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2015-12-19范艳霞周志宏

关键词:环境影响温泉均值

范艳霞,周志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范艳霞,周志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当地居民对温泉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关系着温泉旅游的发展。以灰汤温泉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调研,发现当地居民对于灰汤温泉旅游开发带来的政治影响、经济影响、文化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都呈肯定倾向,其中,对经济影响感知和社会影响感知最为显著,因此,灰汤温泉旅游在进行开发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感知,政治上发扬民主,获取居民支持;经济上科学发展,共享旅游福利;文化上保留本色,促进对外交流;社会上思想引导,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上加强保护,坚持生态第一。

温泉旅游;旅游影响;居民感知;灰汤温泉

一、研究目的

温泉旅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已从单纯的温泉疗养演变成养生与休闲的文化体验,不仅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且符合《国民休闲纲要》的具体内容,符合“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发展温泉旅游,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温泉旅游发展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温泉旅游过度开发、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营销简单、专业人才缺乏,成为温泉旅游发展的限制因素,除此之外,温泉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温泉旅游的发展,本文以全国三大温泉目的地之一的灰汤温泉为例,灰汤温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灰汤镇,宁乡灰汤温泉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与西藏羊八井温泉、台湾北投温泉齐名,是我国三大著名高温复合温泉。通过对灰汤本地居民的调查,本文本地居民是指在灰汤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居民,了解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开发带来的影响感知,了解灰汤温泉旅游在其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协调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利益,促进灰汤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对全国温泉旅游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居民感知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居民感知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对于居民感知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于居民感知的研究沿用国外的范式,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比较成熟;对研究方法的创新,借鉴其他学科建立了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的深入,影响因子细化,侧重案例研究。Doxey(1975)指出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为愉快、冷漠、恼怒和敌视四个阶段[1];李有根,赵西萍等(1997)在旅游心理学体系中加入居民旅游影响知觉,并对其概念、特征、意义进行了阐述[2];Lankford (1994)通过量化居民感知,对其进行评估[3];唐飞(2004)以阳朔为例,通过因子分析法验证了旅游影响尺度是测量居民对旅游开发感知的工具[4];Gursoy等学者(2004)对居民感知影响因素划分为经济、社会、环境、利益与成本[5];张雪娇(2012)通过调查乡村旅游目的地白羊峪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态度、能力、内容,提出了社区居民参与白羊峪乡村旅游发展的良策[6];覃雪,王小清(2013)通过文献研究,提出影响居民对旅游感知的两个一级指标,即积极与消极,三个二级指标,即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影响[7]。

(二)温泉旅游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温泉旅游的关注最先集中在温泉的医疗保健功能,随着温泉旅游的发展,疗养功能逐渐向健康保健、美容养生、休闲度假功能转变,学者们的研究也逐渐向旅游规划、经营管理、旅游者行为视角转移。John W Lund (1996)以美国七个温泉地为研究对象,从温泉的医疗功效角度对温泉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8]。朱东国(2006)提出了影响温泉旅游开发的要素模型,并根据影响要素提出了开发策略[9];王艳平(2007)在其文章中明确了温泉洗浴旅游开发的四大要素,并对四种洗浴类型的洗浴产品特征进行了研究,为温泉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10];胡彬(2007)以北京的温泉旅游为例,提出了北京温泉旅游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为北京温泉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11];娄聪颖(2011)以紫龙湾温泉为例,分析了在不同价值观指导下温泉旅游消费者的行为差异[12];李纯等(2011)采用IPA分析法,以郴州市汝城福泉山庄为例,分析了顾客对温泉旅游服务的需求,并提出了提升温泉旅游服务的各项措施[13]。

(三)旅游影响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于旅游影响比较重视,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文化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等方面。Kreg等(2001)发现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足以弥补旅游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14];李剑(2005)从客源地与目的地角度分析了旅游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并能达到双赢局面[15];姚启芳(2010)从文化学、社会学、思想异化等角度说明旅游发展在社会文化上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负面影响,并分析了造成负面影响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16];宋春艳(2010)认为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是双刃剑,并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有利措施[17];陈丽丽等(2013)将居民对森林旅游影响感知分为六个方面,并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得出居民对森林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感知最为深刻,对环境影响存在负面感知,并就社区居民如何参与旅游提出了建议[18]。

