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与政策涵义——基于重庆的经验数据
2015-12-25王朝明周宗社
王朝明 周宗社
一、引 言
本文所讨论的就业流动人口,是指调查期中正在从事或者即将从事连续一个月以上的工作,且获得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收入的非本地户籍劳动人口。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就业流动人口的流向模式并不局限于乡-城流动,还有城-城流动,以及城-乡流动。根据事实经验,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初,就业人口主要体现为乡-城流动,城-乡流动模式不是主流。但是,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序发展,城-乡流动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的流向模式主体仍然是乡-城流动,主要体现为农村户籍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且流入地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体规模已经达到2.61亿。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人口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在中国“特色”的转型发展中,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事实上,对于外地流入人口而言,尽管其平均收入往往低于本地户籍的就业人口收入,但却能够获得较之于流出地更高的比较收益。劳动力迁移可以显著提高劳动力迁移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和人口特征不同的收入分配差距有着积极影响。〔1〕然而,从就业流动人口群体内部来看,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就业行业、职业身份等的差异,流动人口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蔡昉的研究发现,女性外出打工的实际收入比男性少得多。〔2〕杨菊华的研究则指出,与流入地市民相比,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较低,城-城流动人口的收入更高。〔3〕王卫、汪锋、张宗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有迁移行为的非农村户籍男性居民的收入水平较其他居民高,工作类型对居民个人收入的影响显著。〔4〕另外,从人力资本含量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来看,刘士杰〔5〕与明娟、张建武〔6〕的研究都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工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还有研究文献表明,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接受职业培训的回报率显著高于教育回报率;〔7〕在职培训和教育水平提高对于增加女性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有重要作用。〔8〕此外,戴霞以厦门市为案例,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与性别、所受教育情况、先前工资收入以及在厦门工作时间相关,与年龄、婚姻状况、在外打工年数无关。〔9〕同时,是否参加社会保险对于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也有显著差别,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的工资要显著高于未参加社会保险的。〔10〕章元、陆铭的研究有微弱的证据表明,拥有更多的社会网络能够直接提高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11〕但明娟、张建武的研究却表明,社会关系网络无助于提升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的工资水平。〔12〕
总之,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就业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的就业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就业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文献尚不多,已有文献大多对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关注较多,而对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与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之间收入差距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从宏观的角度来讲,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GDP、产业结构、就业水平、科技发展等是影响该国家或者地区居民收入的重要变量;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影响居民收入及收入的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工作经验、职业身份、户籍性质等等。考虑到GDP、三次产业结构等对于每一个就业者来说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影响变量,且微观因素相比宏观因素而言,往往对就业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基于此,本文利用重庆市就业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把两种不同户籍流动人口结合起来分析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及政策涵义,不失为推进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研究的一个新尝试。
二、数据来源、描述性分析、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重庆作为西部工业重镇,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尽管外流人口较多 (重庆市向外省流动),但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好,不仅促进了市内各区县人口的流动,也不断吸引着外省人口的流入,近年来就业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对研究不同户籍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是完全适用的,相信研究结果也当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具体讲,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重庆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问卷调查,其中,流入人口(包含跨省流入和市内跨区县流入)3997户,涉及其家庭成员共11995人;流出人口6113户,涉及其家庭成员共18669人。本研究的对象是重庆市市内流动人口以及市外流入重庆市的流动人口。在3997户被访谈的流入人口家庭 (访谈对象本人)中,就业的流动人口为3459人,所占比重为86.54%。其中,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2531人,占比73.17%;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928人,占比26.83%。
