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题的解题方法

2015-12-18叶少曼,衷明华

江西化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原子序数周期律周期表

谈谈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题的解题方法

叶少曼衷明华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 潮州 521041)

摘要:从近几年广东的高考试题来看,元素推断题在高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元素推断题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特点,是化学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并且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联系密切。而且都是出现在双项选择题之中,即必须在四个答案里面正确的得出两个答案,就需要我们准确地掌握这类题型的做法。本文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型入手,着重研究了有关元素周期律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高考元素推断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一、直觉法

所谓直觉,就是一种对问题直接的、下意识的、不经严密逻辑推理的思维。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学生对问题的因果关系相当清楚,才可直接判断。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节省时间,但前提需要学生通过适当的训练引发其直觉思维,实现思维的突破。

二、逻辑论证法

逻辑论证法是现在高考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元素推断题之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能得到多种猜测,而这些是用直觉法所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是用逻辑论证法来将所猜测的带入题目中进行验证,称之为论证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的严密性以及完整性,答案的正确率较高。

三、位置图示法

不难发现,近些年高考题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一般都有附带图片,这降低了学习解题的难度,所谓图示,就是要用图表的方式揭示内容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变化规律,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降低思维难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结合以上两种方法使用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以下列举近几年高考题,展示对这几种方法的使用。

例(2014年)23.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径:辛>己>戊

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答案:BC。

图 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思路点拨:由已知信息可得戊是C,再由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此处可采用图示论证法)可以得知己是Si、庚是Ge、甲是Li乙是Na、丙是K、丁是Ca;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得,从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可采用第一直觉法)因此金属性丁>甲,故A错;(此处采用逻辑论证法)因为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递减,从上到下依次递增,所以辛>庚>己>戊,故B对;C选项中K的核外电子数为19,庚为32,所以32-19=13,故C正确;D项为钠的氧化物,过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故D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BC。

例(2013年)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A.非金属性:Z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答案:B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思路点拨:“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由于考虑到高考一般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前20号元素,可以推出R为F元素。(此处可采用逻辑推断法)根据图中元素的关系,推出X为S元素,T为Cl元素,Z为Ar元素,Q为Br元素。因为5种元素被推出,接下来就必须从选项看,A讨论的是非金属性,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得,从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Z>T>X,故A错误;Br的原子序数为35,F的原子序数为9,原子序数只差为26,故B项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F>HCl>HBr,所以R>T>Q,故C项错误;(此处可采用图示论证法)因为该题双向选择题,如果可以肯前面三项的对错,D就可以确定了,这是最好进行验证,此项比较的是T与Q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即比较HClO4和HBrO4的酸性,根据元素周期律中但至上而下酸性减弱。HClO4的酸性大于HBrO4,故D项正确。正确答案为BD。

例(2012年)下图是部分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部分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答案:B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思路点拨:从图可知,因为X只有-2价,所以X为O元素(X元素的推断就是采用第一直觉法,不过此方法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配合逻辑论证法的使用才有比较大的保障。Y为+1价,因为X、Y、Z、W、R的原子序数是递增的,所以Y为Na元素。Z为+3价,即为Al元素,W为+6和-2价,所以W为S元素,R是+7价,所以为Cl元素(在X元素推断出来之后,我们可以运用下面的第二种方法即逻辑论证法推出Y、Z、W、R元素。)因为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从左至右依次递减,同主族中从上至下依次递增,即Na>Al,Al>S,S>O,所以A应该是Y>Z>X。(此处可采用第三种方法即位置图示法进行标记,使之更好的了解各个元素之间的规律)B项中R为Cl元素,它的气态氢化物为HCl,W为S元素,它的气态氢化物为H2S,同主族中至上而下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所以HCl>H2S,故B正确。C项中WX3为SO3,与水形成的化合物为硫酸,因为硫酸为共价化合物,所以C选项错。D选项中Y和Z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因为两者可以相互发生反应,故答案选BD。

综上所述,该类题目在高考出现的频率甚高,在解答此类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思维特点,结合以上方法,成功解决高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论》[M].刘知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六月第四版.

猜你喜欢

原子序数周期律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思维导图
原子家谱——元素周期表
巧用相对位置关系图解答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试题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复习点拨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测试题
基于元素周期表中序数规律的巧用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不能说的秘密”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原子序数方法的巧用
打破作风建设周期律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