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氮和磷对松乳菇生长及矿质营养的影响*

2015-12-25苏菲娅辜夕容邓雪梅刘颖旎曾清苹刘妍君赵天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矿质菌丝体氮源

苏菲娅,辜夕容,邓雪梅,刘颖旎,曾清苹,刘妍君,赵天琪

(西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L.ex Fr.)Gray),红菇科乳菇属,湘西称乌松菌,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雁来菌,是在南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1],以及中国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北、辽宁、吉林、青海、台湾等地广泛分布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类。它是一种外生菌根型食用真菌,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常与松属树种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海岸松(P.pinaster)[2]、黑松(P.nigra)、樟子松(P.sylvestris)[3]等共生,自然分布于海拔200~1 500 m的温暖湿润、腐殖质丰富地带。松乳菇味美细嫩,营养丰富,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P、Ca、Mg、Zn等矿物质[4]。近年来更发现其提取物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如真菌多糖、多肽、生物碱、萜类化合物、色素类化合物、甾醇、倍半萜烯等[1,5],以及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酪氨酸酶、漆酶等酶类并具有褪去多种合成色素的功能[6],对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7],是宜膳宜药的山林之珍[8],深受消费者喜爱,并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松乳菇主要来源于人工野外采集,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松乳菇的人工栽培技术或液体发酵技术,以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周传云[8]、周国英[9]等采取新鲜野生松乳菇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和纯化,并初步了解了其培养特性;李静[10]、林亲雄[11]、廖晓初[12]、龙芳[4]等分别探索了氮源、碳源和氮源、氮源、生长调节物质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并且周传云[8]、李文艺[13]、吴连旺[14]等还利用松木屑、松针浸出液等材料制作栽培种,以进行人工栽培,但均未获得子实体。Parlade等[2]利用松乳菇是外生菌根型食用真菌的特性,将其接种于海岸松林下而获得子实体,Guerin-Laguette等[15]也将松乳菇接种于辐射松(Pinus radiata)而获得子实体,他们都实现了松乳菇的仿生栽培。李倩茹[16]、李磊[17]直接对松乳菇进行发酵培养以提取有效成分或制作成饮料。无论是发酵培养或是仿生栽培,都离不开松乳菇菌丝体的培养。在前人探索培养基组成中,研究最多的碳源、氮源,且主要考虑了它们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而对其矿质营养或其他功能成分的吸收和积累则少有探索。P是合成菌体细胞和一些功能性物质必不可少的原料[18],但目前关于P对松乳菇生长的影响还少有报道。鉴于此,试验在成功分离纯化松乳菇的基础上,设置了碳源、氮源、磷量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探索三者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寻找能促进松乳菇生长和矿质营养积累的优化培养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试验选用采自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尾松林下,经分离纯化并鉴定的松乳菇Ld3为供试菌株,该菌在Pachlewski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丝分泌物为紫红色。取保存菌株接种于Pachlewski固体培养基,(25±1)℃培养21 d备用。固体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 g/L、酒石酸铵0.5 g/L、KH2PO41.0 g/L、M 一 SO40.5 g/L、VB10.1 g/L、微量元素 1 mL/L(H3BO38.45 mg、M 民 SO45 mg、F 有 SO46 mg、C 产SO40.625 mg、ZnSO4/ZnCl22.77 mg、(NH4)2Mo4O130.27 mg),琼脂 20 g/L,pH值 5.8。无琼脂时为Pachlewski液体培养基。

1.2 试验设计

以Pachlewski为基本培养基,选用L9(34)正交表,按表1设置碳源、氮源和磷量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在前期单因子筛选试验基础上,所选碳源及其用量分别为:葡萄糖20.0 g/L、可溶性淀粉18.0 g/L、蔗糖19.9 g/L,使培养基中碳含量均为8.0 g/L;所选氮源及其用量分别为:酒石酸铵0.5 g/L、尿素0.16 g/L、谷氨酸0.8 g/L,使培养基中氮含量均为0.08 g/L。所用磷由磷酸二氢钾提供,用量分别为0.5 g/L、1.0 g/L、2.0 g/L。以Pachlewski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及磷量为对照。

表1 正交试验设计的因素和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used in the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将上述因素及水平按L9(34)正交表配制成9种液体培养基,分装于150 mL三角瓶中(20 mL/瓶),封口膜封口后于121℃高温高压蒸汽灭菌20 min,冷却至室温。于超净工作台上分别接种直径约4 mm的供试琼脂菌种1块。(25±1)℃ 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21 d。试验作3次,每处理设5次重复,取平均值。

