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共同给阳光体育撑腰
2015-12-24程骞
程骞
据报道,有些学校学生课间到操场运动玩耍会被批评。学校之所以这样做,是担心孩子乱跑带来安全隐患。近几年学校因此担责的事件屡见不鲜。遇到这样的大麻烦,学校赔钱不说,还会受到上级的问责、媒体的批评,甚至单位评优时也会被一票否决。此种背景下,从校长到老师胆子越来越小,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关闭可能造成学生伤害的场所,只要有点风险的集体活动如越野赛、长跑、旅游等一般统统取消。
2014年,教育部连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等文件,强调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上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其实早在2006年,政府提出“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但工作的落实一直在路上。校长们面对安全工作压力山大,如此情势下,怎会保质保量地确保一小时的锻炼,又怎能真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操场被关闭的原因并不复杂,但解决起来却特别棘手,至少要从几个方面去思考解决之道。
一是需要家长改变观念。孩子在磕磕碰碰中长大是正常的,真正爱孩子就该对孩子散养而不是圈养。万一出现意外事故应该走法律程序,别动辄大闹学校,要做文明讲理、依法办事的人。
二是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为学校撑腰。如果是因学校工作疏漏引发安全事故,要按照规定处理责任人。但如果是学生个人原因、偶然因素或不可抗力造成的伤害情形,政府当挺身而出,为学校保驾护航,而不是缩手缩脚或把事情一概推给学校自行处置,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问责处罚校长。
三是借鉴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些有效做法,引进第三方议事、协调、法律、保险等服务机构。学校通过购买服务来解决与家长间的权益纠纷。虽然花了点钱,但学校可以更专心于教育教学工作。
四是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居委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联系,善于借助各方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创造好的生态环境。另外,可以通过地方人大完善治理“校闹”的法律法规。
“阳光体育运动”提出已近十年,但健康第一的国家方略至今无法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差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观。对此,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只有解除了学校的后顾之忧,校长们才会逐步恢复各种集体活动和体育项目,广大学生方可真正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责任编辑/黄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