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腑泻浊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2015-12-19楼黎明胡丹丹陈素珍王世强黄立搜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通腑证候支气管

楼黎明 胡丹丹 陈素珍 王世强 黄立搜

通腑泻浊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楼黎明 胡丹丹 陈素珍 王世强 黄立搜

目的 观察通腑泻浊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定喘汤,观察组则加用定喘汤合大承气汤口服,2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结果 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腑泻浊法可显著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通腑泻浊法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支气管哮喘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常伴有呼吸困难,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病死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取得了一定疗效。本院采用定喘汤合大承气汤“通腑泻浊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观察该法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源于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患者共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31±6.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清热化痰组(定喘汤组,对照组)和清热化痰通腑泻浊组(定喘汤合大承气汤组,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疾病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医热哮证候诊断标准的轻、中度患者,以自愿为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其病史、体检及X线胸片均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且病情属轻、中度哮喘。(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哮病发作期热哮标准。①主症:喘息,喉中哮鸣有声;胸脯烦闷,呛咳阵作;痰黄粘稠。②次症:面红、发热、心烦口渴。③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具备以上主症及次症≥2项者,结合舌脉可诊断。

1.3 排除标准 (l)重度支气管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2)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4)中医辨证非属热哮证者。(5)经检查证实由结核真菌、肿瘤等因素所致的慢性喘息患者。(6)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7)年龄<18周岁,孕妇或哺乳期妇女。(8)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定喘汤组予定喘汤口服;清热化痰通腑泻浊组予定喘汤+大承气汤口服,每组疗程2周。

1.5 观察指标 (l)症状体征:喘息、咳嗽、咯痰等相关症状及哮鸣音等。(2)肺功能检查(FEV1,FEV1%,PEF):肺功能仪分别测定肺活量曲线、流速-容量环曲线取得相关数据。

1.6 疗效标准 (1)综合疗效标准:参照2006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有关标准:①临床控制:喘息、咳嗽、咯痰症状轻度以下或消失,肺部哮鸣音或干湿啰音轻度(积分均值=90%),肺功能测定FEV1或PEF治疗后增值=35%。②显效:喘息,咳嗽,咯痰症状由(+++)转为(++)或由(++)转为(-),肺部哮鸣音或干湿啰音减轻(积分均值:60%~89%),肺功能测定FEV1或PEF治疗后增值25%~34%;③有效:喘息、咳嗽、咯痰症状由(+++)转为(++)或由(++)转为(+),肺部哮鸣音或干湿啰音减轻(积分均值:30%~59%),肺功能测定FEV1或PEF治疗后增值15%~24%;④无效:喘息、咳嗽、咯痰症状及哮鸣音或干湿啰音无好转,或加重(积分均值<30%,肺功能测定FEV1或PEF治疗后增值14%。(2)中医证候疗效标准: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注: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尼莫地平法)。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x±s)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临床常见急性发作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慢性炎症导致,在急性发作期强调缓解气道痉挛,改善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慢性炎症,中医学对于哮喘的研究认为其病位在肺,为宿痰伏肺,遇邪引触伏痰导致,治疗强调清除宿痰,但治疗不能仅限于治肺,更强调通过全身调节来达到治肺的目的。

现代研究表明肺与大肠在生理上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是通过神经、体液、激素等对肺和大肠的调节作用实现的[3]。另有研究[4]表明,肺病状态下可导致肠道菌群变化,肠病亦可影响肺部菌群的变化,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部分微生态学依据。哈木拉提·吾甫尔等[5]研究表明,肺与大肠之间可通过黏膜免疫反应相互影响,在哮喘发作时这种黏膜免疫调节成为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桥梁。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药物组成,是通腑泻下的代表方,也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应用于临床的基础方。方中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佐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助大黄、芒硝加速积滞排泄,合为“破气散结,泻下清热”之方。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血清内毒素,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抗感染,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6]。本资料采用清热化痰通腑泻浊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传统的清热化痰法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通腑泻浊,是对中医经典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方面的具体应用,表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不仅要治“肺”,还应兼顾“肠”。本资料结果表明,清热化痰通腑泻浊法优于传统的清热化痰法,观察组的综合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改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证明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肺病治疗中的作用。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08, 2(1):32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北京:1993.6.

3 杨胜兰,李道本,吴嫣然.“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0):475~477.

4 郑旭锐,杨宇,郑秀丽,等.从肺肠微生态变化研究肺与大肠的相关性.中医杂志,2011,52(10):865~867.

5 哈木拉提·吾甫尔,李风森,秦慧娟. 基于哮喘黏膜免疫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26):43~47.

6 赵佳芬,胡东胜,王春妍.大承气汤实验研究进展.河南中医, 2014,34(1):29~31.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2012ZB069)

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猜你喜欢

通腑证候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中医古籍对癃闭证候学规律的认识与探讨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