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价值本质与核心价值观
2015-12-25张玉能张弓
张玉能++张弓
摘 要: 新实践美学认为,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这是一种价值论的美的本质观。美的价值本质把美归属于价值和价值观的范畴之内,成为真、善、美统一体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美学家大多数把真、善、美当作一个统一整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美的价值本质辩证地表现出真善美的关系,制约着美学的性质和功能。美必须以真和善为根据,美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着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价值取向。美可以显现出真和善,它必定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美学的“美储真善”的本质内涵。美可以启发真和善,美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引导着真和善的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美学的“美启真善”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 美;美的价值本质;核心价值观;美学;文化建设;新实践美学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美的本质问题,并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问题,更不是“假问题”。它是决定一个美学体系的性质和功能的根本性问题。新实践美学把美视为一种与人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价值,就把美学的根本问题纳入了人类的价值观系统之内,使得美的本质问题与真和善的问题辩证统一起来了。这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中就可能充分发挥美学的价值本质以及“美储真善”本质和“美启真善”的功能,在审美教育的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从而达到真、善、美辩证统一的自由境界。
一、美的价值本质
新实践美学认为,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1](p.142)这是一种价值论的美的本质观。美的价值本质把美归属于价值和价值观的范畴之内,成为真、善、美统一体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美学家大多数把真、善、美当作一个统一整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许多美学家都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苏格拉底说:“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举例来说,德行并不是从某一观点看来是美的,而从另一观点看来才是善的。拿人来说,他们也是从同一个观点看来既是美的又是善的。人体也是如此。总之,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是从同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的。”(克塞诺封《回忆录》第三卷第八章)[2](p.18-19)苏格拉底从功用的观点把美与善统一起来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他在《形而上学》中又说:“又,因为善与美是不同的(善常以行为为主,而美则在不活动的事物身上也可见到),那些人认为数理诸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因为数理于美与善说得好多,也为之做过不少实证;它们倘未直接提到这些,可是它们若曾为美善有关的定义或其影响所及的事情作过实证,这就不能说数理全没涉及美与善了。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这些唯有数理诸学优于为之作证,又因为这些(例如秩序与明确)显然是许多事物的原因,数理诸学自然也必须研究到以美为因的这一类因果原理。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另作较详明的讨论。”[2](p.41)亚里士多德是从四因论的角度论述了美与善的统一。古罗马后期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普洛丁(205-270)则从神学的角度把真善美统一于神(上帝)。他在《九巻书》(一译《九章集》)中说:“人们说得对,心灵的善与美都是为着接近神,正因为善和一切组成真实界的东西都是从神那里来的。毋宁说,真实就是美,与真实对立的东西就是丑。丑就是原始的恶。正如真实界就是善的东西和美的东西,或则说就是善与美。所以善与美,丑与恶都要用同一方法去研究,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美也就是善;从这善里理性直接得到它的美,心灵由理性而美,其它各种事物——例如行动与事业——之所以美,都是由于心灵在那些事物上印上它自己的形式。使事物能称为美也是心灵。作为一种神圣的东西,作为美的一部分,心灵使自己所接触到而且统治住一切东西都变成美的,美到它们能达到的限度。”[2](p.57-58)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既看到了美与善的同一,也指出了美与善的区别。他指出:“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但是美与善究竟有区别,因为善涉及欲念,是人都对它起欲念的对象,所以善是当作为一种目的去看待的,所谓欲念就是追向某种目的的冲动。美却涉及认识功能,因为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2](p.66)
这些西方古代美学家都是从自然本体论的哲学观点上来论证和看待真善美的统一。从16世纪文艺复兴晚期开始西方哲学和美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因而西方近代美学家则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论证和看待真善美的统一。
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布瓦洛(一译波瓦洛,1636-1711)在新古典主义的法典《诗的艺术》中以真来统一美与善。他说:
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
真应该统治一切,寓言也非例外;
一切虚构中的不折不扣的虚假,
也只为使真理现得格外显眼,
你知道我的诗为什么传遍各省,
到处使人民倾心,公卿动听?
