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文化事件以上海中心区为例(1990-2010)
2015-12-19董楠楠张圣红
董楠楠 张圣红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呈方兴未艾之势;它冲击甚至改变现行的文化形态及其秩序,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人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1]。本文所谈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以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为空间载体,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当代大众大规模共同参与的文化事件,作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反应大众的集体文化消费需求。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主要的消费对象,且随着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及闲暇时间的增加,社会对大众文化的需求增长迅速。从文化结构上来看,对当代社会生活影响最大、数量最多的是大众文化;从文化受众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的大众文化以“大众”为主体,迎合大众的口味与需求,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呈多样化特征;从文化形态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有着特殊的性质,其多以日常行为和感觉作为主要内容,并不断发掘人的新感受。政府部门充分注重文化消费者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主流文化积极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趣味[2]。大众文化呈现出行政部门积极引导下多样化的发展特征。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在大众文化力量影响下,过去的20年中其使用方式、社会职能都发生着重要的转变。作为一种面向未来并服务于社会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园在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力量的主导之下,以开放的形式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活动。与公园日常性的个体化或小群体性游憩活动(如跑步、健身等)不同,这类社会文化活动是在大众文化影响下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或引导大众共同参与的有组织非日常性社会活动,其中主要包括节庆类的文化活动、展览性质的营销事件和社区交流的群众活动等.本文称之为“公园文化事件”。此外,一些兼具文化与商业、功利与公益的文化事件被引入到公园这样一个具有特定园林特色城市公共空间场所中,甚至成为所在城市(区)的品牌项目,如上海复兴公园的国际服装节、鲁迅公园的“太阳花英语村”活动、世纪公园的国际音乐烟花节等。这些越来越多的新兴大众文化事件对于原有的城市公园管理与服务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于公园大众文化事件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公园社会服务效能的科学化管理,并增强其在城市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公共文化整合凝聚方面的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
1.1 公园文化事件的内涵
文化事件的研究,最早出现在西方事件旅游中。最早的事件定义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特殊的”、“一次性的”、“独特的”,而且是“超越日常体验的”活动,并以此概念同其他日常活动分离开[3](J.J.Goldblatt);这一观点被普遍理解和采纳并保留于目前定义中。随着西方各国包括节日、会展、体育、休闲在内的各类事件的日益发展,事件业成了一个新的行业,学术界对各类事件的研究也随之深入。对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媒介(communication & media)、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休闲旅游(recreation & tourism)和市场营销(event marketing)等学科领域[4]。
自21世纪初,这一概念的新发展在2个方面:一方面,强调将典礼和仪式的庆祝观念作为社区文化的一个表现及其对于社区文化的塑造功能,并从事件的提供方、赞助方、组织方、参与方对其进行界定[5-6](Donald Getz和Brown)。另一方面,从旅游的视角来考察事件的内涵,结合体验经济的研究反应其背后的文化消费意识,将其定义为“具有经济目的性的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认同、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7](Ritchie)。此类概念往往注重从时间维度对事件的概念进行定义,强调经开发规划后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动态文化吸引物的各种时间活动,包括各类节日、庆典、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以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8]。我国学者较综合的概括事件为“节庆、事件等精心策划的各种活动的简称”,其形式包括精心策划和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和节庆活动,各种节假日及传统节日以及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和事件活动[9-10]。本文中公园文化事件的内涵是指区别于公园日常性的游憩活动,在大众文化影响下,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共同参与的有组织非日常性社会活动。
1.2 上海公园文化事件的历史溯源
