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因素分析
2015-12-25余晓芳
余晓芳
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可以通过资金供给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流通、配置和聚集,从而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实现机制。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特征,以青海省海东市为样本,分析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深入剖析金融视角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并探讨金融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金融创新;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8)-0059-04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靠高耗能、高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亟待通过结构性转型和改革来适应新常态。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标志经济发展质量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进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强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是一个由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经济过程,其中,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实物资源等生产要素和技术创新可以归结为要素的供给,而要素的供给又都受到资金供给的影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可以通过资金供给实现其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功能,从而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实现机制。同时,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在助推其它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其自身发展还会促进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过渡。在此背景下,明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向,分析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融资瓶颈,找准破解融资瓶颈的制约点,探讨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产业融资体系建设,对当前新常态下促进金融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海东市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自1978年建区以来,海东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正在培育和形成,2013年的撤区设市推动了海东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步伐,各产业资源潜力正在被挖掘,产业发展活力逐步增强。但从结构上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日益显现,产业结构的短板凸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产业结构失衡制约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一)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升级滞后
近年来,海东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持续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呈现“二、三、一”发展格局,但产业结构优化率低于全国水平。2014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14.05%、53.3%、32.64%,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4.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8.20个百分点。但是,海东市产业发展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发展条件还需巩固,装备制造、采矿等主导产业内生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二三产业有待融合。从产业结构优化率指标来看,2014年海东市为0.61,同期全国和西北五省均高于这一数据(见表1),而海东市和西北五省的产业结构优化率均低于全国的水平,说明欠发达省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滞后。
(二)农业生产效率低位徘徊,产业化程度不高
海东市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了马铃薯、油菜和富硒农产品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也扶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但其规模效应还没有显现,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作用有限,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化经营受到制约,再加上农业产业化资金基础不足,没有形成资金集聚效应,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也进一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三)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东市工业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重工业产业,重工业比重和增速均高于轻工业,并且轻工业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体系。2014年海东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7户,其中重工业企业有83户,占77%;重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9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高于轻工业8.2个百分点,全市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1:3.21。重工业的过快发展会产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产能过剩的隐患,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内在风险。同时,海东市食品、纺织等制造业为主的轻工业难以改变小而散的特点,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体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受到限制。
(四)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内部结构失衡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效益不高,缺乏活力。与2000年相比,2014年海东市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且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公共服务业。2014年,海东市以财政支出为支撑的非营利性服务业(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行业和部门)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33%,较上年增加2.69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2%,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仅占10.5%,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拉动力有限。
三、制约海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因素
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技术创新和生产资料等要素的供给都或多或少受到资金供给的影响,因此,金融发展所提供的畅通、充裕的资金供应体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海东市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因素主要有:
(一)金融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狭窄
