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
2015-12-25韩秀山
韩秀山
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受语文学科的专业性影响,使得教学语言成为课堂上较为重要的教学工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的表现。进入课堂后,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与多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最终在课堂上形成自己的感受,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取得的成绩。本文就以上几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语言教学 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同时,它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有效性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语文的课堂教学语言分为两种,有声语言表达和无声语言表达。有声语言表达就是教师在课堂中用口述的方式表达出的内容,无声语言表达一般指教师通过表情、体态、板书、课件展示等进行表达的内容。
一、语文教师语言教学的定义
语文课堂语言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使用的语言。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在语占表达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就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而言,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对学科教学质量的影响相列较大。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水平可以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也至关重要。
第二,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能够表达其他学科教学语言所共有的的理性指导外,还具有其他学科教学语言所不具备的情感表达和审美特征。同时,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包含着教师自身的人格气质和语文学科的独有状态。
第三,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有许多教学内容需要情感上的理解。因此,在语文科目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课堂语言都需要由老师说。语文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语文有所以认识和理解,更要教会他们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语文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沉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也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中,首先要培养教师的表达能力。这里,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老师对语言停顿的掌控。教师的语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句子表达的掌握。例如,一个句子在口语中的重音位置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设计课程时注意到课堂语言表达的重点。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语言上的停顿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互动。其次,教师的表达是否准确取决于表达的速度和语气。小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接受度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时候,如果老师说得太快,学生会跟不上老师的语速,无法理解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导致教师的课堂讲解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在面对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时,教师应该放慢速度;而在面对相对简单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稍微加快语速;在面对较为重要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增大音量。
同时,教师在课堂之外也要注意语言的实践表达。教师作为一种教育职业,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师口语训练》《语言语法标准》等书籍来拓展自己语言表达的理论知识。这不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解释他们在课堂上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参与实用的语言表达训练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例如学校组织的语言表达训练活动,如教师演讲比赛、教师辩论等。在这些不同的语言表达情景中,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十分有利。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语法规范
小学语文课堂担负着教学学生语言语法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正常的课堂语言表达中注意自己的语法规范,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首先,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一些常见的表达错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自我反思,积极寻求其他语文教师的帮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意识到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差异。在語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应该在使用情景中明确区分这两种语言,并理解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明确、正确地规定学生的语法规范,还要具有良好的书面语言写作能力。换言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增加自己的词汇储备,避免口语和书面语的错误,通过练习加深对二者差异的理解,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三)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反思
语言的准确度是每个学科课堂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要求老师用最直接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知识,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准确使用相应的单词、发音和语法。然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也要求教师生动地运用语言。只有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表达,学生才能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的魅力。在两者的结合中,教师应该对课堂语言进行深入思考。
教师必须对课堂状况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关注,以实现课堂语言的准确生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较为复杂的语文知识时,可以先用准确客观的学术语言进行对知识点的概括,然后再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口头语的表达力式进行描述。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和反应,斟酌决定用哪种表达方式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分析。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不仅限于有声语言,还包括无声语言,如动作、眼睛、面部表情等。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语言表达理解上的难点。例如,将知识点转换成图表,将难记的点转换成故事或绕口令,使用关联或有趣的故事来连接一些最容易出错的词汇等。这样,在保证教学语言准确性的前提下,教师就生动地描述了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两种不同的教学语言的交流,学生也能感受到课堂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康元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2(36):48- 49
[2]陆怡玉,以评促学诗意共生一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5):63
[3]王庆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