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26孙培培赵红静黄传君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蚌埠233004
孙培培,张 晶,赵红静,黄传君(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4)
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孙培培,张 晶,赵红静,黄传君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4)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以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12月我科住院诊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为优质护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配合度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多个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开展优质服务,可以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增加配合度及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因此,优质服务的开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满意度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全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痉挛狭窄、阻塞,导致冠状动脉出现了循环障碍,引发心肌与氧供需间失衡,进而发生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心脏病,也被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为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非常必要[1]。优质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坚持以人为为本,旨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在冠心病护理中效果显著。[2]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和一般护理的比较,确立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的改善,为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12月同一治疗组内收诊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计算机生成随机表,患者按随机表入组,各80例,研究组提供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35~78岁;对照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3~79岁。入组时心功能均为NYHAⅢ、Ⅳ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心功能分级等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护理方法
疼痛发作时,应要求患者及时停止活动,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及时卧床休息,并同时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与易消化饮食,加强饮食护理,必要时给予吸氧,保持排便通畅,排便切勿用力。
病情观察:对患者胸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进行密切观察,同时注意监测患者心电图、心律失常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
用药护理: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 mg,起效时间1~2 min,或硝酸异山梨酯5~10 mg,起效时间2~5 min。硝酸甘油用药后,常见头痛、面红与心悸等不良反应。
1.2.2 优质护理组
主动服务:入院后,患者一时间无法适应环境,且患者身体与心理负担较大。为此,护理人员给予患者主动护理服务,保持微笑与温情服务。这样做不仅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也可以帮助患者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这些都有利于患者治疗护理的开展。
安全服务: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保持病室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定期做好病室及自身的消毒,防止院内交叉感染。通过专业安全服务,短时间内消除病人担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病毒传播。
心理护理:冠心病为常见病,发病率高,且对患者生活与工作影响大,患者精神压力大,心理状态差,在治疗期间,有效疏导患者心理,具有重要意义[3]。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充当患者心理咨询师,关注其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有效沟通,消除患者顾虑,及时给予安慰,缓解患者负面心绪,使其保持平和心境,积极面对与配合治疗与休养。
饮食护理: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饮食护理方案,可改善治疗的效果,科学饮食是治疗之基础[4]在饮食护理中,合理搭配食物,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治疗效果,应指导患者多摄入低糖类、蔬菜及富含钾、钙等元素食物。
运动护理:长时间卧床对治疗不利,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适当下床运动,选择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并严格控制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坚持锻炼,持之以恒。
用药护理:为提高用药效果,护理人员应认真向患者介绍药物成分、疗效及用量,药物禁忌症、用药后不良反应等,并要求患者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用药,定时检查服药情况,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5]。
通过宣教心理、卫生以及病症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患者在治疗期间,全面地掌握身体以及其他信息,提高患者健康保健意识。帮助并指导患者制定符合自身身体条件的长期康复计划,促进身体恢复、维护健康。
效果评定:在对两组患者开展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分,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心境、睡眠、认知、躯体症状等共14项,得分越低者表明护理效果越明显。并且评定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越短证明效果越明显、以及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度。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2、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本研究显示,采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焦虑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治疗配合度,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组间比较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优质护理服务属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与运动护理等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落实护理责任制,科学指导患者治疗、用药与康复锻炼,对出院患者做指导,改善治疗效果[6],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多数病人存在焦虑恐惧心理,甚至发生自杀自残行为,实施优质护理尤为必要。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将冠心病的常规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患者心理身体的情况开展优质护理,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这样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病情的恢复。开展优质护理时,应该明确各个护理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服务内容,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冠心病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既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建立健康心态,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防护和保健的意识;从医患关系的角度,还能大大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值得在冠心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大
表2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住院天数比较(x±s)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度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了8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中男49例,女31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平均年龄(65.76±9.7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6.29±10.72)岁,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心功能相比:研究组Ⅲ级心功能者57例,Ⅳ心功能者23例,对照组Ⅲ级心功能者60例,Ⅳ心功能者20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和3中可以看出给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问卷,其中研究组得分(13.5±2.4)分,对照组得分(15.48±2.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研究组74/80(92%),对照组64/80(80%);治疗配合度主要为口服药依从度评价,研究组为78/80(97.5%),对照组为68/80(85%);住院天数研究组为(10.83±2.52)天,对照组为(12.68±1.29)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41页)
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对冠心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减轻了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提升患者自我防护和保健的意识;同时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取得了满意效果。本研究提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是解决冠心病患者需求,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 爽.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3,21(5):439-439.
[2]陈 蕾.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03-604.
[3]陆新芬,严忠慧,陈亦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中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17)109-112.
[4]吕文芬.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5):62-64.
[5]姜慧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J]吉林医学,2013,34(3):537.
[6]高志平,傅华平.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105-106.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4.140.03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