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差异性构建
2015-12-21何静
何静
摘要:文章主要对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差异性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了有关差异性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这种差异性的教学模式改进意见。文章认为,学生差异性体现在基础知识储备、思维习惯、学习需求以及阅读习惯等方面,因此,必须基于这种差异性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
关键词:学生差异;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62-03
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逐步意识到不同专业,主要是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两大类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尽管有研究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效应,但是并没有文献专门针对这种差异性及其教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笔者在深圳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简称“毛概”)的教学基础上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试图探讨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体现的差异性,最终体现“因材施教”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地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主要是以深圳大学“毛概”教学为代表,以连续五年的“毛概”教学实践作为基础。在调查中,主要是把学生分成“文科类”和“理工科类”两大类别。而最近五年的“毛概”教学安排,为调查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差异性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环境。主要的实地调查包括几个方面。
(一)问卷调查
对深圳大学2011级学生“毛概”课程效果各因素相关性的调查。这次调查对结束“毛概”学习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个别交谈及相关统计分析。调查的1000名(有效问卷918份)中,文、理科学生各占一半。调查的主要结论项是对《毛概》课程效果的评价,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类。(1)学科分类(理工科、文科);(2)教学相关因素,如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对社会科学的兴趣、学生的基础知识准备等;(3)学生社会关注度方面,如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是否有打工经历、是否经常上网发言等;(4)有关社会参与情况,包括是否参加学生会、是否参与社团、是否参与社会考察活动、是否参与党员培训;(5)社会性交流状况,如是否经常与老师交流、是否经常和家人、同学讨论社会问题等。除此之外,还对学生的一些活动方式进行了调查,比如看新闻的途径、希望教材和教学方式做怎样的改进等。
我们以“教学效果”为因变量,其他各项选项作为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的分析显示,“毛概”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几个显著相关的因素,除了“教材”、“教学方式”之外,还有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生类别”这个因素。这多少印证了经验中有关文科和理工科学生的差异性。这种显著性可能意味着:第一,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对于“毛概”课程学习的需求有所差别;第二,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对于“毛概”学习的讲授方面有不同需求;第三,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课程的学习方面有不同特征。
(二)其他调查
除了这种大范围的调查,还进行了一系列追踪调查和抽样调查,比如在最近对600多名文科和理工科两个大类学生的学习、阅读和交流情况细节的调查;对学生金钱观念、文凭认知等方面的抽样调查。
(三)对调查结果的文本分析
在问卷调查之外,还有对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的文本分析。在连续五年教学中,都有即时作业的安排,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各种议题的作业。这个安排旨在考察学生目前思维和理论水平,即学生运用概念、理论建构文章的能力。同时,还有一些即时的演讲和辩论,也是针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观察形式。
考察学生学习差异性,对这些因素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目的是得出更普遍性的结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模式及教学模式提供选择。
二、基于学生专业差异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一)相关基础知识储备的差别
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是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切合现实生活及受教育者的认知基础,教育过程才能产生“共振”,从而收到良好的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实践维度,一个是理论维度。就“毛概”课程而言,讲述的不仅是思想发展史,更是一部实践史。要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产生兴趣,必须有基本的相关知识储备,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这种储备上的差别是很大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专业和学生在课程上的学习需求。
1.中学文理分科造成的知识短板。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课的基础是中学阶段的学习,由于中学文理分科造成的课程类别上的差别,理工科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
2.“思想政治课教条”。从文科学生的角度来说,中学阶段政治、历史学科是必修课程,“毛概”教材所涵盖的历史事件,学生几乎通过中学的历史和政治课有了基本了解。但是,糟糕的是,高考压力下的“填鸭式”教学使文科类学生对于有关知识记忆深刻,但是并不感兴趣。再加上教材的文件性、纲领性、条文性、结论性特征,使文科学生对相关课程产生了“思想政治课教条”,即枯燥、教化、无趣,因而缺乏学习积极性。
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调查中,无论在“教材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选择“不满意”的都占到60%以上。教材和教学方式没有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应性建设,大概是主要原因。
(二)学习需求的差别
基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课程的学习需求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有理科同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是理工科学生仅有的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课程,而这也体现了理工科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和期望。对很多理科学生来说,“毛概”课程作为一门融合历史、社会发展的人文类课程具有吸引力。
