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起点
2015-12-26胡智锋
胡智锋
摘要:中国影视依托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样的现实,济济的人才等资源优势,创造了载入史册的影视作品,体现出强盛的影视原创力。影视原创力主要就是指影视生产创作领域,影视所拥有的首创性、独特性、突破性和引导性的能力。中国影视原创力在题材、类型、叙事、技艺等方面的历史积淀是深厚而独特的,这是一笔宝贵财富,这方面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认真地梳理总结。尽管中国影视在历史发展中,显现出相当的“原创力”.但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和问题。尤其近年来,在世界影视不断变革、创新的冲击下,中国影视原创力显得相对疲软、薄弱和乏力,题材、类型、叙事、技艺等的首创、独创、突破与引导都相当不足,甚至陷于“原创力焦虑症”。文章认为,提升中国影视原创力的理念与对策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树立文化自信理念,营造健康良性的环境氛围;二是树立制度自信理念,建立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三是树立专业自信,夯实影视发展的深厚基础。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原创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创新;引导;自信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影视原创力,是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影视文化较量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与对象。如果说原创力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自立于世界的独特能力,如果说原创力是人类文化得以发展、繁荣、创新的重要动力,那么原创力对于影视文化来说,就是决定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起点。原创力强,影视文化软实力就可能强;原创力弱,影视文化软实力就不可能强。因此,原创力问题,是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命题。
一、何谓影视原创力?
原创力即原始性创新的能力。影视原创力则是指影视创造主体在影视内容、形式等方面原始性创新的能力。影视“原创”主要体现为内容、形式、风格、流派、思潮等的首创、独创。“力”指的是能力。
具体来说,影视原创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首创性。从时间维度来看,首创性指的是首次,第一次,此前没有过的影视创造。如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自然记录到蒙太奇等首次出现。再如电视剧、电视综艺晚会等的首次出现等都是影视首创的典型。
第二,独特性。从比较的维度来看,独特性指的是影视创造的特色、特殊性、与众不同、可识别性等。20个世纪70年代社会上流行一个说法,“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印度电影唱唱跳跳,朝鲜电影哭哭笑笑,欧美电影搂搂抱抱”,尽管是戏说,但却显现出这些不同国家电影的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与个性。这些特点、个性往往一眼就可以看出,极具可识别性。
第三,突破性。从创新程度来看,突破性指的是影视创造对于以往的超越、颠覆乃至革命性的变化。如从格里菲斯到爱森斯坦,对于电影蒙太奇语言的重大创新、探索;如美国《星球大战》等对科幻片的突破;如李小龙对中国武侠片的全新阐释与表现,“第五代”导演对于中国电影语言的前沿探索等,都是对以往的重要突破。
第四,引导性。从影响效果来看,引导性指的是对于影视创造思潮、潮流的示范、引领,或者引发后续影视创造的仿效、跟随、模仿等。如欧美纪实主义美学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的深刻影响,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刮起的时尚性风潮等。中国电视剧的类型探索,如家庭伦理剧、谍战剧等也在不同时期引发创作热潮。
影视原创力主要就是指的影视生产创作领域,影视所拥有的首创性、独特性、突破性和引导性的能力。
二、中国影视原创力的历史积淀
中国影视依托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样的现实、济济的人才等资源优势,创造了载入史册的影视作品,体现出强盛的影视原创力。按照影视原创力的“四性”——首创性、独特性、突破性、引导性,我们可以从题材、类型、叙事、技艺几个方面,对中国影视原创力的历史积淀做一扫描。
(一)题材
