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最后的铁血

2015-12-22余显斌

大理文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蒙古人大理蒙古

余显斌

一朝之兴,缘于治国者的仁德、策略,但更取决于当时的天下大势。一朝之灭,也是如此。

大理末年,即是一例。

大理之灭,并非君臣内讧,也非内政紊乱,更非三十七部叛乱。更多的,则取决于当时天下大势。换言之,天下大势,将合于一。

此时,北方草原,蒙古崛起,如日中天。

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快马弯刀之下,欧亚大陆,烽烟弥漫,鼙鼓声声,所有国家,都战战惶惶,拜倒在蒙古健儿铁蹄下,包括百战无敌的大金国,包括钢刀快马的西夏人。

大理,也在所难免。

一部大理史,长达三百五十年。三百五十年里,这儿少的是鼙鼓,多的是山歌;少的是铁血,多的是柔情;少的是烽烟,多的是欢笑。

人们的心中,似乎认为,这儿过于温柔。

历史的记忆里,这儿似乎多的是温文尔雅。

1244年,蒙古人铁蹄如雨,直奔大理时,第一次,这些草原健儿领教了苍山洱海间男人们的刀剑,也认识了什么是铁血,什么是柔情中的侠骨,什么是慷慨激昂。

这是大理的一部悲壮史,也是大理的铁血史。大理,在这种血色残阳中,悲壮地落幕,让人感慨,让人叹惋,也让人热血沸腾。

也是在这时,大理国的铁血汉子高泰祥和他的勇士们,被定格在历史深处,成为一座大理的纪念碑。

1

可以说,攻取大理,在成吉思汗时,就已进入历史日程,太祖“南征大理,至铁桥石门关,遇角瑞兽而还”。这当然是蒙古人退兵的一个冠冕的借口:大队蒙古士兵南来,不可能因为一只野兽退兵:成吉思汗无往不利的长剑,也不可能因此收回。其收兵之因,一则因山川险恶,不适于马战,蒙古人一人双马,纵横欧亚平原,鲜逢敌手,一旦进入大山高川,就有些抓瞎。另外,中原未靖,后顾堪忧。

大理,也因此躲过一劫。

1244年,窝阔台称汗,此时,二征大理,又成为蒙古人议论的话题。

窝阔台灭大理,最终目的,是剑指南宋,即史书所言“至是已灭金,图宋”。本来,蒙古人是畏于高山险阻,以及大理人的刀剑的,准备先出兵四川,占领重庆,然后取水道,飞流直下,杀奔临安,把南宋的小朝廷给端了。

可是,这招不行。

蒙古人一路金鼓震天,弯刀映日,到了四川,碰得满地找牙,因为,他们遇着自己成军以后最大的克星余玢,大蒙古军在余玢的钓鱼城下,难以越雷池一步。以后,直到宋亡,直到守军投降,他们才进入重庆府。

此路不通,怎么办?

窝阔台汗捋着胡须,思索良久,一指大理,圣心独裁,“由吐蕃出大理”。

这次,蒙古军势在必得,出军二十万,这,在蒙古史上属于传奇。蒙古士兵善战,更善于马战,因此有“蒙古兵满一万,天下无敌”之说。可见,这次窝阔台汗出了血本,他的目的,不只是大理,而是灭掉大理后,马不停蹄,从大理直附南宋后背。一个在山温水软的江南将骨头都泡得酥软的小朝廷,已危在旦夕。当时,“蜀人大恐”,南宋元首的小心脏更是跳得咚咚的,险些出了腔子。

大蒙古可汗认为,大理完了,地图上,从此多一块自己的领土。

南宋人也认为,大理完了,自己背后的软猬甲没了,下来,大蒙古人一个铁砂掌,自己将吐血毙命。

可是,历史来了个惊天大逆转,让他们睁大了眼睛,震骇不已。

大蒙古军铁甲如水,兵出灵关,在今日丽江九禾一带,他们第一次见识了大理军队。他们铁甲明亮,大理军队盔甲映日;他们号角长鸣,大理军队鼙鼓震天。一支是新起的百战之军,一支是守土为国的军队。两军主帅,长剑一指,双方健儿,来往厮杀。

这是一场铁血的对阵!

