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5-12-24

学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美的读书

(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实验小学061113)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张平丽

(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实验小学061113)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兴趣培养方法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书籍是知识的阶梯,书籍对于少年学生的成长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浅显、贴近实际生活的注音读物(童话、语言、童谣、古诗等);中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适当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可以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创设读书情境。课上可采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形式,启迪学生阅读兴趣;或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课下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二、创设阅读情境,诱发阅读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文字内容诉诸可视的画面,根据文字内容配之音乐,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教材中所蕴含的美,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真正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落到实处。

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片段并配上凄婉的背景音乐,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那种哀伤的情境之中,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了心理情感准备。

在这种由生动可感的声音创设的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可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小学低段学生识字量小,给课外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无法扫除字词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致于对书籍望而却步。这时教师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做到多拼、多问、多查、多想。

对中高段学生来说,课外阅读要达到的目标更高,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更多。教师还可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加强朗读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配乐朗读或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使学生在朗读中人情人景,体会文章内容与意境。

四、读写结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因此,读写结合就是非常必要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手段。阅读是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而写作则是输出信息。输出信息包括说和写两个方面,输出信息是内化知识后的展现,是运用阶段。

如果阅读教学只停留于字词句的意义之上,那么,学生写的能力一定会受到束缚,阅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从作品的意图上思考,才能深入理解文字。写作教学不能局限于纯技法的讲解上,它必须以一定的范文为载体,进行思想、语言、技能的领悟与积累,然后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因此,只有从阅读材料中汲取语言精华、思想精华、情感精华、写作技巧精华,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说阅读是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写作是对作品深层次的感悟。

读是基础,是为写作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的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从对课文的品读上挖掘写作资源,从教材中挖掘作文方法,从教材中挖掘作文思想、情感、内容素材,从教材中挖掘语言素材,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指导学生读懂、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某些段落的写作方法,从学生生活中选材,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练写片段。

例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先写形态,再写颜色,最后写味道,从生到熟再到熟透,按生长顺序的法,指导学生课外观察一种蔬菜或水果,注意它有什么特点,先说说它的形状、颜色、味道、吃法等,然后据说的内容写一段话。

再如,教学《课间十分钟》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丢沙包”一段,先后写活动的地点、活动的项目、活动的过程和参加活动的心情等四项内容,其中活动的过程着重写了:丢包——躲包——抓包。然后让学生模仿《丢沙包》片段,写自己熟悉的一项活动,如跳皮筋、踢毽子等。要求学生把片段写具体,这些片段的练习,就为完整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

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动力,而各种活动则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创设读书情境。

课上可采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形式,启迪学生阅读兴趣;或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课下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需要教师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要注意对学生良好个性、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切实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美的读书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好美的雾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