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多边网络的产业链组织模式的研究
2015-12-22庄雷
庄 雷
一、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创新浪潮下,我国很多产业仍沿用原始的生产组织模式,如农产品加工业、轻纺手工业、器件制造业等等,各企业经营比较分散而导致产业组织效率低下,产业竞争力不强,产品严重过剩或短缺。中国经济从高速粗放型增长阶段进入低速集约发展的新常态阶段,这些产业不仅需要进行产品和技术升级,而且产业组织结构也需做出调整优化才能应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并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把产业链中的各个相关环节进行重新排列和组合,寻求资源配置的最佳模式。纵向一体化是沿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兼并,来获得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因此,促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打造纵向产业网络模式,对振兴各个产业意义重大。然而产业链的整合控制也引起了行业的纵向垄断问题。如2014年汽车行业刮起了一场反垄断调查,多家跨国汽车巨头存在纵向价格垄断的违法行为,使得汽车零部件价格极其不合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一方面是产业必须进行纵向整合,提升产业效率及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反垄断法的强力推行,惩罚企业纵向垄断行为。如何兼顾两方面,进行纵向产业网络重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企业不参与纵向网络化的产业链整合,各企业继续进行分散化经营,将使得整个产业经营效率低下,缺乏国际竞争力。如果允许企业继续传统方式的纵向一体化兼并或者战略联盟模式,往往容易形成产业垄断,损害消费者的福利。因此,产业组织结构中的公平与效率究竟该怎样权衡?本文将研究网络经济条件下,产业链的纵向网络化重构问题,采用基于第三方的纵向多边平台网络结构既可以获得产业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下降,提高整个产业效率,同时,第三方管理模式又避免纵向产业垄断并促使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结构如下:在第二部分介绍纵向一体化以及平台网络结构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从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传统线性结构发展到星形网络结构,提出了纵向多边平台网络模式作为产业链重构的新路径;第四部分从交易费用、信息匹配角度论证了纵向多边平台网络模式的优势。第五部分分析了纵向多边平台模式的社会福利并探讨了纵向多边平台的规制问题;第六部分总结了全文。
二、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组织模式的文献有很多,基于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具体模式的研究需要,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1.纵向一体化的动因。网络时代,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逐步增强,单靠单个企业进行个性化、产品差异化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就试图实现企业的领导者宏图已不再现实,以产业链为纽带的相关环节之间的整合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模式也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产业链间的竞争(Prahalad,Gary Hame,1990)。获取产业的规模经济或者范围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是进行纵向一体化最直观的解释。其次,信息不对称和需求不确定也是促使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一大原因。徐斌(2010)通过构建企业纵向一体化动因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强和需求不确定程度较高时,企业间一体化获得的收益较高,且缺乏信息的企业更愿意进行一体化。此外,交易成本的节约等也是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原因,从而确定企业间的组织形式(Williamson,1971)。结合各个典型行业的纵向一体化案例(史晋川等,2004;周勤等,2007;吴利华等,2008等),多层次考虑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王冬、吕延方(2012)建立了包含交易环境、属性和主体特征的不同类型的综合框架,发现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具有不同的行业变化特征,资产专用性水平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产生滞后效应,且对不同特征的企业影响有所差异。
2.纵向一体化的结果。虽然纵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等优势,但是在工业时代一体化企业具有排斥竞争对手、实施掠夺性定价的倾向(Crocioni et al.,2003)。纵向一体化企业不仅能控制投入品价格,还能控制最终产品价格(Armstrong,2008)。由此,纵向兼并会对竞争企业产生市场排斥,提高最终产品价格,使消费者福利受损(Tirole,Hart, 1990)。Salinger (1991)认为垄断厂商纵向兼并消除了产品的双重加价,但垄断者的势力和双重加价幅度存在不确定性。而在互联网时代,纵向差异化又表现出新的特征——反“反垄断”,杨川、川岛康男(2012)分析了不同的纵向相关市场结构下的一体化企业价格压榨并没有损害消费者福利,并为网络行业纵向合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性依据。
