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
——变化中的复合体

2015-12-19托马斯赫尔佐格

城市设计 2015年1期
关键词:建筑建设

托马斯·赫尔佐格 (德)

张凌云 [译]

城市
——变化中的复合体

托马斯·赫尔佐格 (德)

张凌云 [译]

托马斯·赫尔佐格(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Thomas Herzog,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Munich, Germany

[译者] 张凌云(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Translator] ZHANG Lingyun,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Munich, Germany

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 Herzog)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师,长期致力于先进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他曾任教于德国多所大学,1993年起担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先后主持“建筑设计与构造”教研组和“建筑技术”教研组。他的设计作品增获得“密斯·凡·德罗奖”“UIA国际建协应用技术奖”“建筑技术更新国际奖”“全球可持续建筑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代表作品包括雷根斯堡住宅(House Regensburg, 1979)、双户住宅(Twofamily House, 1989)、汉诺威贸易博览会26号厅(Hall 26, Hanover Trade Fair, 1996)、OBAG管理大楼(OBAG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1999)等。

他出版了Pneumatic Structures: A Handbook of Inflatable Architecture (1976),Hall 26: Expo 2000, Hanover (1997),Facade Construction Manual (2004),Timber Construction Manual (2004),Engineering Design: Made in Wuhan, China (2013)等专著。

参见:https://www.ar.tum.de/en/department/persons/ professorinnen/former-professors/thomas-herzog/。

针对城市去中心化、交通低效、功能隔离带来的诸多问题,应当鼓励混合用地和高密度开发;同时,先进的采暖、制冷、通风、消毒和采光技术将会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以矩阵方式提出跨越不同学科的整体性方法,可以将城市表述为一个复杂系统。本文解析了空间形态、技术过程、自然特征、社会经济效应之间的多重联系,提出了城市研究与实践的框架。

整体性;混合用地;高密度;关联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已经确信,《雅典宪章》的要求,尤其是对居住、工作、休憩等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已经让我们的城市失去品质。从那时开始,规划结构(building structures)的复杂性正重新得到重视。我们就是在那时开始关注它的。

“密集、交织、都市性”是1964年慕尼黑工业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葛德·阿尔伯斯(Gerd Albers)教授主持的讨论课题目。该课程探讨了城市的多样性,尤其是城市功能改变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当时的年轻建筑师对巨大、可变的结构抱有设计上的热望,如尤纳·弗莱德曼(Yona Friedman)的“巴黎上空”(the space above Paris)、埃克哈德·舒尔茨——菲力兹(Eckhard Schulze-Fielitz)的鲁尔区矿山(the mine heaps in the Ruhr area)、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的巨构建筑(large single buildings),以及丹下健三(Kenzo Tange)的东京港阶梯平台(the terraced platforms in the Tokyo Bay)等。这些方案提出了对激增的交通,尤其是机动车交通的应对方法,包括在建筑底部留出大尺度的交通层等。交通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这一现象从未被质疑过。在未来的城市模型中,以及日常生活现实中,尤其是在上文提到的城市功能去中心化中,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今天,大尺度、结构同质、功能单一且远离工作地点和服务设施的住宅区建设大规模涌现,这使得交通问题愈演愈烈。

我们知道交通工具消耗超过四分之一的化石燃料,我们也知道化石燃料的负面影响,然而,我们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寻求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上,或者减少每一次出行的消耗上;同时,我们也应该对交通量增长的原因进行重新思考和改进。这并不意味着要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而只需要在城市里可能实现和可以实施的地方,重新组合现有的城市功能,不再沿用19世纪或者20世纪上半叶的老方法,而是在空间上将产业及对环境压力大的生产过程与居住空间重新联系起来。

具体来说,功能混合应与现有规划结构相结合。事实上,19世纪下半叶的住宅区建设就是好的案例。那时,人们还没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建设那样,错误地宣扬以面积指标(Stellflächen-Normen)为基础来设计所谓的理想化住区。这意味着,在不进行大改动的前提下进行结构调整,要求我们采用可达的、空间使用更加中性化的规划结构。

另一个可能的方法是逐步增加建设密度。只有当建设用地上具有足够的购买力,以及到日常生活辅助设施的步行或自行车行驶距离足够短,有效的功能混合才能实现,机动车交通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样,交通的用地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就自然减少了,这对社区的投资和维护来说影响巨大。

私家车是大城市中的突出问题。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最低效的出行选择:假设每辆出租车平均搭乘1.5人,需要40m2的道路空间,那么每个人就需要28m2!在高峰期,从家到工作地点的通行速度通常要低于10km/h!将大城市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每天几次出行所跨越的距离加起来,结果是难以置信的低效和耗时(时间也代表了金钱)!

