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5-12-20孙宝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丙组吸烟者乙组

孙宝利

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平顶山 467000

脑卒中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关于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不断增加,高血压、心脏病、饮食、吸烟等均对脑卒中的发生作用已经被明确,然而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较少。血浆组织因子作为重要的凝血因子,在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主要对55例吸烟患者与55例不吸烟患者进行研究,同时与55例健康不吸烟者进行比较,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对其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11—2013-11治疗的55例吸烟脑卒中患者为甲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8~73岁,平均(62.35±5.07)岁,吸烟史8~12a,平均(9.68±2.27)a;其中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2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28例;同期收治的55例不吸烟脑卒中患者为丙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0~72岁,平均(63.02±4.11)岁;其中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2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脑电图、颅部CT、MRI及心脏彩色超声等检查,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选取同期我院5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丙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5~70岁,平均(61.95±6.33)岁。甲组、乙组患者除吸烟史不同外,其余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丙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mL,采取3.8%枸橼酸1∶9抗凝,3 000r/min离心20min后取血浆,采用Eppendorf管将血浆分装,并放置-70℃环境下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浆组织因子水平进行测定,使用美国ADI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产品编号845),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乙组,乙组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甲组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随着吸烟程度的加深而增加,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具体见表2。

表1 3组血浆组织因子水平变化 (±s)

表1 3组血浆组织因子水平变化 (±s)

组别 n 血浆组织因子水平(ng/L)甲组55 356.54±100.25乙组 55 253.16±85.91丙组55 107.39±51.28

表2 甲组内吸烟不同程度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变化 (±s)

表2 甲组内吸烟不同程度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变化 (±s)

组别 n 血浆组织因子水平(ng/L)轻度吸烟组15 161.34±70.19中度吸烟组 25 269.75±81.22重度吸烟组15 386.21±76.58

3 讨论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及报道显示,吸烟者血液黏稠度明显大于不吸烟者,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增加,而长期吸烟导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及结构均出现影响,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发生[2],在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脑血栓初步形成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浆组织因子水平作为最为重要的凝血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有所表达。血浆组织因子不仅在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内存在,同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的内皮细胞内存在[3]。斑块破裂造成核心内组织因子在循环血液内暴露,从而启动凝血过程,诱导纤维蛋白及凝血酶的生成,血栓最终形成[4],因此临床常以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变化作为内皮细胞损伤及破坏评价的标志。

大鼠研究发现,吸烟造成其脑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损伤,而随着吸烟量及吸烟时间的增加,其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明显增加。Petrik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通过大量吸烟,动物颈内动脉内膜出现明显增厚,而其动脉粥样硬化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变大及活性均明显增加,有症状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有研究称,不仅短暂性脑缺血吸烟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会出现增高,吸烟的健康者水平亦会相应升高,而吸烟者的脑卒中发生几率明显大于不吸烟者。由此可见,吸烟导致的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增高,亦可能是导致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吸烟导致血浆组织因子水平升高的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被动吸烟者血浆内组织因子水平最低,而主动吸烟者明显高于被动吸烟者。拱忠影等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吸烟后2h内,其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时段,这可能是由于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产生破坏,并诱导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及合成,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血管收缩,从而导致缺血现象的发生。由此可推测,血管会受到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而出现痉挛现象,脑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血浆内组织因子水平的升高。本文甲组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而甲组内吸烟程度越深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越高(P<0.05),由此可见,吸烟对于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变化具有较大影响,而吸烟对于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1]李艳杰.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3,12(6):106,108.

[2]朱静.吸烟对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 002-2 003.

[3]陆练军,白青科,赵振国,等.MRI界定的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与发病时间窗的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19(5):398-402.

[4]刘宏为,孙冬,刘煜敏,等.伴与不伴颅内大动脉病变的轻型脑卒中患者血清标记物比较[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5):300-302.

猜你喜欢

丙组吸烟者乙组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吸烟者更易腰腹肥胖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No Smoking请勿吸烟
阻止接球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