以上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与设备

LDZX-50KB高压灭菌锅,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JJ-CJ-2F超净工作台,吴江市净化设备总厂;RXZ-310B培养箱,宁波东南仪器有限公司;202-2A烘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FA2004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W-5200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FP6410火焰光度计,上海欣意仪器有限公司;TAS-990 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培养结束后,过滤收集菌丝,去离子水洗净,(80±1)℃ 烘至恒重,称重(精确到0.000 1 g)。然后用HNO3-HClO4法消化菌丝,分别用钼锑抗比色法测磷,火焰光度计法测钾,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钙、镁、铁、锌和锰的含量[19]。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用SPSS 19.0统计软件作方差分析,SSR法作数据间的多重比较,Pearson法作相关分析。显著水平设置为0.05。用Microsoft Excel 2010制作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乳菇菌丝体的生物量、矿质养分含量及差异分析

松乳菇Ld 3在培养21 d后菌丝体的生物量(干重)及矿质养分含量见表2。所测定的8个项目中,除锰含量的变异系数稍小,仅为9.84%外,其他指标的变异幅度均超过10%,由大到小依次为:K(54.10%)>Ca(37.18%)>Zn(30.57%)>P(20.31%)≥生物量 (20.10%)>Fe(13.93%)>Mg(12.68%)>Mn(9.84%)。可见,由碳源、氮源、磷量三因素三水平组成的9种培养基对松乳菇菌丝体的生物量及矿质养分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可用上述8个指标对培养基进行筛选和优化。

表2 松乳菇菌丝体的生物量、矿质养分含量及差异分析Table 2 Variations of biomass and mineral nutrition content in mycelium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2.2 碳源、氮源、磷量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2.2.1 碳源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表3可见,碳源不同,松乳菇菌丝体的生长和P、K、Zn 含量差异显著,但 Ca、Mg、Fe、Mn 含量却无明显差异。3种碳源中,效果最好的是可溶性淀粉,其次是蔗糖,最差的是葡萄糖。和培养菌根真菌常用的碳源葡萄糖相比,可溶性淀粉可令松乳菇生物量增加32.20%,P、K、Zn含量分别增加 16.94%、182.81%、59.09%,说明可溶性淀粉比葡萄糖更适于松乳菇菌丝体的生长和P、K、Zn的吸收。

表3 碳源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carbon sources on the biomass and mineral nutrition content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2.2.2 氮源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氮源不同,培养出的松乳菇菌丝体生物量与P、K、Mg、Fe、Mn含量差异明显,Ca和 Zn含量未受明显影响(表4)。3种氮源中,酒石酸铵最利于菌丝体生物量积累,尿素最利于菌丝体对磷和钾的吸收,谷氨酸最有利于菌丝体对Mg、Fe、Mn的吸收。与谷氨酸相比,酒石酸铵可使松乳菇生物量增加27.29%,尿素可令松乳菇菌丝体的P、K含量分别增加7.74%、34.26%;与酒石酸铵相比,谷氨酸可令菌丝体的Mg、Fe、Mn含量分别增加17.95%、26.75%、20.18%。

表4 氮源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nitrogen sources on the biomass and mineral nutrition content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2.2.3 磷量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表5可见,培养基中KH2PO4量的多寡显著影响松乳菇的生物量积累和 P、K、Mg、Mn、Zn的吸收,但对菌丝体Ca和Fe的吸收无明显作用。P量的三水平中,以0.5 g/L最适于松乳菇菌丝体的生长和对P、K、Mg、Zn的吸收。与常用量1.0 g/L相比,0.5 g/L KH2PO4可令松乳菇菌丝体生物量增加8.42%,P、K、Mg、Zn含量分别增加 42.89%、31.97%、20.85%、54.52%。2.0 g/L KH2PO4仅在对Mg的吸收上显著优于另2种P水平。

表5 磷量对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Table 5 Effect of phosphorus dosage on the biomass and mineral nutrition content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2.2.4 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关系

根据培养基的组成及含量,计算出C/N比、C/P比及N/P比,并获得它们与松乳菇菌丝体生物量和矿质养分含量间的相关系数(表6)。可以看出,C/N比除与生物量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93)外,与矿质养分含量间无明显相关;而C/P比、N/P比则只与P含量、Zn含量有显著正相关,与生物量及其他矿质养分含量间关系均不显著。由此表明,在试验给定范围内,培养基中的C/N比增加不利于松乳菇的生长,而C/P比和N/P比增加有利于菌丝体对P和Zn的吸收。

