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绿道网规划建设“热”的思考与对策
2015-12-19盛鸣
盛 鸣
1 引言
绿道(Greenway)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路等的人工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绿道网(Greenway Network)则是通过绿道串联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而形成的网络[1-2]。从国外来看,自1867年世界上第一条绿道——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建设以来,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发展、城市品质提升、出行方式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意义。从国内来看,绿道概念和理论最早在2000年左右由园林学界从国外引入,并在广东中山[3]和浙江省[4]率先进行了城市及省域绿道规划的实践探索。而我国真正意义上且较大规模的绿道网规划建设工作则始于2010年元月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开展的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计划,其后迅速向全省及全国范围扩展[5]。绿道规划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2013年5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予以在全省范围内法定化、常态化推行。据不完全统计,除广东外,目前已有浙江、河北、江苏、四川、福建、安徽、新疆等省份的众多城市相继开展了绿道网规划和建设工作,如火如荼之势几乎席卷全国。如图1-2所示,“绿道”一词的谷歌(google)检索频率正是自2010年开始迅速攀升,在2011年珠三角绿道基本建成后达到峰值,并随绿道建设波及全国而热度持续不减。然而,在当前绿道网规划建设“热”的背景下,部分地区还是显现出面子工程之忧,存在诸如绿道生态性不足、功能业态单一、基础设施缺失、绿道特色及活动组织欠缺等普遍性问题。
1-2 基于谷歌(google)的“绿道”网络检索频率统计图(分别按时间和地区统计)
作为国内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和首个低碳生态示范市,深圳市编制完成全国第一个城市绿道网规划,率先提出了“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的总体框架[6]。结合广东省立区域绿道的建设目标和全市迎大运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前深圳市约300km区域绿道已全部建成,并正加快建设逾500km城市绿道和实施社区绿道的建设计划。其中,已建成的深圳湾、凤凰山和二线关区域绿道,以及福荣路城市绿道、华侨城社区绿道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同时,深圳市于2013和2014年陆续推出了《绿道管理办法》和《绿道地图》,在管理制度和公众推广方面又进了一步。综上,笔者基于在深圳市及浙江、河北等地区的实践工作,并结合香港和国外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试图对当前我国绿道网的规划、建设及管理运营工作进行阶段性思考,旨在为今后国内绿道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并期待同行的探讨。
2 当前我国绿道网规划建设的需求与困境
2.1 绿道网规划建设“热”缘起的背景
当前我国绿道网建设工作得以大规模快速推进,与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可谓关系密切。以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在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目前正面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1)相对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源环境不断恶化,以北京为首的城市大气等污染问题加剧,“PM2.5”一度成为舆论焦点;(2)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和蔓延,暴雨引发洪涝灾害频发,排水系统经历重重考验,“来城市里看海”常常见诸报端;(3)经济利益驱动下,城市绿色空间遭受多种形式的蚕食。可以预见,10年前深圳就先遭遇面临的土地、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四个难以为继”,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出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式正面临转型,“幸福宜居”、“低碳生态”已上升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亦成为众多城市的愿景和市民的期盼。
可以说,当前我国绿道网的规划建设行动缘起于对日趋严峻的城乡环境问题和对传统生态绿色空间保护政策实效的主动反思和应对,与传统工业化道路和城镇化模式所导致问题非常有关。同时,省市两级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决策也是本轮绿道网建设工作的重要推手。加之绿道建设具有见效周期短、资金投入少、社会反响佳等特点,绿道网规划建设“热”的出现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当然,由于发展阶段和地区需求的差异,国内城市开展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基本目标大致可大致归结为3个层次或阶段:(1)以绿道为载体,作为城市(镇)环境或道路综合整治的升级手段;(2)以绿道为工具,作为城市园林绿地和生态空间整合、建设、管控的现实路径;(3)以绿道为平台,作为引导低碳发展、健康生活的城市事件或行动。基于不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绿道规划取向和建设实施效果自然也就产生了显著差异。
2.2 绿道网规划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实践看,绿道网除了具有与生俱来的景观和生态价值,还具有多方面现实作用:激发城市经济活力、彰显历史人文特色、推广科普教育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当前背景下,虽然国内每座城市开展绿道网规划建设的诱因和目的不同,但都应防止空留绿道之名而不履行绿道之实,避免成为一种贴上绿道标签的新一轮城市美化运动或变相的“穿衣戴帽”工程。笔者根据对广东、浙江、河北地区这一波绿道建设热潮开展的跟踪调研及用户访谈,发现诸如生态效益不足、社会效益一般、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3 深圳市绿道网络与主要文化资源分布关系图
