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文一教授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

2015-12-19朱文一,毕波

城市设计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筑师设计

朱文一教授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

A Discussion on City, Design and Urban Design by Professor ZHU Weny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朱文一(清华大学)

ZHU Wenyi,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记录整理] 毕 波(清华大学)

[Recorder] BI Bo,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英文梗概] 杨 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English Synopsis] YANG Tao,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Beijing, China

朱文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长和城市设计分会理事长、首都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城市设计》期刊主编等。

他长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和创作实践工作;已经出版专著《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1993/1995/2010版)等18部,发表文章224篇;主编《北京城市空间研究》和《建筑学城市前言理论》丛书;主持设计建筑与城市设计方案(竞赛)或工程项目90项,获得2014年芝加哥建筑奖奥巴马总统图书馆设计竞赛大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金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国际国内建筑与城市设计竞赛、工程项目以及科研项目奖项;荣获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称号;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建筑教育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等。

详见:http://zhuwenyiatelier.arch.tsinghua.edu.cn/。

Received Date: September 30, 2015

2015年4月29日下午,多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的朱文一教授,来到“果说”沙龙参加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的品牌微沙龙活动。来自建筑、热能、水利、机械等专业的14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同老师一起喝咖啡、谈学术。朱老师言语幽默、睿智、犀利而不失亲切,畅谈了对城市、生活和设计的感触与认识,并回答了大家与城市设计有关的各种问题(图1)。

INTRO 旧城保护十分复杂

朱老师介绍,清华大学校园里的新林院8号曾经是清华建筑系创办者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的故居,小小的平房院落充满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寻着大师的痕迹,朱老师也颇为感慨。时光荏苒,斯人已去,不变的是对空间记忆的追溯和对清华精神的传承。

然而,保留这些承载文脉的物质空间也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产权方面,决不是一个政策或会议能决定的。相比新林院,梁林日侵之前在北京东总布胡同的故居则没能顶住拆迁的压力,被毁于一旦。曾有近代中国多个学科奠基人往来的“太太的客厅”已经荡然无存。朱老师曾亲自带学生到现场跟踪调查,却只看见夜间野蛮拆迁后留下的树根瓦砾。因为涉及利益问题,不同单位对文物挂牌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都显示出旧城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始终存在着严峻矛盾。

Q1 为什么要有城市

为什么几百万、上千万人会聚在一起,形成城市或更大范围的大都会(metropolis)?

朱老师认同的一个解答是,很多人聚集形成城市这样的高密度地域,与农村那种稀疏状态最大的不同是:城市里的人更容易做关于未来的梦。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梦”也许只能在城市中才会出现。在农村里,可以根据几辈子生老病死的生活经验推测未来,那是一个一眼望到尽头的未来。而相比之下,城市中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会令人惊喜,能激发人的无穷能量。

早有学者指出,城市,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创造的财富比过去人类社会创造的总和还要多很多。人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感受惊喜、意外,盼望新事物的出现。然而,城市的空间形态往往能够调动人类大脑中固有的、对新奇、不可知事物和对未来的向往。好的城市形态则为人们提供了对不可预测事物之向往的行动和实践平台。

人需要“做梦”,更需要实现梦想的舞台。于是,我们看到,怀揣梦想的 “北漂”们前赴后继来到北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这是因为北京比中国别的城市更能提供这样的舞台。这座让人们感受到未来希望的、对外界包容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大。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城市的特征之一,而当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城市自然会呈现这样的特征。

图1 / Figure 1朱文一教授参加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果说”沙龙马 超 摄.

年轻人的成长需要城市,年轻人也应该向往这样充满变数的环境。然而,想过稳定生活的人在城市中就会产生不适应,成为城里的“农民”,也就是在思维上还没有成为城里人的人。城里人应该不仅能够适应不确定性,而且还会向往不确定性。

以这种对城市的定义来为世界城市排序的话,纽约应该是NO.1。如果想体验当今生活世界有多少种可能性,那就去纽约城。纽约大都会中存在的千百万种可能性中总会有一种是预示人类未来的生活形态。很多艺术家都聚集在纽约,是因为艺术家对未来可能性的探测最敏感,这样的特质使纽约成为一个引领世界城市发展的风向标,其对城市发展的引领表现为确定人类未来的生活品味及其方式。可以想象,中国古代的唐长安、宋汴梁曾经可能就是这样的城市。

Q2 什么是设计

20世纪50年代,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Sir Karl Raimund Popper)在表述科学发展的规律中明确提出“三分世界”的概念,即将世界分为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人工世界。可以认为,今天的网络更好地表述了人工世界的概念。网络世界如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样独立存在,有其自我运行的体系。