这并非因为诗的声音永远嘹亮,
让听众都感到余音绕梁。
实际上有些地方音义乖讹,
或是字的顿挫安排不妥;
而是因为诗的真实,毫无谎言,
能感动人心,并且一目了然。善恶都处理得公平合理,
从来不让坏人擅居高位。指导思路的一直是我的心情,
读者自己想说的话我替他说清,
把自己的思想到处开诚布公,
诗不管好坏,说的话总有些内容。[2](p.81)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夏夫兹博里(1671-1713)在对象的属性与人的感受的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真善美的统一。他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杂想录》第三部分第二章)“美与善仍然是同一的。”(《论特征》)[2](p.94)法国伟大的启蒙主义美学家狄德罗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一定程度的辩证方法论证了“美在关系”,从而指明了真善美的统一。他指出:“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绘画论》)[2](p.135)德国启蒙主义美学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伟大旗手赫尔德认为,真、善、美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他认为,“正如现实的世界不是表面上的东西,美的根据同样不是作为现象的美的东西。这种美好的东西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真的感性现象”。美表现出物体中的真,表现出物体的“部分和形式对目的的任何关系,因而是内在完善的印迹和工具”。[3](p.256)
到了德国古典美学,由于它综合了大陆理性主义美学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并且建构了一个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真善美的统一观念就变得更加强烈和系统,形成了康德的“真→美→善”的体系,席勒的“真→善→美”的体系,黑格尔的“美→善→真”的体系。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在给科学(认识)、艺术(情感)、道德(意志)划界的过程中,构建了他的“批判哲学”,他把科学(认识)限定在现象界,而把道德(意志)限定在物自体,为了寻找填补现象界和物自体的巨大鸿沟而转向了艺术(情感)领域,这样以艺术(情感)来沟通科学(认识)和道德(意志)两大领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及其所探索的目标:合规律性(真),合目的性(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美)。这样不仅给席勒和黑格尔的美学体系规定了框架,而且给新康德主义者的价值哲学提供了“回到康德”的路径。席勒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大框架之内寻找完整人性的道路,从人性中分析出了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感性冲动规定着自然的人(真),理性冲动规定着道德的人(善),只有游戏冲动才规定着完整的人(美)。因此,在席勒这里,一方面审美王国(美)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审美王国(美)又是从自然的人和自然王国(真)发展到理性的人及其道德王国(善)的中介和过渡。不过,从席勒的最高理想来看,他是把完整的人及其审美王国当做人类的最高目的,所以,也可以说是一个“真→善→美”的人性美学体系。
黑格尔的“绝对哲学”把康德和席勒的外在辩证发展的哲学模式改造为内在辩证发展模式。在黑格尔这里,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理念(绝对精神)自我矛盾运动而生成发展出来的。这种发展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逻辑阶段,理念经过了一种抽象逻辑的运动,由存在论到本质论再到概念论,理念达到了存在论和本质论的统一,就要发展到自然阶段;在自然阶段理念就外化为自然界,自然界经过无机界、有机界就生成了人,理念在人这里就产生了精神;理念接着发展到主观精神阶段,在主观精神阶段,理念经过了灵魂、意识、自我规定着的精神,也就发展到客观精神阶段;理念在客观精神阶段,经过了抽象的法权、道德、社会伦理的发展阶段,就回到自身,即“绝对精神阶段”;在绝对精神阶段,理念又经历了艺术、宗教、哲学的发展阶段,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美,宗教是“理念的表象显现”,即善,哲学是“理念的概念显现”,即真。因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阶段是理念的最后完成,这个理念的自我完成的辩证过程也就是一个“美(艺术)→善(宗教)→真(哲学)”的发展过程。这样,真善美在德国古典美学的体系中就成为了一个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发展整体。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现代主义美学,逐渐形成了价值论的哲学和美学。19世纪中叶以后,“价值”概念从经济学渗入哲学,上升为一个普遍的哲学概念,从此西方哲学和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逐渐关注价值哲学,尤其是新康德主义者、西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努力把价值观当做哲学的唯一对象。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西方又出现了所谓“价值学”(axiology)的概念,将价值问题、价值论研究作为一门重要的哲学学科。因此,西方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股由实在论转向价值论的热潮,价值问题被凸显出来了。这些深刻地影响到美学,人们逐步把美学当做研究审美价值的人文科学或文化科学。这样真善美及其关系的问题就成为了价值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德国哲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赫(1776-1841),明确区分了作为形而上学的实在论与作为价值学说的价值论。他认为,形而上学必须探讨实在,而有一种叫做“美学”的科学不探讨实在,而探讨价值,做出审美判断。他还认为,实用哲学是美学的一个部门,研究道德美。另一位德国哲学家鲁道夫·赫尔曼·洛采(1817-1881)首先把“价值”引进了哲学。他把价值概念当做一个不仅包含道德的要求,而且包含审美要求及其他涉及意志、情感、评价因素的要求在内的广泛的哲学概念来使用,并把它置于哲学体系的最高和最终的位置之上。他的《形而上学》(1841)就成为了西方价值哲学最早的系统著作。众所周知的尼采,更是打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旗号,他把真善美全部纳入价值项下,把文化归结为价值,并且把道德价值当做一切既有价值的核心。他的全部诗化哲学就是围绕着从生命价值标准——权力意志为尺度出发,对以道德价值为中心的一切价值批判而展开的。他认为,只要有利于权力意志的发扬、生命的提升,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在道德领域里,要用高贵和低贱、好和坏来代替善和恶;在审美领域里,要把反映强者自身形象的事物认做美,并把美赠与世界;在认识领域里,要把有利于权利感的增长的判断和信念视为真。这样真善美就在权力意志之下统一起来了。