表6 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Table 6 Pearson correlations between C/N,C/P,N/P and biomass,mineral nutrition content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2.3 培养基优化

从各指标在碳源、氮源和磷量各水平间的极差(表7)可看出,松乳菇的生物量、K含量、Ca含量受碳源影响最大,Fe和Mn含量受氮源影响最大,P、Mg和Zn含量受磷量影响最大。结合多重比较结果(表3、表4、表5)可以得出,有利于松乳菇生长的最佳组合是A2B1C3(可溶性淀粉 +酒石酸铵 +0.5 g/L KH2PO4),有利于菌丝体吸收 P、K、Ca、Zn的最佳组合是 A2B2C3(可溶性淀粉 +尿素 +0.5 g/L KH2PO4),有利于菌丝体吸收镁、铁的最佳组合是A2B3C3(可溶性淀粉+谷氨酸+0.5 g/L KH2PO4),有利于菌丝体吸收锰的最佳组合是A2B3C3(可溶性淀粉+谷氨酸+2.0 g/L KH2PO4)。综合考虑菌丝体的生长、矿质营养的积累以及培养成本,A2B1C3(可溶性淀粉+酒石酸铵+0.5 g/L KH2PO4)应是松乳菇菌丝体培养的最优组合。

表7 正交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Table 7 Range analysis on data from orthogonal experiments on cultivation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3 讨论与结论

碳是构成食用菌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架来源的营养物质,也是食用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在松乳菇菌丝培养过程中,使用较多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半乳糖、木糖、麦芽糖、乳糖、糊精、淀粉、玉米粉等[9,11,20-21],被认为合适的碳源有葡萄糖[14]、麦芽糖[20-21]、蔗糖[9]、可溶性淀粉[11]等。试验发现可溶性淀粉为最佳碳源,其促生效果优于葡萄糖32.20%,与林亲雄等[11]得到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较一致,而与吴连旺等[14]认为葡萄糖是最佳碳源的结果差异较大。这可能与所使用的碳源有关。当无可溶性淀粉时,其他单糖或二糖被认为是最佳碳源,而有可溶性淀粉时,葡萄糖或蔗糖则稍次。另外,菌株不同,适用碳源也有差异。本试验用的是松乳菇Ld 3,吴连旺等[14]在作最优碳源试验时,使用的菌株是Ld 1,这也可能导致了最终结果的不同。Ld 3在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的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均优于葡萄糖和蔗糖,即该菌株利用多元糖的效果好于单糖和二糖,说明其分泌胞外酶如淀粉酶的能力较强,这也可能是Khaund等[6]认为可利用松乳菇生产淀粉酶的原因之一。

松乳菇能利用的氮源较多,主要有蛋白胨、硝酸钾、乙酸铵、硫酸铵、酒石酸铵、甘氨酸等。对于哪种氮源更适于松乳菇生长,分歧较大。如廖晓初等[12]认为硝态氮比铵态氮合适,但周国英等[9]却认为铵态氮优于硝态氮;林亲雄等[11]则认为蛋白胨和KNO3都是最佳氮源,但周传云等[8]却认为蛋白胨是最好氮源,硝酸钾次之,吴连旺等[14]发现KNO3为氮源的菌丝长势不好。试验发现,最适于松乳菇生长的是酒石酸铵,同时尿素和谷氨酸都适于松乳菇生长,只是效果稍差。在矿质养分吸收方面,3种氮源各有所长:谷氨酸对镁、铁、锰,尿素对磷、钾上都优于另2种氮源。至于何种氮源更合适,应与所用菌株或培养基有关,而且矿质营养或其他活性物质的积累可能对氮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磷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能很快被吸收,在细胞内用于核酸磷脂和核苷酸的合成。试验发现,供给少量磷(0.5 g/L)时,松乳菇的生长和对 P、K、Mg、Zn 的吸收都最佳,而且C/P比、C/N比越高,菌丝体的磷含量也越高,结果与薛小平等[22]得到的结果较一致。松乳菇是一种外生菌根型食用真菌,自然生长于酸性缺磷土壤[23],长期的适应可能使某些株系能溶解难溶性磷供自身利用[18],这也可能正是松乳菇在少磷水平下生长更好的原因之一。