作为现代叙事艺术,影视的题材离不开人们的历史记忆与现实观察。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数十个民族的东方大国,遭受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多重侵略、压迫,多灾多难、战争频发的现代中国,天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题材资源。不要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元明大清,仅就现代中国来说,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第一次国内战争、八年抗战、解放战争等,就有多少伟人、英雄、仁人志士的鲜活故事传奇值得大书特书。而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在其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又有多少值得我们去采集关注。拥有这些丰厚的题材资源,是我们影视创作极其珍贵的宝藏。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将目光投入到被压迫、被奴役的工农大众身上,拍摄出《渔光曲》《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直到《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影片生动描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苦难生活情形以及他们不屈不挠地挣扎、抗争的意志与勇气。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电影,则既有延续着上述左翼电影传统的《祝福》《早春二月》《林则徐》《暴风骤雨》《林家铺子》等题材影片;也有体现着胜利者昂扬斗志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愫的《南征北战》《野火春风斗古城》《柳堡的故事》《渡江侦察记》《红日》《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等革命斗争题材影片;还有展现新中国解放了的人民团结向上、激情澎湃新生活的题材影片,如《龙须沟》《今天我休息》《女理发师》《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阿诗玛》等。20世纪80年代,以揭露、批判、反思“文革”乃至此前“反右”等历次政治运动中人们遭遇的迫害、留下的伤痕以及精神的痛苦等为题,推出了《泪痕》《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小街》《人到中年》《牧马人》《芙蓉镇》等影片。
中国电视诞生于1958年,尽管历史不长,但也挖掘了不少鲜明、独特的题材。以电视剧为例,从50-60年代的《一口菜饼子》《刘文学》到70-80年代的《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新星》《四世同堂》《雪野》《红楼梦》《末代皇帝》《秋白之死》《西游记》等,或是对苦难岁月的追忆,或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或是对文学名著的视听演绎,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些题材是中国影视人从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的新鲜、独特的内容,打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气质的银幕和荧屏形象,显现出了中国影视非凡的原创力。
(二)类型
类型是影视生产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影视生产创作中内容、样式、形态等较为一致的品类。在世界电影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歌舞片、历史片、西部片、灾难片、科幻片等众多类型。中国电影在自身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鲜明、独特的类型片,如戏曲片等。我国台湾的文艺片、香港的武侠片也是相当独特的类型片。
影戏是将“扮演的戏剧摄成影片”或者说“影戏是不开口的戏,是有色无声的戏,是用摄影术照下来的戏”,这是中国电影在电影类型发展中的独特贡献。中国最早一部影片就是拍摄谭鑫培先生表演的《定军山》,此后又拍摄梅兰芳先生表演的《天女散花》等新戏。新中国成立以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豫剧《朝阳沟》,评剧《刘巧儿》《花为媒》,黄梅戏《天仙配》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20世纪60-70年代,在特殊历史时期,以革命现代京剧为代表的几大“样板戏”和后续几部现代戏,成为主宰八亿人民精神生活的几乎唯一精神大餐!《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平原作战》《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及其后的《杜鹃山》等可谓家喻户晓,影响几代人。
台湾文艺片基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情境,以浓浓的乡愁情绪,展示爱、青春、成长等母题,透出忧伤、伤感的情调,如《悲情城市》《欢颜》《妈妈再爱我一次》《风归来的人》等。这种类型特征一直延伸到近年来的《艋胛》《海角七号》等影片中,成为最具台湾味道的类型片。
