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肠道外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5-12-23邓琼晖彭灿辉
邓琼晖 彭灿辉
(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100)
1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肠道外损伤的临床分析
邓琼晖 彭灿辉
(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100)
目的分析研究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道外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肠道外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同期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无轮状病毒感染2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肠道症状、肠外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发生肠道外损伤共18例,比例较高,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道外损伤中,以心肌损害最高为11例,其次为呼吸系统受累5例、肝脏受累3例。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肠道外损伤的表现较多,需要在工作中重视肠道外脏器是否有受损,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外损伤;心肌损害
轮状病毒是全世界导致小儿流行性腹泻中的主要病原菌,占秋冬季腹泻的首位[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每年由于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患儿达到几亿,其中死亡人数在80万以上[2]。既往的临床诊治中我们多认为轮状病毒仅在小肠绒毛上皮刷状缘复制,而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心发现轮状病毒感染还会导致中枢神经、呼吸系统等感染,引起小儿的肠道外损伤。本文对1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外感染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15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抽取其中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同期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无轮状病毒感染2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轮状病毒性肠炎组中22例患儿,包括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大为3岁,最小为2个月,平均年龄为(2.22±0.78)岁;住院天数在2~13 d,平均为(7.88±2.11)d。轻度脱水19例,中重度脱水3例。
对照组患儿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大为3岁、最小为1个月,平均年龄为(2.78±0.66)岁;住院天数为2~14 d,平均为(8.01±2.51)d。轻度脱水21例,中重度脱水4例。
两组患儿均排除有心肌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肌无力、先天性心脏病、中毒性脑病和发病前呼吸道感染者。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在入院后第1天均常规留置标本,并使用金标法做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轮状病毒抗体。在入院后2 d内检测血常规、血气分析和生化结果,保证标本无溶血等。在心肌酶谱中存在异常的患者给予详细检查。有惊厥的患者给予腰穿。有呼吸道损伤的患者给予胸片检查。哭闹明显或者有主诉疼痛的患儿给予腹部彩色超声检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肠道外损伤发生率,包括心肌损伤、呼吸道损伤、肝脏损伤、肾脏损伤、中枢神经损伤,
1.4 数据处理: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并确保准确无误。当P<0.05时,表示实验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肠道外损伤率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 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发生肠道外损伤比例较高,共18例,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道外损伤中,以心肌损害最高为11例,其次为呼吸系统受累5例、肝脏受累3例。所有患儿经过我院治疗后均康复出院。见表1。
3 讨 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菌,在外界环境中一般较为稳定,且耐酸,不容易被胃酸破坏,在体外生存能力较强,室温内可以存活7个月以上,并在低温中毒性也较强[3]。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人与人的间接感染方法,且有呼吸道感染途径。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在婴幼儿中发生,年龄越大感染率越低,且在6个月以下婴幼儿感染率较低,可能过与母乳抗体的保护有关系。
每年秋冬季节均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轮状病毒会直接侵蚀小肠黏膜,并导致绒毛缩短,绒毛的结构破坏,出现双糖酶活性降低,肠道内电解质、水的运转失调,葡萄糖吸收功能降低,导致腹泻的发生[4]。在发病的早期还可能会出现病毒血症,引起全身的多器官损伤。
随着临床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血清、脑脊液、腹水、肝脏、等均有轮状病毒RNA的检出,且病毒无差异,说明轮状病毒感染会导致肠道外表现[5]。本次实验22例中,有18例患儿出现了肠道外表现,包括有呼吸系统感染、心肌损伤、肝肾损伤等,且各临床报道有一定的差异。本次实验中18例患儿主要包括:心肌损伤11例,呼吸道损伤5例,肝脏损伤3例,肾脏损伤2例,中枢神经损伤2例。
心肌损伤中,轮状病毒肠炎主要会导致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升高。病毒通过胃肠道的破损黏膜进入到血液循环内,病毒会直接导致心肌被侵犯,并会继发性地引起免疫损伤,且患儿出现脱水后还会导致循环血量的不足,引起血压的降低和冠脉的血流不足,导致缺氧和缺血,引起酸中毒等,并会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患者氧自由基对心肌造成损害等[6]。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使用营养心肌药物后基本恢复正常。
呼吸道损伤可能是由于轮状病毒可能会从呼吸道传播,并会表现为呼吸道的感染,在1~2 d后出现消化道的感染。中枢神经损伤主要为热性惊厥、脑膜炎等,尤其以惊厥最为常见,2例患儿均出现此情况,且均为局部性的发作,惊厥时间一般较为短暂。肝脏损伤发生3例,临床大量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主要有嗜肝组织特性,其具有较高的肝趋向性,患儿会有肝酶的升高,ALT、AST升高,一般通过抗病毒治疗、护肝治疗均预后良好。2例患儿出现的肾损伤均较为轻微,且临床症状不明显,我们分析可能与患儿的肾脏功能不健全有一定关系。
表1 轮状病毒肠炎组与无轮状病毒感染组患儿的肠道外损伤率比较
此外,其他临床研究还报道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出现了胰腺损伤、血液系统损伤等,在本次实验的18例患儿中未发现此情况。可能是由于我院本次收录的例数较少,涵盖面积小有关。
综上所述,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肠道外损伤的表现较多,需要在工作中重视肠道外脏器是否有受损,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
[1]李毅,徐樨巍,宋文琪,等.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肝功及心肌酶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50-4151.
[2]张素玲,李一欣.鱼腥草、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2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153-154.
[3]柳伟,邱慧宝,李继泉,等.轮状病毒性肠炎并肠道外损伤73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2):227-228.
[4]周正菊,王红霞,杨章元,等.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40-1642.
[5]郑凤莲,霍开明.心肌酶谱测定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脏损害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3):239-240.
[6]黄爱萍,叶晓霓,马加宝,等.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道外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57-859.
R725.1
B
1671-8194(2015)02-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