广义上讲,人工世界是人自己设计出来的,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逐步编织而成的。今天,人类已经不太相信人还能独立生活在人工世界以外。我们的地球上到处都是人,北冰洋最深处乃至月球都有人类的旗帜。

我们来看看设计的演进。

首先,在早期人类文明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人类只能建一些小房子、小城镇。那时,人们认为外部世界是由神设计的。柏拉图说:上帝是万物的建筑师(即缔造者、创造者,architect)。西方语境下的“建筑师”地位非常高,因为他是设计整个宇宙的人。

其次,到了牛顿定律出现的科学时代,人类更是认为宇宙是上帝设计出来的,其精巧是能通过数学、物理公式表达出的。于是,“设计”变得更抽象、更理性而更易作为知识传播。我们看到的席卷全球的现代主义城市和建筑就是这种设计理念广泛普及和推广的结果。

最后,今天的宇宙被认为是超越经典数学公式的、更为复杂的系统,这也是设计创意的神秘所在——它无法用公式表述,也不是只有一个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不重要了。相反,设计会变得更加重要,也更加便捷。在这样的复杂系统中,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是“设计”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城市的设计者。在数字时代,哪怕是没有亲临现场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参与“设计”,有时甚至比生活在那里的人对城市更为熟悉。

理论上讲,人类设计了自己身处的空间,空间又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现实中看,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呈现为多种样态并存的状态。

Q3 中国目前的城市设计状况

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城市设计领域得到长足发展,但其状况是闷头画图搞建设,没有时间考虑什么是设计这样的基本问题。甚至可以说,在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期,各行各业都来不及思考自己在做什么。可以想象,短短20多年时间里完成了200多亿m2建筑的建设,使中国建筑的总存量达到500多亿m2。这相当于华夏五千年文明建筑量的一半。这样的情形下,怎么可能会有设计?

设计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反复推敲的。“新常态”就是提倡停下来、慢下来,有时间思考。建筑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基本上解决了量的问题。今天,中国城市生活及其空间面临的是质的问题。从这方面来看,我们的城市是割裂的,无论室内与室外,还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割裂极大。当然,很多城市都建设了自己的标志性建筑,有的城市地标与国外发达城市的地标已经没有品质的差别,不少建筑的室内环境也做得很好,还有一些实验性建筑水平也很高;但在整体层面,城市生活及其空间则仍然处于非常割裂与不均衡的状态。中国城市的未来需要整合,这也是城市设计的目标和关注的重点内容。

Q4 城市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城市设计最核心的方法是整合,其哲学基础是整体论、系统论等。按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的说法是“整体思维”(holistic thinking)。以体育项目来比喻,过去我们的城市中已经有了若干“单项冠军”,而城市设计则是以“十项全能冠军”来衡量城市。由此可以发现,中国城市与国外发达城市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整合度不够,城市空间的关联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空间的识别性差、可达性弱、公共性低。吴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强调整体思维,注重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贯、局部与整体整合,这为我们理解城市设计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途径。

从人类文明的进程来看,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Urban Design)概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哈佛大学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随着世界各地对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理论和方法日渐成熟,优秀案例不断涌现,城市设计的概念、内容等也由模糊到清晰。今天,城市设计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边界的学科方向。在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就撰写了详细阐述城市设计的专题论文,并呼吁探索中国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新一轮学科目录,城市设计成为调整后的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方向。

有关城市设计方法的问题,简单的回答即:城市设计是整体设计。但这样的认识在当前教学和行业中却并不到位。在教学中,作为整体设计的城市设计方法强调得很不够;在行业中,城市设计常常被认为是某个设计种类或设计阶段,整体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基本上仅存在于少数优秀建筑师大脑的潜意识中。总体上,当前中国业界对城市设计的认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Q5 目前,中国城市多为已建成的存量空间,只能进行边角修补,如何实现整体性的设计

今天,中国城市设计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或“已建成的存量空间”,而非过去的空地、农田、白纸。这是新常态在城市设计领域中的体现。

对于建成环境的城市设计,西方有很多理论、方法和实践值得借鉴。面对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的建成环境,城市设计不是被动的修补,而应是主动的介入,如“城市针灸”“城市织补”“城市翻修”等理念和方法。城市设计的工作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慢活”,一种动态的、分阶段的工作,需要谨慎的态度、细致的设计、长期的跟踪。但是,对于刚刚经历几十年疯狂设计的中国设计领域,建立在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基础上的、以规模和速度论项目的惯性思维依然存在。今天,很多建筑师的大脑未必能及时转过弯,在白纸上一次性描绘出终极蓝图的思维和方法依然是常态。