我认为,新的社会需要接受新的导则。我们不能将理性的生态策略等同于在绿地的环绕下生活。低密度的乡村住宅区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 却导致对交通设施的依赖。这大大增加了燃料消耗和环境破坏,有时候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西方社会,我们将之称为“绿寡妇”(Green Widow)。我们已经如此戏称了几十年,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

诚然,在中心城区,有差异性和吸引力的都市质量(而不是住区质量)的居住空间少之又少,城市中每天有几百万上班族往返于内城和城市周边及外围地区。在今天的德国,因为规划结构没有发挥出其潜在的灵活性,几百万平方米的土地被留空作为交通用地,造成能源低效和物质浪费,导致人均损失40m2的居住用地。

建设密度的增加以及空间的压缩会激发城市的活力,如同北方人到了南方的街道和巷子所感受到的一样。但有人担忧,这不可避免地也会导致社会和卫生状况的恶化。过去有过这样的例子。这些人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文明在物质供给的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根本上的进步。当下的建造技术,如供暖、制冷、通风、清洁、采光技术,以及建筑结构和建筑物理系统等行之有效,足以说明可以避免由于建设密度的增加而带来的负面问题。

建筑师是在现实与工作中都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少数职业之一。从理论上的空间尺度和布局概念,到对“房屋”大型客体的技术层面,再到城市这一个巨大有机体的实际使用,都要求建筑师将复杂的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统筹考虑。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中,这一学科的方法、技术、与专业人员配合的方式等方面,在知识和具体实践层面都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自然生活资源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由片面思考问题带来的盲目乐观所导致的。这是因为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缺少对于生活其他领域的有效考虑。现实中,单一的思维模式往往使成功显得容易获得。人们把重点放在过度追求成绩,建筑的最大高度和最短工期,跑车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小刹车距离等单一目标上,取得了所谓的显而易见的成功,但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整体的均衡。在我看来,想要做到均衡,需要结合技术过程、自然和社会影响;其重要的前提之一,是个体更深刻地认识到对公共利益的长远的共同责任。当前,关注个人利益的思维方式很流行。但是,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社会要远大于只关注自身的个体的总和。

人们已经认识到,观察问题的整体视角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进一步努力思考,加强在自然、技术、人性、文化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跨学科协作,以复杂性作为核心原则进行整体环境设计,才能达到整体的均衡。

为了把握和定位城市区域普遍存在的复杂结构及其相互关联,我们构想了一个矩阵(图1)。该矩阵的想法最早出现在2006年在罗马的德国艺术研究院(Akademie Villa Massimo),后在罗马第三大学(Roma Tre)建筑系又进行了修正。矩阵展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在质量、规模、尺度和其他特性指标等方面的不同。这一矩阵的目的不是要给出城市发展的普遍性规律,而是帮助我们统筹考虑城市的研究、规划和发展过程,并建立整体的、有序的“框架性”平台。

针对中国的城市建设,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中国现在和未来几年遍及全国的新城区以怎样的速度在崛起,材料、能源和人力以怎样速度被消耗等问题。尽管数据统计显示出巨大的数字,但对于人的生活缺乏统筹;成千上万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规划和建设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未来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因此,人们应当考虑在不同的气候区树立建设示范区,并邀请国际上的建筑专家共同参与。这些示范区可以作为试验场,从实际生活状况出发,探索新的建设方式和开发新的房屋类型,并以此作为示范和样本,发展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

随着未来的大规模建设投资,大规模的复合城市区域将被开发,大量环境能源将被消耗。未来的建设应当成为节约能源的范例。城区和建筑不应再被孤立地开发,而应作为复合的巨型系统,通过多专业、多部门的共同规划,提高科研、发展和示范的学术水准,探索成熟和完善的手段解决问题。过去,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科学中的大型科研项目等高水平工程项目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经验值得弘扬。

本文为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作为2000年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德国馆主理事而作。在此是经过修正和补充后的英语和中文版本的首次发表。

The Town —— A Changing Complexity

Thomas Herzog

Translated by ZHANG Lingyun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urban decentralization, traffic inefficiency and physical separation of functions, the concepts of mixed use and high density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their side effects can be alleviated by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on, sanitation and daylighting. Based on this, a holistic approach across different disciplines, visualized as a matrix, is then proposed to treat the city as a complex system. In this way, the essay has clarified the diverse interrelations among physical identities, technical processes, natural features and socio-economic effects, which serves a framework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ities.

Holistic; Mixed use; High density; Interrelations

图1 / Figure 1城市复杂系统 / The city as a complex system作者自绘. / drawn by author.

2015年6月29日

Received Date: June 29, 2015

猜你喜欢

建筑建设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