主要包括:(1)指标导向下的规划建设工作多头并进,导致了绿道的片段化、不连续,甚至出现断头绿道,并与机动车道、停车带、盲道存在相互干扰、冲突;(2)偏重于绿道的慢行功能,简单地将绿道理解为一种几米宽的自行车道或步行道,忽略了其在生态保护、人文历史、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机械地简化了绿道建设的初衷;甚至部分绿道的规划建设中,存在简单在公路或城市道路边上划线而导致绿道的长度、环境、安全难以合理控制,使绿道流于流于形式或成为笑谈。(3)物质景观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但廊道连通性、生物多样性、环境协调性还明显不足,绿道的生态价值有待增强;(4)对区位、环境、土地状况缺乏全面考虑,导致了不同层级和类型绿道的特色和功能主题不明确,相应的服务设施不健全,且存在过度人工化、建设标准过高等误区;(5)绿道对户外休闲及经济的带动作用初显,但与城市整体功能及现有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的互动关联仍显不足。此外,与当前绿道建设关系密切的诸如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病害防治、城市公共安全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针对当前绿道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误区,笔者认为,其核心问题是割裂了绿道网建设目的、内涵与其实现手段、空间形式的逻辑关联。绿道网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其生态性、连接性、综合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应充分认识绿道与城乡道路、绿道设施与一般性景观设施建设在生态性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由于绿道网络与资源要素、城乡结构的内在关联,绿道的综合功能性及其空间纽带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言敝之,绿道网的“绿”和“网”二字应该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得以体现。
3 关于我国绿道网规划建设完善的思考与对策
3.1 系统耦合:进一步优化绿道网空间布局框架
3.1.1 连通为先,强化绿道对特色资源要素的链接
绿道及其网络的连通性应是绿道规划建设的最基本前提。对于高强度开发地区的城市,由于自然生态区域被开发建设所蚕食,生态绿色空间的孤岛现象较为严重。相关研究表明,在总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网状分布的绿色空间相较于块状集中的绿地,具有绿化覆盖面大、生态流动性强、城市适应性好等优点[7]。以绿色廊道为纽带,将碎化、隔离、零散的自然资源、生态斑块整合为相对完整的绿色空间系统,以优化生态资源本底、增强生态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正是绿道的核心价值所在。相反,分散、不连贯的绿道片段作为绿化廊道、通风廊道、生物通道和慢行通道等方面的价值便大打折扣。因此,绿道的规划设计应注重与区域生态保护格局协调,通过高效整合的公园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特色旅游资源,促进绿道由线形空间向网络空间的系统转变(图3)。
3.1.2 耦合为重,促进绿道与城乡空间结构相匹配
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绿道已成为城乡生态绿色空间保护、建设、管理的创新手段,绿道的规划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景观设计与施工,而已被认为是一种体系化的方法,应纳入城乡整体发展与规划中综合考虑[8]。以深圳为例,一方面,绿道选线之初就以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与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紧密契合,构筑了与“组团-轴带”城市结构相适应的“四横八环”的绿道网总体框架(图4)。另一方面,与深圳市的滨海特质、山海风光和都市环境相结合,分别建设了滨海型、山海型、滨河型、都市型等类型绿道,形成了覆盖全域的“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1]。此外,借助规划体系的层次传递,通过法定图则(即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分层落实绿道网的规划建设要求,引导城市绿道及周边用地的多样化、多功能发展。
4 深圳市绿道网总体规划图
3.1.3 以人为本,注重绿道设施建设的系统性
绿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包括绿廊系统、人工系统两大支撑要素。为满足不同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类型及消费层次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信息咨询、休闲游憩、康体活动、商品租售、医疗救助、安全保卫、管理维护等多功能服务,绿道基础交通衔接与换乘系统、给水设施、污水设施、环卫设施、安全设施、标识标牌等可谓非常重要,在具体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不能轻视。
例如,香港郊野公园通过在自然教育径和树木研习径沿途装设解说牌,帮助游人认识郊野的动植物和各类生态,通过专门设立野外研习园及蝴蝶园,鼓励游人探索大自然、接触并发掘自然的野趣;著名的麦理浩径作为香港最长的远足径,长约100km,从东到西贯穿香港。其全线都安裝了明确的指示路标,沿途每500m设有一个标志柱且沿线布设紧急救助电话、救援直升机停机坪等设施,以应对人身安全救助以及山林火灾救护。此外,香港郊野公园通过设置30多处野外露营地,并配套烧烤台、风雨亭、卫生间、水源等设施,让市民更好地享受郊野乐趣。
