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消毒时机对颅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2015-12-19陈清华金晓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病死率颅脑入院

陈清华 金晓英

湖北黄冈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黄冈 438000

颅脑创伤往往伴随感染的发生,而创伤发生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被称为抢救的“黄金时段”,因此在此期间早期进行快速、有效、正确的急救措施,是防治感染和抢救成功的关键[1]。本文就不同消毒时机对颅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4-03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6~71岁,平均(51.6±4.5)岁;男143例,女53例;创伤发生后30min~10h入院,平均(4.8±0.7)h。19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65例,C组66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年龄>75岁或<18岁;存在心功能异常或3个月内发生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其他难以控制的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2]。

1.2.1 院内感染标准:以颅脑创伤患者入院48h内发生的感染为院内感染。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表现,听诊肺部有啰音,痰培养结果阳性,影像学检查支持等;感染性休克:出现相应感染所致休克临床表现,血液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尿路感染:尿细菌培养阳性或尿液中性粒细胞>100个/L[3];其他感染:其他部位发生的感染,如肠道感染等;存在感染:发生各种感染的患者;混合感染:存在2种以上类型的感染。

1.3 方法及评价指标 3组均给予抗休克、清创止血、缝合包扎、心电监护、输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者及时手术处理等对症治疗。并分别选择其入院后2h、4h、6h内接受抗感染消毒处理,对3组院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1.4 疗效标准 无效:感染情况未得到控制或加重;有效:60%≤感染控制率≤80%;显效:80%<感染控制率≤100%;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3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9.2%、53.8%、56.1%,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发生各种院内感染率及混合感染率均为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n(%)]

2.2 3组感染相关情况比较 A组院内感染时间晚于B、C 2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和C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低于B组和C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感染相关情况比较 (±s)

表2 3组感染相关情况比较 (±s)

注:与A组比较,*P均<0.05

组别n 院内感染发生时间(h)抗生素使用时间(d)住院时间(d)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分)A组65 42.1±4.3 10.4±0.9 12.3±1.2 1.6±0.5 B组65 13.9±2.5*20.5 ±2.1 *21.7 ±2.4 *2.9 ±0.8 *C组66 14.2±2.4*21.1 ±1.9 *22.1 ±2.2 *2.8 ±0.9 *

2.3 3组治疗有效率及病死率比较见表3。

表3 3组治疗有效率及病死率比较 [n(%)]

3 讨论

据报道,近年来创伤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在我国农村人口所有疾患死因中排第4位,在城市人口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5]。颅脑创伤患者一方面因为创伤往往伴开放创面,多需要置放各种诊疗性侵入性导管,一方面因为发生严重组织毁损或大量失血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成为感染的易感人群[6]。

感染作为常见的创伤并发症,各种护理操作不到位,也是导致创伤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感染与2/3甚至3/4的创伤患者后期死因有关,是危害存活创伤患者的最大威胁因素[5]。

因此,早期积极防治创伤后院内感染对于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治疗过程中除给予抗休克、清创止血、缝合包扎、心电监护、输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及时手术处理等对症治疗外,还应尽早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研究认为,创伤发生后3h内用药预防感染效果最好,超过6h失去预防作用,因此早期选择合适时机对创伤患者消毒处理非常必要[7]。

各种诊疗护理措施的无菌操作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性感染发生可能性的保证,有报道使用标准化配置换药包进行外科创伤处理可以提高维护依从性、降低感染发生率[8]。因此,在对颅脑创伤患者消毒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标准技术,使用标准化配置换药包、生理盐水、1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清洁手套[9],以尽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提示,选择入院后2h内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并积极抗感染消毒处理,可明显降低颅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尽早选择消毒时机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1]孙迟,吴洁华.院内转运风险及其规避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81-983.

[2]Britt LD,Phillip B,Jurkovich GJ.Acute care surgery[M].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iams&Wilkins,2012:1.

[3]Widdision AI,Karanjia ND.Pancratic infection complication pancreatic[J].Br J Sung,2013,80(2):49.

[4]韩宇,郭小红,毕婧玮,等.内眼手术不同消毒时机的选择对预防术后眼内感染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228-229.

[5]Hilbert P,Lefering R,Stuttmann R.Trauma care in Germany[J].Dtsch Arztebl Int,2010,107(26):463-469.

[6]黄颖,李小刚,郦俊,等.不同转运方式对创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25):90-93.

[7]Parasyn AD,Truskett PG,Bennett M,et al.Acute care surgicala change in culture[J].ANZ J Surg,2010,79(1/2):12-18.

[8]裴辉,罗志毅,刘保池.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颅脑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5):4 394-4 400.

[9]许臻晔,陆一鸣.颅脑外科模式在创伤救治中的实践[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1):71-74.

[10]Davenport RA,Tai N,West A,et al.A major trauma center is a specialty hospital not a hospital of specialties[J].Br J Surg,2010,97(1):109-117.

猜你喜欢

病死率颅脑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