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小说阅读的“情境·体悟”式教学探微

2015-12-21刘彦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说阅读体悟情境

【摘要】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文章欲借助问境、探境、悟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引领学生于人文观照中感受生趣盎然的意境美,体悟内涵,升华情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能力,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达成教学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材教法;情境;体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来自于现实,又高蹈于云霄。小说阅读更是一种创造,是以阅读、想象、体悟为翼的飞翔。然而,小说阅读教学却越来越被边缘化。阅读教学只有在创设情境、体悟情感、开发创新作品的读者意义的流程里产生效应,课堂才有活力,教材才有生命,教学才有价值。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方法进入作者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去,运用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路径,再现作者创作时所进入的那个情境,研学构造这一情境的语言。通过这一情境所表现出来的哲理、意蕴、美感,动情共鸣,体验感悟,创造拓展,从而产生情趣、美趣和谐趣的综合效应。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

小说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导向、激励、评价、搭桥,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思考、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形成问题的意识与追问的风气。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设问”等方式提出,就能开启学生的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课堂也会呈现出乎意料的效果。

(一)分解式曲问

课堂提问难度过大或太笼统,就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卡壳”和课堂的“冷场”。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容易理解、富有趣味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地发问,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祝福》的教学——

师:是谁害死了祥林嫂?生:是狼。……

因为缺乏应有的铺垫,有些学生就会很简单地认为狼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如果把问题分解,设计为:

祥林嫂是主人公的名字吗?她后来嫁给了贺老六,为什么不叫贺六嫂?主人公为什么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是谁把一个鲜活的人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的呢?这些人物在思想上有什么共性?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呢?

由易而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会让学生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回答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变得容易,学习兴趣更浓,气氛更活跃。

(二)陌生化设问

陌生化设问的设计思路分为改换(改变小说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反问(因果倒置、情节倒置)、迁移(换一个事件、变一个人物)、填补(情节补充、情节延续)等几种。教师通过这样一些假设性的内容来设计问题,能创设富有情趣的探究情境,将课堂对话引入对作品的深入解读,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热情,实现个性化的小说欣赏。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清兵卫与葫芦》时,设计了如下五个问 题:1.从小说哪个情节可以看出清兵卫对葫芦的热爱?为什么?2.清兵卫的葫芦被教员没收后为什么不敢反抗?他的这种反应可能与什么有关?(家庭)从哪里可以看出家庭对清兵卫的影响?3.教员对清兵卫的这一爱好持什么态度?为什么?4.父亲和教员对清兵卫的态度,对清兵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小葫芦的价钱从一毛升到五十块最后升到六百块,这样的戏剧性情节说明了什么?

这些问题都属于常规化的提问,五个问题依次引导学生理解清兵卫的个性爱好,家庭与社会对清兵卫个性的扼杀及危害,小孩子天性的巨大价值等问题。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比较科学。另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就相同内容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

1.如果给清兵卫一次自我辩解的机会,让他对父亲说一番话(学生在自读小说的基础上想象写作,写后交流),他这番话能改变父亲和教员对他的态度吗?2.如果清兵卫的父亲知道了那只小葫芦的价钱,还会扼杀他画画的爱好吗?3.如果父亲继续压抑他画画的爱好,他还是不会反抗吗?4.如此长大的清兵卫将会如何对待他自己孩子的爱好呢?

这组问题能将学生引向对个性爱好、社会背景、扼杀与危害等问题的探究,符合陌生化设问的原则,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老生常谈、司空见惯的常规性问题容易使学生失去思考的热情,使思维陷于停滞状态;独辟蹊径、前所未见的陌生性问题则能将学生带入全新的思考情境,激起他们的思维浪花。

(三)变“设计问题”为“发现问题”

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战争题材的小说在阅读时,会让读者感觉很沉重,尤其是在看到那些被迫充当炮灰的年轻人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就让学生感受了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教学中:

师:再读课文,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生:(再读课文,圈画,书写)

A.在这所学校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画像?

B.在这些画像中怎么会有人种脸谱像,这很难理解。

C.为什么“我们在哪里”要问两遍?

D.为什么“我”会认为炮声“优雅”?

E.为什么“我”最后认出比尔格勒后不叫他的名字,而是说出“牛奶”?

