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幸福观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2015-12-24陈琳
陈琳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孔子的幸福观对当代教师的启示
陈琳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论语》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集萃,其中凝聚的丰富的教育观念已经被很多人解读。作者以“孔子的幸福观”为研究视角,分析孔子在学术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自身人格的要求三个方面对当今教师的启示:做一个“乐学”的教师、做一个“乐道”的教师。
孔子 《论语》 当代教师 幸福观
中国汉字“福”在甲骨文中就存在,它的本义是“两手奉尊于示前”,表示祭祀的意思,表达人们的一种祈求和愿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既是一种心灵体验,又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更与道德存在关系。无论是古代社会的人还是现代社会的人,都关注幸福问题。尤其是现代物质生活的充裕和饱满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层次,而作为一特殊群体的教师,他们的幸福与否一直受到教育研究者和普通大众的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不仅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而且会对学校和学生产生影响。某些当今教师越来越缺少那种教育教学的幸福感,拜金主义的经济大潮不可遏止地涌来,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不断加深。在凝结了孔子一生精神精粹的《论语》中,我们有幸确认,三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已经有了这种“幸福”的观念,他的幸福观对当今处在浮躁社会里的教师而言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一、做一个“乐学”的教师
“乐学”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和精神,是内在的主动的渴求,而不是外在的被动的逼迫和鞭策。并且一方面能够广泛地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对知识的思考和利用是关键。
《论语》的第一条语录是讲学习的快乐的,“学之乐”在孔子的幸福观中具有重要意义。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努力学习以至于忘记吃饭,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让自己忘记忧愁,也忘记自己即将步入老年。“发愤”是一种决心,“忘忧”是一种境界,“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一方面,确实孔子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幸福,在学习中不断发现自己已知的不足,通过新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素养和学科素养。另一方面,是借这种寄身学习的方式躲避现实中的各种俗事琐事和忧虑。古代很多在政治生活中失意的人都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有人对这种方式持消极的态度,认为要么是明哲保身,要么是消极避世,要么是以退为进,但是笔者认为,在外在形式十分混乱和浮躁的情况下,转而从书中寻找精神的滋养是一种明智之举。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关于这里的“之”具体指什么孔子并没有指明,笔者把它理解为学问,也就是说能把学问做得好的人一定是真正以之为乐的人,在做学问中发现快乐并且获得快乐的人。宋代张敬夫说:“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欤。”(《论语集注》)“知”、“好”、“乐”是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境界,由低到高由浅显到深刻,学习的知识也会处在不同的阶段:知晓、理解和领悟,而处在各自不同境界的人会相应地对应于应该有的位置。所以孔子在学习的道路上持之以恒,“乐学”是学习动力的保证。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令人佩服的,虽然他的身份是“师”,但是他一直是以“求知者”的身份无比渴求知识,他求知的对象是没有身份限制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几个人同行,他们之中一定有能够成为他老师的人,没有限定这几个人处于怎样的知识水平、身份地位,只要身上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就可以是孔子的“老师”。他求知的场所是不固定的,如他“入太庙,每事问”,周公庙可以成为他学习的场所。他求知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这种精神食粮的果腹让他始终保持这一种自足感,而这种自足感的长久保持是幸福感。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有更便利的途径和方法接触到教师接触到各种知识,如果教师不能“乐学”,他的知识总会有枯竭的时候,总会有老朽的时候,他将有什么自信面对学生的质疑,他又将用什么抵挡来自舆论的攻击和质问。教师的研究精神十分缺乏,他们对教学参考书有极大的依赖性,尤其是语文教师,教师成为教参、网络的奴隶,没有对文本的自己的解读,人云亦云,照搬照抄。事实上,对知识的简单吸收和加工是经不住推敲和追问的。所以,知识的更新、扩充和深度领悟对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业的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乐学才能乐教,乐教才能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做一个“乐道”的教师
“乐道”就是始终要坚信自己正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始终怀抱着当初的那份对理想的坚定和热情,虽然在实现“道”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任何困难都无法扭曲和改变“道”,并且要知道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可能终其一生也未必实现,如果这“道”不是你真正要坚持的,你感受不到其中的幸福和快乐,那你又怎么能一以贯之,始终如一呢?所以,“乐道”很重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不管孔子这里提到的“道”指的是什么,都能看出孔子的学术态度,他真正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并且矢志不渝地追寻。并且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要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里孔子表现出一种“安贫乐道”的思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并不是说物质生活的匮乏也能带来幸福感,他在这里强调的是“乐道”,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他心中有种对“道”追求的衷心,才能支撑着他面对一切险恶的环境,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箪指的是古代盛饭的圆竹器,瓢是舀水的工具。“一箪食,一瓢饮”,后来引申出一个词“箪食瓢饮”,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指的是生活很贫困。孔子最赞赏颜回的志趣,后来有的人根据这段语录概括出“孔颜之乐”这个词,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笔者认为孔子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也是“乐道”,也就是说贫困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幸福不是来自于生活的贫困,“孔颜之乐”更多的是“以道为乐”“与道合一”的境界。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说颜回所乐的并不是箪瓢陋巷,而是不因为这种贫困使自己的心劳累就不快乐,所以孔子才会称颜回是贤的。《吕氏春秋·慎大览》解释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不管身处顺境或是逆境,只要心中有“道”,就能始终保持那份幸福感。正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孔子是摒弃世俗功利的幸福而追求一种德性幸福。那些忘记自己心中梦想和追求而汲汲于名利的人,他们获得的暂时的满足会很快被打破,这其实是一种脆弱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当今的教师,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只知抱怨或是任人宰割,以至于越变越没有“主体性”。经济大潮的袭涌让很多教师感到自己收入太低,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自己在这份职业中投入和收入之间的极大的不平衡感,更有甚者辞掉工作,选择另一种赚钱更快收入更多的工作方式。而其实他在金钱中获得的那种满足感和在教师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是两者不同的感觉,前者是在感性欲望的支配之下的,可以说欲望会变得越来越大,而他的那种满足感就在无限放大的欲望中越来越无法获得,于是他就很难再回到当初的那种感觉。冯友兰先生将人的精神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一个处于功利境界的人获得的所谓的幸福经不起外部环境和时间的考验。而教师职业中获得的成就感是更偏向于非功利境界的,或者可以说是道德境界,这种成就感来源于或是学生的一次成绩的小小进步,或是他们关心和敬爱的一句问候,不是绝对的无功利无目的,正如孔子不是绝对放弃功利的,而是更偏向情感道德价值观维度。另外,教师成为制度的奴隶,按照领导的意志教学,按照中考、高考的方向教死的知识。主体的自我迷失导致教师成为一个丧失自身灵魂和反思能力的思想附庸,也就只能沉浸在一种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单调乏味的教学行为中,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成为执行他人教学思想的“牵线木偶”,而处于这种状态中的教师谈何幸?
孔子的幸福观对当今的教师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当现在的教师开始抱怨社会抱怨大环境,把问题归咎到社会的时候,孔子告诉我们:反观自我,反观内心,把“我”这一个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
[3]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林语堂.孔子的智慧.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5]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5.
[6]林语堂.人生的盛宴.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7]刘亚明.从<论语>看孔子幸福观的特质.教育教学论坛,2014(51).
[8]郑祥专.从积极情绪研究视角看孔子幸福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9]刘景辉.孔子快乐观探微.群文天地,2011(21).
[10]王恩来.乐以忘忧——孔子的人生态度.理论界,2008(09).
[11]张方玉.论孔子德性幸福的三种形态.学术论坛,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