这是一场毅力的厮杀。

至于结果,史书言,大理军队统帅高禾,“迎战败死”,蒙古军队,因“窝阔台汗卒,兵还”。这几句话语焉不详。这次,大理应当说受到极其惨重的损失,他们主帅冲锋陷阵,最终战死,同时战死的还有高福善、高明胜、高明祥等将领。尤其高禾,又名高和,和高泰祥是兄弟,史书言:“国事皆决于高祥、高和兄弟。”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战场上,一往无前,以身殉国,是当时和后世少见的。

他们是胜利者,因为,他们达到了阻敌国门的目的。

蒙古人退却了,旗鼓黯哑,回到草原。

他们退却,固然有窝阔台汗猝死的原因,但是,没有攻下一寸地方,也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否则,他们不会不驻军,做为再一次进军的桥头堡。另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古代行军常规,君命尚且不受,何况国君离世。如果顺手,是无须乎退军的。他们退军,说明这次他们也伤亡惨重。

还有一事,也说明他们败得很惨。

八年之后,再攻大理,蒙古军队不再采用一路进军主力决战的策略,而是采用三路分进奇兵突袭的办法。这说明,九禾之战,让他们接受了教训。教训,是以血为代价换取的。

蒙古人退军,大理又一次度过一劫,吁了口气。

更吁了一口气的,是娘娘气沉重的南宋,他们几乎要喜出望外了。对于大理,南宋一直以老大自居,对其以蛮夷视之,现在,这个蛮夷之国,竟救了自己一命,实在是感激不尽。

于是,这位老大第一次弯下腰,“遣使祭禾,以其御元也”,祭奠高禾,因为他帮助他们抵御了蒙古人的进攻。

大理国能度过危难,凭的是铁血,是刀剑长枪。而南宋,则靠的是侥幸。

凭一役之力,让蒙古人铩羽而归,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九禾之战可以和后来的钓鱼城之战前后辉映,作为经典战例。可惜,元朝混一天下,“大理国传寥寥,无可表见。”

这,是历史的不公。

这,也是历史的损失。

2

八年之后,即1252年,由窝阔台汗之死引起的蒙古内部纷争,终于走向定局,蒙哥汗登基。这时,一代英主忽必烈也随之走上了历史舞台。

忽必烈,史书评之,“允文允武,与其祖可比肩”,换言之,就是和成吉思汗前后辉映。此时,他不是汗,可是蒙哥的亲弟弟,很得蒙哥的信任。灭大理,又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乃命太弟忽必烈专征”。

忽必烈终于得以登台亮剑,大显身手。

忽必烈此人,虽出身草原,侧身于金戈铁马之间,可是,他显然要高于其他征战杀伐的武夫,甚至高于他的哥哥蒙哥汗。他此时已有混一天下之志,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以李世民为偶像,设置自己的府第,大量招收人才,从而发现了姚枢、刘秉忠、张文谦一批汉族读书人。

这些人,有点秦王府十八学士的样子。

他们夜则出谋划策,替忽必烈运筹帷幄;昼则并马而驰,奔走疆场。

他们让忽必烈眼界大开,雄心大张。

元宪宗二年,忽必烈带着他的文武臣属,马队如水,向大理奔来。在大理,他将自己的治国理念,开始付诸行动。

此次,蒙古军出兵达十万之多。

鉴于上次九禾之战的失利,忽必烈心存二乎,准备派玉律术、王君侯、王鉴三人为使,去劝降大理,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使者未发,被姚枢挡住了。姚枢告诉他,不打必须先打,打是为了不打,此时,应先战再派使者。

忽必烈点头,大悟。

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前提一定要兵锋甚锐,给对方一击闷棍,让对方患上脑震荡,然后,才坐下来乖乖谈判。否则,一切免谈。

忽必烈亲自点将兀良哈台为主将,总督军事。

此时,蒙古大军中,兀良哈台算得一等大将。

蒙古军到元宪宗蒙哥时,成吉思汗手下“四杰”“四狗”著名八将,只剩下速不台一人,此时已七十多,年老体衰,上不了马拉不了弓了。此时,新一茬将领,正在战场上如新砺之剑,其锋无比。其中的兀良哈台,则是这柄利剑的锋刃,无往不胜。他是名将速不台的儿子,从小随父征战,下太真,征钦察等,整个欧洲,几乎成了他的遛马场。

为达到必胜的结果,忽必烈仍不放心。

他找到吐蕃萨迦派首领八思巴协商,十万大兵,直接进入八思巴掌管的川西地区,驻军忒剌,即今天的松潘,取高屋建瓴之势,直附大理之背。

忽必烈并未像前次那样,单兵直进,和大理军展开主力野战。九禾之战的教训太大了,忽必烈不愿再进行这种两败俱伤的战争。这次,他要用巧劲,在大理人软肋上下刀。办法很简单,三路偷袭,避实击虚。

