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2015-12-19钟晓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丘脑蛛网膜下腔

钟晓闵 蒋 晗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成都 610051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急症,不仅造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损害,还常并发心肌损害,大脑受损促使机体分泌大量儿茶酚胺,通过神经体液等机制影响心肌功能[1],造成心电图异常,增加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救治的难度。现将我院2014-01—10收治的10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01—10收治的10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和(或)磁共振(MRI)检查确诊。男58例,女45例;年龄39~82岁,平均(56.8±8.4)岁;其中脑梗死49例(47.57%),脑出血46例(44.66%),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7.77%);病变部位:基底节区与丘脑80例,脑干15例,小脑6例,脑叶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做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病历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心电图改变明显者予以保护心肌等措施,并控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3]。

1.3 诊断标准 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除窦性心动过速外,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室上性早搏≥100次/24h,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均可由心电图异常判断;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体位和基线不稳定等影响外,ST段(J点后80 ms)呈水平或下垂型压低≥1.0mV,持续时间超过1min,2次发作间隔时间至少1min[4]。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类型比较 103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62例,异常率60.19%;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心肌缺血、T波改变、异常Q波、明显U波等,ST-T改变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居第3位。

2.2 心电图异常与病变类型的关系 本组脑梗死49例,心电图异常25例(51.0%);脑出血46例,心电图异常30例(65.2%);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心电图异常7例(87.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类型情况见表1。

表1 2组心电图异常情况 [n(%)]

2.3 心电图异常情况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病变位于基底节区与丘脑80例,心电图异常53例(66.25%);脑干15例,心电图异常6例(40.00%);小脑6例,心电图异常2例(33.33%);脑叶2例,心电图异常1例(50.00%)。病变位于丘脑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

2.4 心电图改变与意识状态的关系 本组有意识障碍36例,心电图异常率83.3%(30/36),无意识障碍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47.8%(3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心电图异常与预后的关系 心电图异常患者死亡8例(12.9%),心电图正常患者死亡2例(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使脑干、丘脑下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可导致多脏器改变,其中心脏是首发衰竭器官,因此,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有研究报道,急性脑血管病引发的心肌损伤,其敏感指标为心电图异常改变[5]。随着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CT检查的开展,关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改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脑水肿,加剧脑血循环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从而使分泌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水平增加,进一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引起心肌的损害及心脏功能的改变。(2)神经体液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由于高热、昏迷、恶心、呕吐、脱水剂的应用及进食障碍,导致血容量不足及电解质紊乱,促使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影响心脏正常复极顺序,使复极时间延长,从而导致心律失常、ST-T改变和Q-T间期延长。(3)脑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作用: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中枢位于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急性脑血管病时,缺氧及血性脑脊液直接刺激下丘脑,使自主神经调节紊乱。(4)有学者认为,心肌损害可能与脑钠素释放有关[6]。(5)急性脑血管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因其多有基础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糖、高血脂等,故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时易出现心电图的异常改变。

本组资料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类型有关,脑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且与病变部位有关,靠近基底节及丘脑病变的心电图异常率高,周边部位异常率相对较低,可能与丘脑、基底节及脑室周围植物神经纤维密布,而周边脑叶稀疏有关[7]。同时,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患者病死率也较高,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影响预后。因此,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要进行24h心电监护,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心电图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心电图异常者应考虑合理使用保护心肌、改善血供的药物,避免心脏负担加重而导致心力衰竭,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1]刘存毅,赵文辉.126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变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4):12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吴永辉,彭颖淳,郭淑惠,等.54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18-119.

[4]杨丽红,张强,乔鹏,等.93例急性脑血管病动态心电图和心功能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51-52.

[5]王吉文,邱嘉民,于钟,等.畅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95例心电图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991.

[6]郭刚.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6-7.

[7]陈荣植,朱浩佳.急性丘脑卒中脑心综合征1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638.

猜你喜欢

丘脑蛛网膜下腔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背侧丘脑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