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卒中后肺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15-12-22翟文亮王长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卧床白蛋白通气

汤 辉 秦 俭 曹 涛 王 征 翟文亮 王长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 北京 100053

老年脑卒中后肺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汤 辉 秦 俭 曹 涛 王 征 翟文亮 王长远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 北京 100053

目的 对导致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105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住院期间未发生肺炎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肺炎的64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组入院资料,并总结导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入院时性别及卒中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意识障碍(NIHS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白蛋白、卧床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NIHSS评分>10分、高血压、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卧床时间>7d及机械通气时间>5d均为导致老年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应注意对导致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的控制,以避免卒中后肺炎的发生。

老年;脑卒中;肺炎;Logistic回归分析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两类,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及病死率[1]。而肺炎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2-3],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4-5]。本研究对我院急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引发患者出现肺炎的危险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01—2014-06间急诊收治的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05例为观察对象,男56例,女49例;年龄60~75岁,平均(67.0±6.4)岁;缺血性脑卒中66例,出血性脑卒中39例。住院期间未发生肺炎41例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肺炎的64例为观察组。

入选标准:(1)年龄>60岁;(2)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年龄<60岁;(2)不符合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存在颅内肿瘤或癫痫等其他颅内疾病者;(4)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5)具有精神系统疾病家族病史者;(6)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观察指标及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临床的资料差异。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卒中类型、NIHSS评分、SBP、DBP、空腹血糖、白蛋白、卧床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同时分析性别、年龄>65岁、卒中类型、NIHSS评分>10分,高血压病、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卧床时间>7d及机械通气时间>5d对老年脑卒中肺炎的影响。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为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差异 2组入院时性别及卒中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IHSS评分、SBP、DBP、空腹血糖、白蛋白、卧床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年龄>65岁、NIHSS评分>10分、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卧床时间>7d及机械通气时间>5d均为导致老年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单因素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年龄>65岁,NIHSS评分>10分,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卧床时间>7d及机械通气时间>5d均为导致老年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多因素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脑卒中常有多种并发症,卒中后肺炎是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卒中后肺炎最早由德国科隆大学附属医院Hilker等[6]于2003年首次提出,即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炎症[7],发病率为7%~22%,并已成为导致脑卒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其危险因素分析,有利于其临床的预防及治疗。本文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NIHSS评分>10分、高血压、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高血压病>7d及机械通气时间>5d均为导致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与以往的报道[8]基本一致,但胡娟等[9],认为性别因素也是导致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这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本研究中样本数较少有关。

年龄是影响卒中后肺炎发生、发展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10],呼吸道的机械屏障作用减弱,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下降,咳嗽反射灵敏度下降。再加上脑卒中患者颅内压明显升高,影响丘脑下部功能,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损伤,血浆渗入肺间质,影响气体交换,引起肺水肿和呼吸衰竭,并最终导致肺部感染[11-12]。长期卧床、缺乏运动也是影响老年人易患卒中后肺炎的重要因素[13]。卧床挤压肺部,使得呼吸减弱,局部循环血流减少,气管内分泌物、误吸的呕吐物及侵入的病毒和细菌易在此存留加重感染。此外,糖尿病也是导致卒中后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过高使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被抑制,不利于感染细菌的清除。

综上所述,卒中后肺炎是急性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身体功能下降,使得其发生卒中后肺炎的几率更高,年龄、NHISS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吞咽障碍、鼻胃管鼻饲、辅助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长期卧床均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临床表征,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1]纪风兵,卓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2,33(7):1 029-1 031.

[2]Hannawi Y,Hannawi B,Rao CP,et al.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major advances and obstacles[J].Cerebrovasc Dis,2013,35(5):430-443.

[3]黄茳祾.脑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 397-4 399.

[4]覃兰棫,黄智江,陆德胜,等.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2 861-2 863.

[5]刘莹莹,刘持善,付秀丽,等.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7):60-64.

[6]Hilker R,Poetter C,Findeisen N,et al.Nosocomial pneumonia after acute stroke: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J].Stroke,2003,34(4):975-981.

[7]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 075-1 078.

[8]周敏,吴文军,佘子瑜,等.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31-33.

[9]胡娟,刘涛.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肺炎危险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8):57-59.

[10]Kleinig TJ,Vink R.Suppression of inflammation in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therapeutic options[J].Curr Opin Neurol,2009,22(3):294-301.

[11]Petersen PJ,Tuckman M,Jones H.In vitro activity of tigecycline against patient isolates collected during phase 3clinical trials for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J].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s,2010,2(1):27-28.

[12]赖润龙,陈伟强,杨应明,等.帕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神经外科严重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4(9):1 046-1 048.

[13]Sui R,Zhang L.Risk factors of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hinese patients[J].Neurol Res,2011,33(5):508-513.

(收稿2014-07-10)

R743.3

A

1673-5110(2015)10-0046-03

猜你喜欢

卧床白蛋白通气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