(二)统计描述
对于抽样调查的流动人口,相应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就业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及工作强度、人口学特征、就业流动人口业余时间是否与老乡来往,是否上网浏览通讯、就业身份,以及是否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是否有吸烟的消费偏好。抽样结果显示的特点如下所示。
1.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整体偏低
以3000元为临界点,图1给出了重庆市2012年月收入在3000元及3000元以上和3000元以下流动人口占比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整体水平偏低,月收入在3000及3000元以上的占比只有34.9%,65.10%的就业流动人口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图1 2012年重庆市就业流动人口月收入水平占比
2.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及工作强度特点
被调查就业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06年,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当于高中或中专一年级水平。平均而言,就业流动人口外出平均工作年限接近9年。就业流动人口平均工作强度较高,每天平均工作9.29小时 (见表1)。
表1 定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就业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由图2可知,就业流动人口以男性为主,男性就业流动人口比例高出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比例13.4个百分点;1980前出生的就业流动人口数量多于1980年后出生的就业流动人口数量,前者是后者的1.62倍;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占比超过70%,但是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比例达到了26.8%,这也是一个值得分析和重视的群体;超过七成的就业流动人口已经结婚;流动人口以市内跨区县流动为主,市外流入的就业流动人口所占比例不到40%;业余时间与老乡来往的比例较低,比例不到32%。
图2 就业流动人口人口学特征变量
4.就业流动人口业余时间与老乡来往比例及上网浏览通讯比例偏低
图3给出了就业流动人口业余时间是否与老乡来往及是否上网浏览通讯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仅有超过四成的就业流动人口在业余时间上网浏览通讯,获取信息,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业余时间与老乡来往的比例只有31.40%,接近七成的就业流动人口在业余时间没有与老乡往来。
图3 就业流动人口业余时间是否与老乡来往及是否上网浏览通讯
5.就业流动人口中雇主及自营劳动者比例偏低
图4给出了2012年重庆市就业流动人口身份比重情况。可以看出,雇主及自营劳动者所占比例不到四成,超过六成的就业流动人口集中在职员和家庭帮工中,中高端就业比例偏低,表明绝大多数就业流动人口以打工为主,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流动人口依然是一支打工队伍。
图4 流动人口就业身份占比
6.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不到三成,超过三成的就业流动人口有吸烟的消费偏好
图5显示,仅有不到三成的就业流动人口享受到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数据隐含了就业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待加强和提高;超过三成的就业流动人口有吸烟的消费偏好,对于健康类的人力资本积累不利。
图5 就业流动人口是否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是否有吸烟的消费偏好
(三)变量选择及赋值说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口流动是基于理性选择的结果。流动人口对于流出地和流入地有着不同的影响。流动人口为流入地带来了人口红利,是流入地经济发展的有利要素,而对于流出地来说则是人口红利的溢出。在此,以抽样调查中“您上个月的收入是多少?”作为被解释变量,样本平均月收入为2735元。考虑到存在部分被访谈对象收入隐瞒的情况,结合重庆市当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我们设定收入在3000元及3000元以上者为1,3000元以下为0。影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的微观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受教育年限。设小学文化程度以下为0年,小学文化程度为6年,初中文化程度为9年,高中文化程度为12年,中专文化程度为12年,大专为15年,本科为16年,硕士研究生为19年。(2)工作经验及工作经验的平方。从便于计量和对比的角度选取就业流动人口第一次离开户籍地到本次抽样调查时的年限作为工作经验的替代变量,选取工作经验的平方作为解释变量,目的在于检验收入与工作经验之间的趋势关系。(3)每天工作时间 (小时)。(4)性别 (男性=1,女性=0)。(5)年龄 (1980年前=1,1980年后=0)。(6)户口性质 (非农村户籍=1,农村户籍=0)。(7)流动范围 (省外流入=1,市内跨区县流入=0)。(8)业余时间是否上网浏览通讯 (浏览=1,不浏览=0)。(9)业余时间是否与老乡来往(来往=1,不来往=0)。(10)就业身份。(雇主=1,其他身份=0),就业身份 (自营劳动者=1,其他身份=0)。(11)是否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享受=1,没有受享=0)。(12)是否吸烟 (吸烟=1,不吸烟=0)。
(四)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估计不同微观因素对就业流动人口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模型设定为:
式中
表示就业流动人口收入为3000三千元及30000元以上。其中,基础变量包括:Edu代表受教育年限;Exp代表工作经验;Exp2代表工作经验的平方;χ2表示人口学特征层面的解释变量,分别包括:男性、八零前、非农村户籍、已婚及跨省流动;χ2表示人力资本增量及社会资本层面解释变量,分别包括:业余时间上网浏览通讯、业余时间与老乡来往;χ3表示就业身份、工作时间及社会保障层面的解释变量,分别包括:雇主及自营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及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χ4表示生活习惯方面的解释变量,在这里我们选取吸烟作为解释变量。
