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路径对葡萄胎患者认知水平与抑郁状况的影响

2015-12-22金国娣韦玉玲陈瑜郝会尹小艳陈金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葡萄胎护理对照组

金国娣 韦玉玲 陈瑜 郝会 尹小艳 陈金梅

(广东医学院附属东莞市厚街医院,广东 东莞523945)

葡萄胎常见于良性葡萄胎清宫术后半年内,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以小于20岁、大于35岁最为常见[1-2]。葡萄胎确诊后需采取吸宫术排空宫腔,手术治疗较安全。由于患者专业知识缺乏、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对该病认识不足;患者对手术安全性、日后生育的担忧,甚至工作、家庭、感情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如何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干预,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2010年5月-2014年8月,我院对葡萄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葡萄胎患者。入选标准:(1)症状: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较早出现的严重妊娠呕吐。(2)体征:子宫大于停经月份、柔软,不能听到胎心。(3)辅助检查:HCG升高、B超检查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无妊囊或胎心搏动等。(4)未发生远处转移者。排除标准:合并肿瘤、心脏病等严重内科疾病及阴道大出血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30.5±7.2)岁,其中,完全性葡萄胎41例,部分性葡萄胎1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48例,小学及文盲者12例;职业:工人18例,知识分子13例,机关干部15例,其他14例。对照组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29.7±6.8)岁,其中完全性葡萄胎43例,部分性葡萄胎17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53例,小学及文盲者7例,其中工人21例,知识分子16例,机关干部11例,其他12例。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教育。

1.2.2 观察组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成立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小组并培训合格。健康教育路径表固定在病历夹内,由一名责任护士负责实施。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逐项实施。在实施路径时需不断评估,直至患者或家属达到健康教育目标。见表1。

1.3 效果评价 制订葡萄胎患者的认知程度检测表,包括病理、诱发因素、治疗状况、毒副反应、注意事项等,每项2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或患者家属认知水平越高;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配对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葡萄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

2 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认知水平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认知水平及SD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认知水平及SD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认知水平护理前 护理后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0 54.4±6.7 83.6±7.3*# 64.6±5.8 47.2±5.4*#对照组 60 56.3±7.1 74.3±8.9*#61.4±6.9 66.8±7.9

3 讨论

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称为葡萄胎,又称水泡状胎块[4]。葡萄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晰,与病毒感染、营养不良、免疫、遗传、精子或卵子异常受精等多种因素有关,存在较高的恶变率。葡萄胎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表现为宫腔充满水泡,未有胎儿与其附属物可见;部分性葡萄胎则存在胚胎,部分绒毛受累及,或胎儿仍存在[5]。葡萄胎病变局限在宫腔内,未侵入肌层,也没有出现远处转移,一旦确诊需立即清除宫腔内容物。面对手术、术后生育与健康等问题,患者明显表现出对疾病认知不足与抑郁,相应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必要。

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起到关键作用。系统、连续的健康教育能让患者对疾病的产生、进展及治疗有所了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6]。患者由于疾病的痛苦、对疾病的不了解,自然形成恐惧、担忧的心理,不利于配合治疗及本身的健康。本研究中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就医环境及医疗团队等相关内容。重点向患者介绍葡萄胎的病因、病理机制、基本的治疗方法、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解决办法,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知水平。运用多媒体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丰富了护理工作手段。条件允许可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对于本病的恐惧、抑郁的心理,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7]。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所想,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解决患者的抑郁状况。

葡萄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降低抑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袁志仙,高萍.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葡萄胎与胚胎停育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4(3):261-262.

[2]郭莉莉,柏根基,陶维静.磁共振成像在葡萄胎和侵袭性葡萄胎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7):3191-3192.

[3]郭念锋,虞积生.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4-196.

[4]乐杰,谢幸,林仲秋,等.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1.

[5]葛琳卢.1例人工授精后正常妊娠合并侵袭性葡萄胎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10-111.

[6]石中华,赵纯,吴虹,等.蛋白质组学法对葡萄胎恶变相关蛋白的筛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15):1178-1181.

[7]崔金全,石一复,周怀君,等.葡萄胎和绒毛膜癌基因表达谱改变与滋养细胞增生的关系[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2):727-731.

猜你喜欢

葡萄胎护理对照组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孕早期葡萄胎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齐刺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组织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葡萄胎中E-cadherin和Lami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早孕反应重 警惕葡萄胎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