德国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创始人威廉·文德尔班(1848-1915),把价值当做哲学的主题、哲学的主要对象,并认为整个哲学就是价值哲学。他认为,哲学是关于一般价值的科学,研究绝对价值判断(逻辑、伦理、美学)原理;其他科学的课题则是理论判断。这样,哲学就是研究真善美的统一整体的人文学科。他的学生亨利希·李凯尔特(1863-1936)继承老师的事业,再次确立价值问题在哲学中的首要地位。他认为,哲学必须借助于作为文化科学的历史学,才能达到意义王国。他把价值分为逻辑、美学、伦理、宗教等六个不同领域。真理是逻辑价值,科学是财富,判断是主体的态度,承认逻辑价值的是唯理主义;美是美学价值,艺术是财富,直观是主体的态度,唯美主义是美学的世界观;道德是伦理价值,自由人的社会是财富,自由活动是主体的态度,世界观是道德主义;其他还有一神论和多神论的世界观,色情和享乐主义的世界观等等。他建构了一个价值哲学体系。价值哲学经过这样的发展到20世纪初就体系化了,直接影响到了西方美学关于真善美的探讨。[4](p.22-25)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1866-1952),继承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心灵活动也就是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分为认识和实践(情感)两度,认识又分为直觉和概念两个阶段,实践(情感)又分为经济和道德两个阶段。这样形成了连续发展的四个阶段:直觉→概念→经济→道德。它们的产品分别是个别意象、普遍概念、个别利益、普遍利益;而它们的价值分别是美(丑)、真(伪)、利(害)、善(恶);它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哲学部门:美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它们统一在哲学之下,而且哲学也就是历史。换句话说,他用来研究精神活动的哲学,同时也就是现世界的历史。[5](p.272)
由此可见,西方现代美学继承了西方古代美学和近代美学统一真善美的传统,在价值论和价值哲学的体系内把真善美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给我们发展中国当代美学提供了一个价值论维度,值得我们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在与西方现代美学同步发展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从“实践”(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的基础上,历史地、辩证地、唯物地彰显了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马克思说,价值是“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6](p.25)。马克思又说:“随着同一商品和这种或那种不同的商品发生价值关系,也就产生它的种种不同的简单价值表现。”“(马克思自注)例如在荷马的著作中,一物的价值是通过一系列各种不同的物来表现的。”[7](p.540)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8](p.345)。我们反复强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述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的三大主要层面: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内在根据,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现实表现;而这些都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整体(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之中不断地开放着,变化发展着的。人们为了生存,首先就必须吃、喝、住、穿,要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缺失性需要或者物质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就不得不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物质生产。随着这种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的需要也就发展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等等发展性需要或者精神性需要。就是在这种“人的需要—自由劳动—社会关系”的人的本质结构之中,价值产生了。当实践达到一定的自由程度使人生成了审美需要的时候,人的审美需要就可以驱使人与对象世界产生审美关系,从而人就成为审美的人,对象也就生成为美的对象,具有美的本质,产生了美的价值。这样在“人的需要—自由劳动—社会关系”的“人的本质”结构之中,与人的不同需要相对应就产生了一个价值体系:物质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需要、尊重需要)——利(益)—认知需要——真(理)—审美需要——美—伦理需要——善。这些是现实的需要所形成的现实的价值,人还有一种特殊的非现实的、理想的需要,那就是信仰,又生成了一种特殊的价值——(神)圣。所以,一般来说,对于人来说,价值就是这么几种:利,真、美、善、圣。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相关论述之中就可以推导出价值的定义:价值是对象能否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利,真、美、善、圣,这些社会价值,不仅与人的不同需要相对应,而且在人的社会实践的整体之中形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价值体系。
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价值体系出发,新实践美学的开拓者蒋孔阳对美首先做出了一个价值论的规定。蒋孔阳在《美和美的创造》中指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的观赏形象。”[9](p.631)这个美的本质的规定,不仅把马克思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思想具体化了,而且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角度规定了美,还把真善美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起来,又是蒋孔阳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形态。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思想体系,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思想体系是大相径庭的。中国人的审美活动从先秦轴心时代开始就主要以社会美为对象,尤其崇尚人格美,即主要欣赏那种与善密切相关的美,主张“美善相乐”。因此,《左传·襄公十一年》就记载了“乐以安德”的观念。《国语·楚语》记载“伍举论美”有云:“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尚书·虞书·舜典》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教训之语。孔子要求音乐要像《韶》那样“尽善矣,又尽美也”。[10](p.2、9、11、13)孔子所谓“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就是说美与仁接近,或者说,接近仁的就是美的。孟子主张“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老子申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庄子盛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素朴而天下莫与争美”(《庄子·天道》;荀子所谓“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劝学》[10](p.23、30、33、36、48):这些论说都与人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性情密切相关,不过儒家强调的是修身养性,道家宣扬的则是道法自然;然而这些圣贤哲人都把美与善密不可分地联系起来了,把美作为提升人的生命和生存境界的必由之路。即使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中国古人也忘不了人类自身及其道德之善,往往从自然物与人类及其道德精神的密切关系之中去寻求美的价值意义。