针对建成环境,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整合建成环境,而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中,这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太少,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则更加滞后。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要梳理“建成环境”的概念。建成环境应该理解为经过长时间积淀或短时间形成的空间,哪怕是昨天建成的建筑及其环境,也有其积淀的历史。也就是说,建成环境有的是动态的、始终处于发展中的过程,没有“盖好了”这样的终极状态。以整体思维为先导,一方面整合和优化既有空间,另一方面制定有弹性的、灵活的、可以适应和包容未来变化的设计,才是整体性的城市设计。国外的宜居城市展现出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又是一个过程的存在。在这样的城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城市一直处在优化和提升的过程中,某个街区、某幢建筑维修和改造时的状况本身就是成为城市空间整体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市不可能一次性建好,它是多主体参与、长时间积累的。一次性设计画出来的蓝图难以模拟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沉淀形成的美丽城市。例如,现代主义城市乌托邦付诸实施后,失败案例比比皆是。在未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中,整合建成环境将成为主要的工作,而类似在海上、沙漠里乃至太空中建新城的情况将是少量的。

Q6 在整合的基础上,如何给城市一个独特的身份

对场地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是城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地球存在了46亿年,每一个地方都其特色和潜力;对人类文明而言,存在了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的每一个地方都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文化积淀和潜力。城市设计要做的是发掘这种自然和文化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和张扬该地方的特色。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创造”,它可以赋予一座城市以独特的身份、名片等易于识别的形象。

理论上讲,一座城市中的每一平方米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我理解的所谓场所精神。场所理论提倡的就是这种思路。而现实状况呈现出的是发展的不均衡。城市中有些地方更有特色,有些地方则成为背景。这是“图——底”理论强调的方法。重要的是,建筑师要以专业眼光来分析和研究城市,把城市吃透。这与其在城市中生活了多长时间没有直接关联。当然,现场踏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积累专业经验、掌握专业方法、具备专业眼光。有一种研究被称为“远程研究”(distant research),说明以专业的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甚至比去多少次现场所得到的结果更深入。事实上,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人,甚至是专业人员,如果不具备专业眼光,也不能意识到该地方的特征与价值。在这层意义上,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方法,可以发掘或挖掘一个地方原本就具有的特质。

城市发展是不均衡的。如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城市设计的过程也是城市中的少数街区先发展成为“城市名片”,而非整座城市的所有街区同步提升。一般而言,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要么整体和局部皆优,这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可以看到;要么若干局部特优、整体则不均衡,这是当代特大城市呈现出的样态。作为一座特大城市的北京城为什么长期具有活力?原因就在于这座860多年历史的古都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涌现出“城市名片”级别的街区。例如,代表中国古代建设瑰宝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近代建筑精华的新北京十大建筑、彰显古都生活风情的后海酒吧街、呈现文化可持续理念的798艺术区、展现21世纪时尚风格的三里屯等“城市名片”,构成了一幅当代北京城的立体画卷。

Q7 如何住上楼房又留住青山绿水和乡愁

2015年4月28日的一则新闻中,郑州市委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如果郑州空气污染到如此地步,产生很多病人,还要发展干什么?郑州城市的污染程度在全国排名第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领导的意识在转变,从过去的“三年大变样”式的发展思路,转变为思考“可持续”发展。领导对城市设计的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城市设计的理念,也就是整体设计的理念,需要大力宣传,才能逐渐实现建设模式的转变。转变,首先是理念上的转变;其次是鼓励探索新时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大胆尝试整体性城市设计实践。只要静下心来,理清思路,脚踏实地,按照专业的、职业的方式和方法去做城市设计,留住地方特色和城镇发展之间的矛盾会逐步消解。事实上,中国已经有不少建筑师这样做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建筑师”们的精彩作品,还有“乡村建筑师”设计的、具有浓郁乡愁意境的村落建筑等。

Q8 在中国,城市设计不是法定规划,该如何发展

简单地说,城市设计追求的目标是城市的品质和品味;而城市规划则主要确定城市的用地划分和其功能属性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安排以及相互之间的有效连接。设计和规划本质的不同是:设计要落实到形状、质感、风格这样的具体形态上,要有形象;而规划则更多地关注空间,特别是能够定量化表述的空间特性。如果说规划是“雪中送炭”,是“底线”;那么,设计就是“锦上添花”,是“品质”。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甚至舞台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在设计层面上是一致的、同构的。在第一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中,设计可以大到城市、区域尺度,也可以小到家具、领带、名片等尺度。我们可以欣赏到设计的统一性所带来的和谐与美感。在实践领域,西方国家的城市设计一般都由建筑师来完成。