尤其后一招,是险招,打中了大理的命门。

大理武士虽善战,大理君臣虽万众一心,可是,在这一招面前必败无疑。因为,这一招明显针对大理国情而言。大理国少兵,这一点是无法弥补的,如果蒙古军仍一路单进,大理可以以倾国之兵,与之决一死战,胜败之数,仍难预料。这就如洪水破堤,破一处,有限的人手是可以堵住的,如果破上十处八处,这一点人力就手忙脚乱,远远不够了。

此时蒙古已灭金,合并吐蕃,西北尽入掌握,兵锋遍及欧亚,版图也随之扩张到欧亚,以如此人力、物力和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直击而来,大理欲保全,十分艰难。

最可气的是南宋,一批庸臣竞饮着美酒,听着琵琶,对大理的兴亡不闻不问。他们全然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也忘了保大理就是保家乡的道理。

他们不知道,大理是自己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之所以在最近几年中,仍文恬武嬉,仍浑浑噩噩不闻鼙鼓之声,就是因为大理九禾之战,给他们赢得一丝回光返照的机会。

这个机会,让他们陷入更疯狂的享乐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他们在歌舞中,在虚拟的金戈铁马声中,醉生梦死。另一个地方,正在铁血奋战,正在为一个三百年的王朝做最后一搏。

两个王朝都将灭亡,这是历史的趋势。

南宋灭得耻辱。

大理,灭得悲壮。

3

蒙古军进攻大理,分东、西、中三路。三路大军三个方向,兵锋直指大理首都羊苴咩城(现大理城)。东路军,由“诸王沙合,也只烈都”率领,由川西平原,进入大理的建昌、会川;“大将兀良哈台率西道兵由晏当”一路进击。

中路为主力,由忽必烈统率。

兀良哈台不愧百战名将,兵锋无敌,一路直进,由罗当南下,旌旗如云,马蹄如雨,往川西,直击迪庆,飞舟径渡金沙江。如此战绩,显然是避实击虚之效。大理君臣一旦醒悟,坚决抵抗,他的进展就迟缓下来。

尤其在三赕(今丽江)石鼓,大理人筑一城寨,名“空和寨”,给了兀良哈台以很大的迟滞。

空和寨地当险隘,依山而守,垒石为城。寨中守军,已做好充分准备,面对蒙古军进攻,矢石如雨。蒙古军进入山地,不比平原,骑兵唯有弃马步战,弃长用短,第一次尝到了一个小寨的威力。无数蒙古敢死之士,在大理武士的刀剑弓矛之下,纷纷倒地。

七日,整整七日,蒙古军在空和寨,寸步难行。

这对兀良哈台而言,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因为,七天,大理竟然无一兵来援。

这与大理高层决策有关。

大理领导层认为,蒙古人必由北向南来攻,于是,将第一道战线设于北方重镇会川,派大将高通带兵镇守,以期在此给蒙古人来一次九禾之战的翻版。

大概怕高通挡不住,大理相国高泰祥,亲率主力驻兵金沙江南岸,以做对敌人半渡攻击之势。

谁知,蒙古人避实击虚,未从北往南,而是由西北奋兵直击大理背部。大理兵力,如此一来,全部置于闲散之地,数月之中,不见蒙古兵。

而西北一方,已烽火照天,鼓角争鸣。

七天之后,空和寨破。

这次战争,是极端悲壮的。“其主将出”,可这位主将的侄儿却坚决不降,带着部下士兵,奋起抵抗,精疲力竭之后,被“攻拔杀之”。

空和寨,应当不朽。

这位主将的侄子,也应不朽,惜乎其姓名不存。

空和寨被攻下,大理重镇三赕,已无险可守,旦夕而下。

中路军在忽必烈带领下,将游击奔袭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未逢对手。其军首先攻下满陀城(今泸定),为了轻装前进,达到突然袭击效果,竟“留辎重”,将粮食用品全部放弃,单兵直进,充分发挥蒙古兵的强势——快速行军。

轻装的蒙古人,径渡大渡河,“又经行山谷二千里至金沙江”。“二千里”中,数万骑兵,数万匹马,蹄声如鼓,震动山谷。

这种战法出乎大理武士意料,因此,蒙古人一路畅通无阻,这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成功突击。“二千里”山谷,竟没有一处堵截。如果大理战士埋伏于山谷深处,突然袭击,未来的忽必烈大汗,不成亡灵,也会成为俘虏。