武侠片则是中国电影最具国际影响的独特类型。从20世纪20年代的《火烧红莲寺》起,中国电影武侠片的创作就自成一格:将各类武术等“中国功夫”与保家卫国、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惩恶扬善等主题相融合,创作出动人心魄的情节故事。武侠片在20世纪60-70年代经美籍华人明星李小龙的打通东西方文化的精到演绎,在世界影坛大放异彩,风靡一时,并引发广泛仿效。80年代《少林寺》引发观影热潮,90年代一批大作如《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等更是引人入胜,直到《英雄》《十面埋伏》尤其是《卧虎藏龙》更是让世界关注中国电影武侠片。
中国电视剧的类型探索植根民族文化土壤,在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中吸纳营养,锻造出别具一格的类型。如家庭伦理剧,这是以亲情为主要聚焦点,表现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与利益等冲突中的复杂纠葛的类型电视剧。从《渴望》启动,近20年成为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类型电视剧。代表作如《孽债》《咱们结婚吧》《老大的幸福》《婚姻保卫战》《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再如谍战剧,从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起,此类电视剧聚焦地下隐蔽战线的惊心动魄的暗战传奇,受到广大观众的特别喜爱与欢迎。代表作如《潜伏》《暗算》《黎明之前》《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等。
中国电视类型节目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多有首创、独创。如专题片、综艺晚会等类型节目。仅以各类以特定人群为表现对象的类型节目为例,有以儿童为主的《大风车》、以女性为主的《半边天》、以老年人为主的《夕阳红》、以艺术工作者为主的《艺术人生》、以军人为主的《人民子弟兵》、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中华民族》等。再如以特定领域为表现对象的类型节目,有《经济半小时》(经济类)、《今日说法》(法制类)、《聚焦三农》(对农类)、《当代教育》(教育类)、《科技之光》(科技类)、《中华医药》(医疗健康类)等。
(三)叙事
叙事是将特定内容予以表达、展开的方式、手段、技巧等。影视叙事有别于传统艺术叙事,在于影视是借助电影、电视的特殊视听媒介进行表达、展开的。同时由于文化尤其是艺术思维的传统与现实差异,各个国家、民族、地区会有不同的叙事理念与方式。叙事的原创力是影视原创力的重要构成与显性特征。
中国电影早期在叙事上没有简单模仿欧美,而是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充分吸纳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的优秀基因,以中国百姓的审美习惯与喜好为目标,形成了自己有鲜明民族气韵的叙事特质。如“影戏的叙事模式,就是中国电影20世纪30—40年代积累成熟的独特叙事模式。“影戏”是将中国传统戏剧的叙事模式与影像结合起来,形成的中国电影独特的叙事模式。如“扬善惩恶”的道德理念、娓娓道来顺序的叙述逻辑、“生旦净末丑”类型化的角色设计、强烈的戏剧冲突、夸张的形体与情绪表演、“大团圆”的结局等。尽管“影戏”的叙事模式有把现实生活“模式化”的危险,但这种叙事模式在中国百姓那里有长期的审美心理积淀,有深厚的土壤与基础,因此不论对“影戏”有多少批评,“影戏”叙事模式还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这也是中国电影对于世界电影叙事的独特贡献。
新中国电影叙事在“影戏”基础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主要是将“革命”的鲜明正确的政治倾向,与大胆的艺术想象力相结合,所谓“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形成了格调高亢、冲突激烈、色彩明亮、对比强烈(正面、反面的角色之间)的“革命叙事”模式。仅以“红色”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的《红孩子》《红旗谱》到60年代的《红色娘子军》《红日》,到70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就是这种“革命叙事”模式的典型体现。
“样板戏”(革命现代京剧)的“革命叙事”将上述元素夸大到极致,强化了“三突出”等内容,遭受了人们从政治到艺术的诸多否定。尽管如此,仅从叙事模式来看,这个阶段的探索还是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从20世纪80年代重新打开国门,中国电影叙事开启了多种资源的广泛借鉴与吸纳,从比较单一的前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电影的接触,拓展到法、英、德等欧洲国家,拓展到美、加等美洲国家,及日本等亚洲国家,其中好莱坞节奏紧凑的叙事、法德“纪实主义”美学等对新时期中国电影叙事探索创新影响最大。尤其是“第五代导演”群的崛起,将欧美现代主义的意象设计、影像风格、结构与节奏等用在自己的电影拍摄中,开启了8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告别“影戏”,开辟新的叙事模式的新时代。