长期以来,海东市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保险和证券业发展滞后,金融市场主体发展相对迟缓,形成了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组织体系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体系。截至2015年4月底,海东市共有金融机构网点数197个,其中银行业金融网点数164个,保险业金融机构网点数33个,尚无证券机构网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高达85%。从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看,2015年4月海东市社会融资规模总额为11.14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内外融资额为10.47亿元,占比达到93.98%,比全省高10.63个百分点,银行信贷融资在产业融资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金融组织结构、融资结构单一导致产业融资渠道不畅,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带来的新的金融需求,阻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二)信贷供需错位,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海东市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体系之下,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产业资本的有效流动,但海东市信贷资源供给存在与资金需求的错位。首先,信贷投放的期限结构不合理使资金错配。海东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自2011年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中长期贷款占比增加而短期贷款占比降低,至2015年4月,中长期贷款占比增加至61%,较2008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的过度膨胀使大量资金较长时间被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投资项目占用,客观上减少了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增量资金,也加大了资金存量调整的难度。其次,信贷资金大多流向拥有比较多政府资源的企业,它们以不同方式得到不同程度政府资助和隐性担保,包括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支柱企业以及被政府挑选出来进行扶持的企业,而大量的没有特许权、也没有政府隐性担保的普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处于资金“饥渴”状态,客观上导致食品加工、纺织等轻工业企业和批发零售、营利性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信贷资源无法流向高生产率或高效率的产业,资本流动受阻,这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多样化资金需求不匹配。
(三)受信贷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融资困境
据对全市21家铁合金企业调查显示,企业技术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融资需求旺盛,但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缺口率增大。全市21家铁合金企业,存在资金缺口7.925亿元,其中流动资金4.43亿元,余热发电项目资金2.935亿元,技术改造项目资金0.56亿元。由于铁合金企业的高耗能、产能过剩特征,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所限制发展的行业,本地银行普遍采取压缩存量、严控增量的手段,规避行业风险造成的信贷风险,对此类企业一律拒绝放贷,导致此类企业资金缺口率达90%之高,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处于破产边缘,而兰州银行对海东市某家采矿企业的余热发电项目放贷,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本地银行这种“一刀切”式的信贷管理措施使铁合金企业的余热发电等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影响企业转型升级。与本地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相对应的是,受资金的逐利性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影响,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逆向流出,到大企业、大项目和中心城市寻求高收益,加大了资金需求缺口,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进而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2015年4月末,海东金融机构存贷差高达217.42亿元,较2005年增加了19.5倍,存贷比为50.95%,较2005年降低31.41个百分点。
四、金融推动海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一)海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海东现有的产业结构主要存在各产业内部结构失衡的问题,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多种形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多渠道探索农业生产基地和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农业自我发展能力,降低农业风险。
第二,配合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政策,保持重工业适度发展,限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重工业发展,严格限制产能所剩行业的扩张;大力支持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轻工业发展,改变轻工业小而散的局面,加快形成产、供、销相统一的轻工业产业体系,扩大生活资料的生产范围,提高生活资料的自给率。
第三,摆脱第三产业发展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依赖性,巩固传统服务业发展基础,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突破口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产业发展质量的提高。
(二)金融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供给导向。银行信贷作为欠发达地区主要的融资渠道,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较突出,应在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基础上,优化信贷供给结构,由信贷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机构要改变对大企业、大项目的信贷偏好,结合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实际,对处于同一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同时授信,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重点支持现代物流、旅游、信息服务和文化休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探索旅游景点、文艺演出等收费权质押贷款,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全力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和兼并重组,着力培育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工业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信贷投放要向优质农畜产品的种养殖、流通和深加工领域倾斜,延长农业产业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2、完善资金回流机制,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第一,制定完善资金回流的激励导向政策,按照“县域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发放当地贷款”的相关规定,积极制定奖励和补贴措施并严格落实,抑制资金的流出。第二,持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资金吸纳能力;打击金融违法行为,提高对金融相关法律的执行力,提高法律对金融违法行为的约束力;在全社会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培育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并逐步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和逆向惩戒机制;第三,创新担保方式,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相结合支持三农等弱势产业的有效模式,积极跟踪三农惠民贷款发放及其效果,结合海东实际探索金融扶贫的有效方式,提高区域内产业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确保资金在体内循环,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3、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促进支柱产业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由于具有本土优势,较容易和本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对接,为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深入的金融服务,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将会促进支柱产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要深入推动海东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鼓励农村信用社改制重组成农商行、村镇银行,完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机制,促其规范经营。地方性金融机构应立足于本土优势,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贷款门槛相对较低、贷款方式灵活的金融产品,推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道路;应立足海东农产品丰富、农业产业化不足的实际,发展适合形成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与加工一体化的金融产品,将农业延伸至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支持现代农业“接二连三”。
4、推动消费金融发展,着力扩大需求,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拉动力。各金融机构应根据城乡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细分消费市场和消费人群,有针对性地创新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对于城镇居民,加快发展汽车消费信贷、装修消费信贷、大宗耐用消费品贷款和旅游消费信贷等业务。对于农村居民,推出适合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农户需求特殊性的消费信贷产品,积极开办大型农机具消费信贷业务、家电消费信贷业务以及医疗卫生等服务消费信贷业务,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