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5-12-25季慕寅张爽
季慕寅++张爽
摘 要:该文通过对芜湖市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最新发展情况调研,从专业和产业结合角度,深入分析示范区在机制创新、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了其建设运营中的制度建设、机制运行、模式创新、保障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部分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经验,结合芜湖市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区;问题;对策建议;芜湖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3-05-0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Development in Wuhu City
Ji Muyin 1,2 et al.
(1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u 241003,China;2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the development of leading industry,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its regulation construction,working mechanism,mode innovation and insurance measures. With the reference to some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s,the paper promotes counter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in Wuhu City.
Key words: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area;Problem;Countermeasure;Wuhu City
1994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启动,目前经历探索阶段(1994-1996年)、快速发展(1997-1998年)、高峰建设阶段(1999-2003年)及平稳发展(2004至今)等4个阶段。至2013年底,我国计有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4 000多个,共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36个,其他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各省建有现代农业示范区1 000多个。
1 芜湖市国家级及省级农业示范区现状
目前安徽芜湖有国家及省级农业示范区共5个。其基本建设情况如下:
1.1 南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南陵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始建于2006年。是在芜湖大浦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并在2008年4月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区。规划建设的核心区域面积1 600hm2,已经完成270hm2标准化优质水稻种植区、270hm2健康高效水产养殖区、140hm2有机蔬果示范生产基地、10hm2食用菌生产基地和20hm2花卉苗木基地。以“政府引导、企业运行、企村共建、制度创新、产业推动”的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地方现代农业孵化基地、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以及培育成安全农副产品国际交易物流中心。示范区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渐渐形成了有机果蔬、优质水稻、食用菌、花卉苗木和特色水产养殖等5大支柱产业,示范区成长为芜马铜等沿江地区高效农业新技术扩散地和孵化器。
1.2 无为县开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该区位于无为县西部,无开路两侧,包括开城镇和赫店镇,国土面积166km2,耕地0.77万hm2,共24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1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万人,占总人口的90.8%,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 725元。核心区位于开城镇中部,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与外界形成天然屏障,水质清新、空气优良、无工业污染、自然条件优良。
1.3 六郎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第一批立项的省级示范区,位于芜湖县六郎镇,核心区涉及11个村,面积0.17万hm2,辐射区面积0.55万hm2。示范区建设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土地流转为示范区,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运作思路,以农业行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要经营业态,示范区创新经营体制与机制,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经营转型升级。
1.4 繁昌县平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该区于2013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0.73万hm2,其中核心区0.41万hm2,辐射区0.39万hm2,引导区为繁昌县。平铺现代示范区的建设按照“两年打基础,两年抓建设”的发展模式和“效益优先、项目优先、规模优先、产业优先”的建设原则,至2015年,示范区基本形成以城郊型农业加工体系为主导,高效农业基地和特色养殖产业为支撑,全面建成优质稻米种植基地、苗木花卉培育基地、高效蔬菜种植基地、五华鸡饲养基地、圩猪养殖基地、长江“三鲜”养殖基地等“六大基地”,联动五华山旅游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较好的发挥平铺产业优势,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平铺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目标,位于包括蔡铺村、新塘村和新林村、山河村、平铺村,总面积0.14万hm2,其中耕地面积0.1万hm2,水域面积0.03万hm2,主要包括0.1万hm2双季稻种植区、0.03万hm2水产养殖区、0.01万hm2高效蔬菜种植区。平铺示范区以优质稻米种植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目前核心区0.14万hm2土地流转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目标要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有关政策、项目、资金优先倾斜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双季稻种植、水产养殖、高效蔬菜等核心区主导产业,力争至2015年核心区水稻产量达1.64万t,水产产量达5 000t,蔬菜产量达5 360t,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发展快、效益高”的核心示范区。
1.5 南陵县许镇镇现代农业示范区 该区与南陵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内容重叠。
2 芜湖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良好带动作用,但总体而言,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2.1 部门协作需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认识需深化 每个示范区的立项都是前期大量工作的凝结,包括示范区自身基础、实力,也包括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资金、机构、人员等配套措施。但获批建设后,出现在创建期高度重视而执行时变调走样的情况,需要相关部门、人员在政策理解、资金落实等方面通力配合。部分领导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概念和建设等关键问题不能科学系统的认识,无法从全局的高度合理谋划本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现代农业示范区诸多建设工作的推进。
2.2 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资金、土地等不能满足建设要求 一直以来,因为涉农行业经济效益低下,现有农田基础设施不到位,各个示范区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质降低、土壤酸化等问题,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完善;农业行业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很弱,天气、气侯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大,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高标准农业示范区建设仍面临巨大资金压力;设施农业附属用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由于受农业设施用地审批条件限制,设施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制约了示范区发展。
2.3 各示范区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创新动力缺乏,经营水平不高 芜湖市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农业科技水平尚待提高,技术需求不旺和技术供给不足均能体现。从农业需求情况看,规模较小的农业生产增加了经营风险,降低了农业科技使用效率,加上近年来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下降,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加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示范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从技术供给来看,农业实施装备水平差,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优良品种及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普及率低,并且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较低。涉农行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实力不强、数量少、规模小,行业龙头企业总体辐射带动能力弱,农产品的深加工项目建设跟进较慢,加工链较短,附加值很低,生产产品主要还是以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优质高效的农产品规模较小,效益和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目前涉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单一,本地区的知名品牌农产品数量较少。
2.4 思路方法需要创新 示范区建设进展缓慢,立项与验收并存。建设时间的漫长滋生出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譬如设备的老化、机构的臃肿、人员的增多、思路的僵化等等,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推陈出新,开辟新思路、新方法。
