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号复活记
2015-12-18杨文静
文_摄/ 本刊记者 杨文静
老字号如何“老当益壮”?“复活”的同泰祥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消费者眼中,老字号可以说是品质卓越与技艺精湛的代名词。然而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不少老字号“彷徨失措”,走向衰落。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内贸易部认定了近1600家“中华老字号”,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600多家老字号中,2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70%勉强维持现状,只有10%生产经营良好。难道老字号真的与现代经济格格不入,存在“代沟”?丝绸老字号同泰祥第五代传承人崔恒涌并不这么认为,相反他认为老字号并非不能“老当益壮”,“消失”的老字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视了擦亮金字招牌的力量——创新。
2015 SIUF中国(深圳)国际品牌内衣展览会(以下简称“2015SIUF内衣展”)上,丝绸老字号同泰祥的展位令人过目难忘,朱红雕花的门窗,青砖灰瓦的屋檐,身着丝绸肚兜的女子,无不散发着亦古朴亦时尚的气息。诞生百年之久的同泰祥,曾一度在动荡时期衰败沉寂下来,但因为崔恒涌的勤奋和坚持,这个百年老品牌得以重振旗鼓,焕发出新的生机。
重生的老字号
同泰祥是崔恒涌的母亲陈姓家族在江苏南通的产业,诞生于1892年,因经营有道很快壮大,盛时往京城运丝绸的船队在京杭大运河绵延几百米。然而,到崔恒涌这一代,同泰祥除了老字号的招牌,已无产业可言。
命运有其偶然性,1987年,崔恒涌到深圳发展,偶然机会进入纺织行业,后来下海经商做布料和丝绸的外贸生意。从业过程中,他痛心于国粹之一的丝绸,因为没有品牌,大部分利润为国外品牌商所有。于是,他开始钻研国外品牌的成功之处,发现好品牌往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对于祖辈留下的同泰祥等老字号而言,国内沉积千年的文化不正是品牌最好的注脚吗?于是,崔恒涌迅速注册了“同泰祥”商标。
“有不少老字号虽说在坚守传统工艺但却固步自封,难以设计、生产出符合现代市场的产品,因而无法在现代市场环境下盈利。”崔恒涌发现,不少老字号现在都处在较为尴尬的境地。“很多曾辉煌一时的老字号如今往往只能吸引怀旧的老年消费者和好奇异国文化的外国人。”
依然经营的瑞蚨祥、内联升等传统老字号,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门庭若市。瑞蚨祥门店里陈列着各类传统服饰和绣工精美的丝绸床品,但乏善可陈的传统款式与花色很难吸引个性张扬、喜好时尚的年轻消费群体。内联升虽然做出了牛筋底的老式布鞋、绣花的手工拖鞋,但仍然难以走出被市场冷落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是创新以及品牌延伸意识的匮乏。
“有不少人认为老品牌就应该是旗袍、老布鞋,古香古色,一成不变,没有技术工艺的创新。事实上,老品牌沉淀的是好的工艺和品质,是一种经久耐用、舒适的产品印象,但从审美和时尚角度说,古法制作的传统服饰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崔恒涌认为,原汁原味的传统服饰,只有在融合创新上下功夫,才有可能重新赢得市场。
灵动的新丝绸
自从肩负起重振老字号同泰祥的重任,崔恒涌就意识到,作为百年老字号的同泰祥,只有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市场,才能焕发新活力。“比如同泰祥核心产品丝绸肚兜。现代人希望肚兜不仅能够展示出很好的曲线美,还能够起到和文胸一样的作用,这一功能就不是传统肚兜能够实现的。所以传统服饰做单方面的改变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崔恒涌时时处处将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摆在首位。“传统丝绸用途不广,难以弘扬中国文化,而丝绸由于保存年代久远和手感好等特点,经过科技的提升和创新,将拥有很多待开发领域。”崔恒涌说。同泰祥结合国际最新流行的数码印花技术进行改进,独创了书画工艺品复制技术,令丝绸呈现的印花更加唯美逼真,保存年代也更久远。
此外,崔恒涌认为,传统产品在发展中,还应注重与时尚潮流的结合,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比如,同泰祥的肚兜由意大利的知名设计师设计,在对中国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外国设计师能够发现更独特的东方韵味与时尚潮流的结合点,“2015SIUF内衣展上我们展出的系列肚兜产品,除了体现出良好的人体工学设计外,还融入了金属、几何图案等西方时尚元素,力图通过这一系列努力,使肚兜这个古老的服饰,变得充满朝气。”
目前同泰祥除了肚兜系列产品外,还增加了高档丝绸面料的成衣类产品的销售。“为了拓展市场,帮助消费者解决肚兜的搭配问题,同泰祥店铺内的成衣类产品设计更为多元化,均可与肚兜产品搭配,上身效果十分理想,这一点通过同泰祥展位上模特的现场展示也获得了大量专业观众的认可。”崔恒涌介绍道。
如何应对不同的女性消费者对于衣服的多变需求,是同泰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崔恒涌看来,女性不仅“内在”要美,“外在”更要优雅,每个女性都有适合自己的一种基本款式。
为了塑造由内而外之美,同泰祥为女性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以各种风格、花型,不同质地的丝绸面料和独特设计丰富内衣款式。同泰祥的丝绸肚兜与新丝绸时装穿出了东方女性的柔美与妩媚,其具有国际最高水准的面料技术和时尚设计,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之美推向了新境界。