3.平台网络模式。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交易属性、竞争方式的变化,使得企业组织的边界日益模糊,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变得必要而频繁(任志安,2008)。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平台网络成为一种介于传统的“企业—市场”之间的双边、多边和杂交的中间组织形态(贾根良,1998),并出现了以新的平台网络组织形态为对象的“平台网络治理”的研究(威廉姆森,1975)。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产业链在网络环境下进一步分解并重新组合。以产品链构成为核心,连接在产业网络上的企业的决策也依赖于其他企业的决策,纵向关系上的企业也就构成了一个产业网络。纵向网络需要一个主导力量将产业链成功连接,而网络平台就是一种重要的衔接方式。这种网络平台是一种无形的交易场所,平台本身一般不生产具体的产品或者服务,但可以促成平台的双边或多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收取恰当的费用(徐晋、张祥建,2006)。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整合上中下游企业各自拥有的信息、知识、人才、资金、设备和政策等不同的要素,为整个产业链的各个企业提供合作机会,促进产业链上的企业实施合作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Bell、Albu,1999;Giuliani,Bell,2005)。因此,平台是提供双边市场的交易途径和方法并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经济组织,多边平台网络日益成为当前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
面对纵向一体化过程中引起的争议,本文提出采用第三方的纵向多边平台结构来重构产业组织模式,促进整个产业效率的提高。
三、变革路径
在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企业经营服务,并加快新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因此,企业及产业的组织形式都需进行积极变革来应对网络经济时代的挑战,而采用平台网络的组织形式来促进产业升级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平台网络组织能够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市场中信息对称性程度。然而产业链中的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限制,难以独自搭建、维护一个平台网络。此外,如果行业内各个企业都独自建立网络平台,必将导致平台泛滥,无法发挥的平台效率。众多平台的搭建也需要巨大的投资成本和建设成本,这迫使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
利用纵向一体化来进行产业链的整合,可以降低成本或消除市场外部性(Spengler,1950),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网络经济发达的环境下,纵向一体化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见图1),从传统的纵向一体线性结构到新兴的纵向一体化星形网络结构。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线性组织结构是由某个强势企业沿产业链进行上下游的企业兼并或联盟而形成的集团组织,其本质上是一个封闭的企业组织形态,而互联网时代下纳入平台网络后的纵向一体化所形成的星形组织结构,是以产业平台为中心,将产业内的所有环节的企业拉到平台上,促成各企业平等交易的网络组织,本质上是一个开放型的市场组织。从中间投入效率看,在纵向的线性结构中,企业的中间产品选择是相对单一的,降低中间产品的投入成本是比较困难的,只能依靠自身技术与管理的创新,而在纵向多边平台结构下,企业的中间产品选择的范围扩大,容易获得更低成本的中间产品投入,迅速获得其他企业内部创新的效应,扩大了创新的溢出效应,也激励各个企业积极创新,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从交易费用1制度经济学从交易费用来分析组织的边界,当市场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的交易费用时,采用企业组织形式;当市场交易费用小于企业交易费用时,采用市场组织形式。来看,当社会的整个交易费用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有企业组织转换为市场组织。纵向多边平台组织代替传统线性结构是产业内资源配置方式的改进,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有助于产业升级,而且这种多边网络结构也超越了双边市场一体化(双边平台的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的思路(纪汉霖、管锡展,2008)。
四、纵向多边平台模式的理论分析
图1 纵向一体化线性结构与纵向一体化平台网络结构
平台背后的运营机构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但网络平台本质上是发布信息和促成交易的中介组织。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更具有开放性,它既不像普通企业那样提供产品与服务,也不像市场一样。纵向多边平台网络模式超越了传统纵向一体企业集团模式,为产业升级提供一种好的产业组织形态。本文将从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角度来分析选择纵向多边平台模式的动机,以及从信息匹配角度分析纵向多边平台模式的优势。
(一)交易费用角度
