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总体性思维的逻辑演进:卢卡奇、马尔库塞和萨特

2015-12-23杨自强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总体性马尔库塞卢卡奇

初探总体性思维的逻辑演进:卢卡奇、马尔库塞和萨特*

杨自强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眼中,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取向。众多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运用自己理解的总体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深刻的阐释,这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了不容置疑的作用。从卢卡奇对总体性思维中的人作为历史主体人的纯哲学讨论到马尔库塞日益关注总体性思维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并将理论与现实个人结合来阐释总体性思维再到萨特对总体性思维进行深入细致的哲学确证,总体性思维最终到达其逻辑演进的顶点。

关键词:总体性;卢卡奇;马尔库塞;萨特

中图分类号:B089.1

收稿日期:*2015-04-25

作者简介:杨自强(1991-),男,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引言

在20 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维正是以此为开端贯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读之中。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总体思维的不同理解,他们在表达时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总体性思维的演进过程,比如:这种总体性思维在卢卡奇那里是“总体的观点”“总体的范畴”;在马尔库塞那里是“总体的社会主义”;在萨特那里是“总体性”和“总体化”。从卢卡奇到萨特,总体性由卢卡奇初步提出到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终萨特对其做了严谨、细致的确证,总体性思维到达其逻辑的顶点。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逻辑的出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总体性存在

总体性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一个理论支点,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体性”是德国古典哲学不言而明的独特属性,其经黑格尔之手变得光芒四射。然而真正使这一独特属性产生普遍意义的是马克思,他通过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批判使得“整体性”从黑格尔的呓语回到现实。

从第二国际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多元化,由此打开了从外部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阀门。这时期,经济决定论和新康德主义在工人阶级运动中大行其道,其实质都是要取消唯物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在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波兰等国相继爆发了工人士兵起义但都遭到镇压而失败。意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无法在欧洲各国复制,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就开始重新思考革命道路。卢卡奇在列宁的批评下开始反思自己的“左倾”浪漫主义,继而从“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方法本质”入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中重新揭示出一种以主体能动性为核心的价值批判逻辑。由此卢卡奇的总体性开始出场。

卢卡奇在《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中指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1]49。卢卡奇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方法归结为总体性。“但是总体的观点不仅规定对象,而且也规定认识的主体……只有当进行设定的主体本身是一个总体时,对象的总体才能加以设定。”[1]80因此,在卢卡奇的认识中,辩证法不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1]90,那么,辩证法是什么呢?他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只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而这种辩证法没有将其限定在历史和社会领域之中。卢卡奇认为辩证法是一个在历史和社会领域之中的辩证法,而“历史恰恰就是人的具体生存形式不断彻底变化的历史”,因此,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从上面看出卢卡奇在解释何谓总体性逻辑的时候并不是单单地在表面上做出回答,而是把总体性逻辑往深处挖掘,寻求它的根源之所依。卢卡奇运用这种追根溯源的深入研究最终得出总体性必须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为核心的结论。

经过总结第二国际和十月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总体性理论作为其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的工具被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不约而同地用不同的形式对这种思想进行了阐释,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总体性思维在三者的表述方式上有不同,但是其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相同点——把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总体性存在。

2总体性思维逻辑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的总体性存在

20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急速发展,人们生产的物质更加丰富。而这些改变又有什么影响呢?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马库尔塞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着钱财、物质的社会,而这些财富仅仅表现在物质上。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上升,而不是只局限于社会上层,就连社会下层的工人阶级也分得了一杯羹。但正是由于这种和资本家的表面共同利益的牵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被物质上的东西所蒙蔽丧失了革命的动力。

首先,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在实践的考察中马尔库塞发现,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不同于以前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趋向于一种隐性的专制。不同于传统暴力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种隐藏于现代社会生活之中的意识形态的控制,让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如鱼得水而不自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的是物质的丰富、社会福利的提高、努力工作就会有丰厚的报酬等资本主义的逻辑,且这种逻辑已经被普通国民所接受。一般社会中的人具有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个方面,即肯定社会的现实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的方面和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反思的向度,而当今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新的控制形式使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为丧失否定性的单向度的人。什么是单向度的人呢?马尔库塞认为单向度的人就是指在现实社会中受物欲所奴役、人在社会中被工具化而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也就是丧失总体性存在的人。

在马尔库塞看来造成单向度的人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科学技术的合理性的自觉认可,导致了人们不自觉地对政治统治的合理性认可,通过这种隐形的转换,从而导致了科学技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维护现存秩序、操纵大众的一种工具。“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生产和分配的技术装备由于日益增加的自动化因素……对现存制度来说,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2]6人们越是沉迷于这种“令人愉悦的形式”,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们同统治者越是和平共处。显而易见,统治阶级利用科学技术的隐蔽性、合理性,使社会的否定的力量丧失反抗能力。

