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5-12-22杨代文周超朱新宇
杨代文 周超 朱新宇
摘要:双语教学是我国培养国际化专业性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在机务专业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指出了行业对双语教学的培养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紧密围绕行业要求设置课程实验项目,并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培养满足民航大发展需求的国际化高素质机务人才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机务工程;双语教学;行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31-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双语”(Two Languages)是指以母语为主体,母语与英语并重的教育体系。“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不改变亚洲高校教学方式下,用英语作为非母语的教学用语,英语既是学习对象,又作为教学中的交流工具,部分或全部运用到授课过程的一种教学形式。从教学角度讲,主要表现形式是“师”与“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进行课程讲授,还要体现在学生课外交流以及今后的工作中使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行业对既精通民航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好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在机务工程专业中选择部分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在教育部和民航局的鼓励和推动下,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我国民航大发展要求,培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本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行业性复合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担任机务工程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多年,文章对实际教学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具体措施、培养方式等进行了总结。
一、机务工程相关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目的
选择民航机务工程的相关专业,就注定要与民航专业英语打一辈子交道,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无论人或事都需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英语为交流媒介进行沟通。作为一所行业性极强的高等院校,为培养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校本科生学习过程中开设双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机务工程师在对飞机的维护维修实践中遇到关于微型计算机、电子设备、发动机以及材料和工艺等新问题时,为确保“安全第一”,只能以国外生产厂商的维护手册、维修标准为准,手册上没有说明的必须咨询请教国外特定的教授或专家学者,这些都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培养民航高素质双语人才的有效教学方法,为我国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人才队伍,是民航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广阔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英语教学素质。通过双语教学,会倒逼敦促教师本人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与提高。
在全国高校推动双语教学的背景下,条件成熟时开展越来越多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学科教学模式的探索、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和培养体系的完善。
二、机务工程专业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缺乏语言环境,没有理想的教材。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英语及英文文化环境,包括课堂环境和课后环境。目前双语教学课堂多数还是以多媒体英语课件展示、教师英语讲授为主,缺少师生间的英语交流氛围、讨论场景和互动环节,长此以往,学生无法感受到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专门针对机务工程专业的特色英文教材没有,教学中只能采用市面上的通用英文教材,其中不少还是国内有关学者翻译过来的。长期缺乏与专业配套的英文原版教材制约着双语教学的发展。
2.缺少行业认知,课程过于抽象,不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暂开。机务工程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航空电子设备》、《飞机系统》等课程前,缺乏对行业的系统认识以及有关电子电气设备、仪表指示系统、通信导航系统等的认识,更加无法将枯燥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鲜活的控制装置、设备联系起来。专业基础课较强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学习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现在采用双语教学,课程一开始就有同学感到很吃力,有了知难而退的想法,这些都给后期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的影响。
3.认知形态错误造成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忙于专业知识的讲解以及如何将英文运用融入到讲课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且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词汇的发音及中文意思、长短句分析及中文意思等方面,几乎把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当作英语翻译课来学。在课程的实验环节中,只注重实验现象和结果,不重视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很少对实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讨论。把实验报告当作英文写作,偏重英语语法和语义表达,忽略专业英文报告的书写要求和表达方式。
4.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发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受国情和教育大环境影响,各高等院校还没有系统完善的双语教师培养方案,高校双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水平不理想。民航飞机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是包含电子电气、机械、发动机、材料及工艺、物理、法律法规等学科在内的很多知识的综合体,而且要求教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尽管多数双语教员具有博士学位,这也仅代表个人在某一学科具有较深的专业研究、较好的外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想对复杂的飞机系统了如指掌,将专业课知识和民航机务专业完美融合,做到游刃有余,并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英语语句流利地表达,还需要多举措、多渠道提升教员自身的双语教学水平。
5.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我校招生几乎面向国内所有省份,势必造成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区域教学质量的差异也会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不同,面向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采取全英语教学显然会事倍功半。刚刚经历应试教育的学生面对信息量和知识量暴增的专业双语课程时显然还不适应,惯用的考试做题的学习方式面对高等教育专业双语教学时不在有效;再者,开展双语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外语思维、提高听说能力,提供英语学习语境。种种因素表明,为有效开展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教师应在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上做一些积极的变革与探索。
三、行业对双语教学的培养要求
对于民用航空领域来讲,世界是渺小的,国内外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一线工程师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而英文作为基本的通用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此外,从业人员还应熟悉本专业基本知识、能顺畅查找并阅读民航特有专业技术资料、熟练掌握民航安全法规和适航审定与验证规章的查阅、具备流畅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能跟踪民航相关技术热点、能运用英语学习民航专业知识并开展专业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快速高效地进行中西思维方式的切换等。随着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大飞机以及航空制造业的发展,部分单位还要求员工能够按照行业规范采用全英文以英语思维方式编写飞机训练手册、飞机维护手册、飞机排故手册等专业文献供世界人民使用,加入到国际化竞争中去。
