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与工业化的勃兴
2015-12-25王洪斌
王洪斌
保尔·芒图认为,大工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其主要特征在于生产组织和技术设备,但它不应该被理解为抽象条件的集合,而应该是活的实体。〔1〕工业革命的历史形成,一方面是在内部组织和技术工具的互动下对原有生产体制的突破,但仅仅依靠内在的动力还不足以使工业革命产生,它还需要强大的外部市场需求的推动。强大的市场需求不仅要求革新工艺、重组生产组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还要求生产更加时尚、新颖、实用的产品,从而引发了工艺革新和产品革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工业革命的真正发端是一个富足中的社会对于更多、更好商品的渴求,而原有的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又无法满足这种渴求。事实上,新的工业方法正是在消费工业,如染织、陶瓷业中产生的。
一、工艺革新
有关消费在英国经济发展乃至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肯定。但到底是国内消费还是国际消费市场在英国工业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经济史学家并没有统一的认识。霍布斯鲍姆 (Hobsbawm)认为,“外贸是点燃工业革命的火花”,但许多研究修正了他的这一观点。〔2〕确实,近代早期经济活动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日益扩大的洲际贸易加速了异国产品到达英国,海外贸易在英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海外贸易不会自然导致工业革命,它还必须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早期英国的海外贸易主要是从非洲贩卖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获取金银等贵重金属和烟草等商品,然后利用贵重金属到亚洲购买棉布、瓷器等消费品,异国产品在英国大受欢迎,引发了一场消费热。加之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高度分层,各个阶层收入增加,购买力提升,社会模仿又刺激了时尚的传播,消费需求急剧扩大。
国内需求为新的制造业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市场,1700~1780年国内市场吸收了91% ~95%的总产出,国外需求仅仅占到产出的5% ~9%。在18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的海外贸易并不是出口本国制造产品,而是国内需求导致进口增加。〔3〕大量进口异国产品尤其是亚洲产品,导致金银外流,引起了重商主义者和英国政府的担忧。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提升国家经济,英国政府一方面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对贸易进行干预,即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减少甚至禁止进口某些外国商品;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鼓励进口替代,进而鼓励国内的生产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特别是鼓励进口商品在设计风格、图案、主题等方面的本土化和多元化,以适应英国的审美趣味。〔4〕由于民族工业特别是进口替代产业得到发展,英国从一个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产品类型还是在制造能力上都非常有限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是基于此,珀金认为英国工业增长的关键是家庭对大众消费品无限制的弹性需求。〔5〕
发明和商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工业和制造业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并和经济发展相联系。18世纪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发明是关于产品、工艺流程的改进,创造新的事务;商业则是关于这些产品的国际贸易。英国面对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的大量进口,致力于重商主义的进口替代战略,刺激创造新的商品。重商主义经济的进口替代被感知为对外国奢侈品的模仿,模仿又被认为是发明进程中的一个部分。发明和生产的革新包括工艺革新和产品革新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在科技的变化上,过去经济学家往往强调的是工艺革新,而忽视了产品革新。工艺革新通常定义为一定性质的物品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来或者是提高生产效率;产品革新是指先前没有的产品得以生产,已经存在的产品其质量得到改进。事实上,这些区分不是十分的明显,两者往往互相渗透和交织,工艺革新往往导致产品革新,产品革新需要工艺革新的支撑。〔6〕下面以纺织业为主来看英国的工艺革新,众所周知,棉纺织业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导和主导产业,甚至可以说整个英国的工业革命史可以浓缩到棉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中。〔7〕
我们知道,棉纺织技术革新几乎是连续出现和推广的,技术革新的压力产生于相互联系的几个部门中。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飞梭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从而使得棉纱供不应求。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有人发明一种机器,来提高纺纱的速度,提供更多的棉纱,于是在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从而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随着珍妮纺纱机和骡机的投入使用,纺纱部门的效率超过了织布部门,后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应用到织布机,织布的速度才赶上来。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技术上的突破,改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面貌。
