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5-12-18邱立军徐伟川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政策建议农村经济

邱立军 徐伟川

摘要:利用吉林省1978-2012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吉林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二者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农村金融发展制约经济发展。建议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加快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政策建议;吉林省;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F832.7;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2-5789-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time-series data of 1978-2012 in Jilin,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 of Jilin Province was conducted. It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long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 of Jilin province, but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stricts the rur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ason, it's suggested to take effective policy measures, so as to speed up constructing the new countryside.

Key words: rural finance; rural economy; policy measure

改革开放35年来,吉林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都取得了长足进展。1978年吉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8 亿元,2012年达到2 502.02亿元,增长了65.23倍。1978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为914.7万t, 2012 年达到3 343.0万t,增加2 428.3万t,增长265%。2012年吉林省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农林牧渔)704.80亿元,是 1978 年农业贷款3.05 亿元的231倍。吉林省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还是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吉林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1]。研究吉林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政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 指标及数据的选取

1.1 指标选取

选取两组指标分别反映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通过这两组指标研究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1.1 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指标

1)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规模是指某一地区金融资产总量与该地區财富总量的比值[2]。金融相关率(FIR)是1969年戈德史密斯首次提出一个衡量金融资产规模水平的指标。国外有学者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国内信贷的作用,设计了L/GDP这一指标[3],国内学者多采用这一指标进行研究,利用这一指标设计的NL/NGDP(NLG)指标,即农村贷款余额(NL)与农村GDP(NGDP)的比率反映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2)金融发展效率指标。金融发展效率反映的是金融服务机构在金融市场上作为中介,循环资金的能力。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说明金融机构有效配置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能力越强。王志强等[4]用储蓄与贷款的比值来反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借鉴这一指标,使用农村储蓄存款余额(ND)与贷款余额(NL)的比值来衡量吉林省农村金融的发展效率[5],记为NDL。

1.1.2 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指标 对经济增长的衡量一般都用GDP指标,为了避免人口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使用吉林省农村人均GDP(NPGDP)指标。

1.2 数据来源及获取途径

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吉林年鉴》、《吉林统计年鉴》。2010-2012年农业贷款余额由于统计口径改变,统计涉农贷款而不再统计农业贷款,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用中国人民银行长春市中心支行统计的吉林省同年的涉农贷款中的农林牧渔贷款余额代替。其中农村GDP为吉林省农林牧渔产值与吉林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之和。选取了1978-2012年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其中,200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中包含民营经济,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在实证分析中剔除。各指标具体数据见表1。

2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法是利用EVIEWS5.0软件做多变量自回归分析。

2.1 单位根检验

对时间序列分析必须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验证其平稳性,因为利用非平稳的数据做实证分析,容易产生“伪回归”现象[6],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一般来说,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通过差分的方法消除单位根,从而得到平稳的数据。采用常用的ADF检验法,对数据做单位根检验,并使用AIC准则来确定计量模型所要采用的滞后阶数。同时,将按照常用的做法,依据水平变量和一阶差分变量的趋势图(图1-图3)选择合适的ADF检验模式。

由水平变量和一阶差分变量的趋势图可见,变量lnNLG和变量lnNDL呈非线性趋势变化,做ADF检验时选择包含截距项和趋势项的检验模式;变量lnNPGDP呈线性趋势变化,做ADF检验时选择只包含截距项的检验模式。ADF检验结果见表2。

lnNLG、lnNDL和lnNPGDP变量的统计值大于临界值,这表明这3个变量均含有单位根,即为不平稳序列,而他们的一阶差分序列ΔlnNLG、ΔlnNDL和ΔlnNPGDP的统计值小于临界值,说明在99%的置信度下,拒绝含有单位根的零假设,这3个变量都是一阶可积时间序列。

2.2 Johansen协整检验

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从变量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出发选择模型的变量时,更具有优良的统计性质和牢固的数据基础。

单位根检验表明lnNLG、lnNDL和lnNPGDP这3个变量全部都是一阶可积的非平稳序列。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使用常用的Johansen检验法对这3个数据做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法以VAR为基础,因此,在检验前需要事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在分析了3个变量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只包含截距项、无趋势项的VAR模型结构,并构建3个滞后阶数的VAR模型,根据结果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表3)。

5个统计量中均认为滞后期为1的VAR模型是最优的,因此应该建立VAR(1)模型。并且AR根图(图4)显示的结果也表明,该VAR模型是稳定的。

对上述3个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4。

检验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lnNLG、lnNDL和lnNPGDP 3个时间序列数据,存在惟一1个协整关系。结果见表5。

从检验结果来看,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表达式为:lnNPGDP=0.512 075+7.06 0031lnNDL+2.273 925 lnNLG+εt。

2.3 Granger因果检验

在对统计数据做实证分析时,如果一个变量受到其它变量的滞后影响,称之为具有关系。

将对上述3个变量做Granger因果检验,以进一步完善实证分析的结果。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见表6。

检验结果表明,lnNLG和lnNDL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lnNPGDP则分别是lnNLG和lnNDL的Granger原因,说明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有着显著影响。相反,lnNLG和lnND都不是lnNPGDP的Granger原因,说明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证明了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滞后于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

3 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证明了吉林省存在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不到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功能弱化,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技术支持平台,金融支农作用不大;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脱农倾向,县域资金外流情况较为严重;吉林农村信用环境较差[7],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这都严重影响着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加快吉林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3.1 放开农村金融市场,促进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

1)加快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改革。农村信用社已经失去了信用合作的意义,应当全面商业化。目前由县级法人社发起设立并已经挂牌的11家农村商业银行支农作用显著,应进一步推进。

2)积极支持吉林省农发行发展商业银行业务,以此促进有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積极推动村镇银行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

3)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使民间借贷合法化,成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有益补充。

3.2 加快金融产品和技术支持的创新,保证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率逐步提高

1)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的需求,创新存款的种类,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开发和利用全省、全国的支付结算平台,保证农村支付结算安全、方便、快捷。创新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产品种类,不断扩大涉农贷款规模,满足农村资金的需求。

2)培养既懂得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又掌握金融知识的高水平信贷人员,使其管理贷款的同时,对农村或农户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农户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3 制定引导资金流向的优惠政策,完善资金回流机制

尽快建立各级政府财政和税收支持体系,对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资金用于农村贷款达到规定比例,财政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税收减免,以此解决由于资本逐利性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差,以及邮政储蓄“抽水机”的问题[8]。

3.4 完善各种相关措施,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制定相关的法制法规,加大法制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减少逃废银行债务的发生。

2)加强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镇、信用乡、信用村”的建设,增强农村诚信意识;完善农村担保体系,提高农村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保证贷款债权的安全。

3)积极推进农村政策性保险业务,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以此保证农村在大灾之后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保营.农村金融在支农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6):63-65.

[2] 焦 兵.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1):70-72.

[3] PHILIP A,PANICOS O. DEMETRIADES K B,et 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role of stock markers [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1(1):54-66.

[4] 王志强,孙 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7):13-20.

[5] 侯 倩.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6] 张玉玲,杨 晓.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实证研究——以新疆为例[J].经济研究,2011(4):107-110.

[7] 滕立威.吉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视角,2013(9):70-73.

[8] 周颖辉、彭建刚.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核心竞争力[J].软科学,2010(9):57-62.

(责任编辑 陈 焰)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政策建议农村经济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