四、双语教学的实践
为培养满足民用航空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机务专业人才,我们对师资培养方案、教材组织与编写、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1.增加教师培训规模,扩展教师培训途径。为解决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师资匮乏问题,学校尽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按计划每年派一定数量的理论教师到国内技术实力雄厚的航空一线生产单位参与实践锻炼,利用国际合作项目不定期将教师交换到国际知名飞机及零部件设计生产单位做访问学者,或是到国外参与本学科的巡回讲学,组织教师观摩学习国内航空强校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年教师到校内各个分院参与日常飞机维护工作。在保证送陪规模、培养质量,多举措扩展教师培训途径后,学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教师的实力日渐雄厚,理论教师不仅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具有较好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和英文交流能力,这些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编写课堂教学教材,课外参考原版书籍。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民航机务专业找到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是比较困难的,即使部分课程找到理想教材,包含了系统、全面的知识,但一本教材往往有好几百页,而且抽象性、理论性很强,没有与一线的生产相结合,这与我校培养民航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不符,也不适合作为双语教学的课堂教材。为此,学校组织校内相关领域的教授,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吸收一线实践教员和理论教师,有针对性地适当参考国外教材编写机务专业双语课程课堂教学教材。对于部分优秀学生,结合我国自主设计、生产大飞机的需求,为了保证知识的权威性并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技术,可以推荐英文原版书籍作为课程辅助参考书和课外科研活动、科技创新的参考资料。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专业课的外语意识。所有教育方式的改革探索都应围绕夯实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加强行业英语应用能力这一主题来进行。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实际飞机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图片、精心制作的flash动画、录像、国内外空难调查记录片等,既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又直观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这些全英文的素材也营造了良好的专业外语氛围。精心选取部分章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形成最终的总结报告后,到课堂上与全班同学进行全英文的交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锻炼他们查找整理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行充分的专业英语沟通。设计与行业实践紧密联系的实验内容,如飞机电源系统的仿真、起落架控制系统的分析、模拟驾驶舱控制面板的设计等,通过启发、引导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建立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执行方法,形成个人专业知识结构,强化专业英语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为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4.完善考评机制,促进双语教学良性发展。专业课双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过程评价体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并实时跟踪每一个教学环节,定期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改进课程教学,达到双语教学教学目的。结合学校机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考核评价应注重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对课程本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反馈与及时调整;对教员而言,注重教学内容与实施手段;对学生来说,则应关注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学员的最终成绩应是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体现的应是个体的综合素质,而不能以试卷分数作为唯一的评判依据。
5.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专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信息时代国际型复合人才应具有跟踪本领域最新科技前沿与相关技术的意识和基本素质。作为民航特有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引入无人机等“项目式”科技活动课题,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材料与结构、发动机、机械电子、适航与安全等不同专业交叉组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国际友人在线交流,参与国际无人机论坛的在线讨论,消化吸收无人机相关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开发应用,最终完成各种固定翼、旋翼无人机的研究,设计制作无人机样机并成功试飞。通过此种项目式科技活动,有效激发学生运用英语学习跟踪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潜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协同合作意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专业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五、结语
高校在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尊重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外,还应根据学校客观实际情况、自身条件、特色资源以及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社会和所在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合理解决师资问题、学生问题和课程问题,积极探索改革教育方式与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实验实践环节,组织高质量的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机务专业双语同步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英语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得到民航各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进而吸引招聘部门主动联系学校进行长期合作,形成极好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4.
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
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htm
[2]王艳霞.高校双语教学现状研究[J].高等教育,2014,(5):173-174.
[3]陈淑荣.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03-104.
[4]付莹莹,倪骄骅,曾勇.单片机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50-151.
[5]刘俊清,赵海.基于双语教学的电子技术实验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30-131.
[6]郑卫娟,胡云琴.《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2013,(3):178-179.
[7]王勇,谈斌.基于案例教学的飞机电气系统排故实习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30(5):46-50.
[8]但敏,周毛,马骏飞,等.民航机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4):29-31.
[9]江振宇,张士峰,杨华波,等.小型火箭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140-142.
[10]王辉,魏志民,郭庆,等.发动机启动点火装置仿真训练系统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46-48.
[11]郑志军,陈松茂,胡青春.结合课外创新活动提高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25-27.
[12]李秀珍,李勤,王征,等.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8):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