无疑,工业革命的发生必须要有技术上的积累和突破,但技术革新主要是后果而非原因,它是由总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为何当时的工匠要总结纺织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很明显是消费需求在起作用,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提供的广阔机会和消费需求的急剧扩大导致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8〕印花棉布因为具有色彩艳丽、布料质地优良、穿着舒适透气等优势,从17世纪末期进口到英国以来,引起了英国人的狂热,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穿棉布服饰。正如布罗代尔所说,“真正的先导产业必定以广大的需求为前提”。〔9〕18世纪初,英国平均每年消费进口原棉114万磅,1730年增加到172万磅,1740年增加到206万磅,1750年增加到281万磅,1765年增加到403万磅。〔10〕原棉的显著增加一方面反应了消费需求的强劲,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原棉加工能力的显著增强。正是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技术革新接连不断,工业革命也由此开始。可见,工业革命初期的技术革新主要是对消费需求的反应,除非需求已经很清楚和迫切,否则发明家不会去行动,社会环境也不会鼓励他们行动。塞缪尔·利利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只有在经历过工业革命以后,发明家意识到新的技术在充分富裕的社会里能够创造社会对自己的需求,发明才会在需求不明显时也会行动。〔11〕正是如此,马森 (Musson)教授说,“技术变迁是对市场扩展的长期反应”〔12〕。
当然,棉布消费需求的增加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促成技术革新,这与当时政府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有关。印花棉布的进口严重挑战了英国传统的羊毛纺织业,引起英国重商主义者和政府的担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在18世纪的英国,也许没有一个行业像纺织业一样是如此地和税收、政府干预和产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进口印度棉布激起英国国内民众的狂热后,英国政府运用幼稚产业战略,先是通过提高进口关税限制亚洲纺织品进入英国国内市场,以保护本国棉纺织产业,同时培育和促进英国本土印染工艺的发展,鼓励进口替代。当本土棉布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英国更是直接禁止某些棉布的进口,如1721年通过立法禁止进口印花棉布。但国内的消费需求无法抑制,这迫切要求改进国内纺织生产技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进口棉布刺激了英国生产技术的改进,英国试图模仿并使这些产品本土化,然而英国进口这些产品时,并没有进口基于其之上的生产技术和生产体系,这必然迫使英国工匠和发明家进行技术革新和发明。专利是评价和研究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专利来研究18世纪英国纺织行业的革新。〔13〕
表1 1700~1800年每5年英国纺织业发明〔14〕
从上表可以看出,英国纺织行业的发明从1715年才开始,到了1765年前后发明活动成井喷式发展,说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取得了巨大突破。1765~1769年纺织业的发明就有30项。纺织业之所以在这个阶段获得飞跃,一是技术和知识的积累,二是消费需求的促进。在整个18世纪,纺织业共申请专利77项,没有申请专利的发明有97项,总计发明174项。在技术革新过程中,以艺术协会为主体的非盈利机构起到积极作用。在97项非专利发明中,艺术协会支持的就有72项。1754年,艺术协会成立后鼓励织锦和蕾丝的发明制造,尽管这种技术革新很难领先世界,协会还是希望国内能生产蕾丝花边,以减少对法国的进口依赖,同时提升本国产业发展,雇佣更多的穷人。1760年代生产的发展使得纺织业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上升,弱化了英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艺术委员会提供奖励支持改进纺纱机和织布机,1765年奖励同时授予2个工程师,他们的发明使得只需要一个人操作机器,同时能纺6支纱,改进后的织布机,1个人能做之前2个人的工作。〔15〕专利体系外发明的增加有利于技术的快速传播和推广,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满足大众的需求。特雷弗·格里菲斯(Trevor Griffiths),菲利普·A.亨特 (Philip A.Hunt)等认为,1790年之前英国的工业发展符合斯密式经济增长动力机制①斯密式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是指经济的增长受分工和市场规模的深化和扩展的推动。,制造商的生产是对日益扩张的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回应。〔16〕
在远洋贸易的背景下,当印花棉布在英国引发巨大需求后,英国政府在重商主义政策下,先是大量进口东方产品,密切接触、模仿东方纺织、印染技术,然后努力地培育本土棉纺织产业,到达一定程度后,通过立法和征收关税,减少甚至停止进口棉布,保护本土棉纺织产业。〔17〕商业行业地址人名录的编辑马拉奇·波斯尔思韦特 (Malachy Postlethwayt),一方面谴责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是一种有害的贸易,耗尽了从美洲带回的金银,买了不是非常有用的物品,同时又对这些商品的质量、生产技艺着迷。他高度赞扬了中国、日本、孟加拉等国的机械和制造艺术,认为英国应该向他们学习,不仅模仿而且如果有可能还要超越这些进口商品。〔18〕在政府的保护下,在强大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长期的技术积累终于在18世纪中期产生井喷式突破。
棉布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限于进口替代,在巨大的国内需求刺激以及英国所掌控的庞大世界市场体系的吸引下,这个产业很快繁荣并取得全球市场优势和支配地位,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和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规模也日益扩大。一些工场有时候一道工序就雇佣了几百人,并迅速向工厂制转变。棉布产业逐步成为英国一个成熟产业的缩影,以大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为特征的现代产业最早在纺织业形成。正如明钦顿所认为的,“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大工业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又使那种改变这一时期的需求方式大为发展”。〔19〕