“二千里”长途行军,金沙江就在眼前。

渡江,是迫在眉睫的事。此时,屯兵江边,无异于暴露自己,届时,大理军在江边阻击,中路军的战略意图将成为泡沫。

大元未来可汗灵机一动,带着士兵,“乘革囊及械以渡”,也就是后来人常说的“元跨革囊”。数万蒙古兵,脱离险地,和西路军兀良哈台会于三赕。

另一路大军,在沙合、也只烈都率领下,进入会川,大理大将高通带兵退守姚州,建立坚固的防线。在这儿,蒙古军难以越雷池一步,金鼓不震,号角难鸣。

东路军屯于坚城之下,徒唤奈何。

4

三赕距羊苴咩城,骑兵奔驰,不及两天。如此以来,羊苴咩城直接暴露在大蒙古军的攻击之下。大理军驻扎在金沙江的主力,在相国高泰祥带领下,直奔京城。防守京都腹心,此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忽必烈所希望的。

他认为,给大理的心理震慑,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应当是招降的时候了。忽必烈让沙合送信,东路军扔下姚州,来三赕会合。

沙合让高通几乎揍出了脑震荡,一听让撤兵,高兴得嘎嘎直乐,马上带着东路军马蹄如飞,向三赕而去。

十万大军,会于三赕,“十二月丙辰,军薄大理城”。蒙古大军兵戈映日,铁甲如水,号角在苍山洱海问如雷响起。三百余年未见兵戈的羊苴咩城,一时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觉得吓唬得差不多了,忽必烈下令,派出三位侍臣,即玉律术、王君侯、王鉴,让其入城,劝大理君臣献城投降,以免玉石俱焚。

蒙古军出,有一条既定规律,该城自动投降,寸草不伤;若一旦抵抗,城下之日,身高在车轮以上的男子全部杀掉,女子和手工艺者,全部归军中所有。

面对蒙古使节的招降,大理人都望着高泰祥。

大理三百年,国君是段氏家族,可权力却归高家世袭。此时大理国君,为二十二代君主段兴智,相国则是高泰祥,即史书所言,“大理国君段兴智微弱,国事皆决于相高泰祥”。其实,大理国君一直没强大过,国事一直处于高氏相国之手。

这次,国君与国相意见高度一致,拒绝投降,认为投降不是纯爷们儿干的事。

其次,高泰祥还做了一件事,吩咐斩杀三使。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古训,做为文化之邦的大理,不可能不知道。当然,面对这项决定,也一定会有人起来反对的,因为,大理处事一般都很温情,很有人情味的。他们与三十七部之战就是一例,打胜之后,不是采取灭绝人性的杀戮,而是谈判,订立盟约。内部夺权,也是败者退出,就此放手,绝不痛下杀手。

因此,大理无中原立国的血腥味。

有时,我阅读有关大理国的书籍,总是禁不住想象,苍山洱海之间,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究竟接受中原文化没有。无疑的,他们是借鉴了,但是是过滤性地借鉴:他们接受其中的温文尔雅,其中的清风明月;而其中的阴毒、杀戮,斧光烛影和牵机药,则显然被过滤掉了。

这,是大理人留下的可贵的东西。

很多仇恨,凭铁血解决,只会越来越深;靠谈判,靠仁义,才会烟消云散。

可是,在大理即将走向毁灭时,却出现了一场有违人性的流血事件。

高泰祥这个人,我一直怀有好感,觉得这个人是不能以一般权臣看待的。他任相国时,“举贤育才,时和年丰,称治国焉”。和他几乎同时,南宋也有一个权臣贾似道,除了斗蛐蛐玩美女之外,一无是处,最后将南宋残山剩水,葬送在一片蛐蛐声中,自己也一命呜呼,才算完事。同样权臣,一个是国家的骄傲,一个是时代的耻辱。

至于杀戮蒙古使者,有人说残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细论起来,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三位使者进城,就将高泰祥推上了两难境地,要么投降,要么杀使。

投降,高泰祥一挥手,拒绝了。

下来,只有一条路,抵抗。

要让三百年无战事的大理臣民站起来,进行一场殊死抵抗,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三百年间不闻鼙鼓,三百年和平,让百姓斗志全消。南唐后主李煜词中曾言:“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四十年和平,能让南唐战斗力尽失,何况大理和平三百年。更何况另一方简直是“东方不败”,他们的弯刀,是那个时代最锋利的,最无坚不摧的。

此时,大理人最需要的是一种意志,一种万众一心的意念。

斩使,就是高泰祥表决心的时候。

此时,他稍一犹豫,军心就会涣散,人心会成一盘散沙。他放回三使,在别人看来,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留一条将来向蒙古投降的路。他人会想,这老高,自己留着后路,我们为什么拼命?

他斩使,就是要向军民显示:我,高泰祥,彻底斩断了投降的后路,将和大蒙古军决一死战!