2.5 示范区体制机制不完善 示范区联动协作机制松散,所在县区的责任部门对示范区鼓励政策、行业引导和资金倾斜等措施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和当前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比显得滞后许多,特别是在与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土地以及资金等核心要素方面尤其显得落伍。土地流转是示范区建设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但由于缺乏有效交易市场,本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流向分散、总体规模小、效益不高,农民土地经营权很难在较大范围内流动。农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扶持,但目前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担保抵押机制还没有形成,在农村缺乏有效抵押物品,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对农业金融资金的旺盛需求。
3 芜湖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芜湖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立项建设近10a来,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取得很好成效,但是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现结合芜湖市区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
3.1.1 总体要求 从水平先进、优势产业、发展方式以及科学合理的角度来看。示范区要在农业经营发展模式、组织管理方式、农业科技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行业多元化投入、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果。示范区要加强农业新技术、优良品种研发与实践,以增强涉农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构建能够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根据示范区主导生产项目,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业、货运物流配送与冷链仓储业等;建立健全农业行业市场信息体系,努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针对农村二、三产业增加投入力度,全面拓展农村生态保护、农业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积极引导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形成政府扶持、市场引领、农民参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管理的新机制;协调发挥示范区农业科技及农田装备设施先进的优势,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为示范区培养会生产、懂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
3.1.2 战略定位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务必要把引领区域内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核心建设任务,要把发展市场反馈好,需求量大的农业特色产业的农产品生产当作主攻方向,立足主导产业,以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原则,把农业行业发展的机制创新作为动力。按照《芜湖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农业布局思路,突出发展本地的主导和特色产业。
3.2 落实政府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保障措施 示范区具体建设规划由市农业职能部门和县级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经市政府审核后报省农委审批。积极联系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编制的指导。要将示范区建设规划纳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与林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规划有机结合,确保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示范区所在政府从本级财政预算中要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单独设立,以确保项目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支持。积极整合乡村道路、土地治理、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小水工程、农村环境整治等各类涉农项目及投资,促进示范区建设,相关优惠扶持政策要向示范区倾斜。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工商、金融等资本,形成渠道畅通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支持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参与示范区的建设。与土地管理部门协调统一,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需的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审批,保障建设和设施用地指标。对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及农业大户用于种植、养殖附属设施用地,要视为农业用地。抓好标杆,以点带面。以芜湖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为统领,抓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带动省级示范区;抓好国家级、省级示范区,带动其他地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3.3 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技术支撑 通过农业发展基地、资源环境及机制体制等方面完善,逐步建立起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协调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之间的关系,创新建立全新的“三农”互利合作模式。建立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长效合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后续教育,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智力支持平台。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农村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重点实施粮食主栽品种选优、畜禽保种技术、蔬菜、水果规范化种植及加工技术创新示范、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信息网络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强化科技人才的培训。开发农产品种植、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技术。逐步完善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高效的农技、农机、农电、农水、农贷、农贸等公共管理服务。
3.4 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现代农业示范区模式 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协调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完善,结合地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明确建设类型与规模,推动种植、养殖和特色产品等综合建设目标。改进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当地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出发,提升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调度,保障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结合的复合型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模式,从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推进、专业化布局、企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多元化现代农业示范区模式。
3.5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大对农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其在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经营发展规模、核心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帮助其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战略的样板和中坚。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按照“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点、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的原则,优先合理选择、确定主导产业,建设农业项目,发展特色产品、特色农业,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3.6 创新建设与管理模式提升建设与管理水平 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经验,勇于探索,创新建立地方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实践与管理新模式。根据市域经济及农业发展现状,尝试进行现代农业发展市场化运作方式,以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调整产业配置和开拓市场空间,走管理理念先进、经营水平高端、政府扶持建设、行业引领发展,企业和生产大户积极参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绪荣,李靖,付海英.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J]农业工程学报,2013(6)223-231.
[2]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
[3]雷岁江,曹俐.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践及发展策略--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17246-17249.
[4]杨献中,吴建荣,叶飞华,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J].上海农业科技,2009(2):1-3.
[5]郭晓茹,许文兴.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5):46-48.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