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选择题专题突破

2015-12-18林璐仪,衷明华

江西化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选择题考查离子

高考选择题专题突破

林璐仪衷明华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 潮州 521041)

摘要: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选择题无论是命题形式或是内容都相对稳定。在高考中,化学选择题的考查功能主要有:使试卷有较大的知识点覆盖面,知识容量较大,有广泛的发散性,可以较为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少量的“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保留某些类型的“常见题”来预测结果和调控难度;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因此选择题成为学生和教师关注的重要题型。本文在对近年来高考化学选择题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选择题在相应内容上的命题方式和考查方式。

关键词:选择题命题内容特点分析备考建议

一、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命题内容和特点分析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命题,考查内容始终较为稳定,突出考查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考查到的内容有:

(1)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判断未知元素可能性质,突出半径、熔沸点、密度大小比较以及稳定性、酸碱性等递变规律;X、Y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位构性的关系)。

例(广东2013)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表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A.非金属性:Z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解析:由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可知R为F,由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X为S、T为Cl、Z为Ar、Q为Br。由于Z(Ar)为稀有气体,不能比较其非金属性,A错误;R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9,Q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35,35-9=26,B正确;F、Cl、Br三种元素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C错误、D正确。答案:BD。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简单计算(NA的考查、Vm概念及阿氏定律的理解、联系电解质溶液知识、以及物质结构知识)。

例(广东2013)9.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g O2含有4nA个电子

B.1L 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4+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解析:Al3++与CO32-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A错误;Fe2+、H+、MnO4—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NH4+与OH-因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而不能共存,D错误。答案:CD。1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A电子。

(3)离子共存问题(题目是否有无色透明,有的话则排除有色离子,在一起能产生沉淀的离子的选项;酸碱条件对离子共存的影响;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2012广东高考)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2-

B.H+、Na+、Fe2+、MnO4-

C.K+、Ca2+、Cl-、NO3-

D.K+、NH4+、OH-、SO42-

解析:A选项中Al3+与CO3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B选项中的Fe2+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D选项中的NH4+与OH-能反应生成氨水不能共存。答案:C。

(4)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图象分析、转化率大小判断等常考常新,等效平衡原理)。

(5)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原子核组成符号意义(以新元素的发现、微粒的重要用途为背景出题)。

分子结构:(以化学键类型、键的极性、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展开)。

晶体结构:重在判断各类晶体与性质的内在联系,如稳定性、熔沸点。

例: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考查了晶体的类型及其性质)。

(6)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计算(以概念、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电子得失守恒法计算为主)。

(7)电化学基础知识(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实用电池分析)。

例: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试题分析:每生成1mol金属钾、镁、铝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2mol、3mol。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当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3=6︰3︰2,答案选D(运用电子得失守恒思想考查了几种熔融盐的电解计算)。

(8)溶液的pH及其计算:(以强酸强碱稀释类、混合类为主)。

例:在浓度为Cmol/L的AgNO3溶液amL中,加入适量的pH=1的盐酸恰好使Ag+完全沉淀,此时得pH=1的溶液100mL(混合溶液体积为两原溶液体积之和),则C的值为()。

A.1/9B.0.1C.1/90D.0.01

(9)以电解质为核心问题

⑴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

⑵离子溶度大小比较(典型溶液为主,在考虑电解质的电离、水解情况的基础上,应用解题思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水的电离离子数守恒]解题)。

(10)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与基本反应:(原子线面分析(CH4C2H4C2H2苯)、异物体数判断(如芳香酯类)、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关系,反应类型是热点)。

例: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考查了芳香烃衍生物官能团(碳碳双键、醛基)的性质及有机反应类型。

(11)实验基本操作、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等:围绕药品保存、仪器选用、仪器清洗、鉴别、分离、实验误差等问题考查。

(12)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非金属主要考碳、氮、硫、氯,金属为钠、铝、铁)。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化学试题已逐步渗透课改的全新理念。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实际问题、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学会用化学视角洞察各种现实问题,注重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相结合,最终会使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进入“能力立意、关注双基、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

二、给高考考生化学选择题的备考建议

把握好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处理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复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针对选择题的备考冲刺,有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进行化学选择题的专项定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但要把握好选择题的选择原则:

①选择“典型题”或学科的主干知识为主的试题。参照历年高考选择题的常考内容、命题方式和考查方式选择。

②通过分析研究平时考试的解题,选题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易错点进行训练。

③抓住高考热点选题。

2.进行理综选择题的定时训练。理化生是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有必要专项训练进行磨合,控制选择题解题时间,提高效率。

3.改变题干条件、一题多变,继续拓展延伸,深化思维层次。

猜你喜欢

选择题考查离子
单项选择题狂练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