三、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从每个模型的回归过程来看,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均在低于0.001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Hosmer和Lemeshow检验均在低于0.05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回归效果理想。Cox&Snell R方及Nagelkerke R方由模型1的0.035、0.048上升到模型5的0.174和0.239,从微观的角度讲,这是比较理想的回归结果,解释变量能够较好地对被解释变量做出解释。表2报告了五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模型1是针对三个基础变量进行回归的结果,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了变量人口学特征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模型4是在模型3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就业及劳动权益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模型5是在模型4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生活习惯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在五个回归模型当中,受教育年限对于收入的影响均显著;模型2至模型5均表明性别、户籍、婚姻及流动范围变量对于就业流动人口的收入有显著性影响,相应系数的符号没有发生改变;模型3至模型5均表明业余时间是否上网浏览通讯对于流动人口的收入在低于1%的水平上显著,且回归系数为正,表明业余时间浏览通讯能够显著增加流动人口的就业收入,说明人力资本增量对于收入的增加是有正向回报的;模型4与模型5的回归结果显示就业身份是雇主及自营劳动者对收入的影响均显著,是否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于流动人口的就业收入影响十分显著;模型5回归显示吸烟对于收入的影响显著。基于前述分析,我们选取模型5作为最终的回归分析。
下面对表2模型估计结果中影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各种变量因素具体分析说明:
表2 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一)基础变量的影响
从模型5的实证结果来看,基础变量受教育年限对收入差距影响显著。受教育年限对于就业流动人口的收入在低于1%的水平上影响显著。实证表明,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收入有着较高的正向回报率。教育正向回报率的提高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大势有一定的联系,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背景下,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逐步转向集约式的经济增长。在文化水平整体提升的前提下,对于就业流动人口来说,受教育年限越高,其相应的学习能力就越强,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能力,获取较高收入的几率大大增加。
另一个基础变量工作经验对于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人收入相对较高。经验之所以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不少行业更需要的是就业者的创新能力和冒险精神,工作经验反而成为制约创新和冒险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在于工作经验在一部分就业流动人口中还没有很好的形成人力资本。工作经验平方对收入影响不显著,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收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曲线。
续表2 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二)人口学特征变量的影响
1.男性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在就业市场上,女性就业处于劣势地位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性别因素对于收入的影响在低于1%的水平上影响显著。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性别就业歧视依然存在,相比男性就业流动人口,女性就业流动人口处于劣势。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男性就业流动人口的收入是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收入的2.26倍。男性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在建筑、机械制造等劳动强度大的领域就业的比例相对更高,对就业者的劳动能力 (主要是体力)要求更高,而女性劳动力在这方面明显不如男性。大部分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较高的替代性,工作岗位的竞争力不高。这种工作岗位进入门槛低,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工资收入水平自然较低。
2.在流入地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流动人口“二元体制”效应仍然存在
户籍性质对于收入的影响在低于10%的水平上显著。户籍性质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非农村户籍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要显著高于农村户籍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这说明初始制度禀赋的差异是影响收入差异的重要解释变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不仅在城乡之间普遍存在,即使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内部也广泛存在,深深打上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破除传统意义上的“城乡二元”体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目前的城市化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还是不稳定的城市化,甚至是伪城市化。
3.已婚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未婚就业流动人口收入
回归模型显示出婚姻状况对于收入的影响在低于1%的水平上显著。婚姻状况回归系数为正,表明相对未婚的就业流动人口来说,已婚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未婚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一方面,在于已婚的就业流动人口由于家庭责任的约束,会集中精力工作争取更多的收入维持家庭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已婚的就业流动人口由于背后有家庭做支撑,思想更稳定,更能激发干中学的本领,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获取较高收入的概率也就较高。而对于未婚的就业流动人口,缺乏家庭的刚性约束,在就业市场上可能更多的挑挑拣拣,且流动性更强,八零后的就业流动人口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容易错失一些机会,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不利的。
4.跨省流动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市内跨区县就业流动人口收入