大理军心,因此才得以稳固。

一场守城阻击战,也因此得以展开,羊苴咩城被攻陷,让蒙古健儿付出沉重代价。后来,南宋的临安恰恰相反,元人号角一响,宋朝太后谢道清忙签字画押,将降书送到元人手里。以至于多年后,南宋宫廷诗人汪元亮回忆往事,仍无限唏嘘地道:“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

两者相比,羊苴咩城就显得阳刚性十足,而临安,则多了几分阴柔。

忽必烈派出使节,长时间不见回信,猜测道:“我使不出,计必死矣!”

于是,蒙古人开始攻坚。

5

大理城攻坚,没有像忽必烈想象的那么容易。相反,十分艰难。一座三百年古城,竟然挡住了百战雄兵的马蹄。一时,忽必烈望着城上旗帜,城下战儿,陷入苦闷之中。

他在积极想法儿从困局中突围。

他的谋士们,将眼光瞅准了点苍山,眼睛登时一亮,向他献上一计。忽必烈一听,大声叫好,马上回营,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命令暗地出发,不得让人知道。这支敢死队放弃他们百战坐骑,背上弯刀,在夜晚出发了。整个蒙古军营,除了忽必烈,还有他的参谋们,其余人没有谁知道他们去了哪儿。

他们去了点苍山西坡,在此集合,开始翻越高高的点苍山。

毋庸讳言,大理战士虽猛,将领抗击敌人意志虽强,可是,论及战略战术,他们则始终落后于蒙古人。三百年的安宁,已经让他们缺乏那种应变能力。蒙古人则相反,从成吉思汗起兵伊始,直到用兵大理,已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五十余年,中西战法,了然于胸。

在战法灵活度上,大理人甚至不如宋人。

因为,宋人建国之后,始终处于与金对峙中。

大理士兵能挫败蒙古兵,全凭血气之勇。蒙古人一旦用谋,大理统帅就落了下风,这次亦如此。蒙古别动队的目的,就是翻越点苍山,从背后直捣羊苴咩城。如果大理将军们稍有警觉,在山上伏一支队伍,突击队必将有去无回。

可惜,他们没有!大理统帅甚至未做此想。

蒙古突击队来自北方大草原,对这种山地,十分不适应。再加上当时是十二月,大雪覆盖着点苍山,更是让他们吃尽苦头。一路上,突击队冻死,或被雪掩埋的,几达十之七八。可是,他们的战略目的达到了,他们翻越过点苍山,藏身山头,俯视城内。

蒙古军能横行欧亚,如此健儿,实是当之无愧。

突击队在山上隐蔽组织,整顿一番,突然旗帜招展,鼓角震天,由山顶直冲而下,转眼之间,突入城中。前面,蒙古攻城大军一见,威势大振,吼声大作,爬梯而上。一座古城,一眨眼间陷落了。

其间,城中也试图出城迎战,可“屡战不胜”。高泰祥派出使者,向三十七部招兵。三十七部,过去与大理中央关系极不和谐,可那是内部矛盾,“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他们马上组织联军,赶向羊苴咩城。可惜,在蒙古军弯刀前,三十七部势力毕竟有限,“有来援者,皆为元兵阻败”,一一丢盔弃甲而走。

羊苴咩城,成为一座孤危之城。

城破,是早晚的事。蒙古人奇兵突袭,只是加快了城破的时间而已。

羊苴咩城,让大蒙古健儿吃尽了苦头,丢尽了面子,也耗尽了人力。按照惯例,蒙古兵将进行屠城,对待羊苴咩城,如对待花剌子模,以及其它一切抵抗城市一样。可是,忽必烈没有这样做。

蒙古军进城,羊苴咩城“人民安堵,如无兵者”。这在蒙古征战史上,是一个奇迹,也是大理人的幸运。以后,忽必烈登基,攻下临安,亦如此例。

其中,文臣姚枢、刘秉忠和张文谦出力不少。

攻打羊苴咩城之先,在一次酒会上,大家酒意正隆时,蒙古军将领一个个握拳大吼,提出要求,如果打下羊苴咩城,一定要纵情洗劫一番。这是蒙古惯例,也是激励军心的一种得力措施,忽必烈微笑饮酒,没有反对。姚枢听了,捋着胡须一笑,对大家讲起一个故事来。

蒙古人爱听故事,尤其爱听汉人讲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原是汉人的强项。

大家一听,都忙静了下来。

姚枢讲的,是宋朝名将曹彬灭南唐的事。曹彬带着大军,打败南唐军队,趁势围攻南唐国都金陵。就在即将攻下金陵的前夜,曹彬病倒了。大将们知道后,纷纷赶来探病,见曹彬坐在那儿,正慢条斯理地饮茶。大家不解地说:“将军,你没病啊?”曹彬长叹一声,告诉他们,自己有病,不是身体的病,是心病。在大家一再询问下,曹彬才道出实情,百姓望治,南北一统乃大势所趋。可是,自己怕攻下金陵,手下将军放纵士兵,烧杀抢掠,将一代繁华都城化为灰烬。那时,自己将成为千古罪人,所以如此。