中国电视在不同发展阶段,也不断进行着“叙事”的探索创新。20世纪50-60年代,推出了以《收租院》等为代表的“电视片”。这些电视片带着鲜明的“政论”风格,解说词尤其站在被压迫阶级立场上,以浓郁的阶级感情“高举高打”,有强烈的震撼力。这是典型的“宣传”视角;80年代“电视片”被命名为“专题片”,叙事重心则从阶级情感转化为国家与民族情感,转化为对于祖国壮丽的大好山河、悠久的历史文化的讴歌与赞美,创作者个人的独特观察、感受与体验更多融入,代表作有《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这是典型的“创作”视角;90年代“专题片”与国际接轨,被命名为“纪录片”。“纪实主义”从电影到电视,在纪录片创作上影响深远。从《望长城》到《远在北京的家》《藏北人家》《沙与海》等,“纪实感”越来越强,“创作”感也随之越来越强。新世纪以来,纪录片开始探索国际化、市场化的路径,叙事理念也从“高举高打”的“宣传”、个人化体验的“创作”,到抓取观众关注与喜好的“市场”与“受众”视角,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四)技艺
技艺是影视生产创作中涉及的技术与艺术的手段、技巧等,这也是决定影视原创力的关键性因素。
影视本身就是高科技的产物,每一次影视技术的进步与突破,都直接导致影视艺术的理念、方式等的重大变革——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小银幕到大银幕,从单声道到立体声,从2G到3G乃至4G,从传统银幕到互联网电影,从大电影到微电影,等等。电视也同样如此。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微波传送到卫星传送,从传统荧屏到互联网电视,等等。
由于经济、科技等基础及发展状况的不同,中国影视在技艺层面总体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这方面的努力始终没有间断,并逐渐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
电影史上著名的案例是“嘉宝开口说话了!”说的是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巨星嘉宝,进入有声电影时代的情形。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与世界电影相距并不远,20世纪30年代初就流行了。从黑白到彩色的实验,分别在50年代两部电影的尝试中,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新世纪以来,电影科技有了重大变革,尤其数字化和立体化,带来了电影创作与观影方式的重大变革。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无疑是电影技艺创新的弄潮儿,从《泰坦尼克号》的数字模拟技术的大量使用,呈现了令人震撼的海难场景,到《阿凡达》创造的神奇、梦幻般的3G视听新景观,一路领先。中国影视在技艺上也在努力追赶,《卧虎藏龙》《英雄》《唐山大地震》《太平轮》等片技艺上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电视技艺发展道路与电影有相似之处。20世纪70年代即开启了彩色电视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从传统直播改为录播,这使得节目制作水平大大提升。20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加卫星电视的发展,使得电视的信号质量大大改善。技艺的改进,使得电视在处理现场与演播室、直播与录播、单一屏幕终端与多种信号来源、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等关系上,不断创新出新的生产、创作、制作手段与技巧,从而与时俱进推出更具时代感、更受百姓欢迎的电视佳作。目前,中国电视正在探索媒介融合下的新的技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大。
中国影视原创力在题材、类型、叙事、技艺等方面的历史积淀是深厚而独特的,这是一笔宝贵财富,这方面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认真地梳理总结。
三、中国影视原创力的现状问题
尽管中国影视在历史发展中,显现出相当的“原创力”,但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和问题。尤其近年来,在世界影视不断变革、创新的冲击下,中国影视原创力显得相对疲软、薄弱和乏力,题材、类型、叙事、技艺等的首创、独创、突破与引导都相当不足,甚至陷于“原创力焦虑症”。从关于3G电影的热议,到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大规模引进,从国外电影在中国市场的高额收益(2014年,国内进口影片达到了67部,其中以好莱坞电影为主的美国片共有43部,票房124亿元,占所有进口片票房的93%,占当年全国总票房的41.8%),而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大规模引进,更是令人惊诧(仅在2013年各级电视台引进境外节目就已经接近60档)。这些都似乎强化着世界影视原创力的强盛与中国影视原创力的滑落。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否已成为“世界影视模式倾销地”?我们影视原创力是否已经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实在是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但是,中国影视的产量、数量却是相当惊人的!仅就新世纪以来而言,电影从2001年的113部,到2014年的618部,电视剧更是每年都在15000部集以上,2014年电视节目在“限娱”政策的调整下虽有所下降,但是新综艺节目仍然达到了106档。这么巨大的产量、数量,为什么没有催生和推进出足够的原创力呢?中国影视原创力不足的症结何在?