跨省流动就业人口收入在低于1%的水平上显著高于市内跨区县流动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一种可能的解释在于,跨省就业流动人口一般是从人均GDP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人均GDP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 (如改革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农村转移劳动力都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曾形象比喻为“孔雀东南飞”),以获得更高收入;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跨省就业流动人口必须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和市场适应能力,才能获取更高收入以弥补跨省流动更大的迁徙成本。如果跨省流动不能实现流动就业人口在成本——收益比较下的如此初衷,这种流动的优势也就丧失了。这是2004年以来为什么“民工荒”从东部地区滥觞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
业余时间上网浏览通讯对于就业流动人口的收入在低于1%的水平上影响显著,系数为正,反映出业余时间经常上网浏览通讯的收入要高于业余时间不上网浏览通讯的收入。表明信息是一种资源,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有效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谁能抢得信息先机,谁就能够在职场上、商场上拥有更多的机会。
业余时间与老乡交往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系数为正,意味着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要高于不与老乡往来的收入。业余时间经常与老乡来往的就业流动人口能拥有更大的社会网络,这对一个从农村家族血缘关系网中跃迁到城市匿名社会的流动人口群体来说,是对他们社会资本损失的有力补充。很多经验证据都清楚表明,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增加有着明显的作用。从理论上讲,这也是社会资本中组织资源对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四)就业及劳动权益状况的影响
1.就业身份不同收入显著不同
就业身份是雇主的在低于5%的水平上对于收入的影响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相对于家庭帮工及员工而言,雇主身份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要显著高于家庭帮工及员工的就业收入,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前者收入是后者收入的4.26倍。而就业身份是自营劳动者的在低于10%的水平上对于收入的影响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相对于家庭帮工及员工而言,自营身份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要显著高于家庭帮工及员工的就业收入,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前者收入是后者收入的2.59倍。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行业之间通过竞争和资本转移形成平均利润率后,行业之间的收入是趋向均衡的。但是,我国转型背景下的诸多因素决定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显著,尤其是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而雇主及自营劳动者的就业流动人口与员工及家庭帮工相比,前者由于初始禀赋及社会资本拥有量普遍较高,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占有优势,更有可能从事垄断性经营,获取收入整体上显著好于员工及家庭帮工流动人口的收入。
2.是否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收入影响十分显著
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于收入的影响在低于1%的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表明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要高于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实证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与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就业流动人口相比,那些享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就业流动人口一般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就业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其生存、生活与发展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社会安全保障网络的一个节点,有力、有效推进就业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利于城市化的稳步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因为就业流动人口是人口城市化增量的一部分。实证的结果政策含义很明显,那就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有助于、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就业收入。
3.劳动时间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对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
劳动时间在低于10%水上对收入的影响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在一定前提下,就业流动人口劳动时间越长其收入就越高。一般说来,流动人口在城市正规部门就业的比例较低,在市场经济尚不健全及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少企业主,尤其是私营企业主,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通过提高劳动时间来提高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尽管劳动者也获取了相应的加班收入,但是相对于资本方,就业劳动者几乎没有工资谈判的权利,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上,只能被动接受资本方提供的现有薪酬。与此同时,那些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流动人口只有通过增加工作时间,才有可能获取较高收入的概率。就业身份为雇主及自营劳动者这部分群体往往工作时的劳动强度很高,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讲,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时间投入与他们获取的收入是正相关的。
(五)生活习惯变量的影响
