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羌塘:无人区里的洪荒世界中国首个大型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挂牌成立

2015-12-24滕玲

地球 2015年11期
关键词:野牦牛羌塘藏羚羊

本刊记者 滕玲

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高地”,特指藏北高原,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2015年9月16日,国家林业局在拉萨举行了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授牌仪式。至此,我国第一个大型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终于宣告成立,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次挂牌也表明,羌塘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种最典型的国家公园,彰显了它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特色。

羌塘位于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脉之间,平均海拔4700米。走进羌塘这片苍茫而辽阔的荒原,就仿佛走进了远古的神话世界,几百公里都不见人烟,唯有黄沙滚滚,沼泽断断续续,戈壁一望无际。这块荒原更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藏羚羊在这里肆意奔跑,野牦牛在这里安家落户。

我国最大、最高和物种最典型的国家公园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威胁,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

我国是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这样的情况令人担忧,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值得关注。

9月16日在拉萨举行了“西藏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授牌仪式,这是我国首个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公园。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邓小刚、副主席边巴扎西等出席了挂牌仪式。

陈凤学表示,建设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是世界各国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和手段之一,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和栖息地,乃至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都是十分迫切、必要和有效的。建设野生动植物类型国家公园是林业部门的神圣使命和责任,要与西藏自治区共同将羌塘这一野生动物类型国家公园建设成为国内的典范,成为国际一流的国家公园。

西藏自治区国家公园筹备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小刚也表示,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的成立将是通过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来保护藏羚羊、野牦牛青藏高原典型野生动物的新形式,是良好的开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该国家公园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和物种最典型的国家公园。藏羚羊、野牦牛是典型的高原高寒动物,作为藏北高原动物区系的代表,是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健康的标志。公园将依托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建设,后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这里分布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数量众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它们良好的栖息地,素有“野生动物最美家园”和“最后天堂”之称。

人类的“无人区”是动物的天堂

据介绍,羌塘平均海拔4700米,在20世纪下半叶以前,该地区从未有人类永久定居。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是天然的野生动物园,现约有100余种野生动物,被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40余种,其中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黑颈鹤、藏原羚、藏雪鸡等为羌塘自然保护区特有的物种。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总面积2980万公顷。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相继建立了70多处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0.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3.4%。

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陆地自然保护区,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保存完整、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及多种大型有蹄类动物。羌塘自然保护区是高原荒漠生态系统的代表地区,这里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空旷无边的草场以及皑皑的雪山和冰川,而且有众多的濒危野生动植物。

据统计,羌塘境内有近500个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和300多个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的湖泊,大小湖泊不仅湿润着整个羌塘高原,也是羌塘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湖泊的面积总和超过2.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湖泊总面积的25%。这里是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区。

羌塘也是中国高原现代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这里有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羌塘高原现代冰川、唐古拉山现代冰川、昆仑山现代冰川等众多山系现代冰川,冰川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羌塘高原的东、南、北以及中心地区。大量冰川的存在不仅塑造了羌塘奇特的景观,同时保证了高原地表和地下水的补给。

羌塘的植被类型比较简单,以高原高寒荒漠草原为主。目前发现的种子植物有近500种,其中50多种是药用植物。由于海拔的高度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这里的植被和植物极其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就无法恢复,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羌塘北部的大片地区一直被视为“无人区”或“生命禁区”,因为这里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类无法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然而,人类的生命禁区为大量野生动物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乐园。远离人类的骚扰,使得野生动物真正成了这里的“主人”。

经过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动物们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存空间,它们大多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濒危野生动物,是青藏高原带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大自然的两件珍贵礼物

顾名思义,羌塘藏羚羊、野牦牛国家公园里最宝贵的野生动物,无疑就是藏羚羊和野牦牛了。

藏羚羊属牛科、藏羚属,别名也叫藏羚羊、长角羊、羚羊。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野生种群数量约在20~22万只。而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羊,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特有的物种,过的是原始的群居生活,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1970年之前仍有100多万只,但随着70年代中期藏羚羊羊绒的巨大经济价值被人类所人知和开发,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内,偷猎现象便开始频发,甚至有过一年杀害几万头的记录,这使得它们的族群在90年代便急速下降到了5万多只。目前由于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的大力保护和关注,它们的数量已明显有所回升,现存约21万只左右。

藏羚羊不是大熊猫,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如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藏羚羊最令人乐道的是它们都善于奔跑,是现存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平均时速可达85公里,寿命最长8年左右。

与藏羚羊一样,野牦牛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野牦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的级别是易危,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牦牛原是中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野牦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很多野生有蹄类和家畜难以利用和到达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场,它却能登临受用。

据记载,百年前野牦牛分布范围较广,占据了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及其毗邻的山脉。近几十年的野外调查则表明,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野牦牛分布范围已缩小至海拔4000~5000米的雅鲁藏布江上游、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两端环绕的约140万平方公里的耸山寒漠中。

据估计,青海省野牦牛数量目前约近万只。以往野牦牛在该省的分布区较为广泛,但由于无计划的乱猎,致使分布区日渐缩小。据调查,以往在柴达木盆地以南,青藏公路以东的范围内,野牦牛的活动也相当普遍,但至今为数已经不多。目前只在青藏公路以西,柴达木盆地南部和北部还有较丰富的野牦牛资源。另外在天峻县西北阳康地区(与乌兰县交界一带),还分布着少量的野牦牛。

猜你喜欢

野牦牛羌塘藏羚羊
我们都爱藏羚羊
羌塘禁区
羌塘盆地油气二维地震勘探进展综述
羌塘盆地东部石炭系杂多群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濒危野牦牛的分布、种群、致危因素及保育
北羌塘坳陷冬曲地区上三叠统巴贡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一只叫卓玛的藏羚羊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藏羚羊会怎么看我?
野牦牛 可可西里的最后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