为了反对这种单向度的人和社会,在社会中消除这种单向度的状态,马尔库塞认为以前的社会都是通过对人性的压抑来实现社会的发展,且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被迫进行了同意,人越符合社会的发展越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同时人也就越被社会所压抑,因为人一旦不符合社会的发展人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马尔库塞希望建立一种真正的总体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的发展和社会一致,但社会的发展不是以压抑人性为前提,其实质就是一种“非压抑性”文明。在这个社会之中,“反对劳动分工,反对无聊乏味的表演,反对想发财致富的资本家个人,反对在工艺帷幕下的奴役,反对幸福生活掩盖下的剥夺,反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2]97,在这种生活方式的社会中人和人的异化、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异化将被打破,人在这种生活中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尔库塞所倡导的总体的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呢?马尔库塞从分析全面异化的社会入手得出全面异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异化、人性异化、消费异化。他认为要实现所谓的总体的社会主义就必须从这三方面来反对全面异化的社会。在反对全面异化的社会中必须让广大人民从意识上认识到社会的全面异化,从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控制中清醒过来恢复人的本质。当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得以实现,那么整个社会的异化就得以克服,从而达到总体的社会主义。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马尔库塞的总体的社会主义中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总体性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而进行生产和生活,个人的异化而最终导致的是整个社会的异化。要想克服这种异化我们必须追求和实现社会中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使个人的本质的异化得到恢复和克服,从而克服整个社会的异化。这种个人对异化的克服最终使人类处在一种其追求的非压抑性生活之中达到总体的社会主义。

3总体性思维的完整阐释:区分人存在的总体性和总体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总体性思维,马尔库塞进一步发展了总体性思维,但是到了萨特这里开始对总体性思维进行了批判的诠释。萨特对卢卡奇的总体性进行了说明“总体性被确定为一种存在。这种存在由于它各个部分的总和截然不同,所以这种或那种形式重新完全处于每一个部分之中,它或者通过它同它的一个或好几个部分的关系,或者通过它同它的所有部分或好几个部分之间保持联系的关系而自身发生关系”[3]179。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被确定为一种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具有实在性的。但是这种实在性在萨特看来是一种假想的实在性,卢卡奇那里的总体性从来是一种存在的幻象[4]。萨特认为总体性并不是一种想象的存在物,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产物。这种客观存在的产物是指认知活动的创造的产物,是一种“创造物的惰性集合体”,“可见,总体性不过就是人的总体化(存在)的一种‘产物’(在者),它大多表现为‘创造物的惰性集合体’”[1]316。我们可以看出萨特的总体性实质是一种系统整体,或者说是结构主义的整体性总体。这种对总体性的看法将行为的开始和过程以及结果都看作是一种机械的过程,但萨特更加强调总体性的历史进程的动态过程。

不同于总体性,总体化是现实总体的运动,这与被动、静态的总体性大不相同。如果说总体性是一种机械的过程,那么总体化可以说是对总体性的一种动态的演绎。总体化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一种永远正在发生的变化。萨特说“总体化与总体性不同,后者被总体化,前者使自身总体化”[3]187。在这里萨特所说的使自身总体化其实质是告诉我们:处于总体化进程之中的事物总是暂时的,它上一刻的状态是下一刻总体化的基础,上一刻的状态和下一刻是有机相联系的且整个过程的每一刻都是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总体性是带有惰性的,因此这种总体性是容易被破坏的,不同于总体性,总体化过程是把现实综合统一起来的实践运动。总体化是实践的辩证法,因而它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不是总体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

萨特认为,“假如历史的总体化可以存在,那么任何一个人类生命体都是总体(总体化运动)和对立于一切事物和每一个人的全体人类生命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3]184。在此过程的同时,历史中的个人会通过历史的总体化过程获得一种否定性的经验,即个人由历史总体化的过程中自觉进行一种关于自身的反思。这是一种历史和个人辩证互动的状态,萨特把个体的人的活动-实践也看成是总体,他把总体的人看成一个单纯的积极活动的个体、人是他行动的总体。由此,他认为整个人类历史的基础是个人的总体化的实践。

至此,通过对总体性思维深入细致的哲学确证,严格区分了总体性和总体化,萨特比较完整地阐释了总体性。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流派众多,对马克思的思想的理解演绎可谓是百花齐放,但总体性思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的重要理论思维方式,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都运用了这种思维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结合西方特有的经济文化背景,并且不自觉地注入了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以其独特的总体性的思维方式来构建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总体性思想体系[5]。总体性思想体系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始终,深入了解其发展的过程对我们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方向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杨文忠)

参考文献:

[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 汤建龙.卢卡奇总体性范畴述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6).

[5] 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A Preliminary Thinking Logic of the Evolution of Overall, Lukacs, Marcuse and Sartre

YANG Zi-qi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In the eyes of western Marxists, the overall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y in Marxist philosophy orientation. Under many Marxists have use their understanding to overall made a profou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y,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arxism is the role of the course. From Lukacs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overall thinking of people as the main historical philosophy discussed Marcuse increasingly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and overall thinking combines theory and reality individual to illustrate overall thinking to Sartre confirmed to detail the overall thinking philosophy, and the overall thinking eventually reached its apex of the logical evolution.

Key words: overall; Lukacs;Marcuse; Sartre

猜你喜欢

总体性马尔库塞卢卡奇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卢卡奇研究综述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伟大心灵在妥协中的信念坚守
——读《卢卡奇再评价》
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