从生活习惯变量对就业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来看,吸烟对于就业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在低于10%的水平上是显著的,系数为正,表明吸烟的就业流动人口其收入要显著高于不吸烟就业流动人口收入。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野而言,吸烟的人总体上善于与他人分享,社会沟通能力要强于不吸烟的人,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人力资本理论或卫生健康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吸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从长期来看会损耗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其潜在的医疗成本,最终影响其收入稳定增长。可见,尽管吸烟对于身体素质是不利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理性的做法在于把握好度。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教育回报率对于收入影响十分显著,男性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收入,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已婚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未婚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跨省流入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要高于市内流动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第二,注重人力资本积累与提高的就业流动人口其收入相对也高;第三,就业身份不同,其收入显著不同,就业身份是雇主及自营劳动者的收入要显著高于就业身份是员工及家庭帮工的收入;第四,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没有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收入与劳动时间正相关;第五,就业流动人口中吸烟者的收入显著高于不吸烟者的收入。
流动就业人口是流入地经济发展重要的人口红利,这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进得来、留得住、逐步能致富,是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而调控这部分群体内部收入差距,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改观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合理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优质教育逐步向农村倾斜的制度,加大对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支教援助力度,有效遏制教育优质资源城市过度化的不公平现象。
第二,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力启动农村市场,并且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形成农产品深加工的农村工业,能够在农村地区内部有效吸收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实行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消化。
第三,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户籍的就业流动人口向流入地转移的就业制度。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总体谋划,实行城乡就业一盘棋政策,逐步、有序、高质化解“城乡二元”体制的劳动就业困境,让农村劳动力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公开、公平的开展就业竞争。并且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就业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管理与服务。与此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责,有效避免就业歧视现象的深化。
第四,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创业环境、生活环境,让农村就业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稳步能致富,切实从制度安排的角度降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成本、创业成本和交易成本。
第五,切实把农村就业流动人口当做可开发的人力资源,建立农村户籍的就业流动人口的培训制度。创造条件为农村户籍的就业流动人口开展各种市场需要而实用的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和水平和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同时,教育部门除了保证重点高校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招生名额计划以外,还要扩大高职 (高专)院校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以促进这些地区人力资本快速增长。
第六,切实保护农村就业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要依法惩处、纠正对就业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种种侵害,让就业流动人口劳有所得、居有所安、老有所养、子有所教,使他们真正幸福、美满地融入到奉献了汗水、智慧和心血的城市他乡。
〔1〕王卫,张宗益,徐开龙.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人口研究,2007,(6).
〔2〕蔡昉.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J〕.人口研究,1997,(2).
〔3〕杨菊华.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与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融入研究〔J〕.人口学刊,2011,(5).
〔4〕王卫,汪锋,张宗益.基于人口特征的收入差距分解分析—以重庆市为案例〔J〕.统计研究,2007,(3).
〔5〕刘士杰.人力资本、职业搜寻渠道、职业流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 OLS回归的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11,(5).
〔6〕明娟,张建武.人力资本积累、搜寻渠道与农民工工资水平—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区间回归分析〔J〕.西北人口,2011,(3).
〔7〕马岩,杨军.我国城乡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研究〔J〕.人口学刊,2012,(2).
〔8〕李强.“双重迁移”女性的就业决策和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2,(5).
〔9〕戴霞.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因素中的性别差异—以厦门市流动妇女为例〔J〕.南方人口,2005,(3).
〔10〕明娟,张建武.人力资本积累、搜寻渠道与农民工工资水平—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区间回归分析〔J〕.西北人口,2011,(3).
〔11〕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3).
〔12〕明娟,张建武.人力资本积累、搜寻渠道与农民工工资水平—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区间回归分析〔J〕.西北人口,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