因此,有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观,以及所谓以自然物比附人类道德之善的“比德说”。这种“比德说”,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特色风貌。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儒、道、禅各家的共同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而且也成为了秦国统一中国以后封建社会文人学士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价值取向,像李白、杜甫、陶渊明、王维、苏东坡等伟大诗人,无论是在儒家入世思想起支配作用时,还是在道家、禅佛思想支使下遁世入山林之中时,他们寄情山水田园,都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的情怀寄托或人格象征。这样的“美善相乐”、比德于物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最终在中国的诗画传统题材中积淀生成了所谓“四君子”(梅、竹、菊、兰)、“岁寒三友”(松、竹、梅)等永恒象征;甚至一直延伸到中国的当代诗坛画苑,毛泽东、陈毅、朱德、陶铸、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乃至中国许多现当代诗人、画家、作家的笔下画中就经常显现着梅、竹、松、菊、兰的人格象征或者诗化形象。因此,蒋孔阳关于美的本质的规定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美储真善”的本质
美的价值本质辩证地表现出真善美的关系,制约着美学的性质和功能。美必须以真和善为根据,美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着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价值取向。美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和形象显现。如果说,真是一种合规律性的表现,善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表现,那么,美就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形象显现。从康德开始,德国古典美学家都把美与自由(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一观点后来在价值论的基础上成为真善美统一的普遍共识,西方现代美学(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上都认同这一价值论美学观点。康德对美的分析指明了美的本质特征:美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的对象。因而,审美判断是不依赖概念,而具有必然性的情感上的价值判断。这样就在根本上把判断力与人的情感领域对应起来了,而且也以价值判断的形式把快感(经验派)与理性必然(理性派)统一起来,用美去统一真和善,即证明了美的自由本质。[3]席勒明确规定,美是现象中的自由[3]。谢林把艺术和美当做一个东西,规定为在实在的东西中被直观到的自由和必然的无差别。而黑格尔则进一步把美规定为“理念的感性显现”,也就是一种理念的感性表现形式或者自由的感性表现形式[3]。
马克思虽然没有给美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马克思的更大的贡献就在于实现了哲学和美学的“现代实践转向”,把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转到了实践本体论美学,加速了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转向社会本体论美学的历史步伐。因此,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海德格尔高度评价马克思,他坚决反对西方近代认识论形而上学的“真理符合论”,主张社会本体论的存在真理论。他认为,“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自由乃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在海德格尔那里,艺术、真理和美就在去蔽和敞亮的过程之中达到了统一,真理自行设置于作品,真理就敞亮了自己,这一敞亮的澄明就是美。所以美与真是同一的,美,即是“真理作为一种去蔽性而发生的一种方式”[3]。直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兴起反本质主义,关于真善美的统一本质才被悬搁起来,存而不论,甚至被彻底消解或者抛弃。但是,美的价值本质却是无法回避和无法否认的。美作为真和善的辩证统一和形象显现是随处可见的事实,甚至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个事物,如果不真(不合规律性)或者不善(不合目的性),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无论是自然美对象,还是社会美对象,或者艺术美对象,都必须是以真和善作为基础的。即使是某些自然美对象,比如色彩斑斓的毒蘑菇或者颜色鲜艳的罂粟花,在人们不知道它们的毒性之前,很可能被它们的外表美或者形式美所迷惑。但是,一旦了解了它们的毒性,它们就失去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没有了真和善的基础,也就是它们对人们的迷惑毒害,不可能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于是它们也就不可能与人发生审美关系,当然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也就是不具有审美价值。社会美的对象尤其如此。社会美的对象必须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大浪淘沙,同时也就是一个审美价值的选择和确定的过程,把那些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人物、集体、事件、制度、创造、思想、感情等等,镌刻在人类发展史的丰碑上,保留在人类发展的珍藏宝库中,书写在鲜血凝结而成的人类发展的史籍里。这个大浪淘沙的选择确定过程,充满着矛盾冲突和硝烟弥漫,它所形成的审美价值,不仅仅是优美,更多的是崇高、幽默、滑稽,演出了一幕幕的悲剧和喜剧。因此,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又说:“历史是认真的,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形态送进坟墓。世界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它的喜剧。在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已经悲剧性地因伤致死的希腊诸神,还要在琉善的《对话》中喜剧性地重死一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历史进程呢?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11](p.91、165)