在中国,城市设计一般由规划专业承担,其更多的作用是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效补充。这是一种创新。但中国城市设计队伍中建筑学专业背景出身的人才十分缺乏。针对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建筑师也应成为城市设计领域必不可少的主角。

针对中国的设计领域,要对建筑师进行城市设计意识的引导,提升建筑师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可以面向已经获得建筑学学位的在职建筑师,专门设置城市设计专业硕士学位,使城市设计意识、理论和方法的提升更加专业化、体系化、制度化。

针对中国的建筑教育,要大力强化作为整体设计的城市设计理念,整合和梳理已有的、零散的城市设计知识,形成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全过程培养的城市设计课程体系,为建筑设计单位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城市设计人才。

Q9 关于未来

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给城市设计提供了新的更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中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网络时代营造的地球村里,中国建筑师要有灵敏的嗅觉去捕捉时代的气息,要有大胆的前瞻思维去预测未来的可能性,要有独特的专业方法去设计和建构未来的形象。

该访谈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波记录整理,并以“设计城市,设计人生 ——清华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谈城市设计与生活”为题在网络发布。参见:http://chuansong.me/n/1358467。本文是经过朱文一教授修正和补充后在期刊上的首次发表。

SYNOPSIS

On April 29th 2015, Tsinghua Graduate Student Union had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U Wenyi who had been awarded as the Distinguished Teach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 for several times. At the beginning, Professor ZHU add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ownership structure in preserving old houses and towns by talking about a sad story of the old courtyard house of Professor LIANG Sicheng and Professor LIN Huiyin at Dongzongbu Hutong. Then, nine questions were raised to Professor ZHU.

Q1 Why do we have cities

His answer focused on the dream of future offered by cities and in particular mega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New York. Human beings gather together to raise up the cities with an aim of enjoying surprises, episodes, new things or potentials, and even hybrid uncertainties. Good city form offers a platform of striving for the unpredictable and inclusive lives, and one of which might indicate the future of life style.

Q2 What is design

He explained that individual ideas were, and are, gradually realized by formulating human artifacts at different ages, and this can be named as designing. In an agrarian society, the world beyond small buildings and villages built by farmers was thought as the thing designed by the God. In the ag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essentially contributed by Isaac Newton’s laws of motion and universal gravitation, designing was expressed by the formulae extensively used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and later this also had influences on modern urbanism. Nowadays, designing cannot be simply denoted as those formulae, nor did it lead to a single outcome. Everyone has become a part of designing cities as complex systems and therefore can be treated as a designer.

Q3 How about urban design in today’s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practices of urban design in China in the main focused on drawing and construction, but ignored the issue of quality.

Although some landmarks in a city are the products of high-quality design, the whole city usually functions as a disintegrative system.

Q4 How about the methods in urban design

He highlighted the key of integration for designing cities, which embraces holistic thinking proposed by Professor WU Liangyong. The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offers a methodolog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nd then designing cities.

Q5 How to conduct holistic urban design in the context that urban regeneration has become a new trend for most Chinese cities

He clarified that holistic urban design is not to draw a blueprint in one go, but seeks to integrate the existing contexts and to formulate an inclusive and resilient design as a process.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a city is always built by various agents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this way, urban design should be treated as a dynamic and staged procedure.

Q6 How to assign an identity to a city in the light of holistic thinking

Since each place has its own character and potential, urban design aims to detect such potential, either natural or cultural, by conducing the detailed survey and professional study. This enables designers to sort out local identities and then to create distinctive places as business cards for cities.

Q7 How to move to apartments and meanwhile keep good environment and spirit homestead

H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is important to give a priorit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community architects and rural architects have been involved in constructing villages and towns with rich nostalgia mood.

Q8 How to advance urban design when it is not a statutory planning in China

He asserted that urban design intends to deal with qualities and tastes of cities, but urban planning focuse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s, as well as the efficient connections among them. In fact, designing should be essentially embodied as form, texture and style, but planning should give more emphases on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spatial features. As a result, architects are in the main involved in urban design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However, urban design in China is usually treated a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ary of regulatory planning, and therefore conducted by planners. More Chinese architects or architectural students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urban design, in order to create high-quality environments in cities.

Q9 How about the future of urban design in China

The rapidly-develope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new platform for develop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urban design for both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Chinese architect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apture innovative trends, to predi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o imagine the designing of the future cities.

Chinese texts of the interview were recorded by BI Bo, a PhD candidate a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published on web. See http://chuansong. me/n/1358467. This version of the texts was considerably amended and generally revised by Professor ZHU Wenyi, and is publish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2015年9月30日

猜你喜欢

建筑师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乔伊想当建筑师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当建筑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