大家一听,纷纷表示,一定严明纪律,坚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曹彬听了,哈哈一笑,马上击鼓点将,申明军令,攻打金陵,旦日而下。士兵进入城里,没有一个随意乱来。城里百姓,竟如平日,集市照常,安然不惊。

蒙古将军们听了,一个个低头不言。

忽必烈听了,也默然无言,一代雄主,自然明白,姚枢想说的是什么。

第二天,出发前,忽必烈坐在马上,顾盼生辉,突然回头对姚枢笑道:“汝昨夕言曹彬不杀,吾能为之。”这,可能是蒙古人发出的第一道禁杀令,它其实也揭开了蒙古帝国治国的新篇章。姚枢听了,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的话生效了,忙趁热打铁,上前恭贺道:“圣人之心神明如此,生民之幸,有国之福也。”意思是,你如此神明,简直是百姓的幸运,是国家的福分啊,太牛了。忽必烈被狠狠一拍,如同被按摩了一般,浑身舒坦,哈哈大笑,得意非常。

可是,在羊苴咩城下,由于大理军队的顽强阻击,蒙古军队死伤累累,再次惹动忽必烈的怒气。忽必烈忘记了自己前几天的誓言,马鞭一挥,准备颁布屠城令。姚枢、刘秉忠和张文谦一见,心说,这主儿,怎么一天一个主意啊?于是,三人忙上前劝阻道:“怎么又改变主张了?”

忽必烈指指城下战士的死尸,说我的兄弟们死了这么多,不应该屠城吗?

三人忙劝谏他:“拒命,高泰祥耳,其民何罪?”

忽必烈想想,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劝告,他的做法,比曹彬更加直截了当,也更加有一种蒙古人的浪漫豪放色彩。羊苴咩城即将攻下时,马上命令姚枢,将布帛制成旗帜,上面大书“止杀”二字,分发各野战部队,如有违者,军法从事。

蒙古军律之严,也为历代少见,令行禁止,已成惯例。因此,全军得此军令,人人遵守,无敢犯规者。

大理古城,至今仍矗立西南边陲。游人到此,仿佛穿越到七八百年前,只见老城依旧,雉堞垛楼,一如当年。站在这儿,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人声喧哗,能看到当年文明昌盛的样子。行走在古老的巷子里,面对着一个个古建筑,还能让游人想象到大理的三百年繁华。

这,实在得益于这三个汉臣。

历史已矣,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一个道理,也在羊苴咩城进攻战中,得到实证:暴力,是智力穷尽的表现。仁德,是胜利者的明信片。

6

羊苴咩城被破,元首与国务卿双双逃走。这是一种不得已之举,因为,大理要保存,要延续下去,高泰祥是不能死的,他是抗战的核心。元首段兴智虽然作用不大,可他毕竟是元首,是一个国家的标志。

两人为了分散追兵,减轻压力,分两处逃走:段兴智快马加鞭,一口气逃到鄯阐(今昆明),在这儿厉兵秣马,做好防御准备。

高泰祥带着部分警卫队,逃到统矢逻,即今天的姚安。在这儿,他重新集合部队,以图恢复。可惜,蒙古军并不给他机会。忽必烈知道,这个人是大理国的核心,是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而且也知道,他有治国才能,很得民心,这样的人,一旦恢复过来,卷土重来,后果十分可怕。所以,忽必烈的策略是,暂时放弃那位傀儡国君,让他逍遥着。蒙古大军主力,刻不容缓,直逼统矢逻。

高泰祥紧急中,再次颁发勤王令。

他的威望,仍然存在,仍然得到大理军民的信任。招募义士期间,陌上农夫,民间豪杰,纷纷来归。三十七部,再次组织联合部队,旗帜招展,赶来支援,声势浩大,以至于史书言,“武夫义士,袍鼓相应”。

可惜,蒙古军来的太快了,闪电一般。

可惜,大理军还来不及训练,是一群乌合之众。

两军在黑初山展开大战,史书对战斗细节记载不详。因为,这是一场有惊无险的战斗,是一场偏倒一方的战斗。

一方是大蒙古骑士,跃马弯刀,仗着他们半个世纪以来的军锋,和无往不胜的斗志,怒马冲阵。另一方,是一群面临着国破家亡的男儿,他们可能知道,自己是必败无疑,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凭着自己的血性,奔着自己的追求,还有男儿本色,走向那条悲壮赴死的路。