到18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自驱动的发展起飞阶段,形成了机械化的大工厂体系,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极大量地生产商品,以至它不再依靠原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自己的需要。〔20〕从此,生产和技术不再屈从消费市场的束缚,工业革命后确立了以生产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模式。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迫使商业寻找新的销路,西方经济进入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式①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当然,需求在现代经济中并非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只是供给和需求之间并非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陶瓷的生产和工艺革新也是如此。前文讲到陶瓷在英国的大量使用与英国人饮茶、喝咖啡等消费习惯有关。茶叶消费量在18世纪中期增加6倍,到18世纪后半期又增加了2倍。乔纳斯·汉韦关于茶的文章生动有趣地表明,乞丐都饮茶。到了18世纪后期,即使是穷人一天也饮2次茶。〔21〕当时英国人对中国饮用器皿——瓷器非常着迷,大量瓷器从中国进口到英国。英国不仅进口大量实用瓷器,还进口大量陈设瓷器用于装饰家居环境。同样,受重商主义外贸政策的影响,英国政府对进口瓷器也征收高关税。瓷器的关税增加很快,1704年的关税按照陶瓷批发价格的12.5%征收,到1770年代关税大约为出售价格的三分之一,1790年代关税甚至占到出售价格的50%。18世纪初到18世纪上半叶,瓷器的进口年关税从最开始的1055英镑增加到32800英镑,其中进口瓷器最多的是1721年,这年进口了200万件瓷器,征收了高达104375英镑的关税。东印度公司不仅面对高关税,而且伦敦的瓷器总经销商通过垄断操纵人为降低进口瓷器的价格,使公司利润不断下降,公司和商人进口瓷器的积极性不断降低。〔22〕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鼓励通过模仿和技术创新,发展自己的陶瓷业。18世纪,英国在陶瓷的生产上取得了三项成就:骨瓷、奶油色陶瓷和转印技术。特别是1730年代在斯塔福德郡生产的奶油色陶瓷和优良的铅釉陶瓷,很快取代从荷兰进口的德尔福特陶瓷市场。白色的粗陶瓷在1740年代生产,这种陶瓷轻、薄、半透明,在强度上能与中国瓷器相比。转印技术的发展也降低了瓷器的装饰成本,英国生产的瓷器也具有中国瓷器的装饰性,能满足日益扩大的中间阶层市场。〔23〕
因为本土陶瓷的发展,陶瓷作为基本的日常用品进入到劳动者、技工和小商贩家庭,本土生产的陶瓷价格也比进口瓷器便宜很多。由于国内消费需求强劲,1680~1710年英国的陶瓷作坊增加了47%,雇佣人数增加了70%,1745~1780年陶瓷作坊和工场再增加25%,雇佣人数比1745年增加了10倍。〔24〕在生产技术上,采用中国的龙窑,不仅能同时烧制更多的陶瓷 (如著名的陶器生产基地斯塔福德的陶器业生产采用龙窑,在1700年到1750年陶瓷产量增加了10倍),而且不同烧制室能烧出不同质量的陶瓷,处于龙窑最上面的烧制室温度最高,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而最下面的烧制室温度最低,一般只能烧制土陶器。
随着陶瓷生产的扩张,其价格也显著下降,陶瓷的价格在1730、1740年代1.5便士就能买一个茶托,大的圆形有柄的啤酒杯也是这个价格。英国陶瓷业进口替代战略非常成功,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本土陶器业发展基本上能满足国内需求,瓷器的进口显著减少,到18世纪末期基本上停止从中国进口陶瓷。
玻璃器皿在17世纪之前是进口货物,1626年以前,每年超过1万个玻璃杯从威尼斯进口。英国在17世纪逐步掌握了玻璃生产技术,并将煤炭、铅等材料运用到生产过程中。17世纪中后期,乔治·雷文斯克罗夫特 (George Ravenscroft)发明了铅玻璃,这是完全不同于威尼斯玻璃的一种新的英国玻璃产品。到1696年,英格兰有88个玻璃工场,能生产各种玻璃餐具、玻璃瓶子、平板玻璃等。〔25〕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玻璃生产商更加重视发明、制造新颖时尚、实用和重量更轻的玻璃,英国玻璃逐步在世界市场处于优势和支配地位。伦敦是英国玻璃生产的集中地,此外布里斯托尔、纽卡斯尔等也以生产玻璃著称。18世纪末期,仅布里斯托尔就有14个玻璃厂,1783年英国玻璃贸易的利润高达630,000英镑。〔26〕随着铅玻璃产品的扩散,价格下降到每磅6便士到9便士,装饰性玻璃的价格在此基础上再加75%。在1757年的诺福克,每打高酒杯、烧杯的价格是2先令3便士到2先令6便士,这个价格与工人每周的工资相似。〔27〕早在17世纪后期开始,在集市上玻璃摊位很普遍,小贩和流动商贩打破城市大商人的垄断地位,在乡下到处兜销玻璃。〔28〕为了推动玻璃产品的销售,玻璃制造商也在报纸上做广告,设立陈列室,或者工场自己开设商店直接销售。玻璃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这种进口替代战略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促进了进口替代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这些商品的市场已经由之前的进口商品准备好。
消费社会的兴起,还推动了工厂制主导地位的确立。工厂制无法脱离能迅速吸收其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而存在,市场的扩大能鼓励生产的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在前工业化时期,特定的消费水平及性质,决定了生产组织无法超越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得以长期延续。只有当资本能被用来生产人民大众所消费的货物时,近代规模的资本主义制造才有可能。〔29〕有生产才会有消费,反之同样,有大宗消费才有大宗生产。18世纪消费社会的兴起,许多以前的少部分人的奢侈品变成大众化商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除了革新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外,还需要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诚如吉尔博指出的那样,只有需求得到极大扩展并直接推动工业品的消费时,工厂制才能真正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30〕
二、产品革新
