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铅酸电池湿法回收铅新工艺对比研究

2015-12-24蔡俊超张玉凤赵瑞瑞陈红雨

蓄电池 2015年4期
关键词:柠檬酸钠前驱草酸

蔡俊超,张玉凤,赵瑞瑞,2,刘 学,陈红雨,2*

(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高校储能与动力电池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 广州 510006)

0 前言

我国每年大约有五六百万只废铅酸电池产生,含铅金属量约为三四十万吨。预计 2013~2014年我国金属铅消耗量可达 500 万吨,而其中大部分将用于铅酸电池的生产,如此巨大的消耗会使铅资源急剧减少。基于我国铅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现今人们对从废旧电池铅膏中回收铅进行循环利用的研究愈加关注。传统的火法回收技术能耗大,易产生铅烟、SO2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研究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湿法回收处理废铅膏。近年来,剑桥大学 Kumar 等人[1-2]开发出了柠檬酸–柠檬酸钠湿法浸取废铅化合物的方法,华中科技大学杨丹妮等人[3]利用草酸–柠檬酸钠浸取体系回收废铅膏,制得了超细的 PbO 粉末,并利用其制成成品电池后进行测试,表现出了良好的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文针对废铅膏中的 PbO2回收问题,直接采用草酸–草酸钠浸取体系,减少了柠檬酸–柠檬酸钠浸取体系中需要添加还原剂还原 PbO2这一步骤。将两种浸取工艺制得的前驱体分别进行煅烧制得铅粉,利用所得铅粉作正极材料制作成微型铅酸电池(2 V 0.2 Ah),并测试所制备电池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比较利用两种工艺制得铅粉的电化学性能。

1 实验

1.1 材料制备

各取 10.0000 g 经过预处理的废铅膏粉末(粒径< 125 μm),分别加入到已溶解了柠檬酸–柠檬酸钠(A 组)和草酸–草酸钠(B 组)的浸取液中,采用磁力搅拌机进行搅拌,同时滴加适量H2O2至 A 组溶液中,待反应完成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液至呈中性。将所得到的柠檬酸铅前驱体和草酸铅前驱体烘干(60 ℃,12 h)后研磨,最后分别于空气氛围下在马弗炉中升温至 400 ℃煅烧 1 h,冷却后即得到氧化铅和铅的混合物—铅粉。将合成的柠檬酸铅前驱体和草酸铅前驱体分别标记为样品 1#、2#,各自经煅烧后生成的铅粉对应标记为 P-1#、P-2#。

1.2 材料表征

采用 Bruker D8 Advance 型 X 射线衍射仪对两组前驱体和铅粉进行分析,Cu 靶,管电压 35 kV,管电流为 40 mA,步宽为 0.03°,扫描速度为10(°)/min;采用 Carl Zeiss Ultra 55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两组铅粉样品形貌。

1.3 电池制作及电池性能测试

在 P-1#、P-2# 铅粉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红丹粉、短纤维、胶体石墨、去离子水和 H2SO4(1.26 g/cm3),搅拌均匀,视情况加水调整铅膏的表观密度。然后将铅膏均匀涂抹到板栅上,经压实、浸酸、固化干燥后用作正极板,与外购的负极板(面积为正极板的 2 倍左右)组装成微型铅酸电池[5-8]后进行化成如图1所示。用 LAND CT2001C充放电仪对化成好的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比较两组铅粉制得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

图1 自制铅粉制备电池流程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前驱体的合成与表征

图2为本实验废铅膏分别经 A、B 两组浸取体系反应后生成的前驱体的 XRD 图。图2中前驱体 XRD 图分别与现有文献中报道的柠檬酸铅Pb(C6H6O7) 的 XRD 图[1-2]和草酸铅 PbC2O4的 XRD图[4]基本吻合,表明两种湿法浸取工艺均能制得较纯的前驱体材料。

图2 柠檬酸铅与草酸铅样品的 XRD 图

2.2 铅粉的生成与表征

图3为样品 1# 和 2# 分别经煅烧后制得铅粉P-1# 和 P-2# 的 XRD 图。由图3可知,前驱体柠檬酸铅经煅烧后制得的铅粉主要由 β-PbO、α-PbO和少量 Pb 组成,而草酸铅经煅烧后制得的铅粉主要包括α-PbO、Pb3O4和少量 Pb。在制作电池过程中,通常会在正极铅膏的和制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Pb3O4,这样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化成效率,从而增加电池的放电容量,而且工厂用铅粉中的主要成分是α-PbO,由此可见,废铅膏经过草酸–草酸钠湿法浸取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铅粉更接近工厂铅粉的要求。

