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继科伦敦奥运会决赛半决赛相持段技战术分析

2015-12-25李秀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攻球张继张继科

□ 李秀(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前言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张继科在本次单打比赛中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从比赛录像中,看出张继科发抢段和接抢段技战术运用情况成熟而稳定,达到优秀水平。在相持段,张继科因移动速度和范围不够快,导致失分。且相持中战术路线略显单调,失误较多。本文通过观察录像等方法对本次比赛,决赛半决赛中张继科相持段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训练提高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张继科相持段技战术。

2.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阅读有关技战术统计的文章,分析其中乒乓球相持段技战术使用情况说明,奠定本研究理论基础。

(2)录像观察法。

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决赛半决赛进行观看并统计,对张继科相持段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技术分析。

(3)三段统计法。

按照三段统计法将张继科的比赛按发球抢攻段(包括第一板、第三板)、接发球抢攻段(包括第二板、第四板)和相持段(第五板以后)进行得失分的统计。

段得分率 =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段使用率 = (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学生经过交流发现:破坏生态系统中任意一类角色(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从而导致失去生态平衡。值得反思的是,大多数的破坏罪魁祸首都是人类,从而从情感上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4)数理统计分。

将张继科相持段技战术使用情况按三段统计法,进行统计所得的数据,加以整理与分析。

(5)分段评估指标法。

按照目前乒乓球研究中常用的分段指标评估法,将所得到的有效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定量地得出张继科的技战术优劣情况。模式值评估指标为:

发抢段:使用率25%-30%为良好,得分率优秀在70%以上,良好 60%-70%,及格 50%-60%。

接抢段:使用率15%-25%为良好,得分率优秀为50%以上,良好为 40%-50%,及格 30%-40%。

相持段:使用率45%-55%为良好,得分率优秀须在55%以上,良好 50%-55%,及格 45%-50%。

3、结果与分析

3.1、张继科三段技战术运用统计分析

从表1中我们看到:张继科发抢段和相持段,其得分率和使用率均处于优秀或良好水平。而相持段,大部分处于不及格水平。张继科和王浩相持时,从比赛录像中看到,王浩在中远台拉到张继科大角度球,张继科由于移动步伐不到位,且用正手或反手接球的时候,球的质量不高或直接失分,这是张继科相持段薄弱的环节。

表1 张继科3场比赛的技术统计

张继科对奥恰洛夫的比赛中,相持阶段得分率36%和使用率28%也不及格。奥恰洛夫是相持能力比较强的欧洲运动员,相持时,张继科比较被动,在正反手攻球防守时,也因对手得高质量拉弧圈球而不能防守住。

张继科在对朱世赫的比赛中,张继科的发抢段虽得分率高达60%,但使用率却只有15%不及格。其接抢段也同样得分率为优秀40%,使用率为14%不及格。原因是朱世赫是削球运动员,大部分回合朱世赫都退到中远台或后台进行削球而打到相持阶段。张继科连续拉冲下旋球时,对方并不吃亏,而张继科没有快速变线或变化落点,导致对方持续削球时,张继科因体力消耗过大而失球。而当朱世赫拉弧圈球反攻时,张继科由于大角度移动不够快,就增大了接对方回球的难度。

3.2、张继科相持段正反手各技术运用统计

正手:拉球,使用率45.5%,得分率64.3%;攻球,使用率13.8%,得分率 30.8%;侧身拉球,使用率 6.5%,得分率 87.5%;扣杀使用率5.7%,得分率 57.1%。

反手:拉球,使用率11.4%,得分率 64.3%;攻球,使用率13.0%,得分率 18.8%;敲击,使用率 4.1%,得分率 51.2%。

从张继科相持段正反手各技术运用统计中看出,相持中正反手拉球得分比例为1:1(64.3%:64.3%),但正手拉球的使用率(45.5%)明显高于反手拉球使用率(11.4%),因此可以判断张继科正手拉球持续得分能力缺乏是张继科相持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

而且从录像中观察,张继科相持段使用率最高的是正反手拉弧圈球,而正手扣杀和反手敲击技术使用率过低分别只有6.5%、4.1%,所以对他们的研究就没有实际意义。

威胁小一些,使用率仅次于正反手拉弧圈球的正反手攻球,达到了26.8%(正手攻球13.8%、反手攻球13.0%),但是得分率分别却只有30.8%和18.8%,从录像中观察,在对手打张继科大角度反手位时,张继科大部分都失分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张继科在相持阶段正手拉球有一定优势,给对方造成困难和威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方持续把拉球回击回时,张继科因体力消耗过大而失球。

(2)张继科在相持段持续拉球中对方反攻时,尤其在对手反攻拉大角度球时,张继科步伐移动的速度和范围不足,导致不能防守住这个关键球而失分。

(3)张继科在被动相持时,采取防御手段的正反手攻球回球质量较低,步伐移动不到位,正反手进攻的能力不够强。

4.2、建议

(1)张继科在主动相持正手拉球进攻时,由于回合多,不仅要抓住主动进攻优势,还需要变化球的角度和路线,增加对手接球的难度。

(2)张继科需要提高步伐移动速度和范围的能力,使被动相持时防守住对方反攻大角度拉球。

(3)张继科在加大步伐移动能力基础之上,还需加强被动相持时正反手攻球防守技术的能力。提高回球成功率和质量,使对方反攻时,也能够防守住不失分。

[1]赵喜迎.第51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皓—张继科技战术统计对比分析[M].武汉体育学院,2012.

[2]谭亮.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技战术运用分析[J].搏击,2013,5(1).

[3]聂亮亮.对我国优秀运动员马龙、张继科技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

[4]尹明坤.51届世乒赛男单冠军张继科的技战术特征分析[D].苏州大学,2012.

[5]徐阳.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张继科技战术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科,2012,2(4).

猜你喜欢

攻球张继张继科
宠儿 短篇小说
少壮当自强的张继
“网瘾少年”张继科看房看到打哈欠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乒乓球正手攻球击球点如何掌握的几点浅见
浅谈青少年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方法
影响乒乓球选项课正手攻球教学效果原因探析
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教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