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月亮告诉你故乡

2015-12-24牛合群

骏马 2015年6期
关键词:月光姑娘月亮

走进繁体字的乡村过去,月亮在方块汉字里萌动童年的幸福。我喜欢用手中的铅笔,描绘安静素洁的月姑娘,美丽与唐诗宋词同韵;我喜欢听外婆讲月姑娘的故事,故事带我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花开左右,气象万千;我更喜欢一个人读那柔柔的“疑是地上霜”,她是独一无二的童话,扶我长大,要多可爱有多可爱。

从小,我就觉得那月亮是我们自家的湖,伸手,就能触摸到她温润羞涩的美,只是,我不愿意弄脏她,更不愿意别人亵渎她。在湖边,年迈的外婆总爱慢慢地给我讲述月姑娘的传说,一个又一个,曼妙而动人。外婆一下一下地点着头,说,当月姑娘不在的时候,那群小小的星星,就以为世界是从这一刻才开始,于是就争相表演。外婆说,你不洗澡,月姑娘就不喜欢,于是,我就乖乖地端水冲洗;外婆说,你欺负小朋友,月姑娘就瞧不起你,于是,我就很快和小伙伴友好相处;我生病不想吃药,外婆说,月姑娘正瞅着你呢,她说要勇敢面对困难,于是,我就记住了勇敢,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勇敢”二字成了我破解难题的利器。每每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或者一个善意的举动,外婆就会给我一个甜蜜的吻。外婆赞许地点着头,点着点着,就把自己弯成了下弦月。

外婆的故事,是乡村嘴角流行的一出戏,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局,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那传说浪漫且辉煌,犹赛那冉冉升起于栀子树上的满月,温馨袭人,尽诉衷肠。而外婆自己的故事,她却只字不提。我是后来从母亲那里得知,当年外公抽大烟抽干了家里的一切,就偷偷地把外婆卖了,外婆是被别人五花大绑押走的。外婆至死不从,受尽了折磨,七天七夜滴水不沾,眼看就要死了,对方自认倒霉,就把外婆弃之荒野,外婆是被寒月唤醒的,她咬牙爬回到我母亲的身边,用血手摇醒母亲和另外两个姐姐,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她们不敢做片刻停留,偷偷地逃逸,那是一个白月光铺满山岗的夜晚,她们四人相互搀扶,跌跌撞撞,背井离乡,就连背后送行的狗叫也是那样的青涩和苍茫……

我一直以为,白月光只存在潋滟的唐诗宋词之中,后来我常常看见外婆一人在月下双手合十,把一缕圆润的月光揽在手心,让一滴露珠,长久地站立在睫毛上,悄然绽放成一朵朵白。凝望眼前的白月光,我怎么也想不到,这瘦弱的躯体内却藏着一个高贵而坚强、执著而勇敢的灵魂,洋溢着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仿佛不远处的那只月亮鸟,谁又能体察这些自由的生灵为自己的自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呢?外婆的故事从来不对外人讲,外婆说她没有故事,也没有故乡。与人为善、遇事不争的外婆还说,月亮就是她的故乡;而我,就是她的小月亮,不比一棵树低,不比一颗星暗,要唱你就唱吧,能飞多高你就飞多高吧。

于是,我就对着月亮唱,对着月亮跳,我想勾着月亮的脸,我想和月亮说上一句悄悄话。

有一次,外婆正在月下忙碌大哥的婚宴,她突然对我说:“月光如此温暖,坏人也会回头;只有我们自己拥有了纯洁,才会发现邻人的纯洁。”我当时就对月亮有了敬畏之感。我对外婆说,我愿做你的小月亮。而我在心里说,外婆就是我的故乡;我要像外婆那样,做一个纯洁的人。后来我读爱默生的一篇关于“美国哲人”的演讲稿,记得其中一句话,“大自然对于精神上的影响,以时间来说是最先,以地方来说是最重要。”外婆带着最先也最重要的虔诚、勇敢和善良,珍重岁月的忠告,珍重自然的美好,像小鸟一样欢乐地祈祷,像河流一样留恋着乡村,像晚风一样托举着月亮。外婆就是我的大自然,就是一本静静的书,被我慢慢地打开,慢慢地走进。