正因为如此,以中国社会的真和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合乎逻辑地构成为当代中国审美价值的基础,制约着中国当代社会的审美价值观,规定着中国人民当代审美价值的评判标准。这是由真善美辩证统一和美以真善为基础的美的价值本质和美学基本原理所决定的。美可以显现出真和善,它必定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美学的“美储真善”的本质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24个词语,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发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是一个整体,可以用“实践的自由”来概括;又是三个层次的组合,表征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体、集体共同体、个体存在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以及理想追求;同时还是真和善的价值取向,包蕴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内涵;当这些真和善的品质以感性形象显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审美价值(美)。从整体上来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状态和境界,也就是“实践的自由”,因此,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肯定价值。就此而言,从真善美的关系来看,美就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所以,“美储真善”是美的本质之题中应有之义。所谓“美储真善”,就是指美内涵着真和善,美以真和善为根据,美是形象显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相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统一的实践自由。这是美的价值本质的规定。从这样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当代美学就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来展现真善美的辩证统一,美储真善,以审美形象和审美价值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任何美的类型都应该如此,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都不例外。不过,艺术美尤其应该如此。因为艺术美是艺术家的自由创造。艺术美就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美。美是艺术的本质属性。艺术所表现的真和善必须用形象显现为美,因此,艺术又是真、善和美的统一。艺术的社会作用也应该和必须通过艺术的审美作用而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艺术还是社会作用(认识和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相统一的整体。总之,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和最高形态。[1](p.165-166)如果从艺术美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艺术美就应该典型地显现出美是真和善的统一和形象显现。
从艺术美的内容美来看,“艺术内容的美就表现在它的具体性、感染性、独创性,也就是要求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把握和表现做到形象丰富、情感动人和远见卓识。或者说,要使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达到自由,使现实生活的合规律性(真)与艺术家的实践的合目的性(善),通过情感的中介统一起来,才能有艺术内容的美。”[1](p.185)这一点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艺术作品如果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丑和恶的方面,那么,这个艺术作品的内容美就不能从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本身来理解,而应该从艺术表现的形式美的角度来理解。从艺术的形式美的角度来看,“艺术形式的美在于表现的自由,具体体现为表现的具体性、感染性和独特性上。”[1](p.191)也就是说,作家、艺术家在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的丑和恶时,他们必须以具体、独特、感人的形式把丑和恶表现出来,成为艺术美。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化丑为美”,也就是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丑和恶转化为艺术的形象美。这种艺术“化丑为美”的表现的自由,主要有这么几种途径:1.把现实的丑典型化,在具体的个别之中充分地显现出现实丑的本质,创造出典型形象,即美的形象。例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的埃古。2.以进步的审美理想对丑的事物予以否定,间接地肯定美,形成鲜明的美丑对照,从而形成对立统一的完整的美的艺术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3.对丑的事物给以艺术的、美的表现,构成美的艺术形象。[1](p.181-182)
因此,艺术即使表现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丑和恶的对象,也必须达到真与善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达到艺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辩证统一。那么,主要以对象的美和善为根据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就毋庸赘述了。
三、“美启真善”的功能 正因为“美储真善”,才可能产生“美启真善”的特殊功能,也才可能有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巨大威力和深远效果。美可以启发真和善,美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引导着真和善的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美学的“美启真善”的独特功能。实际上,人类学习传授知识和德行,最早就是从感性的审美对象、审美事实、审美价值开始的,只是到了人类的理性能力得到比较成熟的发展以后,人们才是通过比较抽象的知性能力和知性思维来学习传授知识和德行,大约也就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人们才以知性途径来学习传授知识和德行。德国伟大诗人美学家席勒在《艺术家们》(1789)中就是这样描述的:
只有通过美这扇清晨的大门
你才能进入认识的国土。
为了适应更灿烂的光辉,
理智在训练自己的魅力。
缪斯的琴弦振响,
有一种悦耳的震颤沁透你的心脾,
培育着你胸中的力量,
这力量将来会飞跃为世界精神。