(四)文献综述述评

总的来说,国内外对于居民感知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学术界主要侧重在对旅游企业及旅游者的研究,而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对于温泉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管理策略,以上三个方面研究较完善,消费者行为、消费体验方面近些年研究增多;随着旅游经济的逐年增长,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主要侧重研究旅游对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度、影响深度、影响广度、影响因素等,研究方法更多样,研究内容更深入,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三、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历时三天,集中在灰汤温泉附近的村镇上进行,对当地居民进行随机抽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为91.7%,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居民对温泉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感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个方面,在每个因素下面划分影响因子,其中,政治影响因子5个,经济影响因子7个,文化影响因子4个,社会影响因子6个,环境影响因子8个,每个影响因素采用李克特量表来进行选项设置,用1、2、3、4、5来表示居民感知的程度,其中,1代表非常反对,2代表反对,3表示中立,4表示赞成,5表示非常赞成。

(一)样本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本样本选取具有随机性,因此,能客观反映当地居民的整体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755,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调查结果能真实反映当地居民对温泉旅游的影响感知。在被调查的居民中,男性占样本总量的48.2%,女性占样本总量的51.8%,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其中,18岁以下的占4.5%,18-30岁的占29.2%,31-55岁的占54.5%,56岁以上的占11.8%,说明样本以中年为主;当地居民样本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54.5%的居民只有初中文化,高中及中专的占32.7%,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5.5%,小学文化的有7.3%;当地居民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1.8%,其次是私营业主,为30.9%,学生为4.7%,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单位职工均为3.6%,说明当地居民主要以务农为主,但温泉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很多当地居民开始自己做生意;收入水平在2000元及以下的占大部分,为41.8%,2001-3000元的占31.8%,3001-4000元的占13.6%,4000元以上的为12.8%,整体收入水平一般,在被调查样本中,从事旅游业相关职业的居民占30.9%,无关的居民占69.1%。

(二)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因子感知分析

1.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政治影响感知

根据调查发现,五个政治影响感知因子均值都大于3,说明当地居民对于灰汤温泉旅游开发的政治影响呈肯定倾向,其中,认为政策更有利最高,为3.7182,其次为态度更亲和,均值为3.4273,排名第三的为走访更频繁,均值为3.3455,建议更尊重均值为3.1091,补贴更丰富均值为3.0727,因此,在居民的政治感知中,居民对于政策有利性和态度亲和度比较赞同,而对于走访频繁度、补贴丰富度和建议尊重度的提升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府在亲民方面、利益分配方面有待多关注当地居民的需要,充分尊重居民的建议,让当地居民更多的参与决策、享受温泉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表1 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因子感知表

2.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经济影响感知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对于灰汤温泉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感知显著,其中,居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赞成度最高,均值为4.4182,其次,对于改善交通设施赞成度高,均值为4.2455,同时,对抬高了物价水平的赞成度排第三,均值为4.1636,其次,促进居民就业、改善水电通讯、增加居民收入均值分别为4.1000、4.1000、4.0636,对于抬升了土地价格的赞成度为3.9000,以上说明当地居民认为灰汤温泉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提高了收入,基础设施加强,但生活成本也提高。

3.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文化影响感知

“均值”和“标准差”描述了被调查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文化影响的总体感知倾向。当地居民对于文化影响的感知显著,均高于平均值,增加了外界交流赞成度最高,均值为4.1727,更新了思想观念次之,均值为3.9818,保护了民俗风情排名第三,均值为3.6091,影响了饮食习惯排名第四,均值为3.2545,说明当地居民对于文化影响的感知均持赞成的态度,并认为灰汤温泉旅游发展在促进对外交流上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4.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社会影响感知

当地居民对于灰汤温泉旅游社会影响感知显著,其中,提高了当地知名度的均值最高,为4.5182,增加了居民自豪感均值为4.1727,说明居民对于灰汤温泉旅游对于当地知名度和居民自豪感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加大了贫富差距的均值为4.2091,降低了居民间的信任程度均值为3.1273,说明灰汤温泉旅游开发加大了当地的贫富差距,同时,使居民间的信任度降低;对于是否增加了当地犯罪活动,均值为2.5091,说明灰汤温泉旅游开发对于犯罪活动是否增加并无直接影响。