对大理军队而言,这就是一场赴死,慷慨赴死。

这样的赴死,在历史上,会经常见到,会让后人想象之中,热泪盈眶。田横五百壮士是这样的,宋末崖山之战是这样的。再过七八百年后,在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击倭寇,也是他们这种铁血精神的延续。

在华夏史上,这样的汉子不乏其人,这样的悲壮屡见不鲜。正是因为这样,抗战期间,云南成为大后方。

也是这种精神,使得我们的民族,一代代延续至今,在每一次大风大浪大灾难中,得以浴火重生。

这是一种志气,一种意志,一种毅力。

可是,在这场战斗中,明显的,毅力抵不住力量。这是一场比例失调的战斗,一方是十万铁甲,打遍欧亚。一方是败后新起的部队,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大理军队败了,潮水一般散去。

他们的统帅高泰祥,却被蒙古人活捉了。

蒙古人没有立即杀死他,将他绑上,放在马上,做为战利品,雄赳赳气昂昂地押离战场,押向羊苴咩城,交给了忽必烈。忽必烈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就像不久后,抓住南宋宰相文天祥后,知道文天祥的价值一样。

他对两人采取的招降方法,也前后辉映,高度一致。

首先,待遇良好。让他们吃好喝好,沐浴更衣,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以此,让他们心存感激,为后面的劝降做好铺垫。

其次,封官许愿。此时的忽必烈,还是太弟,不是元首,因此,宰相之类,是无法许诺的,但是当面答应,“欲官之”。而且,从后来封高泰祥儿子的官职来看,给高泰祥的官也不会小,一定是主管一方的大员。

高泰祥拒绝了,冷冷一笑,昂首而立。

三十多年后,忽必烈建立大元,挥兵南下,抓住了文天祥,拉到大都,也许下诺言,给他宰相的职位。文天祥的做法,和高泰祥如出一辙,微微一笑,摇头拒绝。

两人身份地位相同,面对国破家亡的慷慨赴死精神,也何其相似乃尔。

两人的死前情景,也惊人地相似。

高泰祥拒绝投降,忽必烈无奈,命令在羊苴咩城的五凤楼前斩之。临死,高泰祥仰天长叹道:“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吾事毕矣。”

多少年后,在泛黄的史册中,读到这些零落的文字,我竟然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我想,高泰祥在走向生命的最后时刻,一定是带着无限的遗憾,无限的不甘走的,他走得辛苦,也走得孤独。

文天祥在死前,站在大都的街道上,遥望临安的时候,大概也有着高泰祥的这种感受吧?他也用一句诗,表达了内心的坚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个为国尽职,一个为国尽心,也是极其相似的。

文天祥死后有传,使得我们今天能够全面了解这位硬骨头的人生。可惜,高泰祥的史料,少之又少,以至于今天,我们对于这个为了大理抛洒一腔心血的人,仍知之甚少,不为无憾。

高泰祥死时,史书记载一件异事,“时白日当午,忽云起雷震”。高泰祥死日,史书一直语焉不详,由此观之,当在夏日。至于史书写此,目的无外为了映衬他的忠烈,大概有感天动地一说。这点,当然牵强,也非高泰祥心中的愿望。他为国殒命,为自己的心而死,在他而言,尽心而已,无须乎别人的赞叹,更无须乎苍天落泪。

他死后,忽必烈十分敬佩,告诉身边人:“忠臣也,礼葬之。”

对于他的后人,忽必烈给予了充分的礼遇,再三道:“此忠臣之后,善视之。”让他的小儿子高琼,在统矢逻“世其官长”,他的长子高长寿,被任命为威楚万户。

忠心如月,不只是高悬本国历史的天空,也高悬于敌国历史的天空。这话,大概是对高泰祥而言的吧。

7

高泰祥死了,忽必烈长吁一口气,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弹弹袖子上的灰尘,上了马,带着姚枢他们,马蹄得得,回草原上去了。他想,那儿草绿马肥,马头琴悠扬,多爽啊。再说,高泰祥已死,不用操心了。

他把军权全部交给兀良哈台,挥挥衣袖,走了。

他以为,高潮已过,后面的,只不过是尾声而已。可是,事实恰好相反,后面战争的惨烈,远远超过前面。因为,前面属于突袭,大理军队出乎意料,一时聚集不及。此时,高泰祥的死,让蒙古人掉以轻心,停止了战争的步伐,这为后面的战事赢得了时间。