消费社会兴起后,除了满足大众基本生存需求外,对商品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商品廉价,而且要求商品美观、实用、时尚。重商主义政策的制定者则希望用国内生产的替代品取代昂贵的外国进口商品。产品革新最开始被当做进口替代的手段,通过对异国商品革新并使之与国内市场相适应。产品革新不是经典的工业化历史的叙述中心,过去技术变革和制造业的发展往往强调工艺革新。因此,产品革新被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所忽视,很少被经济史家单独列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家认为产品革新是技术变革、制造业增长乃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理解18世纪发明的一个中心部分。〔31〕制造业的扩张不仅依靠工艺的革新,而且依靠产品的革新。
18世纪的许多发明者认为自己是从事审美品格的模仿,这不同于我们所想象的僵化地用廉价材料进行产品的复制,它是用其他的形式再现客体,事实上是一种新的形式,有可能超越了原有的创新和价值,在模仿过程中孕育了发明。因此,产品革新和工艺革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32〕新物品的历史是更为广阔的外国思想、技术扩散历史的一个部分,当然也是工业革命和发明的一个部分。理解产品革新必须超越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家熟悉的技术变革理论,在18世纪的英国,必须和物质文化、审美原则、审美趣味等相联系,而审美趣味、设计的美学特征和发明、制造相联系。〔33〕在当时,对消费起着决定作用的,不仅在于产品的价格,还在于产品的审美风格、时尚趣味。在英国产品革新中,审美趣味、审美原则的获得一是通过古代审美文化的传承,二是通过吸收异国的物质审美文化,例如18世纪英国陶瓷制造商韦奇伍德就使用黑色玄武岩和蜡画新技术法模仿伊特鲁里亚花瓶。〔34〕
在18世纪,产品革新贯穿发明创造之中。特别是艺术、制造、商业协会的成立,对于英国的产品革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艺术协会试图创造英国制造业风格,确立一种属于英国的商品标识。该协会创立的基础是1745年反法国天主教协会,它致力于促进英国制造业,扩展英国商业,反对进口法国商品,挫败法国风格的引进。1754年皇家艺术协会正式成立,它反对专利作为一种垄断形式,而是主张一次性提供奖励给发明者,尤其鼓励进口替代品的发明,减少从法国、中国、印度等国家进口制造物品。协会的第一笔奖励就是提供给英国钴的发现者和茜草 (可以生产红色染料)的培植者。其他的奖励覆盖了从意大利款式的帽子到仿真假花(以前从法国、意大利进口各种各样的假花)、条铁、镀铜、瓷器以及著名的模仿土耳其地毯的阿克明斯特地毯。艺术协会致力于将设计、美术与机械、商业相结合,为独创的和花俏的设计者如织工、刺绣工、棉布印染工、家具木工、陶瓷生产者以及其他需要审美趣味的机械行业的人员提供资助和奖励,之后很快也给予雕刻艺术、蚀刻版画、宝石雕刻、模型制作、青铜铸造、机械绘图、建筑和家具设计人员以资助和奖励。〔35〕艺术协会还致力于提升设计,发明新消费品,利用世界各地包括广大殖民地的原材料和设计风格,并与本土材料、民族风格相结合,或者将原来的材料发展出新的用途,孕育、创造出新的英国产品和发明新的工艺。〔36〕艺术协会的计划是对进口亚洲、法国奢侈品的一个回应,是创造英国“质量经济”的一个部分,高质量的制造业将现代制造技术与美术、设计结合,这在大量商品的产品革新中表现得非常清楚。
油漆就是这样的产品,使用者和观看者都非常愉快,还能保护产品。光滑的表面吸引人去触摸,即内敛又外显,颜色多样,有琥珀色、白色、黑色、红色等,在呈现出来的颜色下面有图案和绘画的效果。但在18世纪之前,这种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不能生产。17世纪大量漆器家具进口到欧洲,欧洲开始生产油漆,模仿最为成功的是法国马丁的配方。英国艺术协会付出很多努力以提升本土油漆,因为鼻烟盒、梳妆盒以及其他昂贵的家具都需要大量的油漆,艺术协会从18世纪中期开始为油漆发明和改进提供奖励。为了考察油漆配方的优劣,艺术协会要求申请专利的每个申请者生产一夸脱油漆,然后刷在马车门大小的木板上,留在艺术协会至少6个月,看油漆是否能经得住暴晒、霜冻、潮湿的腐蚀,从而证明其油漆的优劣。从1757年开始到19世纪初,共有25项专利通过。1782年艺术协会的学报对油漆的成功充满信心,表示“法国巴黎马丁发明的油漆非常漂亮和耐用,王国每年花费大量金钱购买,这促使协会提供奖励去研发油漆,从而能在英国本土生产出同样媲美的油漆,现在我们非常完美地达到法国的那种工艺,表明这些资助起到良好的效果”。〔37〕之后,油漆技术还应用到更广的范围,不仅镀在锡铁等金属器皿上。伯明翰的亨利·克莱(Henry Clay)取得了油漆纸型用纸板,用来制作纸花瓶、托盘、茶盘,和马车上的门窗嵌板。〔38〕
同样,1756年协会提供奖励,鼓励发明一种能进行铜板印刷的纸,这种纸要与法国制造的纸相媲美。在地毯设计上,使用本土的羊毛能模仿出土耳其地毯。可见,通过产品革新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减少对亚洲、欧洲等国外产品的依赖,从而减少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39〕
当喝茶成为一种时尚后,茶具需求大增,大量的茶具从中国进口到英国。但中国进口瓷器昂贵且供应不经常,导致英国长期致力于开发制作瓷器的秘方。中国的茶壶茶具被英国的陶工所模仿。德怀特 (Dwight)在富勒姆 (Fulham),埃勒斯 (Elers)兄弟在沃克斯霍尔 (Vauxhall)仿制宜兴紫砂陶瓷。由于瓷器制作工艺和材料的稀缺,很难真正仿制出中国的瓷器,英国的工匠开始使用英国的材料,仅仅从视觉上再现瓷器,在当时出现了一种在中国和英国从未有过的茶壶——银茶壶,见图1〔40〕和图 2〔41〕(第一件茶壶最早出现在 17 世纪末期,第二件出现在18世纪早期,两件物品现存于伦敦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这种茶壶用银制作,造型也有了极大改变,明显不同于中国茶壶。
图1 17世纪末期最早出现的银茶壶
图2 18世纪早期的银茶壶
17世纪末期出现的这种银茶壶加盖纯度检验印记,采用向上逐步尖细的圆柱形,13.5英寸高,皮革覆盖手把,避免烫伤手,直嘴,圆锥形盖子,42盎司重,这种茶壶的容量比亚洲的茶壶要大,这可能和当时英国喝茶的消费模式有关。茶一般是提前准备好,再给一大群人喝,特别是公共饮用茶需要这种大的茶壶。1664年东印度公司才开始出售茶叶,而1667年就已经仿制出这种银茶壶,虽然从其视觉效果上来说和中国茶壶相距甚远,但说明英国银匠的产品革新能力是非凡的。到了18世纪喝茶更加普遍,家庭饮用更为常见,茶壶设计主要稳定在小型茶壶,形状主要有短粗的梨形古典风格的安妮女王茶壶和球形茶壶。〔42〕从图2可以看出,安妮女王茶壶在形状上也和中国宜兴茶壶(图3)更加相似,只是制作的材料从陶土转换成为银,说明英国人在仿制茶壶的产品革新上更加成熟。银茶壶很昂贵,导热性好,容易烫伤,但这种茶壶还是具有很多优点,一是不易破碎,二是耐高温不掉色和开裂,三是可以熔化后重新利用,第四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银器皿在欧洲文化中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为了克服银制茶壶的高导热性,又给茶壶制作了木柄或者皮革手把。银在欧洲文化中有社会声望,而茶是一种名贵的饮料,英国人已经习惯于使用银制的器皿消费包括茶在内的各种食物和饮料。
