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性生成的节奏
2015-12-24郑婉秋
摘 要:道德教育是关于德性生成的教育,人的德性生成受到学校、自然、社会和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影响。德性生成得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道德教育的有效展开。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节奏,把握德性生成的节奏,为道德教育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关 键 词:德性生成;自然节奏;社会节奏;教育节奏
作者简介:郑婉秋,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道德教育是关于德性生成的教育,人的德性生成在受到学校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并同人的主体性发挥息息相关。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是有节奏的,学校教育也是有节奏的,人的德性生成因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也是有节奏的。期待过快或过慢的德性生成都不利于道德教育有序、有效地展开,因而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节奏,进而把握德性生成的节奏,为道德教育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一、人的德性生成依赖自然的节奏
从古至今,人类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节奏的认识。中国的先贤们用“阴阳五行说”,即将阴阳和“五行”“五方”“四时”相配合,来解释季节更迭和天象变化。在中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生生不息、阴阳交互的运动变化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事方式。
“人”在感应自然节奏的过程中生成了一种依赖于自然的德性。“生命的生存与发展实质上在于对客观环境的遵从与顺应。一切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生物学模式,是生命节奏受条件限制而又能适应这种限制的循环。……夙兴夜寐的生活节奏与其说是生命节奏的本来形态,倒不如说是人对自然的适应,或者说是人对自然的顺从,是‘不得已而为之。使自身生命节奏与环境的节奏相适应,这是生命运动形式的重要方面。”[1]“所谓眼睛视物,耳朵闻声,究其实质,无非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光波与声波刺激人的感官,引起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的变化反应,将其输送到中枢,由中枢加工成视觉与听觉的信息。这个过程的生理基础,还是人的生物性节奏的作用。”[2]然而人类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服从自然,而是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发生物种的进化,使之得以延续和完善。“人的生命节奏是大自然节奏的最高典范……是自然进化和选择的结果。”[3]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把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它看来,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这就要求人对自然要有很强的适应性。《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说的是水液代谢方面对外环境的适应。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即使是一日之内、日夜之间,人体也会随天阳之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人体就会受到损害。
自然的节奏通过时间的维度与人的生命建立了根本的联系。早在邃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察觉某些星辰运动具有周期性,与大地环境变化之间有着恒定而神秘的联系,这些星辰运动,特别是太阳位移和北斗转动,逐渐被当作时间变化的标识。[4]时间在我们的基因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细胞是进化过程中的奇迹,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它有着众多神奇的功能,最令人称奇的就是它们可以感知时间。[5]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不过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物种之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遵从自然界的规定性和选择性,生物钟则是自然为人类特别设计的一架精密时钟。生物钟是我们熟悉的概念,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之一,然而人类对它的认识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在现实体验和不断进化中逐步加深对它的理解。卢梭曾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教育。人所具有的基本生理条件和反应变化,是其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我们通过自身的各种反应来接受自然节奏的信息,通过人类每个个体的特殊或一般的反应来完善对自然节奏的认识。
身心状况是人自然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发展其社会德性和审美德性的基础。“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社会!生命是需要呵护的,是需要控制一下节奏的。”[6]如今人类所遭遇的在生理、心理、伦理等各方面的冲突与痛苦,如溯其根源,几乎都与人类违背自然节奏、扭曲自然德性的生成有关。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在追求自然之外的事物时,每个个体的抉择都应充分尊重自然的节奏,以人的自然德性的自然生成为第一要义。
二、社会的节奏应与人的德性
生成相契合
社会节奏是指人们日常的社会人事活动节奏。“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研究天文,从《易经》开始就是要效法天行,向天来学习做人之道,以天文规范人文,以天道规范人道,用天道的规律来规范人生和社会秩序。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日常活动几乎都依循天时、节令,并通过政令促使日益繁杂的社会事务得到规范。我国时令类文献中最具权威性的《礼记·月令》就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节奏顺应自然的典范。《月令》以众多自然现象(包括天文、气候和生物)作为指时标识,以一年十二个月为一周期,认为一切人事活动的开展都应遵循一年之中自然变化的主旋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主旋律是阴阳交合,天地和同,万物萌生,故人事以助生、护生相应;夏季主旋律是阳气鼎盛,生物继长增高,人事应之以助长;秋季阴气滋长,阳气内敛,时主肃杀,人事则以兵刑、敛藏为主;冬季阴阳分离,天地不通,万物闭藏,人亦以固藏,静养应之。星象、物候变化是时序更替的表现,亦是确定社会活动时宜的依据;自然变化的节律,决定了社会活动相应的节奏。[4]这样的社会节奏形成,或许源于人们的宇宙观。中国古人习惯于站在天地之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以人为观察点来绘画天地图象。这种视角是以人为宇宙的中心,且人是不能离开天地独存的,“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因此而生。先贤们的宇宙观将人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体,形成一种自我与他者休戚相关的整体思维方式,这不仅赋予了天道深刻的人文含义,而且使其后人热衷于追求自身意念、行为与大地节律的和谐,以使身心得到健康和快乐。
从参照月亮盈亏周期而制定的古代历法中,可以窥见中国社会活动节奏的依据。为防止月历与四季脱节,中国古代历法设置了“闰月”。“闰月”的时间观念,表现出了中国人对自然节拍和生命节拍特有的融通态度。中国历法表现出的是一种富于起伏、富有弹性、有似月亮圆缺的循环更替。在当今社会人人都感到时间匆忙不够时,闰月就像是一种馈赠;在世界巨变带来的时间节奏的混乱中,闰月或许是一种矫正和平衡,是物理的,亦是生理和心理的;闰月的这种平衡方式,包含着一种暂停、暂歇的纠正和干预。[7]
此外,中国节日以祭祀、尊祖和民间人物纪念为主[8],从时间上来看,几乎都以自然节律为中心来设立,节日时间的确定与自然时节密切相关。这些信息都透露着人们谨遵自然节奏的行事方式,以“节”求和谐、求快乐的模式,在中国的岁时文化中具有深意,“天地节,而四时成。”祖先以其智慧通过岁时传承告诉后人,快乐来自节制,而非无节制的消费和消耗。作为个体的人把精气神都耗尽了,就是病入膏肓,不会再有快乐可言;作为整体的人类如果把地球有限的资源耗尽了,那么人类生命的存在也将无法维系。人类如何化育天地,天地就会如何回报人类。[9]