老练的理性创造的东西,直到以后一千年岁月流逝,
这才以美和崇高的象征,
在幼稚的理智面前显示。
在梭伦制定法律逐渐剪除病态的花朵之前
花儿的迷人形象就教我们热爱德行,一种柔情对罪恶的奋力反抗。
在哲学家的心灵
掌握永恒宇宙的明确概念之前,是谁就向星星的舞台观望,
早已毫无预感地感受了这概念?[12](p.383)
恩格斯在《德国民间故事书》(1939)中指出:“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傍晚疲惫地回到家里时消遣解闷,振奋精神,得到慰藉,使他忘却劳累,把他那块贫瘠的田地变成芳草馥郁的花园;它的使命是把工匠的作坊和可怜的徒工的简陋阁楼变幻成诗的世界和金碧辉煌的宫殿,把他那身体粗壮的情人变成体态优美的公主。但是民间故事书还有一个使命,这就是同圣经一样使农民有明确的道德感,使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自由,激发他的勇气并唤起他对祖国的热爱。”高尔基在《苏联的文学》(1934年8月17日)中指出:“在古代,有一个时期,劳动人民的口头艺术创作乃是他们的经验的唯一组织者、他们的思想的形象化体现者,以及集体劳动力量的鼓舞者。”[13](p.105-106、19)英国著名民俗学家查·索·博尔尼说过:“还没有学会写字的技艺,或是很少运用这种技艺的民族,他们的智力活动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故事、歌曲、寓言和谜语。对这些东西千万不可视为等闲。它们体现了早期人类运用推理、记忆和想象的成果。心理学和民族学的研究者决不会轻视它们。”[14](p.211)德国著名人类学家利普斯也指出:“传说在原始人环境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文明世界的发言。夜晚在小屋中、在营火边和在公房里的聚会,已成为强烈的精神交流的中心,超过了娱乐的范围;因为这里讲给后代的是有关古代的传统,后代将要一代一代地记住并传给自己的子孙。”[15](p.353)[JP2]“今天非洲布须曼人和澳洲的土著居民,在狩猎之前要集会举行巫术性舞蹈和仪式,以保证狩猎取得成功。他们在巫师带头下唱歌和表演,要把猎的动物(不论是袋鼠还是羚羊)的像,画在沙上或用赭石画在崖壁之上,猎人们然后群集在其周围,用矛来刺这些动物的像。这些部落坚信若无此仪式,次日将不能获得动物。在原始人心目中,物体和其形象之间没有区别;对他来说,画的动物和动物本身是一致的。因此,被画下来和刺击过的动物,已经完全杀死,次日的狩猎仅不过是履行手续而已。”[15](p.37)这些都说明,在原始民族或者文明初萌的社会群体中,审美对象,特别是文学艺术的活动都可以是学习和传授知识和德行的手段和场所。这就是“美启真善”的历史证明。 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美启真善”的特殊功能和审美教育作用,就在于以各种各样的审美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引导和启发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决定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社会美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美。社会美包括整个社会生活的美和人本身的美,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实践的美(生产劳动的美、社会斗争的美),社会环境的美(社会关系的美、物质环境的美),社会主体——人的美(内在美或者心灵美、外在美或者行为美和语言美以及服饰美、人体美)。[1](p.151-159)这些社会美的不同类型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它们几乎都可以直接启发和引导人们朝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努力建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竭力构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全力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品质。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美也就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对象化或者形象显现。
那些社会美的事物、现象,包括美的生产劳动、美的社会斗争、美的社会关系、美的物质环境、美的人体、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服饰等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都应该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社会群体、整个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和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旗帜、榜样、楷模。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寻找最美的乡村教师”等系列的活动就是这样一种“美启真善”的审美教育活动,也就是一种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活动,是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特征的有效的审美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具体、感人、独特”的社会美的内容和形式来引导和启迪人们趋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审美实践活动。
正是这种“美启真善”的审美教育活动和审美实践活动可以使人们自由自觉地、情不自禁地、自觉自愿地、潜移默化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美指自然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美。尽管自然事物和现象不是人力所为,但是自然事物和现象的美却是离不开人的物质生产、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整个社会实践。所以,自然美的根源只能到自然事物和现象与人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之中去寻找。换句话说,只有当自然事物和现象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与人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即成为“人化的自然”时,自然美才从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自然属性之中产生出来。因此,“人化的自然”是自然美的大前提。因此,自然美也就相应地分为两部分: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防风林带、棋盘式的田畴、层层梯田、漫山硕果累累的果园等等;另一类是未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如丽日、繁星、崇山峻岭、浩瀚大海、海滨礁石、雪浪花、参天古树等等。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天然自然美”,后者似乎可以称之为“人化自然美”。[1](p.145-149)
