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语言中的预设问题

2015-12-24陈晶晶石运宝

关键词:罗素表达式语句

陈晶晶,石运宝

(1.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家庄 050043;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预设是自然语言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人们通常用预设来表达已知的信息。国外学者对预设的研究由来已久,自19世纪末关于指称问题探讨时就开始关注“预设”这一概念。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Frege,1892)是第一个将预设作为逻辑概念加以研究的学者。自弗雷格之后,罗素(Russell,1905)、斯特劳森(Strawson,1950),塞尔(Sellars,1954)等相继在文章中谈到预设。他们的研究激起了学者们对预设理论的浓厚兴趣,有关预设的定义、预设的性质、预设触发语的问题,以及预设的可取消性和预设的投射问题不断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中。

一、哲学中对预设的讨论

(一)弗雷格的预设理论

弗雷格在文章《论涵义和指称》(On Sense and Reference,1892)中最早提到语言使用中的预设现象。他认为,普通名称和单独名称都有涵义和指称,名称的指称即该名称所指的对象;名称的涵义即名称的意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了解的意义。弗雷格指出,句子也有涵义和指称,句子的涵义就是它所表达的思想,也即命题。句子的指称是该句子的真假值。他认为,如果一个句子所含有的单独名称没有指称,那么这个句子就没有指称,也就是此时该语句没有真假值。在此,借用弗雷格最经典的例子来阐述这个问题:

(1)Kepler died in misery.(开普勒死于贫困之中。)

(2)Kepler died in misery.∧Kepler designates something.

(3)Kepler did not die in misery.(开普勒没有死于贫困之中。)

(4)Kepler did not die in misery.∨the name Kepler has no reference.

弗雷格指出,如果句(1)“开普勒死于贫困之中”的单独名称“开普勒”没有指称,也就是说,事实上没有“开普勒”这个人,那么这个句子就没有指称,这个句子就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他还指出,预设不包含在语句的意义之中,预设隐藏在语句的背后。比如“Kepler died in misery”这个句子包含了“Kepler designates something”;这个句子的否定不是“Kepler did not die in misery”,而是句(4)。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弗雷格说:

“如果人们陈述某些东西,当然总要有一个预设,即所用的简单的或复合的专名有一个意谓。因此当人们说‘开普勒死于贫困之中’时,就已预设‘开普勒’这个名字表示某物,但是,‘开普勒’这个名字表示某物这个思想却不因此包含在‘开普勒死于贫困之中’这个句子的意义之中。……实际上,‘开普勒’这个名字表示某物,这一点既是‘开普勒死于贫困之中’这个陈述的预设,也是其反对陈述的预设。”[1]

“意谓”在这里即指称,这段话说的是一个句子预设了它所包含的单独名称有指称,预设了单独名称所指称的对象存在。弗雷格这段话中所谈论的预设是我们在文献中常常提及的存在预设,也是预设的主要类型之一。

根据弗雷格的思想,预设是有真假值的。当预设得不到满足时,预设就失败,此时预设就为假。他认为,预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然语言不完善:

“语言是有缺陷的,因为语言中可能有这样的表达式,它们根据语法形式似乎肯定表达一个对象,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却达不到这种肯定。”[1]

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容易造成没有指称的虚假专名出现,因而弗雷格想建立完善的逻辑语言。逻辑完善的语言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由已经引入的符号作为专名而合乎语法规则地构造起来的每个表达式,实际上也表示一个对象,并且一个符号的意谓若不确定,这个符号就不能作为一个专名而被引入。”[1]

这种完善的语言就可以避免存在预设为假的表达式出现的情况。弗雷格为了使得他所创建的逻辑依然遵循排中律,对预设为假的语句做了相应的处理。他保留了二值性,用预设失败来填补由此产生的真值空隙。弗雷格希望语言使用者避免使用没有指称的表达形式。

(二)罗素的观点

20世纪初,罗素在他的摹状词理论中提出了与弗雷格预设理论不同的看法。罗素注意到弗雷格理论中的问题,他为了避免句子因含有没有指称的成分而导致真值空隙,提出了摹状词理论。在罗素看来,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真值空隙。他认为,即使句子的预设为假,也可以确定句子的真假。以他在《论指称》(On Denoting,1905)中经典的例子来说明[2]:

(5)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法国国王是秃子。)

罗素认为,句(5)虽然看似是一个简单命题,但它其实是由3个支命题所构成的复合命题。句(5)所包含的3个支命题分别是:

(Ⅰ)“x是法国国王”不恒假,即至少存在一个个体是法国国王;

(Ⅱ)“如果x和y是法国国王,那么x和y等同”恒真,也即至多存在一个个体是法国国王;

(Ⅲ)“如果x是法国国王,那么x就是秃子”恒真,也即谁是法国国王谁就是秃子。

这3个支命题合取在一起就是“法国国王是秃子”所表达的涵义,我们也可以将这句子的逻辑形式表达为:

如果预设为假,即不存在法国国王,那么这个合取命题也为假。合取命题的值为假就意味着“法国国王是秃子”为假,这样就没有了真值间隙。同样,在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分析中,即使不存在法国国王,“法国国王不是秃子”的值也可以得到确定[3]。从某种意义上说,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预设理论。罗素对摹状词的精辟分析堪称现代分析哲学的典范。有学者高度认可罗素的研究,甚至愿意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称为预设理论。但也有学者对罗素的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斯特劳森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正是在这种思想激烈碰撞的研究氛围中,预设理论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

(三)斯特劳森的预设思想

罗素对弗雷格理论的批评使得预设的研究沉寂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50年代,斯特劳森在《心灵》杂志上发表了《论所指》(On Referring,1950),在该文中他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批评,并重新思考了预设的问题。

斯特劳森指出,罗素在分析“法国国王是秃子”时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这种分析方法没有对语词、语词的使用和语词的表达进行区分,于是派生出3个基本错误:其一是把语词的意义等同于它的指称;其二是把指称某个实体和断定某个实体的存在混为一谈;其三是把一个含有摹状词的语句看成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4]。在斯特劳森看来,说“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或者说“The king of France is not bald”这类语句的人,并非如罗素所讲的那样不是在做出一个真论断就是在做出一个假的论断。同时,“目前存在一个且仅仅存在一个法国国王”并不构成说出该语句的人所正在断定的内容的一部分[4]。斯特劳森区分了语句、语句的使用和语句的表达,他认为语句本身只有涵义没有所指,没有真假,只有在特定语境中进行论断时才有真假。这种观点否定了罗素将“The king of France is bald”理解为3个命题合取在一起的做法,因而也就否定了罗素的预设理论。

斯特劳森的观点基本上发挥了弗雷格的预设思想,他认同弗雷格将预设失败作为自然语言常见现象这一说法,同时他又对弗雷格的思想有所发展。他认为,预设为真是语句为真或为假的前提条件。语句中所含的名称(单独名称、普通名称或摹状词)指称的个体不存在时,这个语句便是无法解释的,因而语句就不会有真假的问题[5]。当我们能够判定一个语句的真假时,就说明这个语句的预设一定是真的。对于预设为假的语句,斯特劳森摒弃了二值逻辑的处理方式,认为当一个语句的预设为假时,这个语句虽然有意义(significant),但是“问这个语句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没有意义”[4]。

斯特劳森的预设理论为语言学和逻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思路。他的研究使得预设概念不断被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所接受,尤其是在他的《论所指》发表之后,关于预设的各种学说蓬勃发展起来,预设逐步成为逻辑界、语言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语言学中对预设的探讨

20世纪60年代,预设进入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并不断成为逻辑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70年代起,语言学家Keenan将预设与语境结合起来研究,于是预设不断进入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中。预设到底是语用现象还是语义现象,学界关于这个问题争论颇多。Levinson在著作《语用学》(Pragmatic,1983)中将预设区分为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并对这两类预设作了详细说明。由于Levinson的探讨,关于预设的诸多研究如预设的定义、预设的触发语以及预设和焦点、预设的投射等问题也逐步被学者们关注。

(一)语义预设

弗雷格、罗素和斯特劳森讨论预设时都使用了“真”“假”这样的概念。利用这样的语义概念从命题有无真假值的角度来阐释预设或定义预设,就被称之为语义预设(semantic presupposition)。