按L9(34)正交表设计的9种培养基组合对松乳菇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均有明显影响。三因素对8个指标的影响重要性各不相同:碳源主要影响菌丝体生长和K、Ca的吸收,氮源主要影响Fe、Mg的吸收,P量主要影响P、Mg、Zn的吸收。在碳源的三水平中,效果最好的是可溶性淀粉,其次是蔗糖,最差的是葡萄糖;在氮源的三水平中,对生长最有利的是酒石酸铵,对P、K吸收最有利的是尿素,对Mg、Fe、Mn吸收最有利的是谷氨酸;在磷量的三水平中,0.5 g/L KH2PO4最适于菌丝体生长和对P、K、Mg、Zn的吸收。最适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优化培养基组合是:可溶性淀粉 +酒石酸铵 +0.5 g/L KH2PO4。

[1] Trifonov L S,Chakravarty P.Lactarius specis(mushrooms):in vitro cultu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esquiterpenes and other secondary metabolites [J].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 XI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1999(43):243-260.

[2] Parlade J,Hortal S,Varga H,Pera J.Intraspecific variability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isolates:colonization ability and survival after cold storage [J].Mycorrhiza,2011(21):393-401.

[3] Roman M D and Boa E.The marketing of Lactarius deliciosus in Northern Spain [J].Economic Botany,2006,60(3):284-290.

[4] 龙芳,张万萍.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14,33(3):27-30.

[5] 段爱莉,杨颖.乳菇属真菌营养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6):372-376.

[6] Khaund P,Joshi S R.Enzymatic profiling of wild edible mushrooms consumed by the ethnic tribes of India [J].J Korean Soc Appl Biol Chem,2014,57(2):263-271.

[7] 刘建成,杜鹃.湘西北松乳菇的分布及生态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9,18(1):22-23.

[8] 周传云,廖兴华,谭周进,彭晔峰.野生松乳菇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8):66-69.

[9] 周国英,刘君昂,李倩茹.松乳菇菌种分离及菌丝生长特性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2):158-161.

[10] 李静,马媛,徐彦军.添加不同氮源对紫铜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23):171-173.

[11] 林亲雄,陈京元.碳源和氮源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食用菌学报,2002,9(1):44-46.

[12] 廖晓初,李勇,袁玲,黄建国.氮源对松乳菇生长及氮吸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3):386-388,392.

[13] 李文艺,刘建成.不同培养基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食用菌,2004(4):10-11.

[14] 吴连旺,史宁,陈璐,李勇,李世忠.松乳菇的菌丝培养及人工栽培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0):233-236.

[15] Guerin-Laguette A,Cumming N,Butler R C,et al.Lactarios deliciosus and Pinus radiata in New Zealand: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gourmet mushroom orchards[J].Mycorrhiza,2014(24):511-523.

[16] 李倩茹.松乳菇营养评价及发酵工艺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2.

[17] 李磊.松乳菇液体发酵生产菌丝及其饮料研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18] Ramos B,Barrius-Maicas J,Lucas Garcia J A,et al.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 in the rhizosphere of Pinus pinaster and in the mycosphere of associated Lactarius deliciosus[C].First 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Microbial 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Developments in Plant and Soil Science,2007,102:261-264.

[19]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磷、全钾、全钠、全镁、全铁、全铜、全锌、全锰、全硅、全铝含量测定[S].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94:33-34.

[20] 李磊,罗桂祥,陈明辉,等.松乳菇液体培养基的选择及高生物量的获得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1,(3):77-81.

[21] 李静,马媛,徐彦军,向青云.不同碳源对紫铜色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1,30(1):33-35.

[22] 薛小平,张深,李海涛,等.磷对外生菌根真菌松乳菇和双色蜡蘑草酸氢离子和磷酸酶分泌的影响[J].菌物学报,2008,27(2):193-200.

[23] Urban A,Puschenreiter M,Strauss J,et al.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ectomycorrhizal and co-associated fungal communities in a serpentine soil[J].Mycorrhiza,2008,18:339-354.

猜你喜欢

矿质菌丝体氮源
不同产地三叶青中27种矿质元素的综合评价
ICP-AES 法测定红心李花粉中矿质元素含量
葡萄糖酸钠发酵废弃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无机氮源对红曲霉调控初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冬虫夏草发酵液和菌丝体中主要核苷类成分分析
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氮源优化研究
拟黄薄孔菌菌丝体的固体培养条件及CAT和SOD活力动态研究
基于矿质元素的绞股蓝产地鉴别研究
响应面分析法和氮源改进优化L-赖氨酸发酵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