在发现高岭土制作陶瓷器皿前,英国人还广泛使用其他材料来代替高岭土。例如珍贵的宝石、普通的斑岩、黑色玄武石、大理石等材料,在工艺上使用一系列的机械工艺如切割刀、压模工具等,从而使得新的时尚产品类似于国内的金属装饰品。这些产品又是如此的多样与新颖,例如18世纪英国韦奇伍德和本特利公司生产的黑色玄武岩茶壶就是创新的典范 (见图4)。
图3 17世纪后期英国从中国宜兴进口的梨状茶壶,现存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43〕
图4 1760年代,黑色玄武岩茶壶,青花瓷装饰,高14.7厘米,藏于英国艺术与设计博物馆。〔44〕
随着热饮的普及,加之英国人开始喜欢吃热菜,对陶瓷器皿的需求剧增,技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8世纪上半叶,在埃勒斯和阿斯特伯里的改进下,开始使用多赛特和德文郡的陶土制作真正意义上的陶瓷。这一时期,车床、水利驱动的磨碎机等机械已经应用到陶器生产制作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始大规模制作饮用器皿,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生产者竞争日趋激烈,促使生产者不断革新产品。到18世纪中期,英国虽然能批量生产各种陶器,但制作的陶器和中国进口瓷器相比没有那样的装饰性效果,视觉效果相距甚远。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斯坦福德郡的韦奇伍德,他是许多陶瓷生产商中最为著名的一个。他不仅将陶器生产由手工作坊发展到工厂制,引入机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对产品进行革新。18世纪中叶,英国陶瓷工艺取得了两大革新:一是通过洗的方法,改善陶泥混合比,从而使陶更加洁白,使之接近于瓷器;二是通过在模具中重复浇铸泥浆的成型方法制作瓷胎,而非中国的手工拉坯,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韦奇伍德的工作可以被看成是这两种革新的继续和综合。正如其墓碑上写的:“他将一个粗陋而不起眼的产业转变成了优美的艺术和国家商业的重要部分。”〔45〕他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从1763年开始生产的奶油陶瓷,这种陶瓷形式上十分新颖,覆盖一层厚厚的釉,能承受冷热程度的忽然改变,制造容易,价格便宜,相对于代尔夫特陶瓷更加坚固结实,不易于损坏,外形上采用古典主义形式,简单美观。〔46〕1769年,韦奇伍德取得模仿蜡画法的装饰性瓷器——奶油瓷器的制作专利,高质量的瓷器是依靠本地材料生产的不同产品,具有原来奢侈品的可以识别的特征。〔47〕后来这种瓷器被英王乔治三世的妻子夏洛特王后 (Queen Charlotte)赐予“王后”牌陶瓷称号。“王后”牌陶瓷把高质量与低廉的价格结合起来,并且由于容易翻模成型,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成为可能。在回顾自己早期的工作时,韦奇伍德曾写道:“关于形式的优美在当时是一个极少受关注的课题”。〔48〕奶油陶瓷的革新使得这种陶瓷优美简洁、颜色更加光亮,以至于能和进口瓷器匹敌。在瓷器的装饰上,批量生产实用陶瓷需要一种比手工更快的装饰方法,韦奇伍德使用标准的花边图案集,使得熟练的工匠能依样复制,但这种装饰方法仍很费时。当利物浦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将印刷图案转印到陶瓷上的技术时,韦奇伍德马上加以采用,以生产适合自己需要的图案。转印技术的使用,使手工设计的因素完全从日用陶器生产中消失了,生产出来的陶瓷不仅漂亮,而且成本更低。
图5 18世纪韦奇伍德生产的陶瓷,装饰图案使用转印技术翻印,拍摄于牛津的Ashmolean(阿什莫尔)博物馆。
同样,我们前文讲到17世纪中期之前英国的玻璃也依靠进口,自己不能生产,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范畴,英国上流社会对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尤为喜爱。玻璃器皿透明精美,作为饮用器皿在当时非常时尚,强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产品革新。早在1674年乔治·雷文斯克罗夫特取得了制造铅质水晶玻璃专利。〔49〕英国玻璃生产技术的发展还与烧煤的高炉技术是同步的,以煤为燃料生产玻璃突破了燃料的限制,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烧制技术的提升。铅玻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威尼斯玻璃的新产品,是英国本土生产的相对廉价的高质量产品。在17世纪中后期,玻璃生产者发现在烧煤玻璃高炉中生产出几乎黑绿色坚固的敞篷罐玻璃,这是运输、储存酒等液体饮料的理想器皿。同时,生产商不断革新产品形式和风格,有从简单的啤酒杯到苹果酒杯,从有茎酒杯到花玻璃水杯,从细颈的到宽口的等各种饮用玻璃杯。从1719年开始,雕花玻璃开始应用到制作碟子、盘子上,紧接着生产雕花玻璃枝形吊灯,能反射、折射日光和烛光,使整个房间金碧辉煌。最后,陶器和玻璃不仅能供给国内消费,而且还能出口。从1715年到1745年相关出口增加了25%,仅1714年上半年,法国就从英国进口了23000件玻璃。到18世纪末期,英国成为主要的玻璃生产国,大量的玻璃运往美洲、西印度群岛。〔50〕
英国经典的工业革命叙事中,主要涉及到的是纺织行业的工艺技术革新,很少提及纺织业的产品革新。印花棉布的进口引起英国人的狂热,东印度公司的纺织品贸易在1680年代达到顶点,订单每年超过100万匹布匹,占据整个公司贸易量的80%。〔51〕这个结果连公司的创立者都没有预见到,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亚洲出售英国羊毛产品,然后直接换取亚洲的香料,即使是购买印度的纺织品,也是销售到地中海或者是其他亚洲国家,很少运到国内消费。1610年开始,英国人将装饰性印花棉布当做桌布、窗帘、挂毯等家庭用品,但在1660年之前,进口规模很小,关键是印花棉布上的图案限制了英国人的消费。当时东印度公司购买的是印度现成的有绘画、印花或者镶嵌图案的棉布,这些图案是根据印度和亚洲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的,因而限制了英国消费者对印花棉布的吸引力。关键性的改变发生在1643年,这一年东印度公司要求印度的生产地公司根据英国人的趣味改变印花图案。例如,英国消费者喜欢白色的床单,而印度往往生产令人不愉快的红底床单。1662年以后,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送样品给印度工人,以便他们按照样品复制和改编。〔52〕从此以后,印度的印花棉布虽然仍然是异国产品,但越来越多地运用英国的样式和图案制作,这样印花棉布在英国大受欢迎。