图3 各样品经煅烧后制得铅粉 XRD 图

图4为样品 1# 和 2# 分别经煅烧后制得铅粉的SEM 图。由图4可知,柠檬酸铅经煅烧后制得的铅粉呈多孔稀松状,而草酸铅经煅烧后制得的铅粉呈颗粒状且聚集在一起,两种铅粉的形貌不同可能也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

图4 各样品经煅烧后制得铅粉 SEM 图

2.3 电池性能测试

图5为利用 P-1#、P-2# 铅粉制作的微型电池在 20 mA/g 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曲线图。由图5可知,2 号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最高达到了105 mAh/g,1 号电池放电容量为 95.7 mAh/g。由此可见,利用草酸-草酸钠浸取体系回收废铅膏后制得的铅粉较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制得的铅粉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10%以上),原因可能是草酸-草酸钠体系制得的铅粉密实度较高,和膏后的铅膏表观密度较高,有利于电池的化成,首次放电容量也随之提高,而且铅粉中含有一定量的Pb3O4,这也能促进电池的化成,提高放电容量。该结果也与前述测试结果相吻合。

图5 制备的电池首次放电曲线图

图6是由 P-1#、P-2# 铅粉制作的电池循环性能图。 由图6可知,2 号电池容量保持率一直保持在 90%以上,表明其循环性能良好,分析可能是因为草酸-草酸钠体系制得铅粉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易聚集成团状,且较为均匀,使得固化后的铅膏表观密度较高,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分布均匀,且结合紧密,使得循环性能保持稳定。而 1 号电池在循环 10 次前表现出容量保持率升高,而后出现急剧下降的现象,分析可能是因为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制得的铅粉内部孔隙率较高,导致固化后的铅膏较疏松,化成时硫酸易进入极板深处,活性物质利用率增加,从而使得电池初期放电容量增加,但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极板活性物质因为松软而与板栅的粘合度降低甚至出现脱落,导致电池后期放电容量大幅降低。

图6 制备的电池循环性能图

3 结论

在现有的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的基础上,选用草酸–草酸钠浸取体系替代柠檬酸–柠檬酸钠浸取体系,对比两组浸取工艺,结果表明,后者较前者回收制得的铅粉制成电池后的首次放电容量提高了 10%左右,循环性能明显改善,且 50 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 90%以上。同时,后者中的草酸因具有还原性,可以直接还原废铅膏中的 PbO2,无需再加入 H2O2,这不仅节省了实验步骤,而且成本更低,更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1] Sonmez M, Kumar R.Leaching of waste battery paste components.Part 1: Lead citrate synthesis from PbO and PbO2[J].Hydrometallurgy, 2009,95(1–2): 53–60.

[2] Sonmez M, Kumar R.Leaching of waste battery paste components.Part 2: Leaching and desulphurisation of PbSO4by citric acid and sodium citrate solution [J].Hydrometallurgy, 2009,95(1–2): 82–86.

[3] Danni Yang, Jianwen Liu, Qin Wang, et al.A novel ultrafine leady oxide prepared from spent lead pastes for application as cathode of lead acid battery [J].J.Power Sources, 2014, 257: 27–36.

[4] Salavati-Niasari M, Mohandes F, Davar F.Preparation of PbO nanocrystals via decomposition of lead oxalate [J].Polyhedron, 2009, 28:2263–2267.

[5] 陈红雨, 熊正林, 李中奇.先进铅酸蓄电池制造工艺[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10.

[6] 伊晓波.铅酸蓄电池制造与过程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21–337.

[7] 高林霞, 朱新锋, 刘建文, 等.锌杂质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基于柠檬酸/柠檬酸钠国收废铅膏[J].蓄电池, 2014(2): 56–59.

[8] 高林霞, 刘建文, 朱新锋, 等.锌杂质在柠檬酸/柠檬酸钠将回收废铅膏中的迁移[J].蓄电池,2014(1): 3–6

猜你喜欢

柠檬酸钠前驱草酸
混合有机配位剂对DTSPAM去除水中Cd2+性能的影响
从慢性肾脏病综合诊疗的角度看草酸
化学气相沉积法从MTS-H2-N2前驱体制备碳化硅涂层
Mg2SiO4前驱体对电熔MgO质耐火材料烧结性能及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回收制备二氯二氨合钯(Ⅱ)前驱体材料的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法研究废铅膏在柠檬酸钠水溶液中的溶解行为
右旋糖酐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