兀良哈台接过军权,做了南征军总司令,马上出军,向鄯阐进军,想把大理元首段兴智给灭了,不然,这家伙早晚是一颗定时炸弹。

蒙古军一路而来,攻下哈剌章水城,再攻罗部,大败大理军,终于奋马直扑,来到鄯阐城下,挥军围城,竭力攻打。在兀良哈台想来,这个段兴智,一辈子都是傀儡,都捏在高泰祥手里,一定是软柿子,没什么能耐。谁知,段兴智这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自己的能耐,让兀良哈台这位大蒙古名将狠狠欣赏了一把。

鄯阐“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坚”,加上段兴智此时毫不怯懦,矗立城头,拄剑而立,率众阻击,蒙古人再次碰壁。

这哪是那位忒娘的元首啊,简直是石敢当。

兀良哈台率军数攻,如锤碰铁砧,毫无作用。无奈下,“选骁勇以炮摧北门,纵火攻之,皆不克”。

兀良台头痛不已,绕室彷徨,最后拿出绝招。反正蒙古人牛皮大鼓多,反正蒙古军中大汉多,于是命令,搬出大鼓,排出鼓阵,让那些蒙古汉子,抡起鼓槌,使劲敲打鼓面。几百面大鼓,一起震响,地皮忽悠忽悠颤动。人们给震得头晕眼花,四肢发麻。

而且,这样的敲击不是一天两天,一连七天。

蒙古人轮班倒,鄯阐城上的人不知道啊,以为蒙古人要进攻,时时防备,整整七天七夜,都是如此。反正倒在床上也睡不着,对方那鼓仿佛就在耳边敲着,脑门子都痛。感觉鄯阐人困乏了,第七日五鼓,兀良哈台开始行动,派出敢死队偷袭鄯阐。敢死队队长,选派自己的少爷阿珠,下发死命令,如果完不成任务,自己少爷第一个军法从事。

这位名叫阿珠的官二代,不像别的公子哥们儿,这小子凶猛得狼一样,带着偷袭部队,在鼓声中,偷偷爬上鄯阐城头,弯刀一举,玩起命来,展开肉搏战。鄯阐的大理兵,七天没休息,一个个晕晕乎乎的,已没有力气抵挡了,“遂大溃”。

兀良哈台大吼一声,快追,不要让他们喘息。

蒙古人的战马,当然快过大理战士的双脚,一口气追到昆泽,段兴智精疲力尽,带着部分部众扯起白旗,投降了事。蒙古人对他很客气,尤其元朝建立,忽必烈高规格对待他,在他死之日,下发红头文件,特意追封其为大理向义王。

不过,和高泰祥相比,他骨头软了那么一点儿。

还有一部分部众,绝不屈服,他们逃到山里,依山阻谷,为大理国保留最后一点领土,延续着最后一点余脉。这,当然是兀良哈台所不允许的,他派出部将,“掩其左右”,围住这最后一批铁血之士。兀良哈台亲自披挂上阵,带着儿子阿珠,率领蒙古骑士,四面进击,最终击败段兴智的余部。

此时,高潮才算结束。

至于尾声,就是干得哥城的攻拔了。兀良哈台有病,让儿子阿珠攻城。这小子,绳乃祖武,攻打不成,再用计谋,环城立炮,城壕填草,众军环集,做出进攻的样子,让士兵嗷儿嗷儿叫着。自己却悄悄率领突击队,从侧面发动突袭。等到大理军队发现,已经迟了,蒙古兵已经进城。

大理,从此归于蒙古版图。

整个征战,历经三年。在蒙古战史上,属于时间较长的一次战争。

大理最后三年,是大理战士用自己的铁血维护自己尊严的三年,维护大理尊严的三年。这三年中,有悲壮,有惨烈,有低回,也有高潮。

这三年,将这个文明之邦的血性,表露无遗。

一段历史远去,岁月,湮没了荒城古道,也荒芜了烽火边城。可是,一群人的影子,不应该在历史深处消失,因为,他们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努力过,奋斗过,曾经哭过,曾经笑过。

大理的历史上,总有那么几颗星在闪闪烁烁。苍山洱海,也必定有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编辑手记:

高泰祥又名高祥,历任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时期的宰相,大理国抗元主将,段智祥时期广纳贤才,发展农业,治国有方,史称“当时举贤育才,时和年丰,称治国焉”。公元1252年忽必烈率十万蒙古兵攻大理,高泰祥极力主战,杀蒙古招降使者,后兵败被俘,临刑坚贞不屈,忽必烈称其为忠臣并以礼葬之。

猜你喜欢

蒙古人大理蒙古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社会中的保甲制
蒙古靴
想念大理
《雲使》在蒙古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蒙古香
近邻蒙古
论明代在中原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