1952年,斯特劳森在《逻辑理论导论》这一著作中指出:“一个命题S预设S’当且仅当S’是S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6]1997年,瑞典语言学家Jens Allwood在《语言学中的逻辑》一书中也谈到:“如果一个语句P与它的否定﹁P二者,只有在Q真时它们才是真的,那么P预设Q。”[7]斯特劳森从真值语义学角度分析预设,将预设看成是一个命题具有真假值的必要条件。Jens Allwood指出了预设的特征——即预设被语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所共同具有。从两位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拓展得出,一个命题的语义预设就是从这个命题以及它的否定命题都能推出的命题。

语义预设的最大特点是预设被看作是语义系统中稳定不变的因素,它不直接涉及语句的说话者和听话者,不受语境的制约。预设的语义解释在很长时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它未考虑语境、背景知识、交际者的信念等因素,使得它在语言实践中处理预设的可取消性以及投射问题时存在局限性,因而语言学家又将预设纳入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二)语用预设

20世纪70年代初,语言学家 Stalnaker和Keenan、Fillmore等人提出了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这一概念。语用预设是在语义预设的基础上考虑了使用语言的人以及现实的语境等因素,因而它可以被视为是关于命题态度或言语行为的预设。

将语用预设视为命题态度的代表人物是Stalnaker,他认为预设是接受某一事物为真的命题态度。在《论预设》(Presupposition,1973)一文中,他这样谈到:“预设是一种命题态度。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接受某物为真的态度。”[8]Keenan将预设理解为有效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条件。他在分析语境和话语(utterance of a sentence)关系的基础上定义预设,认为语境包括说话者、听话者、话语说出的环境等,话语是事件,是说话行为本身[9]。他指出,说话者的话语能够被理解需要满足某些条件和语境,这些条件就被称为话语的预设。通常来说,这些条件包括话语参加者的关系、身份、年龄、辈分,以及说话时所提及的人物的信息,还包括物理背景中所提及物品的存在和相对位置等[10]。

此外,还有学者将预设看作是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或者背景信息,他们认为只有基于背景知识,说话者才能对听话者说某句话,并相信听话者理解他的话语,正是基于共同的背景知识,双方的交流才能达成[11]。

三、预设的触发语

当我们说P预设Q时,作为预设的Q总是由P中的某个语词或某些特定的词触发的,比如“玛丽的女儿也考上了哈佛大学”预设“玛丽有女儿”,这一预设来源于语句中的“玛丽的女儿”;这句话还预设“除了玛丽的女儿外还有其他人考上了哈佛大学”,这一预设来源于语句中的副词“也”。语句中触发预设的语词被称作“预设诱发语”或“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s)。自然语言中有许多预设触发语,卡图南在《预设现象》(Presuppositional Phenomenon,1973)一文中搜集了31种预设的触发语。Levinson在《语用学》(Pragmatic,1983)一书中选择了卡图南的13种触发语类型,并进行了详细探讨,如下:

1.限定摹状词(definite descriptions),预设所指事物存在,如“法国国王是秃子”触发预设“法国有国王”。

2.叙实动词(factive verbs),如“知道、后悔等”,预设宾语句表达的是事实,如“林志颖后悔参加《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中的“后悔”触发“林志颖参加了《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这一预设。

3.隐涵动词(implicative verbs),如“忘记、避免等”,以动词所具有的某种隐涵的意义作为预设信息。如“忘记做某件事”预设“该做某件事”。

4.状态变化动词(change of state verb),如“开始、继续、完成、离开、停止等”,经典的例子就是“你停止打你老婆了吗?”预设“你曾经打你老婆”,“停止”这个动词触发了预设。

5.判断性动词(verbs of judging),如“批评、斥责、负责等”,预设宾语句陈述的是事实。如“老师批评小王考试作弊”中的“批评”触发预设“小王考试作弊”。

6.重复意义动词(iterative),如“再次、又、重新等”,预设某事件、动作、状态曾经存在过。如“北京的雾霾再次加重了”预设“北京的雾霾曾经严重过”。

7.时间状语从句(verbs ofjudging),即由“在…之前”“在…之后”“随着…”“自从”等引导的从句,预设宾语句表述的是事实。例如,“姚贝娜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演唱过《甄嬛传》的主题曲”中的“参加中国好声音之前”,预设“姚贝娜参加了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