人的生命天性本来是自然和谐的,社会活动的节奏与自然节奏越契合,越能保存人的自然德性进而使其生成契合生命节律的社会德性,这种生存状态普遍存在于农业社会中。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社会节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日益与自然节奏脱节,使得一时无法适应的人生命节奏紊乱,生理和心理突发种种疾病,进而对德性生成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人格的扭曲和缺陷。人们面对社会节奏的突变,也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不同社会活动条件下的人们在各种因素(诸如地域、物候、时历、族群、机遇)综合作用下做出了不同的历史性选择,形成如今在经济、思维、文化、政治等诸多方面形态各异的社会、国家和人民。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人类社会的动荡变革是一种常态,是任何时期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是每一时期的周期长短和振幅大小不尽相同,但它们就像是一条正弦曲线,始终围绕横轴趋于平衡,但又永远不可能成为直线。就当前社会而言,人们很容易迷失在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飞速变革之中,对人的能力的信心无限膨胀,觉得只要时间允许,一切都有可能实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自然的奥妙我们虽已探得不少,但来自自然的报复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恣意妄为,人始终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类文明的进展需要绷紧“德性之弦”,厚德才能载物,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始终不能背离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而是要以它为中轴寻找平衡。只有这样,人的德性才能有条不紊地逐步生成,而不至于陷入道德上的虚无,被文明奴役,失去了人的主体性。
三、好的教育节奏有利于人的
德性生成
教育,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上所施,下所效”“养子使作善”的活动,是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改造人的经验的过程,这种活动是有节奏的。怀特海曾用“教育的节奏”指称一种教育原则:“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10]并指出智力的发展要经历“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且阶段的存在变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过程哲学的兴盛,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程的重要性,从对事物本体的追问逐渐转向对存在本身的关注,在教育中则表现为重视人的生存状态和实践方式。然而,由于社会和人的复杂因素,人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对教育的节奏问题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造成了教育节奏的紊乱,使教育违背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需求。我们已经讨论过,自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节奏的,教育的节奏只有与这二者的节奏相匹配,才能使人的德性有节奏地生成,使人和谐、自由地发展。《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是顺着人的自然之性、自然之道而发生的,教育是“法自然”的,“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11]54
德性的生成是循序渐进的,教育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长,而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教育不是要让谁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要遵循着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适时的教育。“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最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能成为人的第二天性。”[11]53-54
不同的人德性生成的节奏是不同的,因此教育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节奏并不只是一种可以随意改变的旧观念。它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形,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特征。当其他人的活动节奏跟我们的相接近,我们就会为之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迫使自己适应于他人的节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12]儿童的节奏往往是自然、缓慢和不慌不忙的,但多数成人会无意识地对其进行破坏,只因这种节奏他们自身的不符。这将造成一种对儿童将来的发展影响深远的压抑。
理想的教育情境是,每个人都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松弛有度,有理性、有控制地安排自己的活动。杜威在谈到“劳动和闲暇”时,认为应该“把自由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训练协调起来,把自由培养和有效地愉快地参与生产性作业的能力协调起来。”[13]夸美纽斯说:“开头往往是充满热情的,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快捷地完成所教或所学的东西,以便在最新的兴奋冷却下来以前使精神体验到成就感和受益感。否则,精神就会因为没有达到目标由烦恼而放弃工作,或者疲惫地蹒跚前进,对徒劳无益地向目标接近的前景抱怨。”[14]洛克则讲到:“娱乐与懒惰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人人都可以察觉的),娱乐只是换种工作,让身体疲倦的部分宽舒一下……须掌握的技巧是,在安排娱乐时间时,应使人身上操劳过的疲乏的部分得到松弛,并重新振作起来,同时还应做一些不仅可获得眼下的欢快、舒适,还可以使将来获益的事情。”[15]这些思想都体现出节奏对教育和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唯有遵循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存在发展的节奏,循序渐进地修养德性,才能日益精进。任何教育都不是单向的,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交互体验,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有成长的可能和空间。雅斯贝尔斯曾说,“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最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能成为人的第二天性。”[11]53-54好的教育需要有节奏地进行,或快或慢,或紧或轻,有条不紊地守候德性的生长。
参考文献:
[1]于培杰.艺术节奏论[M].济南:齐鲁书社,2013:20-21.
[2]陈建翔,马利文,王健.现代美育与人的生命节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1):12-14.
[3]陈建翔.人的生命节奏与现代美育[J].学术论坛,1992(2):45-49,72.
[4]王利华.《月令》中的自然节律与社会节奏[J].中国社会科学,2014(2):185-203,208.
[5]福斯特 R,克赖茨曼 L.生命的节奏[M].郑磊,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Ⅸ.
[6]何裕民.好身体,从改变德性开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7]李晓峰.“闰月”的隐喻与彰显[J].画刊,2007(12):72-76.
[8]胡荣柏.从我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比较中弘扬中华节日文化[J].传承,2013(1):70-71.
[9]肖军.古观象台的前世今生[J].科技智囊,2013(3):78-83.
[10]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8.
[1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2]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7.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版[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8.
[1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51.
[15]洛克.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96.
责任编辑/孙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