而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不仅很多内容在高中阶段学习过,而且社会科学理论和学习贯穿专业学习,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并不具有稀缺性,因而希望能在课堂上进行现实案例的分析和深度讲述。
(三)阅读情况的调查
在对“是否经常看社会科学类书籍”的调查中,有41%表示“经常看”,有59%表示“不看或不经常看”。而对不同专业学生阅读的进一步调查显示,在阅读取向方面,96%的“文科”类学生和97%的理工科类学生是按照兴趣来阅读。调查显示,文科和理科学生在社会科学类书籍的阅读上显示了较大差别。文科学生阅读社科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居多。
(四)社会性的交流方面的差别
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特征,往往通过家庭启蒙、社会示范、社会舆论等途径发挥教化功能,通过生活常态化的、不知不觉的方式,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与价值观念。基于此,我们调查了学生在家庭、学校的交流情况以及学生的主要交流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即使与父母很少交流的同学,也趋向于赞同父母的意见,这个稍显意外的结果反映了学生对于经验的一种普遍的尊重和认同。这个调查中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学生之间几乎很少交流社会时政方面的话题。究其原因,有同学认为,社会离自己远,没有兴趣;也有同学说同学间意见差异很大、争论没有结果等。
实际上,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兴趣缺乏,正是反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缺乏。
手机、上网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对学生的认识是否产生影响?对此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在最近的一个跟踪调查中,“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在“手机、上网是否影响你对社会的认识”这个问题上,均99%以上回答“有影响”或“影响很大”。而也有大部分同学清楚认识到了网络的两面性。
(五)思维习惯的区别
在了解学生思维习惯的调查方面,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观察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堂发言。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自身已有知识和话语建构社会认识的过程。目前看来,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在作业中表现了明显差异:理科学生更多是事实描述和个人经验描述,论述较为简单而且缺乏联系;而文科学生经常使用相关社会科学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
三、“因材施教”意义的教学模式改进
基于调查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更进一步提高,应使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对接,同时使社会发展经验和学生的个人体验相结合,这是达到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而这种对接,必须体现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
(一)教材的改进:深度与广度
在教学中,因应不同学科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以满足学生需求。
对于理工科学生相关基础知识较少的现实,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有更多的承载内容。比如发展过程、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内容、社会经济运行和组织等方面,从历史事件和演进历程,建立分析的条件和链条,以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同时通过现代中国的蓬勃发展彰显其价值理性。
文科学生的特点是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因而容易产生混乱。因此,在针对文科生的讲述中,必须明确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然后,结合现实案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解读,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
(二)教材的文本解读:互补与适应
知识结构的不同使学生运用的话语及暗含的话语体系不同,这是一个教学呼应的前提条件。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进入学生的话语体系,引起学生第一时间的兴趣和响应。能进入其话语体系,才能使问题真正成为“问题”。所以,必须根据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习惯对教材文本进行不同解读,让课程内容和不同学科的话语体系接轨,通过学科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渗透主流意识形态,达到课程的教育目的。
基于这些要求,教学组织方式上要进行改革。按照文科类和理工科类分类组织课堂教材,同时安排更具针对性、专业适应性的教师,按照学生需要组织教学内容。
同时,学生的教材体系必须提供更多支持。比如推出权威的介绍中国历史事件的辅助教材和比较其他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教学辅助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这些辅助教学内容使教材更丰富,也更具有选择性。
(三)教学方式的组织
1.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从现实和数据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思考问题的方法,明确目标,得出结论,然后再进行修正,这应该是更为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路径。除此之外,课堂的深化也是必须的。比如,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国文化的资源,也应该是学习的内容之一。
2.学生的社会参与和叙事、记录。鼓励学生的社会参与实践,并且通过对自己参与行为的总结,进行对社会的认识。这种参与性叙事可以是自身家庭的交流,也可以是自己参与活动的总结。
3.课程的考试方式创新。以一系列课堂作业和小组讨论作为主要的考试形式;或者通过课堂作业、开卷考试和社会调查实践报告综合起来考察;或者在网络上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内容进行考核。这些方式应更能真正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网络及隐形资源的运用。
要使学生更好了解课程,必须使课堂深化。如何使网络成为提供大量投入资源的空间和交流空间。如何把各种相关资料置入其中,利于学生学习和讨论,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是要探讨的地方。
本文只是主要针对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科分类进行考察,因此,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分析来说,尚有不足之处。尽管如此,本着教育“因材施教”的观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进,应能更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赋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丁钢.教学与研究的叙事探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侯勇,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历史转型与现代发展——基于社会、历史、系统视野的考察[J].理论与改革,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