印花棉布的大量进口引起羊毛和丝绸生产商的强烈抗议,导致议会在1701年立法禁止穿棉布服饰,1722年又禁止进口亚洲的染色、印花织物尤其是印花棉布。然而,尽管面对200英镑的罚款,英国商人仍然坚持走私印花棉布到英国,消费者也继续购买他们的产品。〔53〕这些法案在棉纺织品的发展史上具有许多讽刺意味,法案试图保护本国的的羊毛产业,却导致了英国棉纺织产业的发展。国内强大的消费需求使得在伦敦周边很快出现一个手工艺的印刷行业,开始使用木板然后是铜板印刷,印刷者模仿印度商品,然后作为高端产品出售给上流和中间阶层的消费者。模仿印度棉布的企业成为兰开夏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4〕另外,商人通过进口未染色的白棉布来规避1722年法令有关禁止进口印花棉布的法律条文,从而在实际上提高了英国国内的印染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印花工、染色工等技术工人。东印度公司抱怨,在英国国内印染,生产成本仅为进口印度印花棉布的一半,而且色彩和图案更能适应英国消费者,能更快地对英国国内市场的消费趋势作出反应。可见,吸引英国消费者的主要不是印度的图案,而是这种轻薄织物及不褪色的印染技术。实际上,一旦英国印染工人掌握了印度的印染技术,就能通过木刻印刷而不是印度的手工绘制,来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不仅纺织技术而且印染技术也使得棉纺织品价格下降。〔55〕英国本土生产的印花棉布开始于1676年由威尔·舍温(Will Sherwin)申请宽布印花专利,但多彩、不褪色、鲜艳颜色的印花棉布直到1740年代,在英国取得了大量的关于印刷技术专利后才能生产。〔56〕可见,印花棉布的进口替代是基于亚洲进口品激发了印花纺织品需求市场,引发了棉纺织业的产品革新和工艺革新。
产品革新的另外一个策略还体现在产品的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有益于产品的认同和降低成本,实现批量生产和大众化。在纺织业领域,标准化很普遍,纱线支数 (纱线支数即纱的粗细程度,它的表示方法有S,D,N,Tex,Dtex等)在同一种类的纺织物中确立,有利于推动生产与贸易。衣服制作尺寸的标准化有助于成衣业的制作和销售。成衣业在17世纪就已经出现,但主要限于饰品,例如鞋子、帽子和手套等,并没有大规模延伸到主要服饰如妇女的长袍,男人的马裤、马甲、上衣等。主要服饰的成衣出现在17世纪末期的伦敦,成衣业的零售商声称成衣比裁缝师定制的服饰更为便宜。〔57〕主要服饰成衣业的发展得益于大量的军服订货、殖民贸易,伴随着航运、殖民扩张的发展与膨胀,为海员、契约奴和种植园奴隶提供大量服装,18世纪男性服饰风格的简化也有利于成衣制作。〔58〕大量成衣服饰通过销售网络出售到伦敦及省级各个地方,但人体差异非常之大,成衣制作者不得不面对尺寸和合身的困难,这比服饰饰品制作者面对的困难要大很多和复杂很多,因此,成衣业者试图将成衣制作的服饰尽可能接近定制服饰。虽然在18世纪成衣业在普通大众市场并不是十分成功,早期的标准化生产致力于降低成本,限制了服饰的设计和美观,很多人往往因成衣不合身而不满。〔59〕但纺织业标准化的努力为以后成功的标准化成衣业生产积累了经验和打下了基础。
产品革新模式还反应了时尚趣味的变化。装饰性丝绸和印花棉布鼓舞了国内进口替代生产,发明活动主要集中在缎带和蕾丝花边。1758年,东密德兰德比郡的斯特拉德 (Strutt)发明罗纹针织专利,垄断了蕾丝的生产,一直到1780年后新古典主义兴起,服饰上更加简单才使得蕾丝花边饰品革新趋缓。1760年代发明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丝绸,主要是因为1760年代禁止进口丝绸商品,大量的发明和专利出现,制造商努力争取获得国内市场份额。〔60〕
特雷弗·格里菲斯,菲利普·A·亨特,帕特里克·K·奥布赖斯通过对1700年到1800年的纺织业发明进行分类分析,将发明的目的划分为产品革新和节省生产要素和原材料两个大的方面,结果显示产品革新的发明占到整个发明的48%,说明产品革新是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61〕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18世纪的新产业都是新产品的发明。当然,产品革新和工艺革新紧密相连,正如许多的专利所说的既要提高质量又要节省资本,骡机纺纱比之前的手工纺纱质量更高、效率更高,同样水力织布机也是如此。〔62〕
产品革新还通过设计来现实。消费社会的兴起与现代工业设计也有重要关系。设计作为商业竞争的有效手段,是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这反过来又促进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现代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与商业、消费结下了不解之缘。18世纪英国商业化进程加速和消费社会的兴起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起点,现代工业设计的兴起与大众对新奇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增加和供应新奇商品的生产者能力的增加是一致的。正是由于消费社会的兴起,国内外市场迅速扩展,设计开始具有了它今天所具有的重要性,成了现代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和工业社会中进行美学与社会交流的载体。根据市场来调整设计,成为生产者占有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新颖的设计成为一种有效的市场促销方式。为刺激消费,需要不断地进行产品革新,翻新花样,推出新时尚。
在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产品的革新需要制造商和设计者不拘一格使用哥特式、古典式、法国式和中国式等各种设计风格,到1750年,典型的设计师的风格体现了一种全球化的设计方法,能采用全球化的材料和风格。这表明日益扩展中的市场对于新奇的不断追求,18世纪的审美趣味由于竞相提高自己的身份而广为传播,贵族所喜好的时尚、风格很快为中产阶级所模仿,他们渴望通过消费“情趣高雅”、“时尚实用”的商品来展现他们的财富,显示其社会地位和艺术品位,社会底层的人们亦步亦趋。制造商们充分意识到了这一新的、巨大的市场,在向社会其余阶层推出其产品之前,他们小心翼翼地力图使自己的产品满足贵族的要求,并与时尚相吻合。这表明了在批量生产开始之时,制造商和设计师已意识到了产品风格的意义。〔63〕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学者马修·克拉斯克(Matthew Craske)认为,“1730年代,伦敦的制造业文化已经意识到设计商业化的重要性,也是大约在这个时候,设计开始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开始关心的事情,到了18世纪中叶,设计在英格兰竞争性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企业诞生前,设计不应该被忽视,而应该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叙事的一个部分。”〔64〕例如在家具行业,切普代尔是英国家具公司的先驱,1754年切普代尔出版了《绅士与橱柜制造者指南》,书中包含了160幅雕版,描述了中国风格、洛可可、古典风格的家具,为新兴的中间阶层提供了使其能炫耀财富和情趣的饰品。切普代尔尤其对中国风格家具的宝塔主题造型、精致的回纹、菱形纹、中国式的格子花样情有独钟,人们称由其设计的家具为切普代尔式的中国家具。
