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类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探索

2015-12-25王飞冷庆丰

艺术百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

王飞++冷庆丰

摘 要: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文化中具有统领地位的价值观。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组织价值观建设存在多元化、随意化、表象化等特征。组织管理者应遵循一元指导与特色发展相统一、组织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共同参与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制度建设、氛围营造、柔性管理等路径加强艺术类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

关键词: 艺术类学生组织;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美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HK]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组织成员共有的能够影响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原则、传统和做事方式。”[1](p.49)组织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影响组织存在与发展的观念、思想和理念。具有意识形态性的组织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但能被组织成员所感知,并能用相近地语汇被描述出来。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组织价值观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思想观念,具有稳定性,体现了组织定位与发展目标。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既受到国家文化、社会文化等大环境的影响,又受到大学文化、校园文化的直接作用;它又是一种个性文化,因组织类型、组织成员构成等差异而各具特色。可以说每一个学生组织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组织文化,即使对某些组织文化的描述词义相近,其组织成员对所在组织的心理感受与价值认同都不可能一致。高校艺术类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艺术工作部门、艺术社团、演出团体等,因其浓郁的艺术特色与流行元素广受大学生喜爱,成为高校学生参与面广、极富活力的学生组织之一。高校艺术类学生组织为大学生展现艺术才华、发挥艺术特长提供了舞台,为广大学生提高审美品位、促进审美体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与社会背景下,如何建立艺术类学生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组织文化的正面引领与教育管理作用,这正是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艺术类学生组织价值观建设的现状

1.多元化。随着当代社会思想多元化、观念多元化发展,高校学生组织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状态,并伴有组织文化冲突现象发生。艺术类学生组织数量大,类型多,覆盖到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个领域。

高校每名学生都至少身处两个组织中,也就是班级与宿舍,而大部分学生还加入了党支部、社团、学生会等,有的学生参加了不止一个艺术社团。从学生组织发展现状来看,随着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班级、团支部等传统的正式学生组织影响力正面临弱化危机,而社团、虚拟组织影响力日益增强。2.随意化。一些组织管理者对组织文化特别是组织价值观建设缺乏系统部署与整体安排。一是表现为管理者为对各类艺术组织重视程度不一。二是表现为学生组织价值观建设空洞化、务虚化,不切合学生组织实际。

3.表象化。高校管理者对艺术类学生组织的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观的挖掘及培育不够,组织文化建设呈现表面活跃、实质涣散的现象。有的管理者将组织文化建设局限于举办学生文体艺术活动,本末倒置,将开展组织文化活动等同于组织价值观建设,只看到表象而未抓住根本。

二、艺术类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原则

1.一元指导与特色发展相统一的原则。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承载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育人。因此,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必须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领导,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生组织价值观。

2.组织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管理理论从最初的科学管理到行为管理,逐步发展为现在的文化管理,管理理念也由强调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学生组织管理既要有统一的发展要求,注重组织效率的提高;又要包容个性差异,体现组织价值观中的人文关怀。

3.顶层设计与共同参与相统一的原则。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体现管理者的意志与要求,又要遵循学生心理接受规律。在组织成立初期,管理者要对组织文化进行顶层设计,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方向与要求,同时要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到组织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过程中。经过共同讨论后被确定下来的组织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得到组织成员的普遍认同与自觉践行。

三、加强艺术类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路径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组织成员行为。“如何把抽象的软性化的价值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就需要一个硬性规定的、有约束力的载体。”[2]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制度整体上来说还不够完善,在大学章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体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学生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得不到重视,学生组织管理随意性较大,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足,组织中的学生纪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大学校园中弘扬什么,制止什么,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影响至关重要。正确观念的树立,不能靠顺其自然,需要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来约束。”[3]

高校学生组织制度建设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国家与社会的制度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各类学生组织的规章制度中,并转化为明确的组织要求,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二是学校的制度环境,根据学校的发展愿景与发展举措,制定学生组织的发展方案与工作细则,促使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要求;三是学生组织治理机制,要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明确组织目标、规定组织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并建立评价奖惩机制,引导学生组织明确发展要求;四是学生组织日常管理运行制度,将组织价值观建设与组织成员日常行管理融合起来,促进管理育人,制度育人。这四个层面逐步细化,为学生组织各项工作提供依据。通过组织制度的反复强化,引导学生明确组织的价值要求,在参与组织活动中逐步转化为自身的价值选择,外化为自觉行为。2.营造组织气氛,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组织气氛是组织成员能够感知的组织存在,与组织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营造良好的组织气氛,有利于组织成员对组织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促进组织成员自觉践行组织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生组织气氛主要通过环境建设、活动引领、榜样树立等方面实现。首先,要加强学生组织活动场馆建设与管理。高校要重视建设学生艺术活动中心,对有限的场地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公开场馆申请程序,为各类学生组织提供服务,使艺术组织“有家可回”,增强组织活动的常规化、有序化。其次,高校学生组织管理者要指导学生开展符合组织价值要求的组织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遵守组织制度,认同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可以通过许多方法来“学习”组织的文化。组织管理者要根据特点开展学习活动、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形成固定化、届次化、品牌化的组织活动,用组织独有的故事、仪式和语言加强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宣扬。再次,组织核心价值观要通过榜样的力量展现出来。榜样是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组织中优秀成员的代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某种优秀的道德品质能够促进组织成员对组织核心价值观的直观理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转变管理理念,加强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它与刚性管理相对,“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以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为前提,以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为出发点所实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分权化的管理”。[4]柔性管理更具有管理灵活性与弹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首先,高校学生组织管理者要增强对话意识。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历经“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到现在形成“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是以哲学领域“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分法的思维局限,从交往的视角解读教育过程,认为教师与学生是“主体—主体”的相互交往关系,师生之间体现出相互平等、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

其次,高校学生组织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本质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学生组织管理者行政化思想较为严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心,忽视了对人的关怀和培养。 (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ZK(#]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李原,孙健敏,黄小勇译.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02.

[3]李春梅,魏忠明,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9):196-198.

[4]陈明.激励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52-53.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