3.1.4 系统升级,逐步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是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绿色空间网络系统[9]。该系统可为野生动物迁徙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可以自然地管理暴雨,减少洪水的危害,改善水的质量、节约城市管理成本等。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利用紧缺的城市空间营造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在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语境下,绿道及其网络无疑已成为构建绿色基础设施最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绿道的规划建设将生态功能结合到城市环境中,可在增加生态中心的同时,提高城市绿地间的连接性和使用效率,从而创造相互联系的多功能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解决城市景观破碎化的问题,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9]。因此,在绿道网规划选线和布局之初,进行生态价值评估、构建和完善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包括水库、山体、河流、郊野公园等生态资源的分析,土地使用、旅游发展、交通设施等周边环境要素的协调,以及对绿道选线进行生态敏感度、生态安全保护与连接区域等方面的科学评估。无论如何,一个科学理想的绿道布局网络既应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相适应,又可逐步升级为绿色基础设施系统。
3.2 综合开发:不断丰富和挖掘绿道价值与功能内涵
3.2.1 生态优先,倡导适度设计和低碳环保
国外绿道规划建设的经验表明,绿道建设的过程不是纯粹的人造环境的过程,更不是破坏自然、完全按照人的意志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而是结合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保护原有环境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人工改造。因此,绿道的规划设计须符合自然的整体利益,提倡适度设计,形成天人合一的整体环境。应崇尚“少变甚至不变”,即只提供必要的绿道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痕迹。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最少限度破坏、干扰自然。实际上,绿道网的规划建设基本上是本着短期内快速建成、建成后长期受益的指导思想。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体现为超强的可操作性与行动性要求。这也客观上要求无论是绿道的规划选线还是施工建设都必须按照因地制宜、集约节约的原则,充分顺应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植被条件,不开山、不填河、不砍树,利用和依托现有的登山道、滨水道、公园园道、森林防火道、二线巡逻道等,避免对自然地形的破坏和重复建设。
在绿道建设的材质方面,应因地取材,倡导使用废砖、废石、建筑废料甚至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在绿道植被的选择方面,多采用适应本地气候的乡土树种特别是乔木,并配合以多样化的设计,避免引种外地的、尤其价格昂贵且维护费高的珍惜树种;在绿道设施及服务点建设方面,亦鼓励使用可移动、可拆卸、非永久性设施,以体现资源节约、循环使用的理念和特色。以深圳为例,绿道建设广泛使用废旧集装箱组合装置建设绿道驿站,用旧枕木和废旧汽车轮胎经艺术化改造成绿道标识,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的渗水砖铺设路面,用太阳能风能互补装置照明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2 多元发展,从单一目标走向复合功能开发
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复合的巨系统。同样,绿道网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既是一个生态的网络,又是一个交通的网络,还是一个社会及经济的网络。Lewis赋予原初的“绿道”(Greenway)以“E道”(E-ways)的称号,认为其的主要目的包括环境(environment)、生态(ecology)、教育(education)和锻炼(exercise)4个方面;Annaliese Bischoff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5个“e”,即表达情感(exepression)的作用;国内也有学者强调绿道作为环境、生态、娱乐、教育、美学、经济及疏散等多方面功能综合廊道的价值[7]。“同其他任何形式的开放空间相比,绿道更具社会和个人的交流功能,更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因此,国内绿道系统的规划建设不能简单而片面地追求生态价值或环境效应的最大化,而既要充分发挥其在生态保育、游憩健身、娱乐观光、休闲体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内涵,还应深入挖掘其在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环境营造、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等方面的综合价值,推动绿道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及商业发展,棕地的再利用和城市更新……从而充分放大绿道的增值效应。
因此,国内绿道及其网络的规划建设必须客观地研究分析现实需求,使绿道的选线布局和建设标准与城市的多方面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同时,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复合功能内涵策划,发掘各具特色的主题性开发,并匹配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手段、建设标准,以及骑行、徒步、滑行、游船、露营等可选择的慢行方式。例如,为满足不同的郊游需求,香港郊野公园设有各种不同类型、长度和难度的游径供选择,并主要突出健身、休闲、科教三大功能。其中健身类游径有龙虎山健身径、长途远足径、健行远足路线3类,它们的总体难度是递增的;休闲类游径为普通游人设立的郊游径、家乐径和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野外均衡定向径两类;科教游径有自然教育径、树木研习径、远足研习径3种。此外,郊野公园还结合普通的郊区市政道路,设置了适合单车越野的专题路径,为骑单车健身或休闲的市民提供活动空间。
3.2.3 内涵活化,注重绿道沿线空间整合与管控