18世纪,由于军备的需要和造船业的扩展,加上冶铁业不再依赖于木炭,生铁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冶铁业成了大规模的产业。同期金属工业发展的另一方面是,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各种五金产品的生产迅速扩大,特别是以伯明翰为中心的日用小五金产品增长很快。早在17世纪末,以生产各种金属小饰物为特色的小五金行业就已发展起来,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奢华和时尚物品的消费需求。伯明翰的小五金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金属钮扣、扣环、表链、墨水台、别针、牙签盒、烛台等,这些产品是伯明翰的大宗贸易商品。在伯明翰五金制造业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博尔顿的公司,博尔顿不仅引进了以机械化为主的大规模生产,还积极进行产品革新。博尔顿的设计方法是迎合市场的流行趣味,他写道:“时尚与这些产品有极大关系,目前时尚的特点是采用流行的优雅装饰而不是擅自创造新的装饰。”时尚和价格便宜成为商业成功的信条。博尔顿特别注意不同市场上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爱好。在他的产品中,既有仿洛可可式风格的水瓶 (图6),也有新古典风格的简洁优雅的烛台(图7)。
图6 博尔顿设计的洛可可式水瓶〔65〕
图7 博尔顿设计的古典主义烛台〔66〕
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制造商品的需求是由时尚决定的,制造业业主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需求来释放潜在的可能性的消费需求。例如博尔顿和瓦特的产品以富有的顾客的时尚为标准——他们是时尚、趣味的确立者,然后在物品的价格上则是面向大众市场。博尔顿为王室成员生日发行纪念商品,给贵族制造新样式的产品,然后以各种不同的材料生产相类似的商品,使社会各阶层都能购买得起。博尔顿生产的时尚商品面对大众市场最为经典的就是鞋子的扣环,面对不同等级,扣环不仅大小不同,材料的选择上更是呈现巨大差异,从钻石到铅质玻璃,从黄金到金色的黄铜。〔67〕这体现了博尔顿多样化的市场策略。
17、18世纪东印度公司进口印花棉布、丝绸、瓷器、漆器等异国产品,通过拍卖、玩具店、瓷器和金店、杂货店以及流动商贩等销售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为以后本国商品的销售铺平道路。大量进口异国产品刺激国内商品生产商的新想法,制造商和消费者积极寻找设计、制作的新方式。
亚当·斯密说模仿是非凡的源泉,英国的技工和制造商通过吸收、调节,采用新的材料和资源,使艺术和工艺密切结合,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英国产品。18世纪模仿产业变成主要革新和经济增长的中心,棉布印刷者、陶工、油漆工等是最有活力的发明者,大部分专利的持有者。1700-1820年模仿技术的专利,陶瓷和上釉7个,油漆和清漆13个,棉布和印染技术48项……〔68〕17世纪英国的陶工不足1000人,到1780年代超过5500人,棉纺织业更是取得巨大进步和成功。1793年,英国贸易特使马戛尔尼访问清乾隆,他认为英国的最新科学、产业、消费品制造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非常自信英国商品能挑战中国优质商品。这次出访携带商品价值13000英镑,希望能给中国官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不能彻底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至少可以用英国制造的商品交换中国的茶叶、生丝等。〔69〕虽然当时的清政府以及乾隆皇帝轻视英国生产的产品,并认为其科技是奇技淫巧,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但当时的英国商人和政府已经开始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了自信。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英国已经从一个主要工业消费品依靠进口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生产能力不仅能够自给,而且亟需寻找出口市场的国家。在伦敦皮卡迪利大街、圣詹姆士大街有各式时尚的新英国商品,韦奇伍德的奶油色瓷器和装饰性花瓶,马修·博尔顿在蓓尔美尔街陈列他最近发明和设计的银茶壶、烛台和用金属仿制的珠宝,家具师和室内装潢商出售桃花心木和镶饰的餐桌和茶桌。这些商品在设计上新颖,它们是由新的工具甚至是机械或者化学工序制作,是对原有工艺的创新和对异国风格的模仿。新发明是英国商品的描述符号。〔70〕亚当·斯密发现,英国人对于独特的精美装饰物和方便有用的物品非常着迷。詹姆斯·比赛特 (James Bisset)是伯明翰的一个玩具制造商 (当时对小的金属装饰性器皿的描述术语),因为他发明的彩色玻璃装饰品挽救了他,使他从一个无家可归和欠债累累的人变成一个富商。〔71〕
时尚、新的审美趣味不仅影响到生产者,而且左右着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这些物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桃乐西·里奇韦 (Dorothy Ridgeway)是谢菲尔德一个富有的未婚妇女,她将桌子、茶几、一套中国瓷器遗赠给她的侄女。伊丽莎白·莱恩斯(Elizabeth Lynes)是伯明翰的一个玩具制造商,赠送给他的女儿银制的鼻烟盒以及很多很好的服饰。1746年布里斯托尔的约瑟夫·马克思 (Joseph Marks)的遗嘱有瓷器、巧克力杯、茶壶、穿衣镜、钟表、漆器、衣橱等。〔72〕从服饰到陶瓷、金属用具、装饰物品,被中间阶层广泛使用、展示,和这些物品相联系的语言传达了对新的消费物品的渴望,这些现代、时尚的产品具有的关键词是精巧、方便、实用、品味、风格。新消费品很快纳入他们的生活方式,并进而成为世界商品。帝国内尤其是美国殖民地,大西洋市场成功强化了国内新消费品的市场,使它们成为欧洲时尚和品牌的领导者。〔73〕本明杰·富兰克林1758年访问伦敦,送给她妻子一些用铜板印刷的印花棉布,是一种英国生产的时尚商品。〔74〕
新的消费品是国际性的,很快变成全球商品,伯明翰的扣环订在法国的鞋子上,谢菲尔德的刀叉在康乃狄格州和巴巴多斯出售,斯塔福德的瓷器出现在印度的餐桌上。先前从亚洲、欧洲等地方进口的商品激励着英国本土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然后利用存在的市场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75〕通过工艺创新和产品革新,英国本土制造业逐步发展起来,在一些方面开始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英国本土制造业的成功还表现在进出口贸易结构上。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而进口原材料,在英国与中国的贸易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东印度公司改变进口战略,由进口瓷器、漆器、茶进而改为进口生丝、茶等独一无二的商品。1760年以后,这些非竞争性的物品占到中国出口价值的90%,中国逐步失去了作为消费品生产者的地位,降为原材料生产地。〔76〕
〔1〕〔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M〕.杨人楩,陈希秦译.商务印书馆,2009.14.
