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2015-12-24

学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平均数生活化数学知识

(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大蒲河中学066607)

浅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刘桂萍

(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大蒲河中学06660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当然,有些情景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学生搞清较难、易混的内容,使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

例如,笔者在讲“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的时候,在导人新课时,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设计了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蝴蝶飞舞、落下”的课件。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笔者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从中观察到了什么?我特意将蝴蝶翅膀张合的过程设计为重复演示,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这其中蕴涵着什么数学概念?这样及时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运用学生熟悉的真实情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二、设计生活化数学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更大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有趣的生活现象,选用富有生活情趣实例引入课题,增强课堂的兴趣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海上日出的全过程,把太阳抽象成一个圆,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进而让学生讨论圆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再用几何画版放映出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最后归纳出圆与直线的相切、相交、相离的三种相对位置关系。这种模拟生活的情境引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上获取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训练了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教学时,教师可采用世界杯比赛为例,其赛况必然成为学生课间的热门话题.在教学中,便可选用某国队在小组赛中的比赛的场景,先播放一段精彩的实况录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场比赛(分上半场、下半场)的净得分情况,归纳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便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讨中掌握了“有理数加法法则”。

三、设计生活化练习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我教《求平均数》(第八册)时,练习中有一题是给出一组学生身高数据,算出平均身高,来巩固平均数=总数÷个数的这种方法。我是这样做的:先给出某省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40cm,问“我们组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本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本小组8个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与140cm进行比较。同样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的练习,但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平均数,还学会了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我觉得这样的教学就达到了目标。

三、启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传统的数学的弊端:在传统的数学应用型试题中,总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背景,给学生一个不平等的学习机会,其意义只是在于巩固数学知识,拉大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造成这些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欠缺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甚至有些应用性试题的背景材料是人为的编造。还有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许多试题的背景缺少共性,面对这些问题时,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兴趣调动不起来。因此,教师在设计应用型试题或在教学应用性数学知识时,不妨选用学生喜欢的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教材提供的素材作适当的改编,作些生活化的加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熟悉的生活背景试题进行数学建模,在有心理兴趣的准备状态下与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数学。相信其学习的效率至少能够让学生接受数学。

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教师可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教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现实生活是数学教育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当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数学回归生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平均数生活化数学知识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