8.比较和对比结构(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比如“杰克是一个比露西更优秀的老师”预设“露西是一位老师”。

9.强调句(cleft sentences),如“约翰一家是在7月份离开康涅狄格州的”预设“约翰一家离开了康涅狄格州”。

10.隐性强调句(implicit cleft with stressed constituents),如“安迪损坏的东西是他的打印机”预设“安迪损坏了一些东西”。

11.非限定性定语从句(non-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如“My brother,who is a doctor,went to Netherlands last week”预设“My brother is a doctor”。

12.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 factual conditions),如“如果她没有错过公交车的话,那她就不会迟到了”预设“她错过了公交车”。

13.疑问句(questions),如“谁正在教室里唱歌?”预设“有人在教室里唱歌”。

Levinson在这里提到的预设触发语大多是没有争议的,由这些典型的语词或结构触发的预设往往能够被学者所接受。在这13种预设触发语中,第一种触发语所触发的预设常常被称为存在预设,第二种由叙实动词触发的预设称作事实预设。事实预设和存在预设是自然语言中两种非常重要的预设。

预设触发语的语义内容与预设信息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触发语的作用是引出预设,预设是隐涵在触发语背后的某些背景信息。触发语是理解预设和解释预设的线索,触发语的存在,使得语句的预设信息拥有了可探寻性。

四、预设的投射问题

预设投射问题(the projection problem of presupposition)是预设研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它是由语言学家兰根道(D.T.Langendoen)和塞尔文(H.B.Savin)于1971年提出的。二位学者在《预设的投射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投射问题”这一概念[12],他们将复合表达式的预设与构成它的简单句的预设之间的关系称为投射问题。具体来说,投射问题指的是一个简单句成为复合表达式的组成部分时,这个简单句原来的预设能否继续保留,上升成为整个复合表达式的预设的问题。兰根道和塞尔文指出,复合表达式的预设也和复合表达式的意义一样具有组合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复合表达式的预设是其各组成部分的预设之和。二人关于复合表达式预设的这一思想被称为“累积假设”。

诚然,研究者都期待当一个简单句成为复合表达式的一部分时,该简单句的预设继续是真实的。兰根道和塞尔文开启了预设投射问题研究的先河,最初他们的理论得到众多学者的拥护,然而在后来的应用过程中“累积假设”这一思想遇到反例的冲击,使得学者们意识到复合表达式的预设并非如累积假设所述的那样简单。子句的预设与复合表达式的预设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子句的预设可以投射成为复合表达式预设的一部分?种种疑团吸引着勇于探究的学者们,他们从语义、语用乃至认知角度对预设投射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提出了预设投射问题的各种解释模式,比较代表性的有塞词—漏词—滤词模式[13]、潜在预设说、多值逻辑解释等。这些解释模式丰富了预设研究的内容,拓展了预设的研究空间,对于人们日常语言交流活动中理解预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9-110.

[2]Russell B.On Denoting[J].Mind,1905,14(56):479-493.

[3]夏年喜.语义预设的合理性辩护[J].哲学研究,2012(8):108-115.

[4][美]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牟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20-433.

[5]Strawson P F.Presupposition[C]//Pragmatic:Critical Concepts,vol.4,London:Routledge,1998:5-7.

[6]Strawson P F.Introduction to Logical Theory[M].London:Methuen & CoLtd,1952:175.

[7]Jens Allwood.Logic in linguis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50.

[8]Stalnaker.Presupposition[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1973(2):447-457.

[9]Edward L K.Two Kinds of Presupposition in Natural Language[C]//Pragmatics,Volume IV:Presupposition,Implicature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1998:13.

[10]朱敏,王佳.预设与语境:一种逻辑关系的构想[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1):10-13.

[11]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59-460.

[12]Langendoen D T,Savin H B.The Projection Problem for Presuppositions[C]//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New York:Holt,Rinehart& Winston,1971:55-62.

[13]Lauri K.Presuppositions of Compound Sentence[C]//LinguisticInquiry Volume IV Number2,Spring,1973:169.

猜你喜欢

罗素表达式语句
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表达式
重点:语句衔接
表达式转换及求值探析
浅析C语言运算符及表达式的教学误区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
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
我喜欢
议C语言中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