5.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环境影响感知

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环境影响感知中,增加了环保意识均值最高,为3.9000,其次为加强了生活噪音,均值为3.6818,增加了生活垃圾均值为3.5000,增加了交通拥堵均值为3.4364,导致了人口拥堵均值为3.1000,污染了河流水源均值为3.0545,破坏了原有生态和原有土壤植被的均值分别为2.9909、2.8909,说明在原生态和土壤植被方面影响不大。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环境影响感知说明灰汤温泉旅游开发虽然主观上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但是在客观上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的共同重视与保护。

表2 灰汤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因子成对差异分析表

(三)灰汤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因子成对样本T检验

为了了解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因子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影响因子两两之间的关系,通过检验得知,政治-经济对,t=-11.981<0,说明政治影响感知小于经济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政治影响因子与经济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政治-文化对,t=-12.173<0,说明政治影响感知小于文化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政治影响因子与文化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政治-社会对,t=-12.404<0,说明政治影响感知小于社会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政治影响因子与社会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政治-环境对,t=-7.385<0,说明政治影响感知小于环境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政治影响因子与环境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文化对,t=-4.435<0,说明经济影响感知小于文化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经济影响因子与文化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社会对,t=-4.840<0,说明经济影响感知小于社会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经济影响因子与社会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环境对,t=3.491>0,说明经济影响感知大于环境影响感知,Sig.(双侧)=0.001<0.05,说明居民对经济影响因子与环境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社会对,t=-0.157<0,说明文化影响感知小于社会影响感知,Sig.(双侧)=0.876>0.05,说明居民对文化影响因子与社会影响因子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环境对,t=6.132>0,说明文化影响感知大于环境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文化影响因子与环境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环境对,t=7.275>0,说明社会影响感知大于环境影响感知,Sig.(双侧)=0.000<0.05,说明居民对社会影响因子与环境影响因子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感知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文化影响、社会影响配对的样本检验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余配对的样本检验都存在显著差异。

(四)是否从事旅游相关职业对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

表3 从事旅游相关职业与否对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表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的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以是否从事旅游业相关职业为自变量,分别以灰汤温泉旅游政治影响、经济影响、文化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根据结果可以看出,政治影响中,F值为0.434>0.05,无差异,说明两样本方差齐,t=0.251,Sig.(双侧)=0.802>0.05说明结果无差异,即说明居民是否从事旅游相关职业对灰汤温泉旅游政治影响感知无差异;经济影响中,F值为5.529>0.05,无差异,说明两样本方差齐,t=-1.569,Sig.(双侧)=0.120>0.05说明结果无差异,即说明居民是否从事旅游相关职业对灰汤温泉旅游经济影响感知无差异;文化影响中,F值为13.254>0.05,无差异,说明两样本方差齐,t=0.456,Sig.(双侧)=0.650>0.05说明结果无差异,即说明居民是否从事旅游相关职业对灰汤温泉旅游文化影响感知无差异;社会影响中,F值为1.759>0.05,无差异,说明两样本方差齐,t=-0.268,Sig.(双侧)=0.790>0.05说明结果无差异,即说明居民是否从事旅游相关职业对灰汤温泉旅游社会影响感知无差异;环境影响中,F值为0.269>0.05,无差异,说明两样本方差齐,t=3.165,Sig.(双侧)=0.002<0.05说明结果有差异,即说明居民是否从事旅游相关职业对灰汤温泉旅游环境影响感知有差异。

综上所述,当地居民是否从事旅游业相关职业对灰汤温泉旅游政治影响、经济影响、文化影响、社会影响感知无差异,对环境影响感知有差异。

四、对策探讨

为了更好的促进灰汤温泉旅游的发展,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灰汤温泉旅游开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对灰汤温泉旅游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治上发扬民主,获取居民支持

政治影响方面,灰汤温泉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政治发展,政府对居民态度更亲和,提出的措施对居民更有利,但是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尊重民意,让居民更多的参与决策有待加强,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民主作用,鼓励群众发表意见并给予反馈,接受居民的监督,使政策更加利民,改善政群关系,使灰汤温泉旅游获得当地居民更多的支持。