……

这个过程重在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这样他们就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零散,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它们都指向两个问题:一是我为什么如此在意这是不是我的母校;二是主人公意识中不合常理的地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果得到解决,学生就能基本明白作者的用意,理解文本关于战争的思考。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用问题为学生点亮一盏走进作品亲近小说的灯,便能让他们在小说欣赏的道路上走得快乐、充实。

二、营造探究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语文课堂,不在于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在读中思,在积极的思考中发现新问题,探求新见解,迸射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一)确立探究点

我们经常发现课堂上总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在应和你,而更多的是旁观者。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进行自主探究呢? 凡是能引起学生“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和“阅读创新”的都是“最佳探究点”。引导学生交流探究,寻找一些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至关重要,只有既能激起学生无限兴趣和思考潜力,又能立足于经典文本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文本的,才会将兴奋注入课堂,让阅读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如《品质》,如果说人物、环境的“细节品鉴”是着眼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那么,探究“我”以及“周围的人”的叙述意蕴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对“我”的形象探究,可以由以下几个教学步骤组成。

1.概括格斯拉的品质,创设探究情境。2.分析“我”对格斯拉的情感态度,展开探究活动。3.寻找文本语言依据,促进探究深化。4.领悟“我”对格斯拉逃避态度的本质,激起探究高潮。5.“我”典型形象的含义揭示,形成探究结论。

小说的教学从“故事”开始,更应由“故事”走向文本的深处,深入文本的“品质”层面。

要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路径,如文本研习、延伸拓展或创新发现等,进行有价值的探讨。如进行《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比较探究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比较“异”入手,综合出主题的“同”:两文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都写了战争对人的摧残。再从遭遇了战争不幸的“同”入手,比较出战争给人心灵伤害方式的“异”。

明确探究点,选择探究路径,把生成挑战性问题和得出结论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会呈现给你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和深刻的见解。

(二)填补空白处

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应努力寻找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不断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拓展能力。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召唤着读者的期待,诱发了读者的想象。补充空白点,探究言外意,将极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对作品的再创作,则将极大鼓动学生探究的激情。而探究后的收获,则将展现出学生的情趣及品位。在《半张纸》课堂的尾声,穿插马克·吐温的微型小说《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引导学生揣测想象小说的合理情节。

师:我们可以揣测一下该微型小说的具体情节是怎样的?生1:丈夫招聘年轻打字员,日久生情,想要追求他,却被他妻子知道了,丈夫只好给妻子买衣服平息这件事,也给岳母买衣服希望得到帮助,但是不能解决,只有辞退年轻打字员招聘中年打字员。生2:我觉得情节应该是丈夫招聘女打字员,日久生情,最后女打字员成为他的妻子,而这位妻子非常害怕历史重演,所以逼迫丈夫只能招聘中年打字员。

……

想象的结果不会完全一样,作品却由此扩充了它的艺术形象,加大了艺术容量,深化了艺术意蕴。在这种想象的驰骋中,学生得到了一种审美的愉悦与满足。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填补文中情感、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空白。如果教师能多一些“唤醒”意识,留给学生多一些时间进行“生本对话”,引领他们在意会的过程中经历审美体验,感受阅读乐趣,铸就符合审美原理的阅读经验,岂不更美!

(三)多元化解读

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是由其不确定性决定的。小说教学时,教师应具有包容、开放的心态,决不能一棍子把学生打懵。

在现代小说里,人们越来越相信存在的相对性,相信解释的无穷性。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到底隐喻着什么呢?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我们越来越难用一句话、一个单向度的观点去揣测一篇小说的主题,它们像是多主题的复调音乐,复杂而隐晦,一言难尽。就如在谈到学习了《炼金术士》一文的收获时:

师:你是否从《炼金术士》中得到某种哲理的启示?(多方调动学生的能动思维,培养学生对主题不同侧面的领悟能力。)生1: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实现梦想需要勇气、智慧和执着……生2:为梦想找出口,不给自己找借口……生3:没有失败,只有放 弃……

三、优化对话情境,在比较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阅读是一种多重对话。当代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就是阅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读者在与作者、文本、自身对话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灵升华和精神增长。对话是在言语体验中获得生活生命意义的价值体验。要达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比较中推进、提升。

(一)于文题处生发

加西亚·马尔克斯言:“小说是用密码写就的现实。”如何破解这些密码?标题即为一把密钥。鲁迅的《祝福》,小说以“祝福”为题,“祝福”场景,一线贯穿。小说四次描写“祝福”,从开始全方位介绍“祝福”到终于“祝福”,它串联起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形成清晰的情节发展脉络。首尾呼应,渲染热烈的祝福气氛,让祥林嫂在千家万户恭请“福神”的爆竹声中死去,突出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强调小说悲剧性的主题,并使之深化。

从文学接受者的角度讲,可以把不同的译文作为比较阅读的对象,在比较中分辨出优劣,体会蕴涵其中的审美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能找到在视域或情感等方面的落差,他们也就完成了一次文本阅读体验的过程。