笔者认为,这症结可以归为一个字——媚!具体说就是媚俗、媚利、媚雅、媚洋。也就是说影视生产创作太过顺从时下流行风尚(媚俗),太过顺从现实利益(媚利,如票房、收视率),太过脱离生活胡编乱造(媚雅,“宾馆影视”),太过崇尚同外境外影视产品或模式(媚洋)。
之所以出现这“四媚”,是因为激发我们影视“原创力”的基础、条件、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需我我们认真梳理、反思。
首先,从基础来看,中国影视“原创力”所需要的现有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如何?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影视在资金、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投入上相当可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些硬件投入并没有什么规则和程序,经常随意性很大,盲目性很大,缺乏精细化的论证与运行,也缺乏便利化的提供与安排。这就导致了如下不对称局面:掌握硬件基础的,对影视原创力缺乏精准判断;有原创力的,未必能够得到掌握硬件基础的有力支持。
其次,从条件来看,影视原创力能否得到激发?这需要法律、市场、专业多个方面条件的保障。
从目前我们影视现状条件来看,的确还存在诸多不成熟甚至不令人乐观的状况。原创力激发所需要的首先是法律保障。如相关著作权法、版权法等,目前存在着或者无法可依,或者有法不依的状况。成熟的市场保障也至关重要。通过市场的交易、运行获得回报,相对公平合理,当然这种市场应当是相对有序的,而我们目前的市场还比较初级,里面夹杂着各种利益集团垄断的复杂因素。专业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今天影视发展分工日益细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有没有细密精准的专业分工,也是原创力释放的重要条件保障。
再次,从环境来看,这指的是支撑影视原创力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专业环境。
文化环境,指的是是否拥有崇尚自由与创新、包容个性和差异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指的是是否拥有鼓励创造、尊重不同行为选择、允许失败的现实、舆论氛围;专业环境,指的是是否拥有尊重、认可同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健康、内行的行业氛围。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影视原创力所需的大的文化、社会、专业环境在不断进步,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差距。仅举一例,卡梅隆自1997年推出《泰坦尼克号》,十多年后才有《阿凡达》的问世,尽管无数投资人和制作人迫切期待他尽快拿出依然轰动的大作,但好莱坞大的环境允许他不受任何约束地自由探索,如果放到我们的环境中,卡梅隆会得到怎样的评议?江郎才尽、廉颇老矣恐怕都是很客气的态度了吧!
四、中国影视文化原创力提升的理念与对策
当前,对于中国影视原创力不足的问题大家基本形成共识,不少学者、决策者、从业者也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之道。总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两种取向与态度:一是全盘西化。认为影视本就发端于西方,是典型的“舶来品”,西方影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建立起一整套技术、制度、文化体系,中国影视在各方面都无法与西方影视相比,与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如推行“拿来主义”,好好按照西方的影视模式学习、仿效就可以了。好莱坞与西方电视节目模式代表着世界影视的先进方向,只有无条件全盘西化,才有出路。另一种观点则是民族化。认为不能跟着西方走,要警惕西方对我们国家分化、颠覆的阴谋,从政治与文化安全来看,抵制好莱坞,反对西方模式,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旗帜鲜明地坚持走民族化发展道路。
当然,这里的表述只是两种极端的取向与态度。一个是自由主义,西方至上;一个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至上。这两种极端的取向和态度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局限性。过度强调西化,必然削弱国家民族主体特质;过度强调民族化,则会导致我们视野与境界的封闭与保守。这都将不利于中国影视原创力的涵化与培育。
笔者认为,如要提升中国影视原创力,离不开对我们已有历史积淀的认真梳理和吸纳,离不开对我们现状问题的到位分析与精准把握,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既充分开放又脚踏实地,既面向未来又尊重传统,既充满想象又符合规律的理念与对策。