交易费用的节约是目前产业组织结构中推行纵向多边平台网络组织的一大原因,可以从资产的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展开说明网络组织的作用(威廉姆森,1979)。纵向网络平台组织的形成是出于对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等治理成本的节约而对市场和企业组织形态的代替,这种代替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平台网络组织具有不同于市场和企业组织形态的特性:平台网络组织中的企业之间在互相保持独立的条件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交易规则以及信誉评价体系,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同时在平台网络组织内发挥调节作用,既减少了市场中的交易摩擦,又提高了企业组织内的竞争效率。对产业内的每个企业来说,纵向平台网络投资是一项专用性资产投入而且交易频率比较高,企业愿意进行平台化投入,形式上可以自建网络平台或者加入某个网络平台。作为专用性资产的纵向平台网络的专用性较低而且交易频率很高,单个企业可以不进行平台建立而选择独立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结合市场、企业和平台网络三种组织形式的交易总成本进行比较,平台网络的专用性资产投入处在k1与k2之间,所以平台网络组织模式的交易成本是最低的(如图2)。
命题1:从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角度,上下游企业决定是否进行纵向网络平台的专业化资产的投入,取决于资产专业化水平纵向网络平台资产的专用化投资水平最终取决于行业的市场势力。
图2 各种组织形式的交易成本
证明: 假设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线性的反需求方程p=a−bQ,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均可以选择一定程度的资产专业化水平k(k越大说明资产的专用性越小,普遍性越大)。上游企业在生产中需要投入可变成本v和rk 的资产专业水平投资,该投资数额随资产专业化水平k的增加而增加。r为每单位专业化水平所需要的固定投资,不论是上游还是下游企业投资,若要资产专业化都需要投入rk。下游企业若向上游企业购买零部件,除了付出pu外,还要付出交易成本ck。
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函数:
经过推导,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平台网络资产投入倾向分别为:
从公式(2)和(3)可见,产业内,上游企业选择纵向网络平台资产投入水平与产品价格、产品的可变成本以及同行企业规模呈正相关,而与产业总产量和单位交易成本呈负相关。下游企业选择纵向网络平台资产投入水平与产品价格、产品的可变成本、购买上游投入品价格以及同行企业规模呈正相关,而与产业总产量和单位交易成本呈负相关。kd是企业规模nd的量增函数且ku是关于企业规模nu的量增函数。
由上可知,每个产业内各个企业选择纵向平台网络投资水平取决于产业内的市场势力。产业内的企业数量越多(市场势力越分散),单个企业越不愿意进行平台网络的资产专业化投入,网络平台的资产的专用性水平较小,需要由第三方来建立纵向网络平台来整合整个产业链,获得产业链优势。产业内的企业数量越少(市场势力越强),企业越愿意进行平台网络的资产专业化投入,但此时的平台资产专用性较强,可能排挤竞争对手而成为封闭的网络平台,有违平台开放性的本质特征,此时建立网络平台需要注重开放性、兼容性。
(二)信息匹配角度
除去技术上的可行性、分工的细化,更重要的是处理市场与企业以及各组织内部的关系。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促进了市场组织日益完善。但是,目前市场交易中仍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以前市场决策主要依靠市场价格信号,以及自身能收集的模糊的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平台网络组织的出现可以改善这一情况,由平台网络组织来确定新的规则,及时发布交易信息,提高产业供需匹配效率。通过全产业的纵向多边平台,供需双方可以及时了解每个环节的产品或服务的交易价格与数量,了解具体企业的能力和信誉。它增加了全产业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及时反映全产业的动态供需情况,避免产业内出现大规模的产能或产品过剩,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平台网络组织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性,提高了交易的匹配效率。
命题2:纵向多边平台网络结构中,产业信息及时传递功能增强,匹配效率提高,更容易形成产业的交易均衡。
证明:假设平台网络中存在产品需求方用户集合D{n1,...,ni}和产品供给方用户集合S{n1,...,ni},供给方的产品信息质量为θ;需求方知道产品质量程度的概率为a,供给方在与需求方达成协议之前选择是参加网络平台信息发布程度s∈(0,1),s=0代表不参与网络平台,s=1代表积极利用、参与网络平台。供给方参与网络平台的成本为C(s,θ)=s/θ;需求方在看到供给方发布的网络信息后决定产品的购买以及价格p(θ,s)。供给方的期望交易函数2此函数意义,对于任何给定的s ,高质量的交易率是低质量交易率的θ倍。为:y(θ,s)=θs,而供给方的效用函数是Us(p,s),其中,p是需求方预期产品的价格。
在完全信息下,需求方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均衡价格符合供给方的销售产品质量。
表明完全信息下,每个供给方将选择参与平台信息发布,并且高质量的供给方提供的信息多于低质量的供给方,且各种质量的产品能够获得合理的定价。
在不完全信息下,根据概率分布以及博弈战略分析均衡状态。
假定供给方的产品质量是先验概率相等,令µ(s)=µ(θ|s)为当观察到供给方选择网络参与水平s时需求方认为供给方产品质量水平的后验概率,并符合贝叶斯规则。在不完全信息下,精炼贝叶斯均衡为:给定y(θ,s),满足p(s*)=µ(s*)s*+2(1−µ(s*))s*的约束下,s*策略使得最大化U(y(s),s)。
