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蟹池主养泥鳅生态高效养殖试验

2015-12-22魏仲高盖建军陈光芸王明宝陈焕根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蟹池塘口河蟹

郭 闯,魏仲高,张 敏,盖建军,陈光芸,王明宝,陈焕根*

(1.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南京210036;2.江苏省宿城区恒峰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宿迁223836)

河蟹养殖是江苏淡水渔业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江苏河蟹单养模式水体利用率低,加上养殖生产成本逐年上涨,致使河蟹单养模式效益趋向微利、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2014年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宿城区恒峰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宿城区中扬镇养殖基地开展了蟹池主养泥鳅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6 口,1#、3#、5#塘面积为0.67 hm2,2#、4#、6#塘面积为0.53 hm2。6 口试验塘池塘条件均符合 NY/T 5281-2004的规定,养殖用水符合NY 5361的规定。在池埂四周1 m左右用10~20网目的密眼网制作双层防逃设施,防逃网埋入土中20~25 cm,地面上70~80 cm,防逃网外缘用直径5 cm的钢管间距5 m固定,上端用直径0.4 cm的聚乙烯绳拉紧固定。各池塘均配备3 kW微孔增氧机1台。

1.2 池塘消毒与水体准备 冬季抽干池水,用挖机清整塘口。使池底充分曝晒,直至淤泥有裂缝后注入新水10~20 cm,用生石灰1 500 kg/hm2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10 d后,施经充分发酵有机肥1 500 kg/hm2,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

1.3 复合型水草种植 清塘后20 d,进水20~30 cm,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种植面积达到池塘养殖面积的50%左右,其中伊乐藻、轮叶黑藻分别占水草面积的70%和30%。

1.4 投放螺蛳 2月中旬,投放螺蛳4 500~6 000 kg/hm2,使螺蛳早适应池塘环境,且产出的幼螺供蟹种、泥鳅苗种早期食用。

1.5 苗种放养 2月中下旬投放体质健全、活力强、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扣蟹和泥鳅苗种,扣蟹为自己培育,泥鳅苗种购于当地泥鳅养殖合作社,扣蟹、泥鳅苗种放养时均浸水适应池塘水温,然后用5%的食盐水浸浴消毒5~10 min。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苗种放养情况

1.6 饵料投喂 在1#、2#塘口分别搭建4个漂浮食台,先投饲泥鳅专用膨化料,投饲2 h后再投喂用河蟹配合饲料;3#~6#塘口仅投喂河蟹配合饲料,泥鳅不单独投喂。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根据天气、水质以及蟹种、泥鳅苗种的生长情况酌情增减。1#、2#塘口的饲料日投喂量泥鳅按其体重的5%投喂,河蟹按其体重的3%投喂;3#~6#塘口的饲料日投喂量按河蟹体重的5%投喂。泥鳅专用浮性料蛋白含量30%,河蟹养殖早期投喂配合饲料蛋白含量40%,养殖中期投喂配合饲料蛋白含量34%,养殖后期投喂配合饲料蛋白含量为40%。

1.7 日常管理 每日巡塘1~2次,观察河蟹、泥鳅的活动及进食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好泥鳅苗种的生物敌害防御工作,晚上用灯光诱捕青蛙和水蛇,也在塘埂上按30 kg/hm2的量撒硫磺粉,预防青蛙和水蛇的爬入;避开河蟹蜕壳期,用0.05 g/m3浓度的敌百虫杀灭水蜈蚣、蜻蜓幼虫、豆娘幼虫等敌害生物;及时记录天气、水温、饲料投喂、用药、水质测定、起捕上市等养殖档案数据。

1.8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原则。4月中旬,用纤虫净防治纤毛虫1次;6月下旬、7月下旬分别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杀虫1次;7~8月用生物制剂(如溢水宝EM菌)和速效生物底改产品调节水质,保持水体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15~25 cm;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大蒜素、多维预防细菌性疾病,整个养殖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养殖病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捕捞 蟹池里泥鳅长到一定规格后,池塘载渔量增大,泥鳅活动致使蟹池水质浑浊,影响了蟹池水草生长,水草容易死亡腐烂。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从7月初开始用地笼捕获泥鳅上市,7月20日前基本捕获完毕。用地笼起捕泥鳅时,地笼口敞开,便于误入地笼的螃蟹及时爬出地笼。10月以后根据市场行情,开始捕获螃蟹上市,至10月20日捕获完毕。1#~6#塘口收获及销售情况见表2。

2.2 各试验塘口养殖成本、产值、效益 从表3~4可以看出,1#塘、2#塘养殖效益均超过82500元/hm2,养殖效益比3#~6#塘高1 500~28 500元,但1#塘、2#塘的养殖生产成本以及所需的管理水平均明显高于3#~6#塘,其产投比也逊于3#~6#塘。这个放养模式适用于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养殖管控技术水平高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3#~6#塘均采用仅投喂河蟹饲料,不单独投喂泥鳅饲料的养殖模式,养殖效益也分别达到67 725、54 795、67 275和61 575元,这2个放养模式适合资金稍弱的养殖户使用,而5#、6#塘的产投比分别达到1.37和1.27,更容易被广大养殖户接受和采用,更适于大面积示范推广。

表2 各试验塘口的收获及销售情况

表3 各试验塘口的养殖成本元

表4 各试验塘口的经济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1)参照2012~2013年江苏省河蟹单养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数据[1],对比1#~6#试验塘口的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各试验塘口的河蟹产量均没有减少,池塘可增收泥鳅1 080~3 870 kg/hm2,对比单养河蟹池塘至少可增加效益22 500元/hm2。投放泥鳅苗种的密度既对总养殖效益有积极影响,又对生产成本投入、池塘水质调控、养殖管控水平等有不利影响。该养殖试验中1#、2#塘在6~7月就发生了因为投喂泥鳅浮性配合饲料、河蟹配合饲料量大,池塘水质过肥,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高,蟹池水草腐烂死亡的现象,尽管通过采取移植水花生、施用微生物制剂调水、改底,高频次开启微孔增氧机等措施,调节并改善了养殖水体水质,未发生重大养殖事故,最终虽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养殖风险和养殖生产成本均大幅增加。

(2)泥鳅属于小型底层杂食性鱼类,在蟹池里可摄食河蟹的残饵、水草、藻类和水生生物,既有益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可以避免河蟹残饵对养殖水质的不利影响。该试验3#~6#塘的收获情况和产投比数据表明,在不增加饲料成本的情况下,蟹池主养一定比例泥鳅的养殖模式,与河蟹单养模式相比饲料系数大幅度下降,可以明显提高蟹池的综合生产能力、生态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是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3)该试验结果表明蟹池主养泥鳅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推荐苗种放养模式为:放养160只/kg的扣蟹21 000只/hm2,放养260尾/kg的泥鳅苗种78 000尾/hm2(300 kg/hm2)。这与李彩娟等[2]的试验结果“河蟹泥鳅混养模式中合理的泥鳅种(3~5 g/尾)放养密度宜控制在225 kg/hm2左右”相近。

[1]2012、2013年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验收测产汇总统计表[Z].2012-2013.

[2]李彩娟,凌去非.河蟹泥鳅生态混养试验[J].科学养鱼,2014(5):40-41.

猜你喜欢

蟹池塘口河蟹
塘口类型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效益的影响研究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蟹池套养塘鳢的优点、失败原因及对策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如何降低河蟹的应激反应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清除 蟹池中野杂鱼的方法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
“长江1号”河蟹蟹种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