笔者认为,提升中国影视原创力的理念与对策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树立文化自信理念,营造健康良性的环境氛围。作为东方大国,中国数千年不曾间断的历史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而独特的瑰宝。即使好莱坞、迪斯尼也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纳丰富的元素,形成他们的新品牌,并成功地返销到中国,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何况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的中国影视,更没有理由丢弃自己天然的优势资源!应当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善于挖掘那些被历史证明优秀的、独特的、今天依然有生命力的历史、人物、故事、传奇等资源,并转化为视听产品。同时,应广泛动用各种力量,搭建影视批评、评价、展演、竞赛的多种平台,开展国内外论坛、讲座、影视节展、评奖等活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创业的文化、社会环境。
第二,树立制度自信理念,建立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欧美影视发达国家在制度建设上走得较早,也富有成效,值得我们借鉴,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对于影视也有多种功能与价值的考量,因而我们的影视制度建设必然要因地制宜地形成我们的特色,符合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影视原创力提升的视角看,我们应当建立起法律、政策、机制、组织整套的保障体系。
从法律层面看,需要加快完善影视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影视原创作品盗版、山寨等将畅行无阻,原创或因承受到物质、精神多方面的打击而消退乃至失去创造的热情。
从政策层面看。需要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原创激励政策。如为原创作品设置专门的奖项,建立资助原创行为的公共基金等。
从机制层面看,需要机制层面开拓创新,探索更加符合行业规律与国情的制播机制、购销机制、院线制度;建立科学健康的演艺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等。
从组织层面看。需要完善行业中介机构并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如影视各类行业协会、制作机构、交易平台、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等。
第三,树立专业自信,夯实影视发展的深厚基础。
对中国影视原创力的滑落大家不无担忧与焦虑。的确,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这些大牌导演逐渐淡出江湖,能够支撑中国电影的人物令人唏嘘。电视一线大咖在新媒体冲击下也纷纷离职,90年代井喷似的创造力与辉煌局面风光不再。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国影视还能振作起来吗?笔者认为,中国影视原创力提升,必须树立专业自信理念,江山代有人才出,不必担心后继无人!而这需要强调以下“四化”:
一是人才主体化。影视生产是一个巨大的工业与产业体系。在这复杂的体系中,最需依靠和最易忽略的都是人才。只有将人才放在首位考虑,尊重人才,保护人才,充分调动与发挥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他们才有可能释放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包括允许和包容失败,给人才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创新的足够空间。以人为本,人才至上,而不是把人当成流程、物件、环节,高扬人才主体性,是影视原创力提升的关键。
二是产品市场化。影视原创产品尽管充满风险,但相比较而言,市场化是更为合理、公平的路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合作经济、平台经济,在这三种模式之下,市场能将人的作用、物的作用以及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而这三者的结合,实现原创力的价值转化,才能真正对原创力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分工专业化。随着影视技术、艺术的新手段、新方式的发展,影视生产创作的分工日趋专业化。以往编剧可能一人独挡,现在可能细化为台词、对白、场景、角色、心理等多个环节的专门专职创作;导演也会组成庞大的团队,分工众多方面如演员、影像、道具、现场、后期制作等并进行组合。分工越精细,技艺越考究,越能够达到精致精良的效果。
四是运行规范化。这是影视生产创作非常重要的保障环节。包括影视生产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场地、设施、设备、资金、拍摄、制作、宣传、推广等众多环节的规划、设计、展开等,应更科学、高效、操作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好原创。
之所以说影视原创力是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起点,是因为只有影视原创力得到充分的保护、保障、释放与提升,才会有一大批鲜明、独特、有魅力的影视产品的推出,进而才会有影视传播力、影响力乃至引领力的实现。中国影视原创力既拥有相当可贵的历史积淀,也面临着现实竞争的巨大压力与困境,但只要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专业自信,依靠我们各个层面得力的举措,中国影视原创力就一定会创造出令人期待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徐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