(二)于结束处回潜

结束时,笔锋一转,又戛然而止,留下了让人沉思的余响。结束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留下了让人探究的苑囿。结束时,悠悠情思,意犹未尽,留下了让人回味的空间。结束处,是一个空白处,又是一个探究点,也是一个论辩点。

如《丹柯》中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美丑对比之中饱含强烈的爱憎之情。“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拿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丹柯的自我牺牲行为包孕着伟大的力量,而胆小之族人却把胜利之时燃烧的心踏灭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使得主题的悲剧意味更浓,丹柯这个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而饱满。从审美效果上讲,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也更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从而为小说增加感人的艺术力量。

于结束处入手,于结束处辐射,于结束处回潜,舍却一些浮华的热闹,多点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静思默想,去与文本进行情感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去实现自己的审美期待。有心的投入,课堂才会是有生气的地方。

(三)于形象处辐射

教材所选,多为经典。而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其中融化了先人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表达了先哲们对真善美的思考。而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经典,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形象,林黛玉、祥林嫂、娜塔莎、丹柯、骑桶者等等,慰藉着现实社会中饱受侵害与挤占的心灵,引领人走向超越。人物在文本中演绎着他们的形象,又穿越古今、中外演绎出各人心目中的审美意义。

阅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学生的目光总会放在男女主人公上,多喜欢评析这两个人物,认为他们就是板块主题“美与丑的看台”的最好诠释者。而对于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的刑台边的看客,学生往往以“衬托主人公形象”或“反映社会的黑暗麻木”一句带过。其实雨果笔下的看客很值得玩味,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作者自身的一些文学理想。他们(看客)是无聊者,是无知者,是可教化者。透过他们折射出人性的妍媸。

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以形象为媒介,唤醒学生已有的感知和经验,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去寻找和发现自己的感悟和需要,对照自己的人生去发现其意义。如此,对陶冶学生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自我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四)于心灵处倾听

在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引导学生会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对文本、作者、生活等认识,与自己的心灵广泛对话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和见解,进而超越自我,走向人生的完美境界。

把适合的话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让学有灵性,学有个性,让课堂充盈智慧。让学生的心灵敞亮,在文本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倾听心灵的声音,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精神世界。

多重对话是客观存在的,高明的教师是能调度、引导、激活各方面好的东西,教师只是组织者、促进者,也是对话者之一。教师是第一小提琴手,但绝对不是指挥家。

四、融入体悟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又内在于每一个人的身心之中——“任何人,只要他把整个身心投入自己的艺术的内在宝库,都是通向天堂的精神金字塔的值得羡慕的建设者”。学生敢读敢想敢讲后,就得帮助他把积累的语言、感悟的心得,有效整合,指导其下一步阅读,获取更多的体悟,修身养性,从而建构起自己的阅读世界,建构起自己的审美世界。因《祝福》距离学生太过遥远,其境、其情与学生现实太过不同,学生无法临其境,感其情。教师在情境的营造上也较为失败,在一开始,把一悲剧上得嘻嘻哈哈的。但在后来的课堂上,策略使用得当,引导到位,学生感悟深切。“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就是一学生对祥林嫂的解读。

立春之日没了丈夫。

孟春时节被卖改嫁。

封建礼教,夫死从子。儿子阿毛,希望所系,暮春之时,被狼衔去。

祥林嫂,被弃尘芥堆中,终于迎春之际归去。街头风雪漫天,鲁镇祝福声祥和,祥林嫂,悄然无声地离去。

怀着对春天的向往,怀着对春天的绝望。

离去了。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词句,却有着对祥林嫂的同情和理解,有着对时代的深刻感悟。

对接教材,设计研究专题,激发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营造“美、趣、智”的学习情境,创设“亲、助、乐”的师生情境,使师于“权威、顾问、同伴”角色中作选择,使生于“竞争、合作”关系中作处理,使师生在主动与受动的角色扮演中形成良性推进的和谐关系。以美启真、求美至真,在理性认识中渗透着非理性因素,非理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因素,引导学生于小说中获得美感享受,引导学生于阅读中体悟深层的“善”。在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中,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美中感悟社会伦理,形成良好个性。

参考文献

[1]曾祥芹.语文教育学别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冯为民.阅读教学的主流意识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1-2).

[3]王丽梅.文本解读的立场、层次与方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

作者简介:刘彦,男,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苏教版语文、课程教学、“生本”教法。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说阅读体悟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护患情境会话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小说教学,将对比策略贯穿始终
体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