国内外绿道建设的初衷都是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努力维持现状的原生态状态,大力加强对原生环境、历史人文资源的恢复、维护和保育,并避免地形地貌、地带性植物、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人为剧烈改变。加强对原生物种的保育,营造各种生境,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同时,在约束和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基础上,提倡积极主动的人工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服务功能。其中,结合城市生态绿色空间的整体管控要求,通过划定和管理“绿道控制区”,实施绿道及其周边地区的分类与分区利用,相应提出禁止建设项目类型和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建设项目的类型,以适应不同类型区域绿道的控制要求。在对绿道沿线重点地区加以严格管控,并逐步清退区内不兼容建筑及用地的基础上,促进生态系统合理修复和各层次绿道相应功能的最大化发挥。
与此同时,绿道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化“被动保护”为“有机管理”[10]。在核心生态要素及其空间环境得以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兼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类分级、活化与拓展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探索城市整体生态绿色空间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丰富与扩展绿色空间在户外休闲、科普教育、绿色经济、城乡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既是对其价值的更好宣传,也可谓一种更为积极的保护。
3.3 差异协同:促进绿道网规划的务实有效实施
3.3.1 差异引导,构建分级分类分时的绿道网络
对“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而言,各级绿道特点与作用各不相同,差异性地对规划、建设予以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1)区域绿道更强调生态功能,对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因此,在强调其生态性与连通性的基础上,应重点发挥绿道绿廊对城市建设边界的控制作用,维护城市整体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合理利用组团间的绿廊缓冲区,丰富绿色空间内涵,使区域绿道成为市民郊野活动空间的重要载体。(2)城市绿道主要强调对组团的连接性,串联功能组团间自然景观资源和公共空间。应在对接区域绿道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空间形态与需求分布特征,有机串联最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文化遗迹、传统街区、滨水空间等自然和人文节点,形成疏密有致、布局相对均衡的城市绿道网络,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城市游憩活动空间。(3)社区绿道则强调休闲功能并兼顾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最能体现绿道的人文关怀。因此,社区绿道应与城市、分区游憩系统和步行、非机动车系统结合设置,承担社区居民近距离游憩休闲的服务功能、绿化隔离功能和社区慢行交通等功能,提高绿道网的可参与性、可介入性,使社区居民能够就近进入绿道,便捷地开展休闲、游憩、娱乐等活动同时便捷地接驳上层次绿道与外部交通体系。
5 深圳市主要绿道断面规划设计图示
绿道规划建设的差异化引导还体现在基于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等绿道类型的不同绿廊控制和基础设施保障要求,较好地顺应地区自然地域特征,现状建设及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进行主题化指引,引导绿道由近期及远期、从重点区域向全域网络系统的延伸。其中,经过江河湖海溪谷和滩涂湿地等水体岸线的滨水段绿道,强调与滨水开放空间的联系,生态驳岸恢复等手段保护、改造和生态修复等手段构建连续的线形滨水生态廊道。同时可开展自行车、慢跑、划龙舟等活动;经过山脊、山谷等地形起伏地区的山林段绿道。应合理利用山林自然地原有的生物气候条件。结合地域特点,提供户外运动、郊野游憩和自然教育的场所;经过耕地、园地等乡村地区的田野段绿道,应结合农田林网、河渠道路串联主要历史村落,以维持和保护原有农业景观及田野乡村肌理。结合现有村庄设施,促进村镇农业经济发展。可结合果蔬采摘、农家乐等活动形式;城区段绿道则应在建设中应该选择避开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承担慢行交通功能。针对其使用人群多样性的特点,设计可用于进行长跑、轮滑、骑自行车运动等社区康体锻炼活动的游径(图5)。
3.3.2 匹配地权,进一步优化绿道选线与开发建设方式
绿道的规划建设既代表了一种绿色的开发方式,更表征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生活理念。这种开发方式和生产生活理念与工业化时代形成的传统方式具有显著的差异,在空间形式上不可避免地体现为一种对过往的改造或调整。这恰恰是在各地绿道建设实施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即地权或路权的重新分配。
作为一种较好的体现公共利益的发展方式,虽说可以政府强制力来保障绿道沿线土地的征用和管制,但不可回避的是涉及私人产权的土地一旦作为绿道建设后通常在短期内较难体现土地所有人期望的经济回报。因此,绿道的规划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沿线用地错综复杂的地籍权属情况,选择兼具最优性和合理性的选线方案。同时,建设实施过程中可借鉴广东地区的经验,遵循原生态、原产权、原民居、原民俗,倡导不征地、不拆迁,不改变原有土地的产权和使用性质的方针;此外,鼓励利用退耕还林地、原有乡镇企业用地,或结合荒地、废弃道路和厂房的更新改造、工业区转型升级、甚至污染土地的改造进行建设。再有,未来可通过对城市内部分废弃高架道路设施的景观功能改造,建设国内的“高线公园”。
3.3.3 协同推进,倡导部门协作和更广泛的公众参与