自然美,不论是天然自然美或者人化自然美,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都是可以“美启真善”的美。一般来说,自然美的“美启真善”主要是通过“以人度物”或者“以物比德”的途径,把自然事物和现象变为真和美的象征(符号)。“以人度物”主要通过拟人化的移情来实现。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山和月这些自然对象之上,使得山和月成为了有生命、有感情的对象,与人发生审美关系和自由的情感交流,从而成为了自然美对象。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既有比德于物的意思,也有寄情山水的蕴涵。以物比德则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最明显的、最悠久的特征。孔夫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荀子的“比玉于德”,中国画中所谓“岁寒三友”松、梅、竹和“四君子”松、竹、菊、兰,就是以物比德的审美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自然美。这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仍然是我们中国特色美学思想的“美启真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人化的自然美,直接确证着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直接凝聚着真和善的品质,就是真和善的对象化,所以它们既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又是真善美辩证统一的整体,于是,人化的自然美就可以合乎逻辑地成为“美启真善”的审美对象。三峡大坝所构筑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就可以是“美启真善”的当代表征。我从网上选取了一段普通游客的留言:“碧水蓝天,烟波浩渺,‘高峡出平湖的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展现在眼前,宛如蛟龙腾飞江中,犹如一架美丽的彩虹横卧江上。此情此景,令人陶醉。景区三个景点都要好好地去看一下,特别是坛子岭四个自动扶梯把你送上来,在坛子岭你可以俯瞰三峡大坝全景。高峡出平湖,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告诉世人,中国人有志气、有能力建设好,管理好三峡大坝。 富国利民,造福生灵。现在一个三峡大坝水电站的发电量,相当于6个多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为祖国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出动力。绿色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水力发电就是需要大力发展。”[16]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峡大坝的自然美景使得游人感受到了“美丽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大增强了公民的爱国意识,建设这样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坝水库,需要多么雄厚的国力,要求多么民主的决策,沉淀了多么深厚的文明,又体现了多么广泛的和谐啊!古老三峡的十年巨变,向世人证明:中国人不仅能修建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还能够实施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水利移民工程。三峡大移民,一部雄浑的史诗。根据规划,三峡蓄水至175米水位时,最终移民将达12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的28倍。10年来,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72万多人。其中湖北省库区夷陵、秭归、兴山、巴东已搬迁移民184613人,占全部计划的90%以上。三峡大坝蓄水,横穿秭归县郭家坝镇的童庄河上涨。从山底搬到山上的移民郑家发,推开窗户就能看见,新中国初带领全村百姓苦干4年开垦的百亩良田渐渐没入水中。故土难离,始终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然而,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民族大业,库区儿女挥别家园,为三峡工程让路。我们怎能忘记,1992年10月,三峡工程施工准备期,秭归杨贵店村70多岁的老党员谭得训说服4个儿子,全家老少拆掉4间大瓦房,搬进了临时帐蓬,这是三峡百万移民搬迁第一户。随后,轰鸣的挖土机在他拆除的宅基地里铲出三峡工程第一铲土。我们怎能忘记,1995年4月10日,桃花盛开,秭归向家店村46户王昭君的后裔,含泪跪拜祖先的灵位,从当年昭君入宫的出发地香溪河口,乘坐木船顺江而下,远迁宜昌市伍家岗区。我们又怎能忘记,移民郑玉枝,搬迁时即将分娩,最后在临时帐篷里生下孩子,取名路生;移民李自淑落户伍家岗灵宝村,她的父亲和小弟、妹妹迁到了枝江,另一个弟弟迁到远安,一家分成了三地。奉献,是一颗种子,洒遍峡江两岸。十年风雨,三峡库区移民搬迁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记者采访了数十名移民,没有一个人说“我为三峡作了贡献”,但雄伟的三峡大坝,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2002年,中央电视台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百万三峡移民获得特别大奖。我们庆幸,我们自豪,为可敬可爱的三峡移民[17]。这个亘古未有的三峡移民大迁徙,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真正体现了在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中,每一户移民家庭和每一个移民的爱国情怀,忠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敬业精神,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友善的高贵品德。一个三峡移民过程就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这个伟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将与三峡大坝及其“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色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朽丰碑。“高峡出平湖”的人化自然美景色的“美启真善”的特殊功能,也是一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每一个人对此美景都会发出自己的独特感喟和体悟。那些天然自然美的事物和现象所能寄寓的感情和象征的伦理意义,当然必定会随着社会和生活的变迁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们的“美启真善”的内涵和功能也会发生“旧瓶装新酒”的历史跃迁。同样是天然生长的梅花,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诗人吟哦:“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傲然不屈的野外梅花,表达了诗人陆游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暗喻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志趣,表现出性格孤傲清高,决不与献媚争宠、吹牛拍马之徒同流合污的品格以及不畏谗毁、守身如玉的崚崚傲骨。而在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诗人赞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反陆游之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完全不同于陆游所吟咏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羡慕与嫉妒的孤傲清高,而是歌颂了悬崖边上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开朗、欢笑、乐观,谦逊、无私、无畏,赞美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革命者的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高尚节操和开阔胸怀。
