[2]。可以在病房中播放轻音乐,促使病患心态较为平和。另外,在入院后,大部分的病患对于治疗存在着恐惧、排斥情绪。加上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较高,病患在心理上存在着较多的负性情绪。针对此状况,医护人员需积极与病患进行交流沟通,为其讲解基本的疾病知识,增强其治愈信心,以此帮助增强病患的治疗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研究其成效。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病患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n(%)]
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舒适护理方式的护理组病患,其护理服务满意度94.29%明显比常规组的71.43%要高,且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对心血管内科病患实行舒适护理能够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3.讨论
舒适护理的应用,能够帮助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发挥,以此帮助促进病患身体的康复痊愈[3]。舒适护理内涵为:确保病患身体安全,平衡改善其心理状态,满足病患生活需求,保障其身体舒适。对心血管内科病患实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能够帮助在增强其保健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对此科病患的常用治疗药物药量、应用方式、作用、不良反应进行准确掌握也能够帮助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舒适护理的舒适组病患,其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29% ,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1.43%。由此可知,对心血管内科病患实行舒适护理,能够在有效保障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以此帮助全面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为优良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周明霞.舒适护理在78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0):3871-3872.
[2]陆瑞芳.舒适护理在70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19):267.
[3]杨秀琼.舒适护理在22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