公众作为绿道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规划意见和建设要求对于绿道网的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道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协同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各阶层的共同参与,基于“联络型规划(Communicative Planning)”的理念与“开门规划”的方法,建立共享的价值观,构建包涵各级政府部门、广大使用人群、市场投资者、非盈利组织、设计人员、新闻媒体等等社会各方面的开放、联动机制。透过各级政府和不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各界人士和多专业人员的共同谋划、更为广泛且务实的公众参与,真正推动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
国外不仅强调绿道规划全过程的公众参与,针对绿道选线和绿道组织活动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广泛征求人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而且注重与绿道活动具体结合起来。例如,在美国丹佛市的绿道活动中,其基金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免费公共活动,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反响,并逐渐形成了后来定期举办的音乐会、流域清理等城市传统活动。在深圳,政府部门通过投放绿道旅游宣传片、编制绿道地图和画册、制作绿道旅游手册、建立绿道信息网等方式推介绿道;通过策划组织市民绿道徒步、自行车比赛、生态考察以及“十佳绿道”评选活动,提高公众对绿道网的关注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绿道系统规划过程中需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如规划部门、土地部门、绿化部门、水务部门、交通部门、旅游部门、环保部门等进行沟通与协调;与此同时,还可能需要与相关规划编制单位进行充分对接,特别是控规、慢行系统、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充分对接,作为绿道空间落实的重要媒介与平台。
4 结语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更好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前,我们正日益经受着大气污染加剧、洪水漫城频发、城市生态恶化等问题的困扰,城市病似乎愈演愈烈。面临的激烈的区域竞争,我国的城市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地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最重要的施政手段之一,常常充当的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开发建设的工具,而往往在日趋严重的自然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的实际绩效不佳,甚至屡屡“失灵”。我们不禁要问:怎样规划,才能建设更好的城市,并让生活更美好?与过往被动适应生态环境的变迁和被动地保护方式不同,绿道网规划作为一项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让我们重新认识到这种城市规划手段的现实价值和初步成效。当然,由于绿道网所具有的连接性、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规划工作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只有广泛地借鉴生态学、园林学、经济学,以及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才能令绿道网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不断丰富、完善和立体。
绿道建设亦非一朝一夕之功,建成后的管理维护还有赖于持续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政策、制度保障。国外城市大多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吸引大量民间投资,尤其注重借助非赢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的力量来获得绿道长期建设管理所需的资金支持。目前,深圳已在国内率先开展绿道管理的立法工作,发布了涵盖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涉及绿道管理维护的经费保障、公众监督、公示制度、便民措施等。其中,盐田、南山等辖区正在探索绿道网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罗湖区致力于推广社会认养模式,倡导企业、个人出资认建认养绿道……总之,绿道网规划、建设、管理的优化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应随着绿道的使用、运营、管理和维护,不断的进行检讨、调整和完善。
注释:
图1-2由作者通过google地图绘制;图3-5引自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1。
[1]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Z].2011.
[2]洛林·LaB·施瓦茨.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李迪华.绿道作为国家与地方战略:从国家生态基础设施、京杭大运河国家生态与遗产廊道到连接城乡的生态网[J].风景园林,2012,(3):49-54.
[4]徐文辉.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J].规划师,2005,(5):69-72.
[5]马向明,程红宁.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构思与创新[J].城市规划,2013,(2):38-44.
[6]周亚琦,盛鸣.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J].风景园林,2010,(5):42-47.
[7]刘滨谊.城乡绿道的演进及其在城镇绿化中的关键作用[J].风景园林,2012,(3):62-65.
[8]李开然.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J].中国园林,2010,(3):24-27.
[9]陈弘志,刘雅静.高密度亚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香港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2,(3):55-61.
[10]盛鸣.新时期深圳市绿色空间规划与管理的新思维[J].规划师,2012,(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