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的现状以及对策
2015-12-25李芳竹
李芳竹
摘 要:当前形势下,针对前段时间各地出现的杀婴案、摔婴案这些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如果法律没有将其绳之于法,将有损法律的公平性。通过分析相似案例,可以清楚看出这些案例具有截然不同的审批结果,引起了学术界对于审判结果以及死亡赔偿金的疑问。本文主要是探讨的我国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的现状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的对应的措施,同时希望本文的完成能够对于法律关于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制度完善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法律完善
当前形势下,我国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立法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请求赔偿权利,但是就当前法律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来说,其并没有达到其原来的目的,反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影响了法律的公允性。
一、我国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现状
(一)立法方面的问题
1.法律规定混乱
就当前具体情况来说,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整的法律,同时由于目前国内法律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相关制度的解读主要呈现于各种规定中,同时司法方面的相关解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只是起到了修改法律的主体的作用,从而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发生:程序法与实体法、法律与司法相互之间具有冲突,导致不知道应该按照哪一个执行。
2.司法解释突破法律规定
2010年《侵权责任法》自从实施以来,死亡赔偿金制度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自从2013年《刑诉解释》制定以来,司法实践中完全撇开《侵权责任法》而是直接套用司法解释,这样呈现出这样的解释,对于新的司法解释的出现,直接运用,不考虑其是否符合事实,这样导致的最终情况是国内司法解释与法律效率像违背,也可以说在面对司法解释与法律相违背时不知如何抉择。
(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在我国关于附带死亡赔偿金的内容中,司法实践中的主要的问题是:
1.判决不支持死亡赔偿金的理由无合理性
目前形势下,附带民事诉讼是涵盖精神损失的,在《刑事诉讼法》及《刑诉解释》等的相关规定中,关于侵害生命权的案子中,赔偿的仅限于物质方面,死亡赔偿金是精神赔偿的范畴,因而,国内附带民事诉讼是不给及肯定的,这个方面在国内的最高法院的相关制度中可以找到答案。但是在法律上认可死亡赔偿金导致受害人任意索要不合理的款项是以《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为依据的,一般情况下,死亡赔偿金从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但是按照附带民事诉讼中单纯运用改解释,就会致使受害人家属任意索取赔偿金,同时当被告人赔偿的金额与受害人预期的金额不符合时候,很难进行民事调解。
2.各地法院对死亡赔偿金判决不一致
就当前具体情况来说,目前国内出现的同案不同判的情况,究其主要的造成原因是各地法院在案件中运用的法律不是完全相同的,听说审判的标准又各有不同,这个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死亡赔偿金在立法方面的不足。
总而言之,目前国内正在实行的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制度不仅仅对于受害人来说,没有起到应该达到的保护作用,与此同时,也有可能致使受害人获取亲属受到很大的损害,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尽快加以完善,肯定会对于国家法律的公信力以及权威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我国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建议
本文主要是针对上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完善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目前,附带民事诉讼作为当前审判实践活动中的较大的比例,不应该仅仅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只是简单的提及,同时只是凭借相关解释以及答复作为审判的标准,附带民事诉讼立方中的最初的目的就是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的特点,同时拥有结合刑事与民事的便捷式特点。
为了达到对于受害人全面保护的目的,我国应该在法律程序上加强管理,加强民事诉讼的独立的特点,当然独立性不只是在受害人近亲属程序抉择总表现,同时更应该在法院的法律的使用中,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借鉴发过的附带模式,这样的情况下,在法律的相关的运用中,刑事程序更加的完善,并且也可以单独的运用民事诉讼方式;在关于案件的审理中,审判法官,同时也涵盖附带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单纯是民事程序的法官,在关于这些案例的审判中,应该单独运用民事法律。
(二)对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
1.明确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原则
目前在关于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中,应该明确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原则,主要的原则有两个,一方面是公平原则,在实际的运用中,由于受害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尽管国内《宪法》有相关规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是在实际的审判中,对于受害人近亲属的死亡赔偿,应该根据法律的相关标准以及法官根据受害者精神损失的判定相结合的,得出合理的结果。
另外一个方面是,全面赔偿原则,在相关案例中受害人由于生命的权利遭到了损害,不仅仅给其近亲属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与精神上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如果受害人并非当场离世,那么受害者的治疗费用以及相关瞬海扥等都是损失内容,特别是当受害者治疗无效宣告死亡的时候,上面所发生的非常应该与死亡赔偿金都算在赔偿范围内。
2.明确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死亡赔偿金理论上应该涵盖两个组成环节,一个是物质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精神方面的瞬时,这两个部分应该具有各自的标准。对于死亡赔偿金中的物质的部分,计算标准应该根据下面的方式来进行:结合受害者的实际收入五物质方面基点,针对当前形势下最高人民法官关于被告人的实际经济负担能力结合考虑,在该项制度方面通过完善法律方面的情况,这个制度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法方面的情况,但是在国外对于这些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具有长久的历史,同时这个制度还提出,受害者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但是却没有办法获得相关的赔偿的时候,通过申请国家相关机构给与的相关赔偿。
三、结语
当前形势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在国内的法律领域内是一个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法律制度。最近几年以来,法律界在理论方面以及实务方面关于这个方面的争议一直都没有断过,特别是在《刑诉解释》具体执行以后,法学学术界又一次响起了关于立法形式确定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于我国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相关探究,同时针对现状中的很多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同时希望这一设想能够对我国的法制及法治建设起到微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选国.刑事诉讼法死亡赔偿金的疑难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
[3]邹川宁.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与探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4]王利明.附带死亡赔偿金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5]赵可.犯罪被害人及其补偿立法[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