分离均衡条件:尽管对于不同的产品价格函数存在着不同的分离均衡,但使用非均衡路径上劣战略剔除法(直观标准),只有一个分离均衡是合理的。具体说明如下:产品的实际质量是θ={1 , 2,...};给定信息水平s ,价格合理程度在θs 之间。因此,供给方应该理性地预期到价格在θs 之间,即P(S)∈θs 。选择策略{S}={S∗}。给定这一点,在任何分离均衡中,不同质量的供给方最优选择是({S }={S∗}),s=θp。最终分离均衡能达到完全信息下的均衡。
纵向网络平台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来及时反映交易信息和反馈评价,增加了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性程度,使得交易效率更高。如果缺乏这种信号传递形式,将会使得市场的匹配效率更低,需求方选择合适产品的交易成本更高,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福利损失。
五、效率分析与规制
(一)纵向多边平台的福利分析
无论是通过企业兼并还是战略联盟方式,传统企业实现纵向一体化后,集团化企业的市场势力变得更强。纵向一体化改变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组织关系,一体化后的集团企业也很容易实施纵向垄断价格。而第三方的纵向多边平台网络结构则打破了一体化企业的纵向垄断组织形态,有助于深化产业内各企业的分工,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率。最重要的是第三方纵向平台模式使得平台本身并不参与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制定,平台的有效治理更可以促进整个产业市场的有效竞争,避免纵向垄断价格。最后,打破集团纵向垄断结构,使得生产者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社会福利最大的标准应是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企业成本利润条件下降低价格,生产更多产品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剩余。
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实际上是通过契约或协议等进行产业的纵向垄断,从而通过实施纵向垄断价格,掠夺消费者的剩余,获得更多的利润。而第三方治理纵向多边平台模式扩大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竞争,增加产业中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福利。因此,根据各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及垄断等)下的经济效应(见图3),得出命题3。
命题3:第三方的纵向多边平台模式减少了纵向一体化的垄断势力,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从而提高了社会福利。
图3 三种市场结构组织的经济效率
证明: 不考虑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易摩擦成本,假定在产业内纵向相关市场内,存在上中下游三个企业A、B、C,最终产品的价格需要经历两次加成(中间产品采用内部成本加成的转移定价模式)。其中,C为下游企业,C企业将A,B生产的作为投入品生产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p(Q),假设为线性函数p=a−bQ ,按固定不变的边际成本cu,cd,售出的中间产品价格为此外,还假设各个生产阶段中间产品数量是按照最终产品的要求按一定比例生产的,上下游的企业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一是A、B、C,完全纵向一体化时,则纵向一体化集团企业l的需求量:
二是A、B、C,为纵向多边平台网络的竞争结构时, C最终产品的产量为:
因此,消费者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需求量,且能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由此可见,纵向多边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率,这使得整个社会福利提高。
(二)纵向多边平台的规制
采用纵向多边平台网络结构,不可避免地涉及对平台企业本身的规制。纵向网络平台虽然有助于监管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行为,但却因网络效应使得平台具有垄断趋势,这就面临如何对平台进行规制的问题。
第三方平台组织形式可以采用会员制或者股份制,成立平台网络组织会员大会,明确会员的基本权利和责任以及运行机制、规则。第三方治理模式可以避免网络平台成为产业链上某个企业的附属,单纯沦为某个企业的销售工具。
政府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网络平台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监管部门需要对平台进行监管。纵向平台网络模型通过网络结构将产业的各企业结合,而平台作为网络结构的核心,简化了监管机构反垄断的监管手续,降低了监管成本。监管只要有效地监督网络平台行为,就可以了解整个产业的运行状况。
最后,多边平台因其具有网络效应,在反垄断过程中有其独特性,不能以市场份额为参考标准,更多来观察平台的垄断行为。保持平台的相对独立性,防止其垄断行为,如进入壁垒。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现代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产业组织模式重构问题。提出利用纵向多边平台网络进行产业链重构,将产业纵向一体化线性结构发展为星形结构,拓展了双边平台到多边平台理论,论证了新兴的产业组织模式更有效地促进产业效率提高。由此,本文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采用纵向多边平台网络模式可以提高产业效率。平台网络组织既不同于市场组织也不同于企业组织,是一种中间性的组织。这种组织克服了市场交易成本较高的弊端,也避免企业规模过大而产生较高的协调管理成本。通过纵向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避免搜寻信息的成本,规避市场上的无序行为,因为在同一网络中欺诈行为的代价很大,不仅要受平台的惩罚,更是容易使企业声誉受损。因此,平台网络组织具有超市场组织的很多优势。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组织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使得企业主攻必要业务,节省不必要的管理成本,也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内的分工的细化。