从社会主义时代的梅花的天然自然美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的真和善的主流,也可以体会到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诚信、友善、谦逊、无私等等品德。儿童歌曲《小草》的歌词:“没有花儿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这里的“小草”,作为天然自然美的对象,象征着千千万万普通的少年儿童,他们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沐浴着国家、社会、家长的阳光雨露,吮吸着国家、社会、家长的营养乳汁,拥有着母亲、老师、学校的温馨拥抱,如沐春风地茁壮成长,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装点着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象征着自由平等的新社会,表现着文明和谐的新生活。简而言之,小草的美,象征着少年儿童之“真和善”生活,表征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和善”本质。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太阳象征着革命烈士的精神永放光芒,它可以激励着人们前赴后继地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太阳象征强烈的创造欲与火花,它可以启发人们去创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的温馨启迪、生气勃勃、锦绣前程。太阳象征善的理念,它激发着每一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形成社会的向善风尚,就像朵朵葵花向太阳那样。“阳光女孩”描绘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少女像太阳一样明亮、开朗,充满着希望、理想。毛泽东主席曾经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来指代新中国的青年一代,预示着新中国的年青人将自由、幸福地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家庭中,追逐着光明、美好的共产主义未来理想,成为热情、杰出、高尚、开朗、无私无畏、敢说敢闯、努力创造、革故鼎新的一代新人。至于艺术美,更应该是“美启真善”的最主要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和功能。因为艺术美是现实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的集中和概括,因而表现出典型性;艺术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从而表现出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艺术美是现实美的物态化,因而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创造的,在内容上更完善,在形式上更精美,因而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艺术美不仅限于反映现实美,还可以使现实的丑转化为艺术的美,因而显示出创造性:所以,艺术美更加全面、深入、广泛地履行着“美启真善”的独特功能,以致我们在引述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美启真善”的实例时,实际上还是得从艺术物态化、典型化、主客观相统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形象世界创造中来看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美启真善”的功能表现。总而言之,只有充分理解了真善美相统一的本质,从真善美的价值体系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待美的本质和美的功能,我们才能够真正把握审美价值的“美储真善”的内在本质及其“美启真善”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从而真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以西方美学为参照系的中国特色当代美学,而不至于跟着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美学思潮,亦步亦趋,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迷失自我,把中国当代美学变成反本质主义的一地鸡毛、没有确定意义的水上浮萍、没有整体规划的碎片拼凑。(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ZK(#]张玉能.美学要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张玉能、陆扬、张德兴等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十九世纪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5]张玉能.西方文论教程(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薛克诚、洪松涛、吴定求.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杨柄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下)[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8]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9]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三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12][德]席勒著,张玉能编译.席勒美学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3]刘世锦.马克思主义论民间文艺[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14][英]查·索·博尔尼著,程德祺等译.民俗学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15][德]利普斯著,汪宁生译.事物的起源[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16] .http://www.LY.com,同程旅游,旅客点评,137nlkpk812,2014-02-11.
[17].360百科 ,- baike.so.com?201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