上海租界时期,在西方大众户外游憩文化影响下,逐步开始建设近现代公园设施,而这个时期内公园文化事件的发生主要与外国侨民的生活方式和公共文化意识息息相关,以音乐会、广场集会、体育竞技活动为主。露天音乐会是租界政府为侨民消夏娱乐在租界公园举办的特色文化活动。而由于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各自为政,城市缺少统一的公共广场设施, 从而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园常常兼作为公共租界的广场,容纳了多样化社会阶层和人群的集会或庆典,如在顾家宅公园(今复兴公园)内举办的法国国庆活动[11]。此外,体育竞技运动也是市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内容,租界公园如兆丰公园、顾家宅公园、胶州公园、汇山公园等都设置了相当数量的体育运动场所与设施。作为当时上海最著名的运动场,虹口公园成为国民政府时举行各类体育赛事的重要场所[12]。同时,随着西方城市公共生活方式的影响,以雅俗共赏的江南诗性文化为主导的[13]传统中国私家园林也逐步开始转型,担当起更多的市民公共生活及事件举办地的功能,如晚清民初上海最大的对外开放园林张园,一度成为上海各界集会、演讲、展览等社会公众活动的重要舞台[14]。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上海城市功能转为经济功能单一的生产性城市。“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产业文化影响下,集体主义取代了个人化的精神生活追求,城市中改造建设了一批面向大众的文化设施。与之相应,城市公园中以体育活动为主和游憩观赏为主的大众文化事件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更加集中在游憩、社交、健身、文娱和科普5类文化事件[15]上。与租界公园不同,这一时期公园的休闲娱乐与游憩功能不再局限于侨民或特定的市民阶层,而是更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上海公园所具有的群众文化活动迅速萎缩[16]。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群众文化的建设日益重视,公园中大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逐步得到恢复。进入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公园改进原有设施和引入新设施以满足多样化人群的游乐需求,逐步形成了以休闲、养生、游憩为主的公园市民文化。随着各类使用人群的需求不断增长,更多的提供集中化的大众文化体验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中心区公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
表1 上海市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样本统计表(1990-2010)
2 方法与数据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上海市中心区公园的文化事件,通过历史资料(新闻、报纸)调研、档案研究(archival method)和部门走访的方法收集了覆盖上海市中心区的10个行政区划内的26座样本城市公园内自1990-2010年发生举办的文化事件2 009例[17](表1),阅读和检索的上海市报刊媒体约33类(表2),主要包括文汇报、新闻晨报、新民晚报和解放日报等;同时,也对相关绿化管理部门和主管单位进行了部门走访,在对于近年上海市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的档案资料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上海市中心区的公园文化事件特征进行了定量的描述统计。
表2 阅读和收集的上海市新闻报刊列表
1 上海市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主题类型比例图
表3 公园文化事件的主题类型
2 上海市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数量演变图(1990-2010)
3 上海市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的特征分析(1990-2010)
公园文化事件作为事件的一部分,具有事件基本特征的共性,主要包括类型性、时效性和吸引性[18],本文通过对收集到2 009例文化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从公园文化事件的3个基本属性特征即类型、时间、规模(吸引性)进行总结描述,归纳了这个时期公园文化事件举办特征。
3.1 主题类型日趋丰富化
这一时期出现的公园文化事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类型多元,其类型可分为4个大类(节庆类、事件类、活动类和综合类)和10个小类(节、庆、会、展、演、赛、咨询、募捐、仪式、其它)(表3),并对收集到的公园文化事件按主题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图1),从主题类型的大类数量统计结果看,上海市公园文化事件主要以“活动类”和“事件类”为主导,分别占全部文化事件总数的42.21%和37.38%,“节庆类”(17.72%)和“综合类”(2.64%)较少。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要成分的大类“活动类”中最主要的小类成分为“咨询”活动,占全部文化事件的25.24%;而“事件类”中“展”类事件占主要成分,占全部文化事件的19.96%。这一原因在于中心区缺乏足够的长期性公共活动空间,使得一些社会公益性或社区文化类的活动如大量的健康咨询活动、知识科普以及由公共组织倡导的一些信息交流和文化展示活动延伸进入了公园绿地中。此外,一些企业单位也借助公园中的文化事件提升产品形象和展示产品服务,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文化活动,也直接推动“展”类文化事件的出现和发展,如某些儿童营养品公司在公园内举办的亲子游园活动和产品展示活动等。尽管上海公园文化事件中的传统节庆类事件如每年的国庆节、儿童节和劳动节有着较为悠久的举办历史,但在这一时期其活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结合“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模式,与“展”、“演”、“赛”、“会”等事件综合组织与呈现,孕育发展成为一些新的现代节庆事件,如特定季节定期举办的艺术节、音乐节和旅游节等。
3.2 时间分布日趋日常化
从公园文化事件的各年的总体数量上来看(图2),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公园文化事件总量在1994和2006年2个年份增幅最大(分别增加了89%和123%),而1994-2005年内公园内文化事件基本保持较稳定的数量特征。2006年以后,事件举办更加频繁,几乎每两天就有一个文化事件的举办。从公园文化事件的举办日历分布上来看(图3),上海市公园文化事件的时间分布由明显的节日型向日常型发展。2000年以前公园的文化事件主要聚集在5月1日(国际劳动日)和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2个节日,自2005年后,公园文化事件的举办更趋日常化。形成这一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国性或全市性的城市重大事件的影响下相关的伴生性事件举办极为频繁。如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报举办,使得城市公园承接了多频次的迎接奥运会、迎世博会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事件。另一原因在于城市(区)中对于市民文化活动的引导发展与政策支持,如2004年开始,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提出对上海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评选,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市区各部门与公园部门合办节事活动。