其次,第三方的多边平台结构降低了产业内的垄断损失。纵向多边平台网络模式打破了产业的市场结构,使得各个企业有机会通过网络平台自主交易,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各环节的交易,促使产品合理定价。这样可以缓解垄断势力,有助于减轻纵向垄断定价等垄断。
最后,平台网络组织结构方便有效监管。构建第三方纵向平台网络,将整个产业中各个企业的行为纳入纵向网络中,便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监管部门可以明确产业内监管对象以及相应的行为,降低了监管成本。
[1] 李国学.资产专用性投资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收益分配[J].世界经济, 2009(8).
[2] 徐斌.纵向一体化选择的动因:理论与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10(1).
[3] 杨川、川岛康男.纵向一体化企业的理性策略:价格压榨[J].中国工业经济, 2012(9).
[4] 纪汉霖、管锡展.纵向一体化结构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9).
[5] 王冬,吕延方.交易环境属性、主体特征与纵向一体化[J].中国工业经济, 2012(1).
[6] 郑方,从纵向一体化到纵向分离——基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2010(11).
[7] 徐晋,张祥建.平台经济学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 2006(5).
[8] 周勤,吴利华,杨家兵.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的模式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7(7).
[9] Grossman P., Hart O.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 (4).
[10] O.E.Williamson.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Market failure considera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1 (2).
[11] O.E.Williamson.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titrust implications[M].The Free Press, 1975.
[12] Armstrong, M.Price Discrimination[A].P.Buccirossi.Handbook of Antitrust Economics [C].Cambridge: Mass,MIT Press.2008.
[13] Vickers, J., Waterson, M.Vertical Relationship: An Introduc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1(5).
[14] Chipty, T.Vertical Integration,Market Foreclosure,and Consumer Welfare in the Cable Television Industr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3).
[15] Fontenay,C., Gans,S.Can Vertical Integration by a Monopsonist Harm Consumer Welfa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4(6).
[16] Chen, Y.On Vertical Mergers and Their Competitive Effect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4).
[17] Hart, O., Tirole, J.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Market Foreclosure[J].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mics, 1990(6).
[18] Salinger, M.Vertical Mergers and Market Foreclosur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8(2).
[19] Spengler, J.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0(4).
[20] K.Monteverde, D.J.Teece.Supplier switching cost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
[21] M.B.Lieberman.Determinan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An empirical test[J].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1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