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2015-12-24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734000)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李光霞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中心学校734000)
新课程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教师必须彻底废弃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诱导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
新课程初中物理优化课堂提问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堂教学,提倡以问题为课堂教学的线索,教师通过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新课程要求我们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善于应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互动式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一言谈、满堂灌的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打造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因此,课堂提问便成了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师通过适时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引起学生饱满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也针对某些教学内容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却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或者是提问的时机不够恰当,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提问的内容难度过大,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使课堂教学变得一团糟。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物理教学实际,粗浅地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地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提问思路、技巧与方式,切忌毫无准备的随意性提问。一节40分钟的物理课,不能一直用问答式来进行,这样会使学生疲劳和厌倦,要将提问的重点集中在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上,问在最值得、最需要的地方,问在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决不能滥用提问。如在学生学习了电学中的欧姆定律之后,学生知道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I=U/R。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由公式I=U/R经变形后可以得到R=U/I,我们能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呢?或者说是导体的电阻R会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中的电流I的变化而变化吗?”这样的提问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强化了教学效果。
二、提问要有目的性
一节物理课堂中的提问,不但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且还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在学生学习热学的时候,很容易把“温度”和“热量”这两个概念混淆。这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温度不能传递而热量可以传递?”学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搞清了温度和热量的区别,热量则是内能的多少,是能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标志”当然是不能传递的,而“热量”则可以传递。显然,教师提问的目的很明确,目的不在于问题答案的本身,在于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准确地区分物理概念的内涵。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应建立在激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之上,必须具有启发性,决不能是填空式问答或判断式发问,坚决废除“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内容本身的联系和矛盾,恰当地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适时提出适合学生知识水平且具有开发性的问题。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四、提问要有策略性
(一)将问题放置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问题放置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获得鲜活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提出这些问题:1.把带有挂钩的吸盘按在墙上,能挂很重的衣服而掉不下来,为什么?2.疏通下水道的橡皮吸盘,挤压出空气后,向上提起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为什么?3.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面和桌架紧紧地吸在一起,为什么?类似这样的许多问题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实际相联系,能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更有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他们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问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递进
为了说清一个内容,教师可以围绕这个要求设计一系列连贯性的问题,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同时有利于使分散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相互联系的、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还可以使问题化整为零、化难为易。例如,在讲“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系列问题。
1.1立方米体积的水质量是1吨,2、3立方米体积时质量分别为多少吨?2.什么是单位体积?3.体积不同,质量也不同,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关系是怎样的?4.体积和质量发生变化时,单位体积的水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什么?
(三)适时转换提问的方式或变换提问的角度
同一物理问题往往有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有些问题学生可能由于一时的思维障碍而答不上来,此时,教师就要转换提问方式或提问的角度,或换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提问。例如,什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学生只是生搬硬套书本的知识。改变一种方式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物体变为运动或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学生自然说给物体施加一个力。如果接着再问:“在什么情况下,物体虽然受到了力,但它的运动状态却并不改变?”这时初中生就较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了。可见,对同一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往往也可以达到同一个目的。
总而言之,教师设计问题要注重有效性,在提问时更要注重方式和角度,使问题的设计接近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悟。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反复推敲语言的精确性,要善于尊重学生,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语气要有协商性,注意不断地观察学生的反应,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难度大的问题应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教学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