(二)经济上科学发展,共享旅游福利

经济影响方面,灰汤温泉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整体经济水平提升,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基建加强,但是同时抬升当地的土地成本和生活成本,因此,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措施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尽量减少出现与民争利的情况,温泉旅游景点也要适当的考虑对当地居民进行补偿,让当地居民真正感受到温泉旅游发展带来的福利。

(三)文化上保留本色,促进对外交流

文化影响方面,灰汤温泉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灰汤温泉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更新了思想观念,但是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既要加强文化包容性,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增加文化的多样性,又要保持本土文化,尊重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

(四)社会上思想引导,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影响方面,灰汤温泉旅游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温泉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提升了居民的自豪感,对于恶化当地居民的人际关系,犯罪活动没有明显增加,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差异,贫富差距加大,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重视当地居民的道德建设。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环境上加强保护,坚持生态第一

环境影响方面,灰汤温泉旅游发展对于当地环境是一把双刃剑,总体生态环境上保持较好,但是由旅游发展带来的人口增加、交通拥堵、垃圾增多等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在发展温泉旅游的过程中,应加强当地的环境保护、进行植被保护与绿化建设,并引导当地居民和游客树立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自主自觉的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促使灰汤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Doxey, G.V.A Causation Theory of Visitor Resident Irritants[R].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Annual Conference on 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tiago, 1975: 195-198.

[2] 李有根,赵西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知觉[J].心理学动态,1997,5(02):21-27.

[3] Lankford S V,D Howard. 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 Scal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1(21):121-139.

[4] 唐 飞.论旅游影响态度尺度在我国的适用性[J].旅游科学, 2004, 3(18):57-65.

[5] Gursoy D,D.G Rutherford.Hos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an Improved Structural Model[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 3(31):495-516.

[6] 张雪娇.基于社区参与的白羊峪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1-63.

[7] 覃 雪,王小清.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地居民感知量表研究[J].知识经济, 2013,15(10):7- 7.

[8] John W.Lund.Balneological Use of Thermal and Mineral in the U.S.A.[J].Geothemics, 1996,8(1):103-147.

[9] 朱东国.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 2006.28-48.

[10] 王艳平.温泉洗浴旅游产品的分类及其开发方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3):79-82.

[11] 胡 彬.班京温泉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14-43.

[12] 娄聪颖.基于二维价值观的温泉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以湖南宁乡紫龙湾温泉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1-71.

[13] 李 纯,娄丽芝,邓 峰,等.顾客对温泉旅游服务品质需求的IPA分析——以郴州汝城福泉山庄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125-127.

[14] Kreg Lindberg,Tommy D.Anderson,Benedict G C.Dellaert.Tourism Development Assessing Socail Gains and Loss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4(28):1010-1030.

[15] 李 剑.旅游对客源地、目的地经济影响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5,15(03):12-13.

[16] 姚启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10,27(04):148-149.

[17] 宋春艳.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55-56.

[18] 陈丽丽,章家恩,虞依娜.社区居民对森林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及态度类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7(2):33-36.

The Tourism Impact Analysis of Huitang Hot Spring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Perspective

FAN Yan-xia, ZHOU Zhi-hong
(Tourism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 China)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hot spring tourism have affected on it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ets the Tuitang hot spring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to know the local residents, found that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Huitang hot spring tourism development impact of political, economic , cultural, social, environmental is certainly tendency, among them, the percep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re the most signif i cant inf l uence, therefore, to develop Huitang hot spring tourism,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local people’s perception for the fi ve aspects.It proposes to politically highlight democracy to obtain residents support, economically sustain development to share tourism benefits, culturally reserve the locality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socially guide the thinking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ly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to adhere to the priority of ecology.

hot spring tourism; tourism impact; resident perception; Huitang hot spring

F590.31

A

1673-9272(2015)02-0051-06

10.14067/j.cnki.1673-9272.2015.02.011

2015-01-26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13JJ5025);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2013ZZ21)。

范艳霞,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周志宏,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i:316739871@qq.com。

范艳霞,周志宏.当地居民对灰汤温泉旅游影响感知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51-56.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温泉均值
KAI BEPPU温泉酒店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小应用
铭湖温泉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