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训练促进校园足球竞技水平研究
2015-12-23陈建任朱永光
陈建任 朱永光
摘要:足球与武术是当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重点推进校园的优秀体育运动项目,尽管两种项目的技术体系不同,运动形式和技术运用目的也迥然相异,但均以腿脚运用作为主要技术并极大依赖视觉反馈的特征是基本一致的。文章对武术与足球运动进行综合研究,并结合实验对照,发现武术练习运用于足球技能、体能训练对提高足球运动员技术水平产生积极地正向的迁移和影响,有效提升足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关键词:校园足球 武术 提高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60-02
近年来国内的足球事业蓬勃发展,校园足球开展如火如荼。很多专业球队不惜高价聘请外籍教练进行体能及技、战术训练,以期待球队有所作为。然而在向世界杯及奥运会进军的征途中却屡屡受挫,个中缘由值得体育人士的深思和商榷。抛开技战术训练与运用,笔者认为体能的差距与心理因素问题是制约我们足球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体能,增强对抗能力是足球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曾以足球游戏来训练士兵的灵活性,而武术攻防技术则直接成为军事格斗技能而被广泛用于军事训练中。可见武术与足球技能在本质上相同,动作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及技能价值相近的问题早就被古代人们所认识和运用。受我国古代“蹴鞠”演练的启发,以及多年来武术与足球运动训练结合的实践,笔者提出以传统的武术运动中的技术、功法练习融入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增强足球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和勇敢无谓、敢打敢拼的精神,从而开发球员运动技术潜能和心理素质,提高足球运动竞技水平。
1实验对象和实验方法
1.1实验对象
实验组:江苏师大体育学院11体11(22人)
对照组:江苏师大体育学院11体12(22人)
1.2实验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训练法;数理统计法;竞技比赛等方法。
2关于武术技术动作的选择及实验实施见表1
2.1技术的选择
根据足球运动速度快、对抗性强、多扑跌滚翻、技术复杂等特点我们主要选择长拳类基本功、基本组合和简单套路并结合地躺拳类以及武术对抗性项目进行。长拳类功法速度快动作幅度大并多穿蹦跳跃、闪展腾挪,是发展运动员柔韧、灵敏素质的极好方法。地躺拳及对抗性较强的散打、摔跤是增强队员扑跌滚翻及身体对抗的有效手段。
2.2实验的具体实施
本对比实验在江苏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修班中进行。由武术及足球专业教师、教练主持。江苏师大体育教育专业3年级开始开设专项选修,为期两年。本实验与专项选修同期开始,每周分别利用若干业余时间进行实验训练。实验前先进行班级间及队员间的基础技术及比赛能力测试,测试数据留档,作为对比实验结果检验依据。
足球专修实验班每周进行8学时专业训练课,并利用业余时间每周进行2-3小时的体能训练。本实验改变传统的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以枯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训练方法,而由生动形象的武术功法练习取而代之。即由武术教练运用武术功法对足球实验11体11班队员进行体能训练。武术攻法练习的具体内容见表1。具体时间安排在每星期一、四或星期二、五进行,每次1-1.5小时。足球对照11体、12班按传统的专业训练方法及时间进行,不进行交叉训练。
3结果比较
3.1关于灵敏及速度的比较(见表2、表3)
根据足球运动特点,本实验设计出较合理的灵敏及速度评价方法体系。具体方法如下:
A.30米运球过竿射门。注:竿距2米,共8个竿,最后一竿与射门线距离14米。以完成时间计。
B.三角形障碍变向跑。注:边长10米的等边三角形三个角ABC,A点出发跑到B点,触摸标志物后变成侧向滑步跑到C点,触摸标志物退步跑回A点,以完成时间计。
3.2关于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的比较(见表4)
进攻与防守技术是足球运动技术的关键,有效的进攻及成功的防守技术是球队获胜的关键,也是评价足球队员水平的主要标准。本实验设计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各进行3场教学对抗比赛并统计相关数据进行评价,还设计了双方队员一对一的攻防练习(一方1名队员运球进攻,另一方1名队员防守抢断,以防守成功计。双方交换进行),重点评价队员的防守能力。
4实验结果分析
4.1关于灵敏及速度对比结果
从表2、3可以看出:采用武术功法练习的足球实验A班,30米运球过竿射门成绩在实验前后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足球对照B班实验前后30米运球过竿射门成绩在实验前后也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前足球实验A班和足球对照B班30米运球过竿射门成绩相当,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A班30米运球过竿射门成绩明显好于B班,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测试足球实验A班和足球对照B班实验前后三角形障碍变向跑成绩也发现类似的结果。众所周知,30米运球过竿射门和三角形障碍变向跑成绩是反映足球运动员灵敏及速度素质的重要指标。以上我们的结果显示武术功法练习有助于足球运动员灵敏及速度素质的提高。
我们研究也发现武术与足球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足球的各种踢球脚法多接近武术运动中的弹踢腿方法。如:正脚背传球及射门、外脚背传球及射门、凌空抽射等,而武术基本功的腿法练习对于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腿部灵活性及柔韧系非常有好处;武术的腾空飞脚(二起脚)、鱼跃抢背、大跃步前穿等在足球运动中更是常见不鲜。如:足球运动中的腾空二起脚踢球、前锋队员的鱼跃冲顶射门、守门员的鱼跃救球、场上队员的跳跃躲闪抢断及跳跃躲闪过人进攻等多是武术运动技术的具体运用;而对于倒地进攻、防守及自我保护动作与武术的关联更大。如:倒地铲球射门及防守正是武术踹腿侧跌动作的运用,足球队员的腾空倒勾射门及传球正是武术动作中腾空踢腿及背摔组合的运用,而场上队员的前后滚翻自我保护更是武术动作的翻版;武术的套路练习对于提高足球队员的灵敏、柔韧、耐力等综合素质有极好的帮助,而对抗性项目练习则能提高足球队员场上对抗能力并培养队员勇敢无谓,不怕牺牲的精神,争强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气。以对抗性项目散打为例,队员以规则为依据运用远踢、近打、贴身摔等方法进行直接的身体接触对抗,是意志、智力、体力和技术的综合较量。通过武术套路、摔跤及功法练习对于提高足球队员比赛场上身体接触时抢占有利位置及合理冲撞能力有很大帮助,是理想的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手段。
4.2关于进攻与防守技术对比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3场教学对抗赛相关数据统计及双方队员一对一攻防练习结果:足球实验11班与足球对照12班对抗结果,实验前双方实力相当,实验进行后对抗结果实验班比对照班优势显著,可见武术与足球交叉训练能明显提高足球运动员进攻与防守能力。我们根据武术与足球技能的共同特点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结果发现具备一定武术基础的同学,他们学习足球技能明显地优于没有武术基础的同学。足球教学中发现武术基本功掌握较扎实有较强对抗能力的同学,通过学习后测试他们对足球技术规格的掌握与运用能力都明显地优于那些散手技术掌握不扎实的同学。这个结果说明了武术技能的学习可以促进足球技能的熟练掌握,充分体育训练正向迁移的实践效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