月儿有疏有密,时隐时现,总也不知道它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外婆的祈祷,总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覆盖了原野,温暖了无数个寒冷的夜晚,她会让你找回丢失的耐心,返回精神的家园;外婆的目光,犹如月光下盛开的棉花,多了一份平静安逸,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宏大力量,成为乡村的月亮;外婆住的地方,低矮而灵巧,质朴中洒满银辉和童话,成为我的天堂;外婆的世界即使充斥着苦难、欺诈和失望,也会被她妙手裁剪,依然不失美丽。这是乡村的杰作,这是岁月的宣言。每一个夜晚,清凉的风儿,颤悠悠地把乡村的豆灯摇曳,弹吹,似歌,似诗。风月琳琅,婵娟四季。月光里有泥土鲜花瓜果气息柔曼袅来,有静静的河流为万物悄悄储存水源,有如鸣环佩的八月惠风荡来,有赛处子玉肌的洁白月华轻涌,有甜美的爱情坐在弯弯的月亮船上肩并肩手拉着手,有下晚自习的学子一路唱着把酒问青天,还有外婆在月光下飞针走线自如,缝补白天的残缺,领着我和小妹,唱儿歌,过家家,捉迷藏……月亮湖成了一架钢琴,月光成了琴键,灵巧的风中,流泻出银铃叮咚的琴声。

月下的世界,娇柔,写意,经典,厚道,倾城的温柔围着我和我的童年,匿着无穷的欢乐,其甜美远胜过自由。

后来,外婆带着她的一头白发、一弯白月亮,无声无息地走得远远的,将人生的沧桑丢进了月亮湖,孕育出了一片片感情的树叶,那样浓绿和向上。外婆走了,没有和外公合葬,一个人居住在祖坟最东北的位置,既清静,又可以最早迎来月光和晨光,这恐怕是外婆她本人的意愿,也可能是后代子孙的有意安排——能让她今后不受干扰地继续讲述月亮的故事。

月亮湖的水喂养了我强壮的体魄。过去童话般的倒影也悠荡得深远了。只是,我不再自信,那月亮是我自家的湖了,她是无数人的情人。多年后,当我带着一个名叫杨梅霜的女子回到故乡的时候,她踩着厚重的黄土,依着无边的庄稼苗儿,秀发被晚风不时顽皮地浮起,十分惊讶地对我说,这里的月亮就是绝美!她愿意和我共度人生风雨,死后可以葬在这里,和外婆一道,夜里起来看看这么醉美的月!她悄悄地对我说:月亮不老,我们不散。看来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于是,我坚定地点点头,像外婆一样,不知不觉地,就把头发点成了月白。

曾经无数次芬芳过的月光,静静地把我凝望,使我清幽的心胸豁朗些许。原以为我会忘记外婆,谁知那月亮不老,把一点点怀念连同勇敢的心,送入我的怀抱。外婆的爱不老。爱人的爱历久弥新。有了圆月之夜,才有了那种无法消弥的异乡之感,才有了记忆外婆的空间。生命里最不舍的那一页,总是藏得最深。当我遇到挫折和不顺的时候,总会想起快乐的外婆和她飞翔的童谣,“月光轻轻我织麻,你要问我是哪家?村东群子(我的小名)要穿衣,我用月线做成画,画卷裹着我的娃,风风火火走天涯……”想着外婆自编自演的儿歌,想起外婆平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多锉出快锯”,我的内心也就像月亮一样开始平静、自然、顽强和彻悟。

在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总会有人重复我们走过的路。那掩在草丛中的路,爬满了灿烂的月亮花,闪闪的,亮在故乡小楼的窗口。那悠久悦耳的故事,仿佛歌声一样,重又泊进小院孩子的心中。那歌,踏岸而起,绵绵不绝;不枯萎,不凋零,与明月一起熠熠生辉,奔向黎明。这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千千万万的祖辈,他们一生都在围绕那枚皎月亮转,离开了月亮就找不到方向;离开月亮,风景就不再属于他们;白发渐生皱纹深陷,病得不轻只说很好,劳累着,牵挂着,烦恼着,自由着,爱着与被爱着,走出一段路程,回头一望,却也生动着、美丽着;他们就像头顶的月亮,泻尽自己的光辉,温暖了黑暗的每个角落。世世代代,正是他们默默耕耘,不思回报,才使浩荡的人类繁衍生息不枯。我努力地记着这些感觉,明白了这些也许要记住一生。

月华无边。被月亮洗净的天空,除了外表漂漂亮亮以外,就是内心也干干净净。

月光轻涌,我知道那是月亮姑娘的歌声飞逸,仿佛把我带入甜美的梦中,引进七彩的月亮故事里。我追逐着,欢乐地笑,很安静,一个人享受着月亮的抚慰,平静地等待天亮。

责任编辑 王冬海

牛合群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枣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诗刊》《作家文摘》《散文》《散文选刊》《散文诗》等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

猜你喜欢

月光姑娘月亮
《点·月光》
秋姑娘的信
日月光布庄
月光下最透明的心灵
泥姑娘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月光花瓣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你是不是故意的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