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5-12-25王伟

魅力中国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王伟

摘要:在中学生的语文教学和学习当中,学生阅读教学部分在整个语文学习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生阅读能力决定着其整体的语文素养,更反映了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作者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角度,分析当下语文教学当中阅读教学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助推中学生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在实践当中更有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搞好阅读教学,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搞好阅读教学,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搞好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注重形式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语文语法知识和生词,教师还应该注重语文阅读技巧的传授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但当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的教师一味地强调语法教学,使得其在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重形式而轻阅读,导致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认识停留在“成绩提升”这个层面,而不是将其提升到情感需求的层面。由于对成绩的重视,使得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过于重视考点方面的教学,而考点以外的知识不作为重点来教授,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范围缩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学生被动阅读

当前,我国普遍存在中学生被动阅读的现象,学生被动阅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中学生偏爱动漫、网络小说等阅读内容,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容易理解,学生比较喜欢,但这些阅读材料中存在的负面内容容易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中学生普遍缺乏阅读兴趣,为了能够更快地提升成绩,学生通常会选择教材指定的阅读材料,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写作分析、生词、成语积累上,过于重视考点的研究,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再次,由于中学生课业任务多,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因此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过度重视,忽略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或者要求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内容或教材指定的书籍,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1.3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和作者的感受。这是因为很多阅读教学选用的文章内容来自生活,但中学生普遍缺少对生活的深刻体会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文章时无法深入体会到文章的内涵,也无法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把握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赏析精彩句段、把握文章主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初读感知,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提倡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一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战争时的鼓角争鸣,让学生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听完歌曲,我乘机发问:“《三国演义》中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有的说:“喜欢张飞,他勇猛豪爽、天真鲁莽。”有的说:“喜欢赵云,他忠肝义胆、武艺超群。”有的说:“喜欢黄忠,他老当益壮,有献身精神。”还有的说:“喜欢周瑜,他年轻有为、足智多谋。”当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话锋一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我国宋代的大才子苏轼最欣赏的是谁呢?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他情有独钟呢?现在就让我从中寻找一下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有的放声朗读,有的默诵,有的一边朗诵一边表演,大家兴致勃勃。

2.2创设阅读情境,抓住情感线索

在阅读富有情感的文章时,教师应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先发现文章的情感线索,从整体上把握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再抓住描写人物或作者的心理活动、神情、态度、情感、动作、行为等词句,联系上下文或背景细细领会,体验情感。如教学刘湛秋《雨的四季》 -课时,我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并抓住课文的感情线索来理解课文。通过阅读,学生发现了文章开头一一“我喜欢雨”干净利落地开篇点题,并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这也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我肯定了他们的发现,并强调说:“全文就是围绕‘喜爱雨和‘赞美雨这两点来展开描绘的,写出了春雨的娇媚、柔情,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写出了夏雨的‘热烈而又粗犷,写出了秋雨的‘端庄而又沉思,写出了冬雨的‘自然、平静。”

2.3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创造意识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具体来说,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不完全的或未必有结论的问题或背景,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或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行提出疑难,自行思索解决,以锻炼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如教学《荷花淀》-课时,有学生提出疑问:“小说反映抗战生活,但在作品描写的背景上看不到硝烟弥漫、鲜血淋漓,看到的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这是不是一种失真?”该学生的发问就非常有价值,是学生创造意识觉醒的体现,要好好地保护和提倡。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问难,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带动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而且有利于学生感悟课文关键词句对表达中心主旨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结

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未来的实际工作当中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做出调整,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当中收获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促进语文教学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李宪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1,(26).

[2]于瑞生.閱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J].快乐阅读,2011.(17).

[3]郑修珍,浅谈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