〔2〕〔3〕〔17〕〔21〕〔62〕〔67〕Maxine Berg,The Age of Manufactures1700 -1820 ,seco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1994,p.116,p.116,p.126,p.150,p.180,p.129.
〔4〕〔40〕〔41〕〔42〕〔43〕〔52〕〔59〕John Styles, “Product Innovation in Early Modern London,Past & Present,”No.168(Aug.,2000),pp.128 -136,p.142,p.147,p.145,p.146,p.133,p.162.
〔5〕Lorna Weatherill,Comsumer Behaviour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Britain1660 -1760 ,London:Routledge,1988,p.194.
〔6〕〔18〕〔31〕〔32〕〔33〕〔34〕〔35〕〔36〕〔37〕〔47〕〔49〕Maxine Berg,“From Imitation to Invention:Creating Commodities in Eithteenth Century Britain,”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New Series,Vol.55,No.1(Feb.,2002),p.4,p.16,p.6,p.3,pp.1 -2,p.11,p.17,p.16,pp.18 -19,p.25,p.25.
〔7〕Phyllis Deane,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131.
〔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C〕.人民出版社,1962.742.
〔9〕Floud Roderick& McCloskey Donald,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1700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146.
〔10〕Phyllis Deane & Willian Alan Cole,British Economic Growth 1688 -1959,Trends and Structure,Aldershot:Gregg Revival,1967,p.51.
〔11〕〔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三卷〔M〕.徐璇译.商务印书馆,1989.174.
〔12〕Tom Kemp,Historical Patterns of Industrialization,London:Longman.1978,p.38.
〔13〕〔14〕〔15〕〔16〕〔60〕〔61〕Trevor Griffiths,Philip A.Hunt,Patrick k.O’Brien,“Inventive Activity in the British Textile Industry,1700 -1800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52,No.4(Dec.,1992),p.881,p.885,p.886,p.881,pp.897 -898,p.892.
〔19〕〔意〕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第二卷〔M〕.徐璇译.商务印书馆,1988.61.
〔2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下册)〔M〕.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276.
〔22〕〔23〕〔25〕〔26〕〔27〕〔38〕〔46〕〔50〕〔56〕〔66〕〔68〕〔69〕〔70〕〔71〕〔73〕〔75〕Maxine Berg,Luxury and Pleasure in Eighteenth Century Britai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p.79,p.132,p.120,p.121,p.125,p.82,p.82,pp.119 -125,p.79,p.164,p.82,p.83,p.13,p.14,p.16,p.7.
〔24〕Lorna Weatherill,The Growth of the Pottery Industry in England,1660-1815 ,London:Garland Pub.,1986,pp.25-28.
〔28〕Sheenah Smith,“Glass in Eithteenth Century Norwich”,Glass Circle,2(1975)pp.52 -57.
〔29〕〔英〕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的兴起〔M〕.韦国栋译.商务印书馆,1960.21.
〔30〕Sima Lieberman,Europe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Cambridge:Schenkman Pub.,1972,p.264.
〔39〕〔64〕Matthew Craske,“Plan and Control:Design and the Competitive Spirit in Early and Mid-eighteenth Century England”,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Vol.12,No.3,(1999),p.196,pp.187 -188.
〔44〕Maxine Berg,“In Pursuit of Luxury:Global History and British Consumer Good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Past and Present,Number 182,February 2004,p.129.
〔45〕〔48〕〔63〕〔65〕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8,49,30,38.
〔51〕K.N.Chaudhuri,The Trading World of Asia and the English East India Compan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282.
〔53〕John E.Wills,Jr.,“European Consumption and Asian Production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in John Brewer and Roy Porter,Consumption and the World of Goods,London:Routledge,1993,p.137.
〔54〕Lara kriegel,Culture and the Copy:Calico,Capitalism,and Design Copright in Early Victorian Britain,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Vol.43,No.2(April 2004),p.238.
〔55〕John Styles,The dress of the People:Everyday Fashion in Eighteenth Century England,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112.
〔57〕Peter Earle,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Middle Class:Business,Society and Family Life in London,1660-1730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pp.21 -22.
〔58〕Madeldine Ginsburg,“The Tailoring and Dressmaking Trades,1700 -1850 ,”Costume,VI(1972),p.67.
〔72〕Carl B.Estabrook,Urbane and Rustic England:Cultural Ties and Social Spheres in the Provinces1660-1780 ,Manchester:Manchester Unversity Press,1998,p.128.
〔74〕Beverly Lemire,Fashion’s Favourite:the Cotton Trade and the Consumer in Britain1660-1800 ,Oxford:Oxford Unversity Press,1991,p.109.
〔76〕Gang Deng,Chinese Maritime Activitie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C.2100 B.C.-1900 A.D,Westpor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Press,1997,pp.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