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石河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2015-12-26王亚奇

河北水利 2015年6期
关键词:堆石块石石料

王亚奇

石河水库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西北约6km的石河上,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原设计总库容7000万m3,校核洪水位60.30m。除险加固后总库容6060万m3,兴利库容4838 万 m3。

1. 加固措施

经计算复核,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坝体抗滑稳定均不满足要求,此次加固设计采用下游贴坡加厚措施。

溢流坝下游侧底部加厚5.0m,上游坡的的坡比仍为原来的1∶0.1。

非溢流坝在坝体下游侧加厚4.5~5.0m,下游坡比变为1:0.7,坝顶宽度由原来的5.0m变为10m,上游坡不变化,维持原坝坡 1∶0.1。

大坝底部加宽5m,属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产生的温升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以及与原坝体砌石接触的接缝及变形问题,加固材料采用堆石混凝土。堆石混凝土加固体与原坝体弹性模量相近,水化热低,施工简单。为增强新旧坝体的整体性,清理原坝面的淤泥和表层松动浆砌块石,设置锚筋,锚筋间距2m×2m。

堆石混凝土自2012年4月开始施工,截至2012年11月共计完成4.1万m3(7~9 月度汛未施工)。 月最大浇筑速度 1万 m3/月。

2. 堆石混凝土

堆石混凝土就是将堆石直接入仓,然后浇筑专用的自密实混凝土,利用其高流动性能,无需施加任何振捣,仅靠自重就能填充到堆石的空隙中,形成完整、密实、低水化热的大体积混凝土。

与普通大体积混凝土相比,堆石混凝土施工无需振捣,水泥用量低,水化热低,温控措施简便,单位造价低;与浆砌石相比,堆石混凝土能够大幅减少人工,显著提高功效,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3. 堆石混凝土施工

根据工程现场施工条件,选定坝后贴坡堆石混凝土施工工艺,主要工艺流程为:

现场试验:根据块石料粒径,进行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浇筑试验,选定配合比。

仓面处理:清除松动块石,杂物、泥土等,冲洗干净且无积水。对下层混凝土顶面进行凿毛处理。

支立模板:本工程采用内拉式组合钢模板。

块石筛选:对块石进行筛选,控制粒径。堆石材料选用新鲜、完整、质地坚硬、无剥落层和裂纹。堆石料粒径不小于300mm。对含泥量大的块石进行冲洗,使含泥量≤0.5%。

堆石入仓:本工程采用3种入仓方式。第一阶段(2012年4月底)采用自卸汽车直接入仓,入仓高程19.0~21.92m。第二阶段(2012年5月底~7月初)采用起重机吊堆石料斗入仓,入仓高程 21.92~41.04m。第三阶段(2012年 9~11月)采用塔式起重机(4台)吊堆石料斗入仓,入仓高程41.04~60.6m。

混凝土浇筑:现场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泵送入仓浇筑,浇筑时分层进行,每层高1.5~2.0m。为加强层面结合,浇筑至大量块石高出浇筑面50~150mm为限。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后,再进行下一仓面的准备工作。

4. 经验总结

堆石混凝土浇筑流程图

从工程施工来看,堆石入仓是制约堆石混凝土施工速度和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采用自卸汽车直接入仓是最经济高效的方式,在今后的工程中需加强对施工道路的规划,尽量使用自卸汽车直接入仓。

本工程施工采用内拉式组合钢模板,在堆石入仓时模板内拉钢筋范围内仍需采用人工码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速度,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外撑式模板。

堆石混凝土技术虽然在一些工程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仍处在推广期,根据《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规定,堆石混凝土的适用范围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堆石混凝土坝坝高超过70m时,必须进行专题论证,确保工程安全。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对传统施工技术确实有一定优势,希望能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广使用,并不断研究、总结、创新。

猜你喜欢

堆石块石石料
不同粒径组合块石群水下漂移数值模拟
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影响因素分析
高密度电法在建筑用石料勘查区遴选中的应用
地基土中基床块石沉降变形研究
基于蒙特卡洛随机采样的土石混合体数值模型构建方法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
植物“粘”上石料——用植物胶水与石料制作环保耐火钵的研究
齐白石:从石料到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