3.3 影响规模日趋多级化
公园文化事件举办持续的时间不同,参与规模不同,主要反映在文化事件举办的影响规模等级方面,2000年以前上海公园文化事件的影响范围多以区级作为影响力范围,现在则针对不同范围的受众人群,形成了多层次的文化事件规模体系,如此次收集的上海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明显呈现出了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包括市级和区域级别范围)、行政区级和街道级(图4-5)等5种不同影响力的事件层级特征。其中行政区级和地区级的文化事件最多,分别占全部文化事件样本数的56.50%和38.08%,这一点不仅集中反映出当前公园文化事件中的行政主导现状,而且体现出上海简政放权进程中探索形成的“市”、“区”2级的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与运行机制。
3 上海市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举办频率(1990-2010)
4 上海市中心区公园文化事件规模柱状图
5 公园文化事件主题与举办持续时间关系图
4 结论与讨论
总体上而言,1990-2010年之间上海公园文化事件的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1990年的53例公园文化事件,到最高2007年发生了162例,举办频率也提高,到2006年之后,几乎每2天就会有公园文化事件的发生,这些公园文化事件的主题更加多元,类型更加复杂,种类更加多样,规模更多层级。从文化事件的主题类型上来看,集体主义时期强调的社区功能、政治功用已经向个体化、市民化、多用化的大众文化事件方式转换;时间分布上看,随着公园文化事件的策划与运营机制的完善,呈现出从 “大(节庆)”到“小(事件)”、由“节”入“常(常日)”的分散化特点;在规模层级方面,呈现不同层级的特征,涵盖了多样化的影响规模事件,增加了对于大众的影响力。
多样的公园文化事件举办现状,对现有的公园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于原有的行政化模式下城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园文化事件更大程度上和所在城区、街区的文化建设部门、旅游主管部门、社区管理部门等紧密相关,必须依托于包括绿化部门、区县管理部门、街道社区及相关文体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而随着城市公共管理向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转型,上海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实施,当今城市公园文化事件的供给主体呈现出从行政主导、社区主导、市场主导等多元化的供给趋势在公园文化事件内容的决策上、文化事件组织的监督上以及文化事件服务设施的提供上广泛的与多种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值得关注的是各类公益组织和市民协会在公园文化事件中的组织和支持作用日益凸现。通过专题类的文化节事活动支持并引导这类公益组织在公园中的健康发展,不仅涉及到公园大众性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合理组织与管理,而且有利于公园日常功能从管理向社会化服务转型中的全面社会参与。
致谢:
诚挚的感谢上海世纪公园管理有限公司、黄浦区绿化管理署、长宁区绿化管理署、虹口区绿化署等公园管理部门的多位专家对本课题的支持与指导。
[1]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46-53.
[2]李光彩.透视30年代上海“大众文化”[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2):52-54.
[3]J. J. Goldblatt ,F. Supovitz.Dollars and Events:How to Succeed in the Special Events Business[M].New York:Wiley, 1999.
[4]Getz D.New York: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J].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1997.212·215.
[5]Getz D.Special events.In:Medlik S(ed.)[J].Managing Tourism.Butterworth.Heinemann Ltd,1991.122—130.[6]Brown A, Massy J.Literature review: the impact of major sporting events[M].Manchester: Manchester Institute for popular culture,2001.
[7]Ritchie J.Assessing the impact of hallmark ev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4,(1):25.
[8]盖宏军,周静言.事件旅游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7,(6):195-196.
[9]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及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5):26-29.
[10]余青,吴必虎.中园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J].地理研究,2004,(6):129-139.
[11]周向频,陈喆华.上海近代租界公园西学东渐下的园林范本[J].城市规划学刊,2007,(4):113-118.
[12]熊月之.近代上海公园与社会生活[J].社会科学,2013,(5):129-139.
[13]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第1版,2008.
[14]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编.海上第一名园:张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15]赵慧.上海现代城市公园变迁研究(1949—1978)[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贾佳.上海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17]张圣红.城市中心区的公园节事活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 上海:同济大学,2013.
[18]卢晓.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3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