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环境共融的村落聚居形态探讨
——以川西林盘聚落为例
2015-12-26赵荣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
文/赵荣 哥伦比亚大学 建筑学硕士
与环境共融的村落聚居形态探讨
——以川西林盘聚落为例
文/赵荣 哥伦比亚大学 建筑学硕士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使得传统村落聚居的空间格局不能较好地适应城市的变化,从而导致部门村落聚居形式改变,甚至导致部分聚落被破坏消失。随着林盘的价值在近年来的凸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林盘。本文通过以川西林盘聚落为例,深入探讨林盘与环境共融的聚居形态。
住宅设计;环境共融;生态环境;村落聚居
1.引言
成都平原至今还保留着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融的林盘式的耕作聚居,承载着古蜀农耕文化的精髓。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态聚居模式在世界农耕文化中独树一帜,具有景观及生态双重价值。
2.林盘聚落概况
从对林盘聚落概述来说,其主要由院落以及林业所组成的聚居环境,其通过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使其从而形成独特的园林聚居模式。该聚居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结合生活、生产以及景观的共融形态模式,如图1所示。在这种生产方式和川西地区的山形水系条件之下所形成的“竹林茅舍、小桥流水”的林盘景观,在世界上稀有、在全国独树一帜。
3.与环境共融的林盘聚落
3.1 单个林盘聚落的空间结构
单个林盘聚落与其周围环境形成了宅——林——田的结构,即中心是住宅,周围由树林包裹,外围是耕地。按照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单个林盘单元以围合环抱的农田作为弹性边界,形成理想的居住环境,其中,由三五户独院组成的宅地构成了“图”,周围耕地则成为“底”,两者之间以竹林为篱,生出一种稳固和谐的美感。同时,对于躲避地震等灾难来说,这种宅——林——田的结构模式,也为居民提供了天然的紧急避难疏散场地。
林盘聚落的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与环境共融,这体现在住宅与周围环境共融性上。在垂直角度出发,高大乔木为住宅遮挡阳光,同时其可以充分发挥光合作用。对于乔木和住宅的间隙之间则主要由底层植物所填补。从而形成了从上而下具有丰富层次感的植物搭配,这和住宅又是相互共存。
3.2 基于生态环境下的院落布置形式
从林盘聚落可以发现其宅院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如下:
(1)一字式:较普通简易的民宅,或木构或版筑,三开间,一明二暗,“庶民房舍不过三五架”,中间为堂屋;左间位东,作卧室,右间位西,分前后二小间,前设杂务房或饭堂,后设灶厨。前有一块空坝以竹林、树丛围合。
(2)“L”形:或称一横一顺式,当地人又叫“架担弯”。在一字式的基础上在耳房部分结出二至三间,作卧室或杂储,灶房等。于正房前形成半围合的敞院坝,供农家活动之用。
(3)三合头:常见为一正二厢,以正房为中轴对称,左右耳房各结出二至三间,成为呈“凹”字形,形成围合性较强的前庭。
(4)四合头:又称“四水归堂(池)”或四合头,即四面房屋围合空间,庭院大者直呼院子,小者为天井式,四围平房称印子房与云南一颗印同。下厅房用于堆置器物及用作牛栏、猪圈等。特色是出檐深远,形成封闭的回廊。
林盘聚落宅院平面布置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可以由一种布置形式改变为另外一种布置形式。如原来一字型布置的房屋,由于聚落人口的增多,可以发展为四合头形式,甚至还可以发展为重台重院。
林盘聚落不仅平面布置形式多样,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条件,其建筑空间也是多样式的。其中以下四个方面较为典型——防潮:利用廊檐、天井通风散热趋潮;利用木板架高基脚石,增加空气隔潮层高度。排水:内部庭院利用阴沟及后高前低坡势排水,大宅掘月池或堰塘,汇集雨水或生活用水。挡阳遮雨:屋檐大出挑,多设檐廊、回廊、宽阶沿;山面除宽大挑檐外,有的还加眉檐防风雨侵蚀墙面。通风:内部庭院天井十分开敞;通廊或过厅、穿堂等加以联系;正厅、中堂或主堂作敞口厅处理,不设隔断;天井前方过门设空花窗照壁,利于空气流通,拓宽视野。
图2 林盘中对水的处理
除此之外,传统川西民居最有特点的地方还在于其看似无序但与环境有机融合的院落及中介空间。宽阔的檐廊针对川西多雨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灵活的联系及生产生活空间,结合敞厅、过厅等其他灰空间形式,起到划分空间,组织功能流线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空间形态,使院落空问有虚实之分、内外之别;庭院、天井等空间在这里不仅是户外的活动枢纽,同时巧妙的利用周围房屋和高大树木以及“门”作陪衬,产生领域围合感与向心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户外活动的中心。
在住宅材料选取上也体现林盘聚落与环境的共融性,当地建筑材料主要是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如采取竹编夹泥墙构造,从而达到可防潮以及透气效果;对于住宅屋顶则采取稻草铺盖,充分让住宅与环境的共融。就地取材的建筑模式使得建筑成本节约,这也是现代砖筑建筑建设所应当思考的意义。
3.3 林地与宅地——智慧与趣味并存的乡土风情
林盘村落聚居所给人们思考是人类智慧充分利用环境的境界,是人与环境共融的体现。新津县乡土志认为成都平原地形平旷,农家多植竹木,可增村落森严之像,添地势起伏之美。可以看出古时农民的生活智慧。而竹木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在增加美感的同时,栽种竹木还是生活生产的一部分,它提供了农耕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例如,桤木可以用来来打水桩,搭窝棚,制农具;桤木菌可食用;桤木板做船板可耐水沤;桤木树皮农忙时用于熬水喝可清热解毒。又如,乌桕的大树桠可用来做犁田的犁头。再如,慈竹笋可食用,笋壳可用来制作生活用具,竹篾可用来编制生产生活用具,如筐、篮、席、垫等。同时,竹林枯枝败叶均可作燃料。
这些林木历经多年积累,现已成为受保护的古树名木。严格说来,林盘并没有明确的道路,纯粹由于村民讨其方便而形成的各种曲径,但却为树林带来了丰富变化的旋律,小孩大人经过小路都乐在其中,这体现出浓厚的乡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